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唐宋是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期

唐朝作為世界上最為強大的王朝之一,其陸上絲綢之路達到最鼎盛時期,但是海上絲綢之路在此時也有所發展。隋唐時期,隨著國家的統一和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海外貿易更加活躍。尤其是大唐,海上絲綢之路貿易的規模、地域、商品種類均超前代。

唐一五代時期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

隋唐時期,廣州港成為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被稱為中國第一大港。當時的海上絲綢之路,沿襲了魏晉時期的海上絲綢之路,從廣州出發,經南海、印度洋,到達波斯灣沿岸各國,這條航線被稱為世界上最長的遠洋航線。

《新唐書·地理誌》記載,唐朝中國東南沿海有一條通往東南亞、印度洋北部諸國、紅海沿岸、東北非和波斯灣諸國的海上航路,叫做“廣州通海夷道”,這便是我國海上絲綢之路的最早叫法。南線航路上這條“廣州通海夷道”是大唐通往周邊民族地區和域外的七條交通要道之一。

在唐朝的時候,海上絲路已有很大發展,但與陸上絲路相比,仍在東西交往中不占主要地位。這時候的海上絲綢之路,隻是陸上絲綢之路的一種補充形式。一直到了唐朝中期安史之亂後,吐蕃、契丹、女真等民族相繼崛起,中國西部逐漸分裂成若幹勢力範圍,西域戰火不斷,陸上絲綢之路被戰爭所阻斷,逐漸衰落。與此同時,中國經濟重心南移,沿海港口的成熟,東南地區的出海貿易變得十分活躍,海上絲路也隨之空前發展起來。

這一時期,隨著造船業、航海技術的發展,我國通往東南亞、馬六甲海峽、印度洋、紅海,及至非洲大陸的航路紛紛開通,並得以延伸,海上絲綢之路終於替代了陸上絲綢之路,成為我國對外交往的主要通道。

唐代中央政府在廣州設置蕃坊供外商居住,並設蕃長進行管理。公元661年,又在廣州設置市舶使,管理海上邦交與貿易,中國古代海上外貿管理製度開始正式建立。根據史料記載,當時通過這條通道往外輸出的商品主要有絲綢、瓷器、茶葉和銅鐵器四大宗;往回輸入的主要是香料、花草等一些供宮廷賞玩的奇珍異寶。這種狀況一直延續到宋元時期。

唐亡後,中國進入五代十國時期,海上絲綢之路貿易繼續發展。吳越都城杭州已發展成為繁榮的都市,錢塘江、杭州灣舟船緊湊相連,從頭看不到尾。據史料記載,吳越、南唐等國還從大食、占城進口石油,再由海路運往中國北方。閩國在福州新建有甘棠港、泉州港,南漢都城廣州,均為重要港口。

宋代海上絲綢之路發展的繁榮期

北宋建立後,北方的陸上絲綢之路依然受阻,歐洲十字軍東征以後,迫使阿拉伯商人把視線轉向東方,加之此時南方政治基礎穩定,江南經濟得到巨大發展,使得宋朝成為世界超一流的經濟大國。因此北宋海上絲綢之路的貿易更加興盛,南宋更是空前繁榮,經濟貿易往來的發展,加上造船技術的成

熟以及指南針的使用,一個泱泱大國的大航海時代終於來臨。

宋代海上絲綢之路是當時世界上最重要的商路。如果說在唐代,海上絲綢之路還是對陸上絲綢之路貿易的補充,那麽到了宋代卻發生了根本性轉變。宋代海上絲綢之路主要有兩條線路:從廣州、泉州、寧波等港口出發,通往東南亞、南亞乃至西亞、東北非洲等地的南海航線;從明州、杭州、登州等港口出發,通往日本、朝鮮和琉球等地的東海航線。在這些線路上總共有58個國家與中國進行通商貿易往來。宋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興盛促進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也進一步影響了整個世界。

宋代進行海上貿易有高超的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加上指南針的廣泛應用,使得宋代商船遠航能力得到加強。宋代造船業主要分為官營和私營兩種。其中,北宋官營船廠發達,主要生產漕運船、官員客船、戰船、運兵船等。早在北宋立國之初,為平定南方割據政權,都城東京設有造船務,負責船隻建造和維修,江淮各路、軍中多有船務、船坊。官營造船以綱漕運船為主,真宗時期,漕運船年產量達2900多艘。宋代民營作坊則多造商船,商船規模龐大,堅固穩定,做工精良,重要的是載重量大。神宗時,荊湖地區出現的“萬石船”,載錢20萬貫、米1.2萬石。徽宗年間出使高麗的客舟和神舟,高大威風,震懾夷狄,冠蓋今古。

