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拿自己不當“群眾”

有部電影名叫《別拿自己不當幹部》,講述的是國有企業裏一位普通工長,時刻以“幹部”身份要求自己。兩句天津方言掛在嘴邊,“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腐乳”,更將“幹部”二字化作心中責任,在一件件為民服務的小事中,觸發出無數平凡的感動。

然而,工作中一些幹部卻隻拿自己當“幹部”,不願將自己視為群眾一員。有的高高在上,對群眾頤指氣使,甚至對群眾動粗。有的對“父母官”的稱謂很是受用,甚至以此自居。還有的喊著“局長電話一般群眾不能打”的“雷人官腔”。官僚主義有千奇百狀的表現形式,不拿自己當“群眾”是內在因子。忘了自己也是群眾一員,就是脫離群眾的開始。

幹部不拿自己當群眾,群眾便會把幹部當“官僚”。太平天國時東王楊秀清稱,“出則服禦顯揚,侍從羅列,乃馬者有人,打扇者有人,前呼後擁,威風排場,可謂蓋世。”這種“有功受到足”“後來享大福”思想的泛濫,是導致農民起義覆亡與天國夢破滅的重要原因。曆史上多少故事表明,刻意與群眾拉開距離、劃清界限,必將淪為古希臘神話中的大力士安泰,在脫離大地母親的滋養後,最終喪失一切力量而被對手擊潰。

外在行為是內在思想的反映。少數幹部之所以官威逼人,很大程度上是在靈魂深處固守“官本位”的思想,暗排“士農工商”之序,把人分為三六九等。顛倒了主仆關係,把自己當成了“主人”,把群眾當成“仆人”;把自己當“老爺”,把群眾當“下人”。一句話,自身定位差錯,高看了自己,太拿自己當幹部;低看了群眾,拿自己不當群眾。清人鄭板橋有詩,“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小”字擺正了官吏地位,“情”字勾勒出民本思想。封建士大夫尚懂借竹喻政,為世人激讚,今日個別“官氣十足”之輩,思之當汗顏。

對於“官氣”,毛澤東同誌批評得深刻,“是一種低級趣味,擺架子、擺資格、不平等待人、看不起人,這是最低級的趣味”。當年,毛澤東了解到瑞金沙洲壩缺水吃,親自帶領軍民挖“紅井”,解決了群眾飲水困難。朱德等領導人也都帶頭下田,幫助農民插秧收稻、車水抗旱。周恩來、張聞天等帶頭參加禮拜六義務勞動,為軍屬地裏除草、種菜、挑水。曆史雄辯地告訴我們,把自己擺到與群眾休戚與共的位子,才能成為“創造了第一等的工作”的“模範工作者”,才是一個共產黨人的應有追求。

現在,一些幹部之所以不願幹、不敢幹、不會幹群眾工作,不擅長與群眾打交道,缺乏做群眾工作的本領,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平常不拿自己當群眾,不了解群眾情況,才會“發怵”,關鍵時刻“掉鏈子”。黃克誠一生倡導調查研究,強調“涉及重大問題,調查研究要蹲下來”。他下部隊時,喜歡到連隊找幹部戰士談心,不帶警衛,不打招呼,走到哪裏問到哪裏。一次在湘西視察,正趕上午飯,他就蹲在地上邊吃邊拉家常,大家還以為是後勤派來了解夥食的,便七嘴八舌講了不少真實情況。放下架子“蹲下來”,與群眾打成一片就有了一個切入點。

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正在深入開展,各級領導幹部不妨照一照黨章之鏡,看看鏡中人物,是“官氣”多些,還是“民氣”多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