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1章

在經過短暫的午休之後,當天下午的談判氣氛有所變化,文誌鴻不再糾結於貿易爭端的細節問題,而是改變了路線,將海漢再次推到台前,作為壓製對手的武器。

“如果與貴國的貿易爭端無法得到妥善解決,本國隻能被迫把對日出口的貿易部分轉交給海漢商家來完成。希望宗館主考慮清楚其中利弊,不要再執迷不悟,作出錯誤的判斷!”

文誌鴻最終還是選擇了接受海漢使團的提議,盡管這個方案有一定的風險性,但眼下要迫使對方就範,似乎也找不到其他更為行之有效的辦法了。而且海漢使團近日就要離開釜山了,如果不抓緊時間跟對馬藩談出個結果,等海漢人一走,對馬藩很可能就會變臉,再次中斷談判。

果然在他拋出這個方案之後,宗雄太的神情就立刻嚴肅起來了:“文大人,你可知這會引起怎樣的嚴重後果?”

文誌鴻道:“本官既然在這裏說出來,當然已經考慮清楚後果。貴國若是不肯改變現行的貿易規則,那本官也隻能以本國利益為先,尋求對本國最為有利的解決方案了!”

文誌鴻心知此時若是態度不夠堅決,不但會被海漢人看輕,而且很可能也會讓之前的努力付諸東流,自然是要咬緊牙關不鬆口。

宗雄太見他如此堅決,麵色也是越發陰沉。他認為文誌鴻提出的方案並不能為朝鮮帶去多少實際好處,反而會讓朝日兩國兩敗俱傷,唯一的獲利者便是作壁上觀的海漢人。

但宗雄太並不認為文誌鴻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跟對方打了多年交道,心知這個老對手也並非蠢材。既然能預想到局勢走向,文誌鴻還是堅持這樣做,那就隻能說明對方的態度是寧可將這部分利益送給海漢,也不肯讓對馬藩獨占了。

對馬藩將會損失的這部分利潤還是其次,宗雄太擔心的是後續會有更大的麻煩。朝鮮人既然能狠下心來讓出對日出口貿易的部分利益,用以換取海漢的支持,那麽完全有可能誘使海漢將對馬藩手中的其他貿易份額也全部奪走。

雖然目前看來,發生戰事的可能性似乎不大,但從海漢以往的作派來看,宗雄太也絲毫不敢大意。畢竟當年平戶藩的覆滅,在外界看來原因也不過隻是海漢與大明武裝海商的衝突牽連到平戶藩頭上罷了。

當然了,並沒有多少人會真正去同情平戶藩的遭遇,所謂平戶一倒,諸藩吃飽,類似長崎港、對馬藩這些從事海貿的地區,都從平戶藩的覆滅中吃到了不少紅利。但與此同時,所有人也從此記住了“海漢不可招惹”這個硬道理。

宗雄太見海漢使團的幾人此時卻都是微笑不語,一副坐山觀虎鬥的架勢,這樣的態度讓他心中更是忐忑。他無法判斷海漢的真正意圖,為求完全也隻能先預想最壞的結果。

如果海漢已經決意達不成目的就動武,那以對馬藩的軍事實力,大概結局不會比當年的平戶藩好到哪裏去。更可怕的一種情況是,海漢本來就打算要向對馬藩下手,以搶奪朝日兩國間的貿易份額,所謂的三方會談,不過是為開戰尋個借口而已。

事情會走到這一步,也是大大超出了宗雄太的預計。他本以為這次的會談與過去的若幹次貿易談判不會有太大的區別,哪怕多了海漢這個不速之客的參與,也一定會有辦法繼續維持住對馬藩的貿易地位。

但形勢突然就急轉直下,被帶入到對手掌握的節奏中。與貿易份額受到影響將帶來的損失相比,對馬藩更加難以承受的是開戰的風險。宗雄太幾乎可以確信,一旦海漢動武,對馬藩很難從日本國內得到軍事援助,不知有多少人在暗處指望著對馬藩倒黴,然後自己可以趁機取而代之,就如同以前平戶藩被海漢攻擊的時候一樣。

快速權衡了一番利弊之後,宗雄太隻能先鬆一鬆口風,以換取一點緩衝時間:“文大人,相信你也很清楚,我隻是對馬藩派駐釜山港的負責人,要重新修訂兩國間的貿易條約,那至少得先將此事通報藩主。得到藩主同意之後,才會有進行下一步的可能。”

文誌鴻焉能看不穿他這緩兵之計,立刻便應道:“宗館主,藩主是何意見,那是之後事,我們當下要確認的,是你對此事的意見!”

文誌鴻深知宗雄太在對馬藩高層擁有很大的影響力,他的意見很可能便會左右對馬藩的最終態度,逼著他立刻表態,也是不想讓對馬藩在這件事情上還能有斡旋的空間。

陶弘方這個時候見火候已到,也終於開口了:“宗館主,具體的措施可以再慢慢磋商,但我們需要你表明態度,願意支持重新修訂兩國間的貿易條約。我們即將出發前往日本訪問,途中也會路過對馬島,如果方便的話,我想我們可以到對馬島上去拜訪一下貴藩藩主大人。”

陶弘方說話絲毫不帶煙火氣,但宗雄太卻隱隱從中聽出了一絲威脅的味道——如果談得攏,那麽接下來就是一次友好訪問,如果談不攏,那可能就會變成武力砸門了。

迫於壓力,宗雄太最終還是讓出半步,表示可以對以前製定的貿易條約中不合時宜的部分進行討論和修訂,但還是堅持具體的事宜要等藩主宗義真拍板決定。

談到這個份上,再給宗雄太施加壓力也不會有更多的效果了,於是在陶弘方的主持下,三方在影島倭館簽署了一個關於貿易協議修訂案的備忘錄。

雖然這玩意兒並不具備真正意義上的約束力,但有個書麵的東西,今後不管是要吵架還是要開打,總算是有個憑據。

而對於文誌鴻來說,這樣的結果不敢說十分圓滿,但也已基本達到了他所預想的目標,對於海漢使團這幾人自然是千恩萬謝,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