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

攜手建設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

尊敬的印尼國會馬祖基議長及各位副議長,

尊敬的印尼人協西達爾托主席及各位副主席,

尊敬的印尼地方代表理事會伊爾曼主席及各位副主席,

各位議員朋友,

各位部長先生,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阿巴嘎壩!(大家好!)今天,有機會來到印度尼西亞國會,同各位朋友見麵,感到十分高興。

我是應蘇西洛總統的邀請,對素有“千島之國”美稱的印度尼西亞進行訪問。這是我這次東南亞之行的第一站,是傳承友好關係之旅,也是規劃合作之旅。

首先,我謹代表中國政府和人民,並以我個人的名義,向在座各位朋友,向兄弟的印度尼西亞人民,致以誠摯的問候和良好的祝願!

20年前,我曾訪問過貴國,親身體驗了印度尼西亞發展情況以及豐富多彩的自然和文化。20年彈指一揮間,但那時的場景仿佛就發生在昨天,依然曆曆在目。再次踏上這片美麗的土地,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兩國關係的旺盛活力,更加深切地體會到兩國人民的深情厚誼。

近年來,在蘇西洛總統領導下,印度尼西亞人民團結一心、奮發努力,開創出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國力蒸蒸日上的良好局麵。我衷心祝願印度尼西亞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勞和智慧,不斷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中國和印度尼西亞隔海相望,兩國友好關係的曆史源遠流長,在長期交往的過程中,兩國人民共同譜寫了一曲曲交流交融的華彩樂章。正如在中國家喻戶曉的印度尼西亞民歌《美麗的梭羅河》所描述的那樣:“你的源泉來自梭羅,萬重山送你一路前往,滾滾的波濤流向遠方,一直流入海洋”。中國和印尼關係發展,如同美麗的梭羅河一樣,越過重重山巒奔流向海,走過了很不平凡的曆程。

早在2000多年前的中國漢代,兩國人民就克服大海的阻隔,打開了往來的大門。15世紀初,中國明代著名航海家鄭和七次遠洋航海,每次都到訪印尼群島,足跡遍及爪哇、蘇門答臘、加裏曼丹等地,留下了兩國人民友好交往的曆史佳話,許多都傳誦至今。

幾百年來,遙遠浩瀚的大海沒有成為兩國人民交往的阻礙,反而成為連接兩國人民的友好紐帶。滿載著兩國商品和旅客的船隊往來其間,互通有無,傳遞情誼。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對來自爪哇的奇珍異寶有著形象描述,而印度尼西亞國家博物館則陳列了大量中國古代瓷器,這是兩國人民友好交往的生動例證,是對“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真實詮釋。

在上世紀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的曆史進程中,兩國人民始終相互同情、相互支持。新中國成立後,印度尼西亞是最早同中國建交的國家之一。1955年,中國和印尼兩國同其他亞非國家攜手合作,在萬隆會議上共同倡導了以和平共處、求同存異為核心的萬隆精神。萬隆精神至今仍是國與國相處的重要準則,為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係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曆史貢獻。中國和印尼兩國1990年實現複交、2005年建立戰略夥伴關係,兩國關係由此進入新的發展時期。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這次訪問期間,我同蘇西洛總統共同宣布將中國和印尼關係提升為全麵戰略夥伴關係,為的是讓兩國關係繼往開來、全麵深入發展。

現在,我們兩國互信不斷加深,雙邊關係政治基礎更加牢固。兩國務實合作領域更加廣泛,既有經貿、金融、基礎設施、能源資源、製造業等傳統領域,還拓展到航天、海上等新興領域,可謂“上天”、“入海”,給兩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

中國和印尼共同建設的泗水—馬都拉大橋,是目前東南亞最長的跨海大橋,即將合作完成的加蒂格迪大壩灌溉麵積達9萬公頃,將給當地民眾生產生活帶來極大便利。中國和印尼在重大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的合作不斷加強,兩國關係越來越具有地區和全球影響,對推動國際政治經濟秩序更加公正合理具有積極意義。

