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我被女同學發現,正與她聊天時,一個20歲出頭的姐姐提著一個包走過來,問我還有沒有鋪在地上的布。

“沒有,我就一塊。”我回答。

“那能不能騰一點地方給我擺?反正我賣的東西和你不一樣的。”她邊說邊從背包裏拿出十多個手工珠繡女士包包。

我騰出一個地方,讓她擺。

站在一旁的女同學的媽媽看到珠繡包包,一下來了興致。左挑挑,右試試,討價還價,最後用80元買走了一個漂亮的包走了。

我那時才賣了十幾元的東西,這個姐姐剛一到就做了一單80元的生意。這很讓我羨慕。

我們一邊擺攤一邊閑聊。原來,這個姐姐高中畢業後,在廣東打了一年多工,學會了珠繡。回老家後,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就自己買原材料做珠繡出來賣。我問她一個月大約有多少收入,她說連做帶賣,賺個兩三千元的樣子。成本不高,主要是費時間,大部分時間都在家裏做手工。我注意看了她的手,非常粗糙,有一個手指頭還貼著創可貼。看來,做珠繡也是蠻辛苦的。

下午六點左右收工時,這個姐姐賣了三四個包,營業額有300左右。我的營業額差多了,隻有幾十元。

回到家裏,偷偷盤點戰果:全天營業額為61元,其中進貨成本為21元。早早上床,將散了架的身體平躺在**,卻睡不著,心想:21元賣了61元,416元的貨物全賣了也就1200多元,毛利800多,整個進貨的車費與開銷花了將近200,也就是說,全賣了才賺600元。

又想:照這個速度,我差不多要一年才賺得到1000元(平時要上課,周日要學美術,一周裏我隻能周六出一次攤)。不過,等到中考完放暑假,我就有時間天天出攤了。東想西想,到半夜才睡著。

我的收獲

2013年6月,有位北京來的記者專程到武漢深度采訪我,我帶著他坐公交、轉地鐵、再轉公交,考察了我的多個公司與實體店,午飯吃的是快餐。一天的采訪快完畢時,這個記者問我:“羅敬宇,你怎麽那麽節儉啊?"

這個問題其實很多人都問過我。我的節儉意識,是從擺地攤開始的。在擺地攤之前,我並不是一個節儉的人。本來家境還算中等偏上,家裏給我的零花錢一向大方。而通過擺地攤,以及後來一次又一次的創業,讓我逐漸認識到每一分錢的來之不易。正是這種深切的認識,讓我逐漸養成了節儉習慣。

陸遊有一句詩是這樣說的:“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說的治學要在實踐中得真知。做人做事其實也是這樣,在書本、老師、家長那裏得來的教導,很難真正觸及靈魂深處。惟有親身曆練,才知道:“哦,原來真是那樣。”

擺地攤,不僅讓我初步學會了如何做生意,還讓我收獲了勤勞、節儉的好習慣。這些收獲,讓我日後受益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