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隋唐時期的“絲綢之路”重現輝煌
隋唐時期的“絲綢之路”,繼兩漢時期又一次實現了偉大輝煌。這一時期的“絲綢之路”,不但恢複了兩漢時期的規模,而且還有所擴大,使兩晉南北朝時期一直處於半癱瘓狀態的“絲綢之路”得以重煥光彩。熙熙攘攘的商旅,來往如織的遊人,他們從中亞、西亞,從世界的各個角落,匯聚大唐,領略大唐盛世的華彩樂章。他們在這裏學習、經商,把這裏的先進文化帶回自己的祖國,讓大唐的文明之花開遍絲路上的每個國家。
收複西域,使“絲綢之路”再現輝煌
曆史的車輪,走到了北周末年,北周外戚楊堅篡奪了北周小皇帝的帝位,建立大隋。隋末爆發了農民起義,李淵建立了大唐,至此,隋經二代而亡。這一階段,北方匈奴部落早已經消失,隨之崛起的是公元5世紀末逐漸強大的突厥部落,經過東征西討,公元6世紀初,突厥汗國的版圖東自遼海以西,西至西海萬裏,南自沙漠以北,北至北海五六千裏,成為“抗衡中夏”的泱泱大國。但在隋朝時,隋朝統治者便利用離間之計使得強大的突厥汗國分裂成東西兩大部分。
大唐王朝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尤其是唐太宗李世民繼位後,唐朝的經濟得到鞏固和發展,隋末戰亂帶來的影響逐漸得到恢複。李世民開始著手治理邊疆問題,在大唐的西部、北部,分別有鐵勒、吐穀渾、黨項、羌、契丹、奚等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唐朝經營西部邊疆的手法幾乎和漢代如出一轍,先是斷突厥右臂,其後則是斷吐蕃左臂。唐朝統治者深知,隻有在西域建立鞏固的政權,才能有效地對付突厥與吐蕃,確保河西走廊的安全,從而維護唐王朝的穩定與統一。唐太宗根據邊疆各民族地區的不同情況,靈活地采取了招撫、爭取、和親或征戰等各種不同方式,以畢生精力統一了中國,建立起超越秦、漢的空前統一的強大王朝。
公元630年,李世民派遣李靖等六總管率兵出擊突厥,拉開了解決邊疆民族問題的帷幕,這次戰役徹底地解決了東突厥,致使東突厥滅亡。東突厥滅亡後,以前臣屬於東突厥的好多民族,開始內附於唐朝。公元640年,李世民又派遣大將侯君集平定高昌,然後在交河城設置安西都護府,統領西域內附的諸民族,安西都護府成為唐朝在西域地區的最高行政與軍事機關。唐朝平定西州時,西突厥開始向唐朝臣服。公元647年,唐朝發兵討伐龜茲,次年又征服以前尚未臣服的西突厥舊部。公元649年,唐朝設置瑤池都督府,以賀魯為瑤池都督,隸屬於安西都護府。瑤池都督府的轄區大約是天山以北,阿爾泰山以西,額爾齊斯河以南,巴爾喀什湖以東的廣大地區。
公元651年,賀魯反叛唐朝。公元657年,唐朝用兵平定賀魯叛亂,至此西突厥汗國徹底滅亡,其部落和領地全部納入唐朝版圖。平定賀魯後,唐朝在西突厥汗國的故地,全麵建立羈縻府州,管理突厥十姓部落,並分別設立了昆陵、蒙池兩個都護府。這些羈縻府州的都護府,與大唐設立的安西都護府等有所不同,其行政區域主要以部落活動範圍為基礎,都護不是中央任命,而是由當地民族的酋長擔任,都護隸屬於安西都護府,是安西都護府治下的民族自治政權。
為了便於管理昆陵、蒙池兩個都護府,唐朝在天山以北設置了金山都護府。金山都護府治所在庭州,隸屬於安西都護府,它是一個軍政機構,管轄天山以北、金山以西、巴爾喀什湖以南、兩河流域以東的廣大地區。金山都護府是一個過渡機構,承上啟下,為天山設立北庭都護府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武則天當政前後,西域形勢急轉直下,為此,公元702年,武則天政權置北庭都護府於庭州。公元711年,北庭都護府升格為大都護府,成為單獨的軍政機構,直屬於朝廷。從此,安西都護府隻統領四鎮,管轄天山以南、塔裏木盆地及蔥嶺以西諸部,主要防備吐蕃的侵犯與襲擾。北庭都護府鎮撫天山以北、巴爾喀什湖以南、遠至兩河流域的西突厥十四姓諸部及各蕃國。北庭都護府的設立使得唐朝對於西部邊疆的行政管理和軍事保護戰略得到加強,標誌著唐朝對於西部邊疆的統治日漸鞏固和加強。
安西、北庭兩大都護府的設立,有力地證明了唐朝對於西部邊疆的管轄。安西都護府依照唐朝內地的行政製度建立了州、縣兩級行政製度,並且確立和完善鄉、裏等基層政權機構。建立府兵製,有完整的烽火警示係統、農耕灌溉係統,設立州
