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女人如果覺得自己不美麗,那她注定被美麗所拋棄;一個男人如果心裏沒底氣,那他注定沒成績。因為美好的人生需要我們自己去創造,生命的絢麗要我們自己去博取,如果我們自卑、我們壓抑,我們就會變得越發沒有動力。
其實人生的陰影不在我們的身上,而在我們的心裏。一個人即使享受的陽光再多,如果他隻看到陽光背後的陰影,那麽他的世界也不過是一片黑暗。如果把自己翻轉過來看,感受就會大不一樣。你或許腦子不如人家聰明,但你的工作業績不錯;你盡管沒有什麽特別的專長,但你也是聯誼會上不錯的舞者;你或許沒有漂亮的外表,但你氣質優雅、善解人意、溫柔體貼、端莊大氣——你並不比任何一個人缺少魅力——如此一來,一個工作上進、社交融洽、氣質不俗的形象就出現了。那麽,這樣優秀的一個人,難道不也是別人羨慕的對象嗎?
人,如果能看見自己身上的閃光點,心裏就會充滿陽光,就不會盲目地看低自己。
有一個女孩,她是牧師的女兒,但上帝並未因此特別照顧她,她天生就是一位腦性麻痹患者,喪失了正常活動的能力,而且無法言語。然而,她卻憑借驚人的毅力,在美國拿到了藝術學博士學位,並且積極參加公益活動,現身說法,幫助他人。有一次,她應邀到一個活動中演“寫”(不能講話的她隻能以筆代口)。在提問環節,一個小孩子當眾小聲問道:“你從小就長成這個樣子,請問你怎麽看自己?你都沒有怨恨嗎?”
雖然這隻是小孩子一個無心的提問,但就其尖刻程度而言則不亞於那些小報記者,這令在場人士無不捏了一把冷汗,他們擔心問題會刺傷她的自尊心。然而,她回過頭,用粉筆在黑板上吃力地寫下了“我怎麽看自己”這幾個大字。
有那麽幾秒鍾,室內鴉雀無聲,沒有人敢講話,氣氛似乎有點壓抑。她似乎感覺到了,於是回頭笑了笑,又轉過身去繼續寫著:
一、我很可愛!
二、我的腿很長,很美!
三、爸爸媽媽這麽愛我!
四、上帝這麽愛我!
五、我會畫畫!我會寫稿!
六、我有隻可愛的貓!
七、還有……
她又回過頭來靜靜地看著大家,再回過頭去,在黑板上寫下了她的結論:“我隻看我所擁有的,不看我所沒有的。”
又是幾秒鍾的沉寂,陡然間掌聲如雷鳴般響起。那天,許多人因為她的樂觀與堅強而得到激勵。這個樂觀的腦性麻痹患者是誰?她就是美國南加州大學藝術博士,在中國台灣舉辦過多次畫展的黃美廉女士。
“隻看我所擁有的,不看我所沒有的”——多麽灑脫的一句話,或許有時我們所缺少的恰恰就是這種“阿Q精神”。當然,這也不是說我們要對自己的缺點和短處視而不見,而是去改變那些我們能夠改變的,接受那些我們不能改變的,即坦然地接受自己——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個體,我們的身體外貌正是我們的特質,我們的言行舉止都有我們的個性,我們沒有理由不欣賞自己、不喜歡自己、不激勵自己,因為這個世界上不會有第二個我。
是的,坦然地接受自己,陽光在照耀到我們身上的時候,既給了我們光明,也給了我們陰影,不要不見陽光,隻看陰影。就像半杯水放到你的麵前時,你不要說“真糟糕,隻有半杯水”,我們應該慶幸“還有半杯水呢”。自卑與自信不過是對同一個我的不同評價而已,你選擇自卑便有自卑的理由,你選擇自信更有自信的理由,不過一旦選擇了,前者將永遠生活在痛苦與哀歎之中,而後者卻能在陽光中享受那種欣賞自己的美好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