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左所城收獲的戰利品內容很快也傳到了海邊的指揮部,錢天敦等人聽完報告之後都是有些哭笑不得。他們雖然在戰前沒有對戰利品抱有太大的期望,但這點收獲也著實太寒酸了一點,幾千斤糧食對後金駐軍來說可能不少了,但在海漢看來也就隻是一艘船就能裝完的份量而已。由於備戰期較長,海漢目前在山東的糧食儲量十分充足,其實也真不差這幾千斤,加之山東遼東兩地間的海上航程也很近,這份收獲隻能說是聊勝於無了。
“我突然理解為什麽後金拚命也要入關了。”王湯姆歎道:“這些人也太窮了,相比之下大明真的是富足啊,不搶你搶誰!”
“跟後金打,這回報率可就真的有點低了。”錢天敦雖然不是一名商人,但對於眼下這樣的狀況也不禁有些感慨:“至少今天這一場仗打下來,我們虧本可是虧大了!”
海漢今天出戰的部隊規模其實並不算太大,三個步兵連,一個炮兵連加一個騎兵連作為戰鬥主力,再加上少數後勤保障人員,真正參戰的也就一千餘人。以海漢過去曆年軍事行動的規模而言,這隻算是很普通的一次作戰。
但問題就在於今天的戰鬥中特戰營大量使用了新式的連發步槍作為主武器,這種步槍雖然威力巨大,足以讓步兵結陣對抗騎兵,但其作戰方式所消耗的彈藥價值也不是一個小數目。以目前三亞軍工廠的產能,今天戰鬥中消耗的彈藥,大概需要一個多月的生產期才能補充,以此作為標準來衡量的話,這批彈藥的價值就相當可觀了。而海漢在中左所城裏的繳獲,大概連這些彈藥十分之一的價值都不及,所以錢天敦才會有虧本一說。
不過剛剛回到指揮部的哈魯恭對此卻是有另外的見解:“糧草不值錢,馬值錢啊!你們知道今天繳獲了多少匹馬?兩百六十三匹啊!這都快趕上騎兵營現有的戰馬數目了!這種仗再多打幾次,我騎兵營就能升級騎兵團了!”
“光有馬,你沒那麽多合格的騎兵也是白搭!”王湯姆立刻給哈魯恭澆了一盆冷水下去:“再說你騎兵裝備那麽貴,要擴編也不是那麽容易能被批準的。”
王湯姆所說的確是客觀事實,騎兵營的單兵裝備標準大概是海漢軍中最高的兵種,甚至遠遠超過了特戰營等其他精銳部隊。全幅武裝一名騎兵的花銷,至少是普通步兵的四到五倍之多了,作戰期間這個比例還將進一步加大。即便海漢軍費充裕,高層官員在安排兵種編製的時候,也還是會考慮到性價比方麵的因素,隻讓耗資巨大的精銳部隊保持較小的編製。這也是為何騎兵成立多年以來,卻一直停留在營級編製的原因之一。
哈魯恭也知道王湯姆的話雖不中聽但卻是事實,騎兵營過去因為維持費用高,軍事用途有限,一直都被限製發展規模,但如果能在遼東地區打開局麵,那騎兵倒也不是沒有擴編的可能。特別是這次與後金騎兵交手之後,讓哈魯恭找到了一條解決騎兵組建成本的辦法後金軍的騎兵比例頗高,如果搶奪他們的戰馬為己所用,那麽騎兵的軍費預算方麵就可以省下相當大的一部分用以訓練騎兵來擴編了。
不過哈魯恭也是個有心眼的人,並未在當下將自己心中的真實想法說出來。大家雖然都是生死與共的戰友,但同時也是事業上的競爭對手。錢天敦和王湯姆分別指揮著海軍和陸軍步兵的精銳部隊,這兩家消耗的軍費可比騎兵營高得多,到了要爭取軍費預算的時候,大家也會互相揭短。騎兵的戰馬費用問題,年年都是被攻擊的重點,但看樣子下一個年度有望改變這種持續多年的窘境了。
