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斯福沒有別的辦法!他隻能選擇和共和黨妥協合作!
事實上,民主黨和共和黨在羅斯福執政期間是有合作基礎的。
在林肯廢奴前後,共和黨和民主黨兩黨政策跟後來的政策幾乎完全對調。
共和黨發源於北方,為了滿足北方工業化的需要,共和黨更加強調“強政府”和國家幹預。
而民主黨和共和黨正相反,他們發源於南方,他們更在意的是“弱政府”和自由市場經濟。
共和黨出身的林肯廢奴,而民主黨擁奴。等到了廢奴之後,兩者幾乎完全對調,曾經被共和黨擊敗的南方到後來幾乎清一色的都成了鐵杆的紅州。
尤其是德克薩斯州幾乎就是共和黨的鐵票倉!也是未來共和黨人最看重的州。
共和黨人有多看中德克薩斯?或許大家對不久前發生的“散戶狙擊華爾街事件”還有印象。
那次事件其實根本沒有那麽簡單。那些所謂的散戶不僅有統一的指揮、而且還能聚集起足以動搖華爾街的財富,甚至還有足夠專業的知識對抗華爾街的巨頭們,這是散戶?
那次事件其實就是共和黨和民主黨刺刀見紅的一次廝殺!
華爾街是民主黨的大金主,也是民主黨的根基所在,共和黨人通過那次事件讓民主黨人認識到了,他們有對民主黨人掀桌子的能力。
可動搖人家的根基那可是要不死不休的啊?共和黨瘋了嗎?
其實這是因為共和黨沒辦法了,因為之前民主黨要殺絕了共和黨。
民主黨要全麵放開移民政策,尤其是要放開美墨邊境,這樣一來德克薩斯州首當其衝就會湧入大量的移民。
新移民往往都是民主黨的支持者,民主黨就打算用這種方式來將德克薩斯州這個共和黨最看重的紅州變成藍州。
然後......共和黨就爆了!
為了對付民主黨,共和黨不僅動了華爾街,擺出了一副拚命的架勢。甚至,他們還把他們最痛恨,而且還親手拋棄過的川寶請了回來,跟他一起對付老白男。
這時,再想想一百多年前德州和共和黨的對立,是不是很可笑?
不過在美國曆史上,兩黨也不是沒有達成過共識,相反,他們曾經有半個多世紀的時間都奉行了幾乎同一種經濟政策。
這件事的起因還要算在胡佛總統的前任柯立芝總統的身上。
柯立芝上任之後用“自由放任主義”來刺激經濟。所謂的自由放任主義指的就是放手讓商人自由進行貿易,反對政府對貿易進行幹涉。
正是因為柯立芝的這種政策所以才給美國帶來了“柯立芝繁榮”或者說“咆哮的二十年代”。
但是!
凡事有利就有弊,自由放任主義確實能在短時間內讓經濟快速的增長,但是弊端同樣明顯,那就是市場必然會有波動的風險。
果然!
到了胡佛總統時期,波動出現了大蕭條!
胡佛總統起初確實堅持了他們共和黨人一直以來的主張。但是到了1931年左右,胡佛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胡佛拋棄了他們共和黨人的那一套,開始嚐試使用民主黨的大政府主義來幹涉市場經濟。
甚至,包括羅斯福新政的施行者們也都承認過,他們的羅斯福新政其實就起源於胡佛。
最典型的例子,我們都知道羅斯福新政之中非常重要的一條就是以工代賑。那麽,在大蕭條期間最大規模的以工代賑是什麽呢?
是1931年3月開工的胡佛水壩工程!這個工程有多麽宏偉應該就不用介紹了吧?
而且,關於到底是胡佛還是羅斯福拯救了美國?這件事恐怕還有那麽點值得商榷的地方,這點在BAA利率上反應的特別明顯。
BAA利率是較低評級的企業債利率,對經濟景氣程度更加敏感。
當經濟差的時候,利率走高,因為沒有人願意在經濟差的時候借錢給不太好的企業,經濟好的時候,利率走低,因為好企業不需要錢,或者利息太低,大家願意去追逐利潤,輕視風險。
從BAA利率上來看,大蕭條的拐點發生在1932年5月,那時候是胡佛在任的時候。而羅斯福新政發揮作用卻是在1934年6月。當然了,單一數據分析可能並不準確。
但是,這個數據至少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在胡佛總統執政的末期,他已經在嚐試用民主黨的方式拯救美國了。
自羅斯福之後,民主黨和共和黨便達成了共識,無論是哪執政,大家采用的都是自由市場經濟,但是卻又要保持政府對經濟的幹預能力。
直到裏根總統上台,兩黨的經濟政策才又一次分道揚鑣。
陳啟民現在要做的,就是要讓兩黨的經濟政策提前達成統一,然後利用猶太人促使兩黨在經濟政策上展開合作。
看起來,陳啟民這是在幫美國人?
咳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是一種什麽局麵?相信每一個中國人都不會陌生。
更不用說,在兩黨的合作中,陳啟民還安排了一個天然的不和諧點猶太人。
猶太人這個群體即便是到了二十一世紀都沒有為美國的實體經濟做出過多大的貢獻,他們更加專注於華爾街和金融,這樣一群人顯然跟民主黨是真愛。
可就是這麽一群人被陳啟民愣是塞到了共和黨的花轎上!
嘖嘖,身在曹營心在漢啊!一女嫁二夫,讓他們打去吧!
隻要民主黨和共和黨達成了妥協,那麽羅斯福就不太可能像曆史上那樣在後麵曆次選舉之中獨孤求敗。
羅斯福在權力最為鼎盛的時候有多麽的強大?他製服了摩根和洛克菲勒、逼得美國最高法閉嘴、讓美聯儲成了自己重新製定金融規則的工具。
這麽一個人,陳啟民怎麽能安心讓他一直連任美國總統。陳啟民必須得在美國國內給他扶持一個競爭對手出來。
隻要羅斯福無法在國內取得壓倒性的優勢,那他就會束手束腳,在同陳啟民的競爭中就自然而然的會落入下風。
陳啟民甚至都已經想好了。等到未來共和黨的候選人跟羅斯福競爭到最激烈的時候,陳啟民就找哈默給共和黨支支招。
別的不說,一個充滿煽動性的口號,或許就能改變戰局。就比如......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