縣府學,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諸多方麵已經與內地融為一體。
安西、北庭兩大都護府所轄地區廣大,當地酋長的都護之職,後代都可以世襲,他們對唐朝保持忠誠,朝廷給予他們一定的自治權。安西大都護統領龜茲、於闐、疏勒、焉耆四鎮。“鎮”是唐朝邊防軍隊的基層單位,鎮將官階六品,隻相當於縣令。但是安西四鎮皆設都督府,所以又稱四鎮都督府,都督的官階為正三品。唐朝在安西、北庭兩大都護府駐兵龐大,每四年輪訓從內地派往兩大都護府駐兵。這些軍隊、鎮戍成為唐朝在西部邊疆的統治支柱。
“絲綢之路”上的文化交流
隋王朝結束了南北朝時期“絲綢之路”的多重阻礙,而唐朝則迎來了“絲綢之路”的黃金時代。當時中國的官方、民間各個層麵都加強了與西域、中亞、西亞各個國家的交往。西域人到甘肅張掖互市,進行貿易往來,一時間西域的“絲綢之路”上繁忙異常。京城長安各種膚色的人友好往來,唐朝都城長安被稱為世界上最繁華富足的首都,引得中西亞各國仰慕唐王朝的人爭相來長安目睹其風采。
唐帝國首都長安城,居住著來自中亞、西亞、歐洲各地的僑民,社會風氣非常開放包容,當時長安居民服飾、頭飾都受到了外來文化的影響。曾有文獻記載,當時的婦人常常披一件來自印度的披肩,頭戴波斯的耳環;男子們頭戴胡帽、腳蹬胡靴的裝扮甚是風行。長安城成為當時的世界大都會。
強大的大唐王朝,以其包容開放的態度,迎接來自世界各地的客人,在以“絲綢之路”為橋梁的溝通下,以大唐為代表的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學習,相互影響。大唐經過李世民時期擊敗東突厥、李治時期滅掉西突厥、武則天時期設立安西、北庭兩大都護府等一係列政治、軍事措施,實現了對“絲綢之路”的重新控製。大唐王朝在曆代帝王的治理下,成為世界第一發達強盛國家,經濟文化軍事水平居世界前列。“絲綢之路”開啟了東西方文化的全麵交流,促進了東西方的友好往來。
在唐朝的“絲綢之路”上,一些重要的地點成為西方國家人士遊曆大唐的必經之處,也是重要的驛站,例如敦煌、陽關、玉門、張掖等地。西方商旅騎駱駝,換駿馬,通過“絲綢之路”一直來到長安,帶來了域外的特產,換回他們所需要的絲綢、瓷器等。
來自中亞、西亞的商人,經“絲綢之路”帶走的中國貨物當中,最重要的當然屬絲織品。唐朝絲織技術非常高超,產品名目繁多,錦、繡、綾、綢、絹等織品花紋絢麗,織工繁縟。紗、綾、羅、綢等優質絲織品,通過“絲綢之路”這個橋梁,流向西方。在今天敘利亞、伊拉克等地的許多城市,都辦起了工藝高超的作坊,他們織造色澤鮮豔的錦緞、壁毯等。阿拉伯人也學會了大唐的絲織技術,他們的絲織品幾乎壟斷了9世紀以後的歐洲市場,可見大唐的絲織品在中亞、西亞、歐洲都是非常受歡迎的。唐朝的瓷器輸出國外,主要是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這一點我們會在以後的篇章裏詳細介紹。
在流傳至西方的先進技術中有中國的一大發明,就是造紙術。造紙術被譽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它最早於公元5世紀初,由當時的絲綢古道傳至西域。大約在7世紀,造紙術傳至中亞的撒馬爾罕,隨著阿拉伯帝國的繁榮昌盛,在中亞、西亞建起了很多造紙的作坊。公元10世紀傳到埃及,後來在12世紀,隨著摩洛哥傳至西班牙和意大利等歐洲國家。
西方國家在引進文化的同時,也輸出文化。古代西方東羅馬帝國、波斯、阿拉伯帝國等都是文明高度發達的國家,他們多姿多彩的文化也隨著“絲綢之路”傳至東方。著名的唐朝浮雕“昭陵六駿”,顯然就是受了波斯浮雕刻技術的影響。在音樂、舞蹈方麵,沿著“絲綢之路”傳來的胡樂、胡舞,也盛行於唐朝的長安。胡樂主要有龜茲樂、古代印度樂;舞蹈主要有東羅馬、中亞波斯等國的舞蹈。波斯的胡旋舞,在當時唐長安宮廷裏非常受歡迎。
大詩人白居易在他的詩作《胡旋女》中,專門描述了生活在長安的波斯舞蹈演員的高超精湛的舞技。
“胡旋女,胡旋女,心應弦,手應鼓,弦鼓一聲雙袖舉,回雪飄飄轉蓬舞。左旋右旋不知疲,千匝萬周無已時。人間物類無可比,奔車輪緩旋風遲。曲終再拜謝天子,天子為之微啟齒……”
在體育方麵,唐朝流行於宮廷的“馬球”,其實不是唐朝自己發明的,而是傳自於