哈魯恭擔心對方在夜間設伏反擊,因此要求去跟蹤撤退後金軍的偵騎在天黑之前回到中左所城,而偵騎帶回的消息也是讓將領們暫時安心下來,那幾百人一路往北快速行軍,根本就沒有半分要停下來的意思,看樣子是打算先逃到北邊百裏外的金州衛城,在那裏應該駐紮有幾千後金兵馬,可以為他們提供庇護。
中左所城在後金占領期間一直缺乏修繕,海漢接收這裏之後,仍需時日才能恢複城中一些功能性的建築,讓其回到正常的運轉之中。南邊的城門被炮轟了數十下之後,門板上已經滿是裂紋,搖搖欲墜,不換掉肯定是不行了。高橋南索性讓人將這兩扇城門都取了下來,拿去劈了當柴火燒。至於城門處的防禦,則是暫時用鹿砦拒馬加上鐵絲網的傳統方式構建了臨時工事,雖比不了城門可靠,但城樓上下都有遠程火力守護,尋常的小股敵軍也休想攻入城中。
中左所城外其實還有不少空置的民房,都是以前生活在此的漢人建造,不過後金占領此地之後,這些漢人要嘛跨海外逃,要嘛淪為了後金奴隸,房子也就被來到這裏的後金軍占為己有了。原本駐紮此地的穆特布的部屬,也有不少人平時是住在城外,隻有戰時才進到城內避戰。不過近期海漢方麵並不打算在這裏安置平民,所以這些房屋估計至少還得空置一整個冬天了。
突然間城頭上軍號聲響起,看著海漢雙色旗在城頭上緩緩升起,士兵們都停下了手頭的事情,向其舉手行禮,高橋南同樣也是其中之一。這升旗儀式象征著海漢已經正式進駐遼東半島,是海漢在東北亞海域邁出的又一大步。
不過這次海漢要麵對的敵人不像無暇旁顧的大明那麽好對付了,後金政權是這個時代東北亞地區最強大的武裝勢力,而且海漢高層絕大多數都是漢族,對於這段曆史有著無法釋懷的情結,也絕對不會接受與後金妥協而來的和平。海漢與後金政權之間的戰爭,這才僅僅隻是開始而已。
本書首發創世,為防盜以下內容稍後重新編輯
從中左所城收獲的戰利品內容很快也傳到了海邊的指揮部,錢天敦等人聽完報告之後都是有些哭笑不得。他們雖然在戰前沒有對戰利品抱有太大的期望,但這點收獲也著實太寒酸了一點,幾千斤糧食對後金駐軍來說可能不少了,但在海漢看來也就隻是一艘船就能裝完的份量而已。由於備戰期較長,海漢目前在山東的糧食儲量十分充足,其實也真不差這幾千斤,加之山東遼東兩地間的海上航程也很近,這份收獲隻能說是聊勝於無了。
“我突然理解為什麽後金拚命也要入關了。”王湯姆歎道:“這些人也太窮了,相比之下大明真的是富足啊,不搶你搶誰!”
“跟後金打,這回報率可就真的有點低了。”錢天敦雖然不是一名商人,但對於眼下這樣的狀況也不禁有些感慨:“至少今天這一場仗打下來,我們虧本可是虧大了!”
海漢今天出戰的部隊規模其實並不算太大,三個步兵連,一個炮兵連加一個騎兵連作為戰鬥主力,再加上少數後勤保障人員,真正參戰的也就一千餘人。以海漢過去曆年軍事行動的規模而言,這隻算是很普通的一次作戰。
但問題就在於今天的戰鬥中特戰營大量使用了新式的連發步槍作為主武器,這種步槍雖然威力巨大,足以讓步兵結陣對抗騎兵,但其作戰方式所消耗的彈藥價值也不是一個小數目。以目前三亞軍工廠的產能,今天戰鬥中消耗的彈藥,大概需要一個多月的生產期才能補充,以此作為標準來衡量的話,這批彈藥的價值就相當可觀了。而海漢在中左所城裏的繳獲,大概連這些彈藥十分之一的價值都不及,所以錢天敦才會有虧本一說。
不過剛剛回到指揮部的哈魯恭對此卻是有另外的見解:“糧草不值錢,馬值錢啊!你們知道今天繳獲了多少匹馬?兩百六十三匹啊!這都快趕上騎兵營現有的戰馬數目了!這種仗再多打幾次,我騎兵營就能升級騎兵團了!”
