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九章陳家作坊

龍山電池廠並不像想象中的那麽難修建,把橋弄通之後,很快就現出雛形。

龍山電池廠的最上一層已經全部澆鑄完成,三建韋總說想當年做軍事堡壘也沒有這個這麽堅實,別說降落飛機,估計飛船也沒問題。

在廠裏訂製的100個20噸的超厚PE桶到貨,頂層堡壘裏,靠外一圈,除了大門,全是PE桶,正在安裝全部自動化管路。從深井裏抽水,自動灌進桶裏,加入鵝卵石粉和炭粉後,從桶中的大管自然流入下方的鋼結構大棚裏的全自動灌裝線。然後進入包裝噴碼程序。

第二層環型鋼結構廠房建築速度很快,一周時間全部安裝完畢。全部自動化灌裝設施已經到位,廠家的安裝人員正在全麵調試,從潭城精華廠送過來的十萬個1000ML的電池盒正在不停重複著裝水再倒掉,倒掉再裝水的過程。由於市場對100AH的電池需求量過大,電池廠決定以生產100AH的電池為主。其它規格的電池生產,按市場需求量決定。

第三層的軍營、綜合樓、辦公樓、宿舍樓正在修建,距全部竣工還需要一些時間。

第四層的道路及停車場、公共設施是最後的工作。

南方軍區後勤部警衛團一營已經出發,他們將是第一批進入廠區的人員,在春節過後,無論營房是否建好,他們都必須到位。

臨近過年,陳村在外地打工的陸陸續續返回。陳維政開始招工。

六人一條灌裝生產線,十條生產線共六十人,一周工作五天,工資最低三千。全部要陳村的媳婦,別的地方的人一率不要,而且嫁出去的也不要。陳維政這條規定,整個慶山縣為之震蒙,這完全是信媳不信女的現代版。

慶山人有一句話:嫁出去的女,潑出去的水。借個狗肚生龍胎,媳婦才能傳後人。

每條生產線五個生產配套人員,負責搬運、裝箱工作,全部要陳村的男人,工資最低三千。

縣勞動部門要求陳維政改變這種歧視姓的招工方式,陳維政說,我的廠機密姓強,別的人信不過,想來打工,容易得很,找個陳村的小夥子嫁了就行。

陳村本村的姐妹沒有一個給陳維政好臉色,直到有一天,十四爺家的孫女鬧上門來。十四爺家的孫女叫陳麗維,二十二歲,高中沒畢業就在慶山打工,人漂亮做事又勤快,是遠近聞名的潑辣美人。跑來陳維政家質問,為什麽不準姐妹們去做工,陳維政說她們總有一天要出嫁,嫁了就是別人家的人。陳麗維說找個倒插門的行不行。陳維政說:隻要入了族譜就行。第二天陳麗維拉了個人來,把陳維政笑到打跌,說了一句:如果是他,我不僅要你去做工,而且還要他去幫我。陳麗維說政哥你認識他,陳維政說:我能不認識他,兵站機修班的周班長,這可是我哥們。問題是他能不能退伍。周班長說:他已經是超期服役,主要是老家沒辦法安排,現在如果有必要,他馬上就可以要求退伍。陳維政說,你馬上打報告,我跟董連長袁指導員說,明天就回來幫我做培訓,整個灌裝車間全部交給你。

陳麗維也是個人才,跟周班長說,族裏相好適齡的姐妹還有好幾個,兵站還有沒有合適的,有合適的再配幾對,隻要政哥說話,現在村裏沒人敢不聽,一成親就起房子,大家都想起一棟政哥那樣的小樓。

周班長偷偷去看了一眼陳維政家的小樓,完全堅定了自己在陳村倒插門的信心。跟陳麗維搞了一次相親會,然後再搞了一個陳村一曰遊,兵站的幾個士官就全部在倒插在陳村。

董連長大笑,說:見過挖牆腳的,沒見過這樣挖牆腳的。

十八爺更加笑得一臉折子如盛開的**,把祠堂下首的十二畝公地,整整齊齊劃出十二塊屋場,讓全村老小去撿鵝卵石回來,把屋場用矮牆隔開,招回女婿的一家一個一畝的新屋場,起四分地的房,還有六分地的院子。十八爺還說,做陳村的姑爺,生出來的孩子除了長子,其它的不一定要姓陳,雖然是上門,但是,男家的爺爺的還喊爺爺,女家的外公還喊外公。這一回麗維、思維、靜維、英維、柳維五個喜結良緣,獎勵一人一塊宅基地,剩下還有七塊,哪個帶了老公回來上門就是哪個的,那個離了婚就棒打出門。聽到這個消息,整個慶山縣都說陳村老的老怪小的小怪,沒有一個正常人。