這些都堪稱新時期中國和印尼友好關係的重要標誌。

印度尼西亞人民常講:“金錢易得,朋友難求。”我們兩國人民的真摯情誼,就是這種千金難求的寶貴財富。

2004年12月26日,平靜的印度洋驟然發生9級強震,並引發了大規模海嘯,印度尼西亞亞齊省遭受重大生命財產損失,世界為之震驚。海嘯發生後,中國政府立即啟動應急機製,當天就宣布向包括印尼在內的受災國提供援助,開展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對外救援行動。在中國,從工廠到機場,救援物資一路綠燈,一架架飛機滿載著中國人民的愛心飛往亞齊等災區。中國國際救援隊是第一支抵達亞齊的國

際救援隊,他們在短短13天裏救治了1萬多名受災群眾。當地群眾見到他們,不少人學會了用漢語說:“中國,北京,我愛你。”

中國民眾也自發以各種方式對印尼災區人民表達慰問、提供捐助。杭州市有一位老人,自身家境並不富裕,老伴患病長期住院,他本人也剛做完手術,但為了讓印尼災區孩子繼續讀書,他捐出了辛苦積攢下來的1000元人民幣。錢雖不多,但充分體現了中國人民對印尼人民的一片深情厚誼。

同樣,在中國人民遇到嚴重自然災害時,印尼人民也向中國人民伸出了援助之手。2008年5月12日,中國汶川發生特大地震,災區人民急需救援。印尼第一時間向中國人民伸出了援手,派出醫療隊趕赴災區。印尼醫療隊抵達災區後,不顧災後餘震的危險,夜以繼日工作,診治了260名災民,為844名居民和120名學生提供了義診。印尼醫療隊隊員在回國前把身上所有錢物全部捐給了災區。印尼人民也自發為汶川地震災區捐款捐物,有的專程來到中國駐印尼大使館,表達他們的祈願和祝福。印尼民眾的舉動讓中國人民深受感動。

這樣的故事,在兩國人民友好交往中數不勝數,充分印證了中國和印尼都有的一句成語,叫“患難與共”。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中國和東盟國家山水相連、血脈相親。今年是中國和東盟建立戰略夥伴關係10周年,中國和東盟關係正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

中方高度重視印尼在東盟的地位和影響,願同印尼和其他東盟國家共同努力,使雙方成為興衰相伴、安危與共、同舟共濟的好鄰居、好朋友、好夥伴,攜手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為雙方和本地區人民帶來更多福祉。

為此,我們要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麵作出努力。

第一,堅持講信修睦。人與人交往在於言而有信,國與國相處講究誠信為本。中國願同東盟國家真誠相待、友好相處,不斷鞏固政治和戰略互信。

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發展模式,也沒有一成不變的發展道路。中國和東盟國家人民勇於變革創新,不斷開拓進取,探索和開辟順應時代潮流、符合自身實際的發展道路,為經濟社會發展打開了廣闊前景。

我們應該尊重彼此自主選擇社會製度和發展道路的權利,尊重各自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改善人民生活的探索和實踐,堅定對對方戰略走向的信心,在對方重大關切問題上相互支持,牢牢把握中國—東盟戰略合作的大方向。

中國願同東盟國家商談締結睦鄰友好合作條約,共同繪就睦鄰友好的美好藍圖。中國將一如既往支持東盟發展壯大,支持東盟共同體建設,支持東盟在區域合作中發揮主導作用。

第二,堅持合作共贏。“計利當計天下利。”中國願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擴大對東盟國家開放,使自身發展更好惠及東盟國家。中國願提高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水平,爭取使2020年雙方貿易額達到1萬億美元。

中國致力於加強同東盟國家的互聯互通建設。中國倡議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願支持本地區發展中國家包括東盟國家開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

東南亞地區自古以來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中國願同東盟國家加強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國政府設立的中國—東盟海上合作基金,發展好海洋合作夥伴關係,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中國願通過擴大同東盟國家各領域務實合作,互通有無、優勢互補,同東盟國家共享機遇、共迎挑戰,實現共同發展、共同繁榮。

第三,堅持守望相助。中國和東盟國家唇齒相依,肩負著共同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的責任。曆史上,中國和東盟國家人民在掌握民族命運的鬥爭中曾經並肩戰鬥、風雨同舟。近年來,從應對亞洲金融危機到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從抗擊印度洋海嘯到抗擊中國汶川特大地震災害,我們各國人民肩並著肩、手挽著手,形成了強大合力。

我們應該摒棄冷戰思維,積極倡導綜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的新理念,共同維護本地區和平穩定。我們應該深化在防災救災、網絡安全、打擊跨國犯罪、聯合執法等方麵的合作,為本地區人民營造更加和平、更加安寧、更加溫馨的地區家園。