宋代不僅有高超的造船技術,海員還擁有完善的航海技術。他們熟練掌握指南針的使用,在茫茫的大海上他們觀星辨位,順利地到達指定位置。《萍州可談》裏記載了世界航海史上最早使用指南針的記錄,其使用方法是:“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則觀指南針。”他們觀察洋流及季風的變化,什麽時候北風,什麽時候南風,船怎麽漂流,都早已爛熟於胸。憑借高大堅固的商船和熟練的航海技術,宋代的海上絲綢之路發展到了一個繁榮期,為中西方交流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宋代曆朝鼓勵海外貿易。公元971年,朝廷沿襲唐製首先在廣州設置市舶司,這是宋代開國以來設置的第一個市舶司,後來朝廷又陸續在杭州、寧波、泉州、膠州、嘉興、鬆江、鎮江、蘇州、溫州、江陰、上海等地設立市舶司,專門管理海外貿易。

公元1107年,朝廷將各處管理外貿的機構改稱“提舉市舶司”,而將各港口的市舶司改稱市舶務。南宋前期,兩浙、福建、廣南東路的市舶司通稱“三路市舶司”或“三路市舶”。福建、廣南東路市舶司設在泉州、廣州,下設場務。市舶司的主要職責是對貿易貨物實行“抽分”與“博買”。抽分即將貨物分成粗細兩色,官府按一定比例抽取若幹份,實際上是抽取一定實物的關稅。博買是按規定價格收買船舶運來的某些貨物,這實際是朝廷對貨物的低價采購與優先購買。這些規則做了明確詳細的製定,極大便利了商業活動,並增加了政府財稅收入。

市舶司的設置,標誌著中國古代外貿管

理製度又一個發展階段的開始。在這些市舶司中,以廣州、泉州和明州最大。泉州在南宋後期更一躍成為世界第一大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

宋朝與東南沿海國家保持著友好的貿易往來,宋代的開放程度完全可以和唐朝相媲美,其海外貿易繁榮程度是當時任何國家都不能比擬的。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城市——廣州城裏萬國衣冠,絡繹不絕。雖然後來到了南宋時期泉州完全超越了廣州,但是在這之前,廣州確實是貿易往來最為繁忙的港口城市。

宋代進出口貿易規模巨大、物品種類繁多,王公貴族與尋常百姓都是舶來品的消費者。《宋會要輯稿》記載了南宋初年通過海道進口的貨物有400餘種,它們大都來自日本、朝鮮、東南亞、阿拉伯等地區。其中印度的香料、象牙,馬來半島的珍珠、藥材等為主要的進口商品,而中國輸出的主要是紡織品、金屬及其製品、陶瓷品、茶葉等商品。其中尤其以紡織品、瓷器、茶葉等為大宗產品,所以宋代的海上商貿又被稱為“茶葉之路”“絲綢之路”和“陶瓷器之路”。

海上絲綢之路的商貿往來,為國家帶來了巨大的財富,朝廷開始頒布法律,保護和規範來往商貿等活動。國庫充裕,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經濟發展和城市化生活,也為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條件。在國家的鼓勵和保護之下,宋朝的海外貿易越來越興旺。公元1162年,僅廣州、泉州和兩浙三個市舶司的關稅收入就達到了200多萬貫,而國家僅僅對進口商品征收7 %至10 %的低關稅,這足可見當時國際貿易的興旺發達。海外貿易的巨額利潤,也吸引著資本雄厚的大商人,經常從宋朝文獻中見到富商巨賈的身影來往於海外貿易中,這也是宋代最早的資本主義萌芽。

海上絲綢之路在宋朝對人類的貢獻遠不止於此。宋朝運用火藥,製造熱武器;運用活字印刷術,發明最早的報紙;熟練掌握指南針,開啟遠洋航行。這三項偉大的發明,通過海上絲綢之路的傳播,被帶到了歐洲,推動了歐洲社會的變革。歐洲快速進發的資本主義萌芽推動了後來的歐洲環球地理大發現,歐洲文明開始真正走出中世紀的沉鬱,走向現代歐洲的開端,為後來歐洲第一次工業革命奠定了基礎。這條海上絲綢之路為歐洲帶去的文明開化之風,影響了世界的進程,這足以證明宋代的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

宋朝是世界上第一個流通紙幣(交子)的國家,比歐洲早七百多年。早在北宋時期,沈括就提出了貨幣流通理論,歐洲直到17世紀才由英國人洛克提出。宋朝的數學、物理學、化學等自然科學都發展到了一個很高的程度。宋朝沈括寫的《夢溪筆談》記載了大量的科技成果和科學發現,如地磁角的發現、摩擦生電現象等。這些都隨著宋代龐大的帆船艦隊和商船隊,由海上絲綢之路帶到了中亞、西亞及歐洲。大宋的船隊還遠航至東非、阿拉伯等地,這不能不說當時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已經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