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文明餐桌 從我做起”——視頻信息的采集與加工
一、案例來源
本節課內容來自於高中信息技術教材,教育科學出版社的必修模塊第五章“音頻、視頻、圖像信息的加工”第二節的內容,主要包括視頻采集方式及利用數字化視頻加工工具對視頻進行簡單加工,包括視頻剪接。
本課是廣州市蘿崗區開發區中學(開發區外國語學校)淦克果老師執教的一節課。本課教學的過程中關注學生的主體學習行為的培養,注重對學生思維的啟發,整體教學效果好。案例根據“六要素”教學模式的設計對原有的教學設計做了修改。
二、教學設計簡介
(一)教學思維方式設計
本案例的教學內容是能夠根據任務需求,選擇恰當的工具軟件處理多媒體信息,呈現主題,表達創意。教學活動主要圍繞主題“文明餐桌 從我做起”而展開,讓學生結合所給素材利用繪聲繪影完成一個完整的視頻作品製作,從而讓學生體會到作品表達信息的作用,並激發學生的創意。同時,本節學習內容是選修模塊《多媒體技術應用》的基礎。學生經常接觸到視頻,對視頻的格式及其采集方式有一定的了解和實踐活動,但大部分同學對如何進行專業化的加工視頻還是缺乏實踐鍛煉,還需要掌握更多的有關視頻加工的實踐能力並通過對作品的評價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依據前麵提出的教學內容,教師考慮學生是否具有能力完成,需要製定怎樣的學習策略,教學對象分析應當具有怎樣的知識、能力、情意三個維度的基礎要依據學生的基礎量身、量班製定。
1.知識目標
(1)了解並舉例視頻信息常見的采集方式;(概念性知識)
(2)了解視頻加工的一般過程及加工工具;(程序性知識)
(3)知道繪聲繪影視頻加工的基本操作方法。(程序性知識)
2.能力目標
(1)通過主題視頻的製作,掌握使用繪聲繪影對視頻進行導入導出、剪接、轉場、添加字幕音樂等技巧;嚐試運用作品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思想;(推理能力)
(2)通過專題網站及小組協作學習,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學習能力)
(3)通過與同學交流,能夠使用專業術語進行溝通。(溝通能力)
3.情意目標
(1)通過視頻製作、分析、欣賞與評價,感受視頻在信息表達交流中的獨特魅力,提高自身審美及創新能力。(審美與創新)
(2)通過主題視頻製作,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意識;養成積極協作自主學習的習慣。(科學態度)
教學目標的確立是一節課的靈魂,教師通過明確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更為清晰和全麵地了解學生將怎樣從一個知識梯度邁向另一個知識梯度。能力和情意目標的實現也更加清晰了教師的教學策略和教學行為。這裏知識的設置和目標定位一般是依據教材的知識點製定,而能力目標則需要教師通過教學實踐去積累經驗,能力目標在實踐操作起來也是比較難以實現的教學部分,情意目標則一般通過欣賞、評判等方式來實現完成,激發出學生內在的原動力。
(二)教學行為方式設計
1.主動
通過一個“光盤行動”這樣的一個愛惜糧食的主題引導學生製作一段宣傳視頻,進一步激發學生對於視頻製作的興趣。通過對學生提問,達到對學生思維的引導,引導學生分析一個視頻所需要的視頻素材和構成要素。也能讓學生清楚技術不是形成一個好作品的關鍵因素,關鍵因素是如何利用已有的視頻素材表達出作者的思想。情境導入的過程是學生思維進入一個模擬的現實場景,通過任務的產生,讓學生有學習的強烈欲望。學而好知然後求知,設定一個可以讓學生充滿興趣的情境和學習任務,激發學生的內驅力。
2.互動
在激起學生興趣之後,緊接著部署一係列具有遞進層次的操作任務,學生在一個個任務完成的基礎上會更進一步熟悉視頻製作的一般流程。小組任務的設計的難度要大過個人學習的難度,這就導致小組成員之間必須通過分工、協作、交流、共享資源才能完成小組任務(小組成員4人,1人負責收集素材,1人負責構思劇本,1人負責編輯,1人負責講評),該環節主要是讓學生進行有效的互動。不是讓小組是一個空的組織,小組任務由小組長完成,而是小組中的每個人都有參與到小組活動中,並通過小組內的互動活動,小組內的成員都有不同程度的成長。教師的課堂評價也是圍繞著小組這個單位進行,如個人完成不算完成任務,小組完成任務才是完成任務,強調團隊的價值觀。以建立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促進學生之間的溝通與表達。
3.能動
除設計小組合作互動的任務外,對學生個人也有一個任務需要自己獨立完成,這個任務是學生個人通過訪問主題學習網站,在自己學習的基礎上完成整個視頻多媒體作品製作的學習流程,並發表評論對於多媒體製作的關鍵技術進行點評,同時對其他同學的作品給出完善建議。自主完成學習任務的活動,教師通過學生的完成結果和表現情況進行打分。在這個環節中,學生在掌握了一定知識基礎,學會了一些基本的能力,激發出內在的創作靈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由主動學習變為能動學習的過程。
三、教學實施簡介
(一)創設情境,引出課題
教師活動 播放視頻“光盤行動”,引導學生體會視頻中表達的信息。請兩位同學就此視頻發表自己的感想。根據學生的感想做點評,從而引出本課活動主題:“文明餐桌 從我做起”宣傳視頻製作。
學生活動 觀看、欣賞視頻,回答老師的問題,發表感想。
設計意圖 感受視頻在信息表達交流中的獨特魅力,從而引出本節課的任務是主題視頻作品製作,激發學生創作的積極性。
