原文
信言不美①,美言不信②。善者不辯③,辯者不善④。知者不博⑤,博者不知。聖人不積⑥,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⑦;聖人之道,為而不爭⑧。
注釋
①信言不美:信言,實話、真理;不美,不悅耳動聽。信言不美,信言是老子所謂的“常道”。“常道”淡乎其無味,質樸無華,所以不可能精致,不可能悅耳,自然不可能美。“信言不美”類似於我們今天的一句大俗話叫“話糙理不糙”。
②美言不信:美言,悅耳動聽的語言,花言巧語;不信,不真實。美言不信,道是不美的,所以描述道的語言如果美,那它描述的一定不是道,所以它就不能是真理。“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是《道德經》最後一章的第一句,我們可以回想《道德經》第一章的第一句,它是“道可道,非常道”。兩句話類似,這就叫“首尾呼應”。
③善者不辯:善者,道德完善的人,善於行道的人;不辯,道很簡單,不必辯說、辨別,悶頭悶腦去行就是。
④辯者不善:辯者,辨別是非、巧舌如簧的人;不善,不是善於行道的人。老子似乎不主張巧舌如簧地辯論事物的是非對錯,因為道是簡單的,無是無非無對無錯。如果糾纏在道的辯論上就沒有時間和精力去行道了,所以總在道本身上糾纏是非對錯的人,不是道中人。
⑤知者不博:知者,知曉道的人;博,聞見廣博。真正知曉道的人,不必聞見廣博,因為對於求道所需要的知識而言,“多則惑,少則得”。
⑥不積:王弼說,不積就是“任物”,意為按事物的自然發展,不刻意和它發生關係,即使這事物理論上屬於你。聖人不積,也可以視為聖人積德不積財,是“損有餘而補不足”:與他人分享是積德;獨占利益是積財。
⑦天之道,利而不害:按老子辯證法,有利必有害,天之道怎麽就能“利而不害”呢?隻有一個原因,天道是以“不利”為“利”,“不利”萬物就是對萬物既不親也不疏,既不貴也不賤,春夏生萬物,秋冬萬物熟,天不刻意有利於誰,因為沒有“利萬物”,所以也就不會產生其作對的力量“害萬物”。
⑧聖人之道,為而不爭:為,是“為無為”之“為”,也即聖人之為。聖人之為是為後、為下、為曲等,這都是無為;俗人之為是為前、為上、為全,這都是有為。聖人的為是不爭,俗人的為是爭。
譯文
真話從來不動聽悅耳,悅耳動聽的話從來不真實。善行道的人從來不碎嘴,巧舌如簧的人從來不是道中人。知曉道的人不必聞見廣博,聞見廣博的人很難知曉道。聖人積德不積財,他越是為別人著想就越是富有,越是給予別人則自己擁有越多。天道以“不利”為“利”,所以利萬物而不會損害萬物;聖人之道以“無為”為“為”,所以不會有爭鬥。
度陰山曰
戰國時期魏國丞相公叔痤從戰場凱旋,魏王高興地賞賜他一百畝地。公叔痤卻說:“魏國兵團是由從前吳起訓練成型,而能迅速取勝是因為知道戰場的詳細地形,這是咱們地圖專家的功勞,至於咱們的士兵無所畏懼,是因為大王您製定的法律激勵了他們。請問,我有什麽功勞?”魏王說:“你說得對,對吳起後人和製作地圖的人都要賞賜。而你如此深明大義,更要重賞,再給你四十畝土地。”
如此,公叔痤就得到了一百四十畝土地。老子說:“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公叔痤的行為正是對這句話的運用。
堯年老後,想把天下之主的位子讓給舜。舜堅決不受,跑進深山老林務農,他的德行居然感動了山林中的動物,百獸每天都在舜門口載歌載舞。堯多次進山拜訪舜,希望他能出來主持天下,舜死活不同意。他越是不同意,天下擁戴他的呼聲越強烈。堯毫無辦法,隻能把天下之主讓給兒子丹朱。本來,丹朱和舜的才能不相上下,也有很多粉絲。可他沒有像舜那樣三番五次地謙讓,堯剛說要把位子讓給他,他就一屁股坐了上去。
結果,大臣們都去舜那裏辦公,把丹朱一個人晾在那裏。後來,丹朱身邊連個做飯的人都沒有,隻好把位子讓給舜。舜在天下所有人的歡呼聲中繼承了堯的全部遺產。
公叔痤和舜的“讓”是把自己看得很低,其行為甚至讓人感覺他們和功勞、地位“不配”的味道。二人都覺得不應該獨占功勞,應該盡量做如老子所說的“為人”“與人”,最終產生了“聖人不積卻愈有、愈多”的超級效果。
那麽,問題來了。是不是在利益麵前,隻要謙讓、不獨占就能如老子所說的“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呢?
答案是否定的。堯在把天下禪讓舜之前,還想禪讓給一個叫許由的人。許由是當時的賢人,也有很多粉絲。堯找到他,希望他能主持天下。許由大喊大叫說,趕緊走開,你說的這些俗世之言,髒了我的耳朵啊。
這是“謙讓”,他如願以償,從此,堯再未找過他。
為什麽許由“謙讓”一次就成功,舜卻“屢謙屢敗”?因為舜有實力,許由隻是名聲尚可,實力無法和舜相提並論。公叔痤“謙讓”,為什麽得到更多?因為他具備為他人著想的資本——軍功。如果他沒有軍功而替吳起等人著想,那他就是個天大的笑話。
老子“聖人不積”的前提是,必須能積累而不積累,一定可以擁有卻不擁有。你隻有具備能積累的本事而不積累,才能在他人那裏形成巨大反差,從而創造老子辯證法逆轉的奇跡,最後得到的果實一定是翻番的。公叔痤功勳蓋世,在人們心中就應該是獨享大功,這是他的實力。但他卻把功勞分給別人,這種出人意料的行為,注定會得來更大的回報。
如果你沒有能積累的本事而不積累,這隻是稀鬆平常事罷了,它不會在別人那裏形成巨大反差,創造逆轉奇跡。所以,老子提倡的各種法則中,看似強調“以弱勝強”,其實,他在撒謊。他想告訴你的是,你必須千方百計成為強者,再使用他教給你的各種計謀,一定能實現強者更強的理想。
你也隻有在具備有積累的能力時,才有資本為他人著想,這就是給予。《菜根譚》中說:“完名美節,不宜獨任,分些與人,可以遠害全身。”意思是,完美的名節,不應獨自擁有,分些給別人,才可以避免禍害。名節如此,利益更應如此。對利益的謙讓、分享、替他人著想既是一種愛,又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超絕的智慧,雖然它看起來一點都不像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