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豆瓣“父母皆禍害”小組裏曾看到一位昵稱隻有“木”這一個字的豆友說:“很多在外麵是‘萬年老好人’的父母。看上去老實,善良,勤懇,踏實甚至是軟弱,絕對服從,憤怒免疫。在家裏卻因為一點小事,動不動就打罵孩子。”為什麽會這樣呢?因為“社會和外界給他們的壓力和不公平也讓他們產生了憤怒,但他們在外麵是弱者,他們的心理防禦機製為了保護他們轉化為忍讓,逆來順受,甚至還要賠上笑臉……回到了家裏,力量關係馬上產生變化,他們成了絕對的強者,而孩子成了弱者……這時候他們如果打孩子,孩子表現的越懦弱,越忍讓,他們的怒氣可能就會越大。邊打邊說:你這個廢物,慫包,沒出息的東西。孩子如果繼續忍讓,那會激發出了他們10倍100倍的憤怒,甚至把孩子打死。”

除此之外,豆友“木”還說新聞裏那些父母之所以打死孩子,通常隻是因為孩子不吃飯、不聽話、不做作業、在學校闖禍等原因,而這些其實都隻是“意識領域合理化的借口罷了”。

在這顆星球上,尤其是在這個國家,很多父母會打著“愛”的旗號直接打死孩子,還有很多父母會用另外一種方式殺死自己的孩子。

心理學家曾奇峰曾說:生命的價值在於選擇,但做父母的常常忘記這一點,他們不讓孩子去做選擇。但是,如果父母什麽都替孩子做主,這無異於是在殺死孩子的生命。

除此之外,曾奇峰還說:如果孩子沒有秘密,那麽孩子永遠不能長大。

而現在的問題就是,如果已經經曆了什麽都是父母做主而且沒有秘密的童年和青春期那該怎麽辦呢?

努力改變自己,努力變得更獨立,努力爭取自己的生活自己做主,努力尋求自己的獨立空間,努力去愛別人,努力追求更快樂的**體驗,這樣你就有秘密、有隱私了,這樣你就有能力對自己的生活完全負責了。

一旦你有能力對自己的生活完全負責,那麽你的童年陰影型拖延症也會因此漸漸痊愈。

另外想要治愈你的童年陰影型拖延症,那麽對於曾經傷害過你或現在依舊在傷害你的父母,你要做的是停止順從,停止模仿,停止反抗。

也許你會問:停止順從和模仿我可以理解,但為什麽要停止反抗呢?

因為隻是不停地反抗,這無助於治愈你的童年陰影型拖延症,而且還會讓你消耗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另外如果你不停地反抗,這說明那些童年時曾傷害過你的人在你心裏依舊很強大,那些人依舊在壓迫著你。

如果你能透過現象看本質,你會發現那些人在你童年時之所以會傷害你,不是因為他們很強大,而是因為他們太弱小了,弱小到隻能在自己年幼的孩子麵前張牙舞爪。而且某種意義上,他們其實也是受害者。

如果你已經看穿了他們的弱小,那你為什麽還要反抗他們呢?這是毫無意義的一件事,這隻會阻止你完成真正的自我釋放。

說到自我釋放,除了釋放最真實的自己,還要釋放性欲和痛苦。性欲和痛苦有這樣一種相似之處,你越壓抑它們,它們作用在你身上的感覺就越強烈。如果你總是拚命壓抑性欲,你反而會有欲火焚身的感覺。如果你總是拚命壓抑痛苦,你遲早會有痛不欲生的感覺。隻有學會如何釋放性欲和痛苦,你才能真正長大,從“父母的自己”漸漸成長為“成年的自己”。

最後再說一下關於心理疾病的問題。關於心理疾病,心理學專欄作家武誌紅在他的著作《解讀“瘋狂”》中的一篇題為《超常的痛苦催生超常能力》的文章中曾指出,大多數心理疾病都是在童年時初步形成,而且心理疾病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起到保護作用。從這一點來看,我們其實應該感謝自己的心理疾病。如果沒有心理疾病的保護,很多孩子可能早就夭折了。例如一個8歲的孩子之所以很孤僻,是因為他沒有學會拒絕別人,任何人向他尋求幫助或指使他做事情時,他都說不出“不”這個字來。這個時候,孤僻就是對他的保護,可以防止別人不停向他索取,最終將他掏空。

武誌紅隨後這樣寫道:“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最好不要把‘消滅心理疾病’當成目標。因為,心理病灶已經吸納了我們大量的心理能量,我們圍繞著自己的心理疾病發展出了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如果隻是簡單地將心理疾病‘消滅’,那麽我們相應的優點和缺點會一並消失。最終,當我們成為一個沒有一點心理問題的人的時候,也就成為了一個沒有任何特點的行屍走肉。”

我們在上文中曾一起探討過為什麽不幸的童年可能會成為偉大人物的搖籃,某種意義上,偉大人物的超常能力正是來源於一種超常的痛苦,而他們之所以沒有被這種超常的痛苦徹底毀掉,這要感謝他們因為不幸的童年而患上的某些心理疾病對他們起到的保護作用。

相對嚴重一些的童年陰影型拖延症肯定也是一種心理疾病了,如果一個人“消滅”了這種心理疾病,完全屈從於父母和社會對於他的人生的種種設置,拚命去做他打心眼兒裏不想做的事,努力滿足別人強加給他的各種過分要求,那他很快就會被榨幹,他雖然還活著,但卻漸漸變成了一個“無生命狀態”的“非人”。

簡而言之,“消滅”了童年陰影型拖延症,就等於摧毀了這種心理疾病對於我們的保護機製,由此引發的後果是很可怕的。

所以我說要治愈童年陰影型拖延症,而不是“消滅”童年陰影型拖延症。我所說的治愈,是全麵且深刻地了解童年陰影型拖延症的根源病灶,了解童年陰影型拖延症向我們傳達了哪些信號。

有些人會因為童年陰影型拖延症不斷拖延自己打心眼兒裏不想做的事,有些人會因為童年陰影型拖延症不斷拖延自己打心眼兒裏最想做的事。

現在就想想,你是屬於前者還是屬於後者,或者兩者兼而有之?

打心眼兒裏不想做的事就盡量不要去做了,即使迫不得已必須得做,也要有一個度,防止自己被這樣的事榨幹。與此同時,我們還要有一個計劃,一個自我成長的計劃,一個讓我們可以有能力去做自己打心眼兒裏最想做的事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