評析 通過“光盤行動”這樣的一個愛惜糧食的主題引導學生製作一段宣傳視頻,進一步激發學生對於視頻製作的興趣。通過對學生提問,達到對學生思維的引導,引導學生分析一個視頻所需要的視頻素材和構成要素。也能讓學生清楚技術不是形成一個好作品的關鍵因素,關鍵因素是如何利用已有的視頻素材表達出作者的思想。情境導入的過程是學生思維進入一個模擬的現實場景,通過任務的產生,讓學生有學習的強烈欲望。這個步驟為自主學習、互動學習、能動學習提供了好的興趣基礎。
(二)告知、展示目標
教師活動 講解視頻采集加工的一般過程:明確主題→視頻采集→選擇工具→加工視頻→評價分享
1.簡略講解視頻采集方式及加工工具;
2.明確任務層次要求;
圖4.18.1
3.明確任務加工流程;
圖4.18.2
4.簡單介紹繪聲繪影的基本操作。(提供新材料讓學生自主學習)
學生活動 聽講,查看並分析素材,思考視頻的各種組成部分,對原始素材進行設計、加工。
設計意圖
1.讓學生了解主題視頻作品製作的一般過程,做到心中有數。
2.引導學生選擇符合小組的層次任務。
3.引導學生根據小組任務明確操作流程,從而順利完成作品製作。
4.引導學生盡快熟悉軟件。
評析 在通過情境導入激起學生興趣之後,緊接著部署一係列具有層次的操作任務,學生在一個個任務完成的基礎上熟悉視頻製作的一般流程。小組任務的設計難度要大過個人學習的難度,這就導致小組成員之間必須通過分工、協作、交流、共享資源才能完成小組任務,該環節主要是讓學生進行有效的互動,不是讓小組是一個空的組織,小組任務不是由小組長獨立完成,而是小組中的每個人都要參與到小組活動中,並通過小組內的互動活動,小組內的成員都有不同程度的成長。教師的課堂評價也是圍繞著小組這個單位進行,以建立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促進學生之間的溝通與表達為目標。
(三)小組自主協作探究實踐(學生反饋及師生、生生研討)
教師活動
1.打開專題學習網站,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2.課堂巡視,解答問題。
3.提示學生完成任務後,可以進一步嚐試完成下一層次任務。
4.提醒學生完成作品後在討論區實名留言,話題可參考但不限:(1)本節課的收獲;(2)小組作品的評價;(3)自己如何實施“光盤行動”;(4)為“光盤行動”擬定一個口號。
5.引導學生通過FTP提交作業。
學生活動 以小組為單位提交討論方案,收集的素材,作品匯報的組織,PPT的撰寫。
1.小組分工小組成員4人,1人負責收集素材,1人負責構思劇本,1人負責編輯,1人負責講評;
2.明確任務,收集素材可以通過網絡,編輯視頻可以觀看微課進行自學,講評自己編寫講評PPT;
3.篩選素材,各成員自主完成各種素材的選取及組織;
4.依據專題學習網站進行自主探究,專題網站提供各個角色需要完成的任務和活動指引;
5.完成任務要求,可以進一步嚐試完成下一層次任務;
6.完成任務後,在討論區發表感想。
設計意圖
1.為了避免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盲目的探究,將主題活動操作以專題網站形式呈現,給予學生及時解決問題。
2.讓學有餘力的同學能得到進一步發揮的空間。
3.從學生實際生活出發,觀察身邊的現象,對主題發表自己的看法。從而樹立勤儉節約的良好意識。
評析 除了設計小組合作互動的任務外,對學生個人也有一個任務需要完成,這個任務是學生通過訪問主題學習網站,自主學習並完成學習任務的活動。在這個環節中,學生掌握了一定知識基礎,學會了一些基本的能力,激發出內在的創作靈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由主動學習變為能動學習的過程。
(四)小組反饋及師生、生生再研討、反饋矯正
教師活動
1.選取3個優秀作品進行評價,並對作品提出改進意見。
2.提示大家查看討論區的內容。
學生活動 觀看、評價、反思,在主題學習網站上補充討論結果。
設計意圖 通過客觀評價、欣賞優秀作品,並對自己的學習過程、小組作品進行反思,取長補短,逐漸提升自己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
(五)知識係統化(課堂總結)
教師活動 總結主題視頻作品製作的一般過程。組織大家進行“文明餐桌 從我做起”簽名活動。
學生活動 回答總結,學生簽名
設計意圖 知識總結回顧,勉勵大家以實際行動來支持“文明餐桌 從我做起”
八、課後反思
本課設計的學生任務活動較多,基本上是遵循“六要素”教學模式來設計的。對知識、能力、情意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劃分的較為清楚,教學目的一目了然。課上的活動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性和能動性。教學任務的設計略微有些繁複,會比較浪費時間,討論分工的環節最好在課下布置好並完成,課上主要是完成學習任務,人員的組織可以由小組長擬定。學習任務的跟蹤和結果分析對於教師來說是必要的,教師除對小組有一個總的評價外,必須對小組成員個人也有一個點評與反饋,這個反饋要及時,反饋的時限長短決定了學生對於學習困難部分的內化程度。這個教學設計對教師評價能力的要求很高,教師需要在課前對學生的預設任務有一個前期準備。評價過程是先給小組一個總體的評價,然後再對各小組成員給予一個打分,該部分的評價最好在小組任務完成之後,學生進行網上互評的時候進行統計和登記。評價著重對“六要素”中的知識、能力、情意三個目標是否達成進行評價。評價這個部分是教師在課堂教學實施的過程中不容易把握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