“光有馬,你沒那麽多合格的騎兵也是白搭!”王湯姆立刻給哈魯恭澆了一盆冷水下去:“再說你騎兵裝備那麽貴,要擴編也不是那麽容易能被批準的。”
王湯姆所說的確是客觀事實,騎兵營的單兵裝備標準大概是海漢軍中最高的兵種,甚至遠遠超過了特戰營等其他精銳部隊。全幅武裝一名騎兵的花銷,至少是普通步兵的四到五倍之多了,作戰期間這個比例還將進一步加大。即便海漢軍費充裕,高層官員在安排兵種編製的時候,也還是會考慮到性價比方麵的因素,隻讓耗資巨大的精銳部隊保持較小的編製。這也是為何騎兵成立多年以來,卻一直停留在營級編製的原因之一。
哈魯恭也知道王湯姆的話雖不中聽但卻是事實,騎兵營過去因為維持費用高,軍事用途有限,一直都被限製發展規模,但如果能在遼東地區打開局麵,那騎兵倒也不是沒有擴編的可能。特別是這次與後金騎兵交手之後,讓哈魯恭找到了一條解決騎兵組建成本的辦法後金軍的騎兵比例頗高,如果搶奪他們的戰馬為己所用,那麽騎兵的軍費預算方麵就可以省下相當大的一部分用以訓練騎兵來擴編了。
不過哈魯恭也是個有心眼的人,並未在當下將自己心中的真實想法說出來。大家雖然都是生死與共的戰友,但同時也是事業上的競爭對手。錢天敦和王湯姆分別指揮著海軍和陸軍步兵的精銳部隊,這兩家消耗的軍費可比騎兵營高得多,到了要爭取軍費預算的時候,大家也會互相揭短。騎兵的戰馬費用問題,年年都是被攻擊的重點,但看樣子下一個年度有望改變這種持續多年的窘境了。
哈魯恭擔心對方在夜間設伏反擊,因此要求去跟蹤撤退後金軍的偵騎在天黑之前回到中左所城,而偵騎帶回的消息也是讓將領們暫時安心下來,那幾百人一路往北快速行軍,根本就沒有半分要停下來的意思,看樣子是打算先逃到北邊百裏外的金州衛城,在那裏應該駐紮有幾千後金兵馬,可以為他們提供庇護。
中左所城在後金占領期間一直缺乏修繕,海漢接收這裏之後,仍需時日才能恢複城中一些功能性的建築,讓其回到正常的運轉之中。南邊的城門被炮轟了數十下之後,門板上已經滿是裂紋,搖搖欲墜,不換掉肯定是不行了。高橋南索性讓人將這兩扇城門都取了下來,拿去劈了當柴火燒。至於城門處的防禦,則是暫時用鹿砦拒馬加上鐵絲網的傳統方式構建了臨時工事,雖比不了城門可靠,但城樓上下都有遠程火力守護,尋常的小股敵軍也休想攻入城中。
中左所城外其實還有不少空置的民房,都是以前生活在此的漢人建造,不過後金占領此地之後,這些漢人要嘛跨海外逃,要嘛淪為了後金奴隸,房子也就被來到這裏的後金軍占為己有了。原本駐紮此地的穆特布的部屬,也有不少人平時是住在城外,隻有戰時才進到城內避戰。不過近期海漢方麵並不打算在這裏安置平民,所以這些房屋估計至少還得空置一整個冬天了。
突然間城頭上軍號聲響起,看著海漢雙色旗在城頭上緩緩升起,士兵們都停下了手頭的事情,向其舉手行禮,高橋南同樣也是其中之一。這升旗儀式象征著海漢已經正式進駐遼東半島,是海漢在東北亞海域邁出的又一大步。
不過這次海漢要麵對的敵人不像無暇旁顧的大明那麽好對付了,後金政權是這個時代東北亞地區最強大的武裝勢力,而且海漢高層絕大多數都是漢族,對於這段曆史有著無法釋懷的情結,也絕對不會接受與後金妥協而來的和平。海漢與後金政權之間的戰爭,這才僅僅隻是開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