周班長,周衝文,嘉陵省人,六盤過去就是嘉陵,老家人多地少,隻要出來做工的村裏人都希望他們不要再回去,當然,回去探親歡迎,回去分地,絕對不行,可是沒有地,回去又能做什麽?沒見過多少英俊小夥,從部隊回去,找不到工作,隻好在小區門口做個保安,看起來新製服大蓋帽,挺人模人樣,再看看保安亭下麵的招聘廣告:招聘保安,1200元包三金,大小夥子就靠1200元過曰子,想想有多孤寒就有多孤寒。

兩個去過安市的老司機選擇了來陳村,另外兩個也是機修班的好手。

現在政策好,士官退伍,國家給的安家費相當不低,加上幾年的積蓄,幾名士官都有能力起好陳村的房子,大家統一規劃,一字排開五間,到也相當漂亮。五個女孩家裏非常滿意,說打燈籠也找不到這麽好的姑爺,都備好節禮,讓女兒陪姑爺回老家看望雙親,初七回來上班就行。

陳維信見縫插針,弄了個安排軍轉人員新方向,上報古宜軍分區,古宜軍分區給陳村五個好姑娘一人一萬元賀禮,張司令還專門贈送現代軍嫂的匾牌。

陳維政嘴裏說不讓自己家的姐妹上班,其實最信的過的還是自己家的姐妹,麗維、思維、靜維、英維、柳維五姐妹被他留在了頂層,負責原液的調配。嚴格的調配登記製度,檢查製度、抽查製度,複查製度,互檢製度,雖然工作十分簡單,要求卻極度嚴格。陳維政跟五個妹妹說,這裏是整個電池廠的命脈所在,一點都不能馬虎。陳村人見陳維政這個安排,知道任人唯親仍然是陳維政的基本出發點,老一輩非常滿意。

這五個人,可以隨意進入頂層,除此之外,隻有陳維政和鄭建一,以及陳維政特別批準的人,才能進入頂層。在這個頂層,沒有任何電力設施,所有動力,都是電池。包括把120米深的井水抽進儲液罐,都是用電池,重達兩噸的120V電池原液,串聯成240V的電源,能保證頂層用電不間斷使用二十年。頂層中間有一個巨大的廳,廳裏用鋼化玻璃分隔成幾個小廳,最核心的一個小廳,與100個20噸的儲蓄大桶對應著100個200克的小玻璃杯,將來,每個月陳維政會在這些玻璃杯裏加入100克鵝卵石粉和100克竹炭粉。這將是每月2000噸原液的來源。其它幾個廳分別是陳維政的休息廳和工作廳,以及其它工作人員的休息廳。

走過橫架在龍江上的大橋,遠遠看到一條長長的台階,一直從頂層大門斜斜延伸到四層的公共區,這條數十米寬數百米長的台階,隻能步行而上,不能享受任何機械服務。顯得雄偉而凝重。有人說,這大大的頂層,就象個大大的石棺。

兩個老司機,一個帶著十幾個健壯男人負責包裝材料進庫,一個帶著十幾個男人負責貨物出庫,不用說,這些男人肯定是陳村人,這幾天,學開裝載機、打包機、叉車、精確裝卸成了這兩個工作隊的大強度練習。兩個機修班的好手成了生產線的技術指導,周衝文成了車間生產灌裝負責人。張得春作為公司副總,不僅負責產品灌裝,同時負責產品包裝和進出庫,何大助理負責財務審核,區總經理負責營銷管理。

區傑總經理與慶山縣稅務局商議,因為電池涉及到軍供產品,難以核算成本,決定采用商定稅方式,每年龍山電池廠向縣稅務上交商定稅人民幣五億元,稅外收入由龍山廠自行分配,得到縣稅務局同意。五億元的純收入,相對於一個五十萬人口的小縣來說,平均每人純收入提高一千元,已經讓慶山縣上上下下非常滿意。

經過大家報名,陳村常委會討論,選定的六十個嬸娘嫂子侄媳婦、五十個生產線配套人員過完年就不再外出打工,過完初六,初七就開始上班,上班主要是整個灌裝程序和運輸整理,在周衝文的要求下進行帶薪練習。學習結束正式出產品。

陳村五個小姑娘招回五個新姑爺,加上十條生產線一百一十個人,再加上包裝材料進庫和貨物出庫的人,以及後勤行政服務人員,龍山電池廠總共解決了約兩百人的就業問題。當然都是陳村人,或者跟陳村關係不淺的人。

整個慶山縣人都在羨慕龍山陳村,怎麽這條村就出了陳維政這麽一個顧家的貨,大大一個工廠,搞成了一個水潑不進的陳家作坊。

陳維信看到陳維政在招工時的亂搞,隻是偷笑,有人向他提意見,他說這是人家私人的廠,請誰不請誰政斧也不好管。實際上,肥水不流外人田,這種想法誰都有。陳維信的親弟弟陳維義,兩口子都在龍山電池廠做工,早九晚五,還有周末,包吃中餐,還有獎金。一個月工資兩口子加起來六千以上,想想誰都心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