中國願同東盟國家進一步完善中國—東盟防長會議機製,就地區安全問題定期舉行對話。

對中國和一些東南亞國家在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方麵存在的分歧和爭議,雙方要始終堅持以和平方式,通過平等對話和友好協商妥善處理,維護雙方關係和地區穩定大局。

第四,堅持心心相印。“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保持中國—東盟友誼之樹長青,必須夯實雙方關係的社會土壤。去年,中國和東盟國家人員往來達1500萬人次,每周有1000

多個航班往返於中國和東盟國家之間。交往多了,感情深了,心與心才能貼得更近。

我們要促進青年、智庫、議會、非政府組織、社會團體等的友好交流,為中國—東盟關係發展提供更多智力支撐,增進人民了解和友誼。中國願向東盟派出更多誌願者,支持東盟國家文化、教育、衛生、醫療等領域事業發展。中國倡議將2014年確定為中國—東盟文化交流年。今後3到5年,中國將向東盟國家提供1. 5萬個政府獎學金名額。

第五,堅持開放包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在漫長曆史進程中,中國和東盟國家人民創造了豐富多彩、享譽世界的輝煌文明。這裏是充滿多樣性的區域,各種文明在相互影響中融合演進,為中國和東盟國家人民相互學習、相互借鑒、相互促進提供了重要文化基礎。

我們要積極借鑒其他地區發展經驗,歡迎域外國家為本地區發展穩定發揮建設性作用。同時,域外國家也應該尊重本地區的多樣性,多做有利於本地區發展穩定的事情。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和東盟共同體、東亞共同體息息相關,應發揮各自優勢,實現多元共生、包容共進,共同造福於本地區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

一個更加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符合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圖共贏的時代潮流,符合亞洲和世界各國人民共同利益,具有廣闊發展空間和巨大發展潛力。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走出了一條成功的發展道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中國對未來發展作出了戰略部署,明確了奮鬥目標,即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到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這是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百年夙願,也是中國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必要條件。

“功崇惟誌,業廣惟勤。”我們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實現我們的奮鬥目標。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中國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們在前進道路上仍然麵臨不少困難和挑戰,要使全體中國人民都過上美好生活,需要付出長期不懈的努力。我們將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辦好,不斷推進現代化建設,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需要中國。中國將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不移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中國的發展,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壯大,是傳遞友誼的正能量,為亞洲和世界帶來的是發展機遇而不是威脅。中國願繼續同東盟、同亞洲、同世界分享經濟社會發展的機遇。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當前,中國人民正致力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印尼人民也在積極推進經濟發展總體規劃、謀求民族崛起。為實現我們各自的夢想,雙方更需要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攜手合作,更需要兩國有識之士參與其中,腳踏實地去耕耘、去努力。

說到這裏,我想起了蘇西洛總統創作的一首歌,名字叫《寧靜》。那是2006年10月,蘇西洛總統來到中國廣西出席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係15周年紀念峰會。會議間隙,他在漓江上產生了創作靈感,提筆寫下了一首優美的歌詞:“快樂的日子,在生命中不斷循環,我與夥伴,共同度過那美好時光。”蘇西洛總統在中國的山水之間觸景生情,想起自己的童年、自己的家鄉,說明我們兩國人民是心相通、情相近的。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正是有了這樣一個個友好使者,架起了一座座友誼橋梁,打開了一扇扇心靈之窗,我們兩國人民友誼才得以穿過曆史長河、跨越浩瀚大海,曆久彌堅,曆久彌新。

青年最富有朝氣、最富有夢想,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代表著兩國交往的未來和希望。我和蘇西洛總統一致同意,兩國將擴大並深化人文交流,今後5年,雙方將每年互派100名青年訪問對方國家,中國將向印尼提供1000個獎學金名額。

我相信,隨著越來越多的青年人投身到中國和印尼友好的大潮當中,兩國友好交往事業一定會薪火相傳、興旺發達。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中國和印尼兩國有16億人口,隻要我們兩國人民手拉手、心連心,就將匯聚起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巨大力量,就可以創造人類發展史上新的奇跡。中國人民和印尼人民要攜手努力,共同譜寫兩國關係發展的嶄新篇章,開創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的美好未來,共同為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作出更大貢獻。

德裏馬嘎西!(謝謝!)

(轉載自《人民日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