古代伊朗的波羅球。“波羅”在古波斯語中意為棍棒,是一種以棍擊球的體育遊戲,後來漸漸被稱為“馬球”。在西安附近的唐墓裏,還發現了雕刻波羅球遊戲的壁畫和各種打波羅球姿態的男女騎俑,是當時古波斯和唐朝文化交流的有力見證。
唐朝絲綢之路的暢通繁榮,不僅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也進一步促進了東西方思想的交流。唐朝對於各種外來文化采取兼容並蓄的態度,最突出的表現在它對外來宗教的態度上。這些以宗教為代表的宗教思想文化,對後世社會和民族意識形態發展,產生了很多積極、深遠的影響。除了西漢末年從古印度傳入的佛教外,又相繼從西方傳進了摩尼教、伊斯蘭教和景教。
唐朝時期佛教達到了鼎盛時期。此時的中國和印度、斯裏蘭卡、尼泊爾等信奉佛教的國家來往密切。中國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裏的唐僧,原型就是唐朝的玄奘法師,俗家姓名陳禕。公元627年,玄奘踏上絲綢之路,前往古印度學研佛經,成為佛教文化交流的使者。他在印度先後巡訪了佛教六大聖地,足跡遍及今日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玄奘在著名寺廟那爛陀寺曆時五年研習佛經,備受優遇。公元642年,玄奘參加當地舉行的佛經學術辯論大會,會上作為論主的玄奘沒有被任何人難倒,獲得了極高榮譽,成為佛學大師。
遊曆學習十八載,玄奘從印度帶著650多部佛教經典回到長安。後來,他翻譯了75部佛經,還根據旅途見聞,口授了一部《大唐西域記》。這部大唐西域記,記載了印度等100多個“絲綢之路”沿線古國,詳細介紹了這些古國的曆史沿革、風土人情、宗教信仰、地理位置、城市人口、山脈河流、生產狀況等。這部著作被後世研習古印度宗教和曆史的學者奉為圭臬。由於玄奘法師的帶動,古印度很多佛教人士都來中土長安翻譯佛經,為當時中印交流留下了一段佳話。
由波斯人摩尼在公元3世紀創立的摩尼教,在中國又稱明教。公元4至6世紀,該教流傳在北非、地中海沿岸各地。武則天當政時,波斯摩尼教經師攜帶該教經典《二宗經》來到中國。從此,摩尼教開始在中國流行,陸續在各地設立寺廟。長安的大雲光明寺,就是摩尼教的著名寺廟。
伊斯蘭教也是在大唐時期傳入中國。隨著絲綢之路的再次開通,大批穆斯林從西亞、中亞各地前來中國,在當時的長安等地建立了著名的清真寺。相傳先知穆罕默德的舅父曾攜帶《古蘭經》到中國來傳教,受到唐太宗的重視,在西安建立了大清真寺。
流傳於唐朝的“大秦景教”,由敘利亞人創立,總教位於波斯,並通過北方的突厥人向中亞、西亞廣泛傳播,它實際上是基督教的一個支派。現藏於西安的大秦景教碑林,曾記載唐太宗時期波斯景教僧侶入大唐傳教的一段史實。公元635年,波斯景教僧侶阿羅本攜帶該教經書到達長安,太宗特命宰相房玄齡到西郊將其迎入宮中,譯經傳道。隨後又發布詔令,準許建立教堂,傳播景教。到唐高宗時,景教曾廣為流傳,阿羅本也被封為鎮國大法主。唐玄宗曾親自為教堂題寫匾額,除長安以外,洛陽、靈武、成都、廣州、揚州等地都建有教堂。這些早期來華的景教僧侶除了在中國傳教外,還進行了大量的譯經工作。後來唐朝皇帝崇信道教,禁止佛教,景教也在禁止之列,所以景教逐漸衰亡,最終逐漸退出中原大地。
唐朝的“絲綢之路”空前繁榮,亦如史籍所載:“伊吾之右,波斯以東,商旅相繼,職貢不絕。”這條絲路不僅是架設在東西方之間的友好橋梁,還是聯結國內各民族的重要紐帶。“絲綢之路”雖然在唐朝前期發展到了高峰,形成了它的“黃金時期”,但是盛極而衰,到了唐朝中期,“絲綢之路”便突然衰落。“安史之亂”後,唐朝把駐守西域的軍事力量調往長安,從此,唐朝政府失去了對西域的控製,一時絲路上“道路梗絕,往來不通”。
後來唐朝衰亡,朱溫篡奪唐朝政權,中原地區開始經曆五代十國,直到宋太祖趙匡胤建立北宋,但是在西北有和北宋並立的西夏政權,北方有契丹建立的遼政權,這一時期中原與西域的“絲綢之路”完全阻隔。一直到元朝統一中國,才收複西域。這一時期管轄西域的是成吉思汗的子孫建立的察合台汗國,西域“絲綢之路”才逐漸恢複,但是元朝龐大的帝國統治時間較短,西域逐漸又陷入紛爭,直到明太祖朱元璋滅掉元朝,建立大明,才逐漸恢複中原王朝對西域“絲綢之路”的短暫控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