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準備出發
(新的一周,又是新的開始,期待書友們也有新的支持!周一衝榜中,求書友們的推薦票、收藏、會員點擊支持!)
“你有什麽要求,可以盡管與朕說來!”也不知道是剛才楊晞所陳的這些話,包括形勢的分析,還有救援的手段等打動了李隆基,讓他消除了楊晞年齡太小的疑惑,堅定了讓這個少年人率軍救援潼關的念頭;還是因為包括楊國忠在內的朝中大臣都支持讓楊晞領軍急救,讓李隆基堅信了楊晞可以領軍;或者是猜到了楊國忠現在的心思。在聽楊晞提要求後,李隆基也沒猶豫就答應了楊晞所請。
“請陛下賜臣以手令,可以節度潼關附近任何一支人馬,不聽號令者,臣有權做出任何的處置!”
“朕許了,馬上就給你朕的手令!”李隆基在大臣們站出來反對之前就答應了,甚至沒什麽猶豫。
見李隆基答應了他這個請求,楊晞鬆了口氣,也趁沒有其他大臣站出來發表不同見解時候,繼續提要求道:“還有,潼關前線如何布置,如何禦敵,臣希望都由臣依據形勢做出判斷,朝廷不要插手,至少在潼關之危解除前,不要強令臣如何行事!”
“啊?!”殿內有了發出驚歎了,如果說前一個要求楊晞提了還算說的過去外,那後麵提的這個要求,可是有點過分了,要是皇帝從大局出發,做出其他考慮,那楊晞也可以不聽嗎?
不過楊國忠對楊晞所提的要求卻並不驚訝,他驚訝的是自己這個兒子想的這麽遠,也這麽大膽,能想到這麽多,還敢當著皇帝及這麽多大臣的麵,公然提要求。
在楊晞及眾臣的注視中,李隆基略作思考,也同意了楊晞所請:“好,朕允!朕會賜你手令和寶劍,節度潼關所有的軍務,在潼關之危解除前,朝廷不插手潼關的軍務,要是有任何膽敢不聽從你號令者,可以用朕所賞賜寶劍處斬,先斬後奏!你還有其他要求可以一並提出,不過朕也醜話說在前頭,要是朕答應了你這些條件,你還是守不住潼關,那朕定不饒你!”
“請陛下放心,臣一定竭盡所能,擊敗賊軍,守住潼關,還京師以安寧!不然臣會以死謝罪!”楊晞說的非常傲然,也馬上再提了要求:“陛下,臣領軍出發後,希望陛下能令更多人馬,火速支援潼關,以防不測!潼關現在所餘皆是潰兵,毫無鬥誌,要是賊軍在清掃戰場後,肯定會傾力來攻,僅憑陛下給臣帶去三千兵馬,是很難守住潼關的!還有,守城所需的軍需也必須要及時送上……”
趁著表忠立誌之際,楊晞又提了一些要求,並將自己抵達潼關後,如何迎敵之策都講了一下,也就是剛才所講那些的補充,聽的李隆基甚是欣喜,楊國忠及其他大臣們很驚訝。
一個十七歲的少年人,能說出比他們在場這些人更有見地的建議,如何會不讓人驚訝?
看來楊晞真的對潼關戰事有過深思熟慮,因此今日才敢當殿請求率軍救援;也有不少人認為,今天是楊國忠和楊晞在唱雙簧,目的就是想機掌握軍權,壯大楊家的勢力。不過有此想法的人還是敬佩楊國忠的大膽,或者說鄙視他為了獲取權力不擇手段,連自己的小兒子都推到前台來了!
但沒幾個人猜到楊國忠此時的想法!
他是有種想犧牲自己最疼愛的小兒子,來挽救自己家族免遭厄運的打算。
要是楊晞救潼關不及,罪就在楊晞身上,可以讓朝廷處置楊晞,他這個當父親的舍得讓自己未成年的幼子率軍出征,足夠表明他所有的決定都是為了國家大義,為了擊敗叛軍才為的,別人就不要以此來斥責他,皇帝那裏他也可以理直氣壯地為自己解脫;要是楊晞饒幸成功了,將叛軍阻擋在潼關城外,那他再也不要有任何的擔心,兒子所立下的大功,大半可以歸到他這個父親的頭上,他們楊家的聲望將大漲,楊晞也可以推到前台去,在皇帝麵請求賞賜,甚至求官。
斷臂求生還是錦上添花,這就要看楊晞如何表現了。聽楊晞說的頭頭是道,楊國忠在一種近乎絕望的感覺起來之時,又看到了希望,這些日子自己這個兒子表現大不同以往,難道真提受傷後開竅了?
但現在已經不是追究這一點的時候,在聽了楊晞一番陳述,皇帝又答應了後,馬上就站出來,以非常明確的態度支持了自己兒子的要求:“陛下,要遣將急救潼關,一定要將潼關所有軍務都交禦,不然如何統領諸軍?潼關前線的形勢瞬息萬變,隻有前方指揮的將領才能依據具體的形勢變化做出調度和判斷,因此陛下和朝中大臣肯定不會對前方戰事指手劃腳!”
見楊國忠如此表態了,韋見素等人也站出來附和。
這樣等於差不多將這件最重要的事搞定了,接下來李隆基留下楊國忠、楊晞及韋見素、陳玄禮等幾名重要的朝臣商量救援潼關的細節事件。剛才楊國忠已經提議,讓楊晞率領他主管訓練由李福德、劉光庭等心腹所領的三千人馬,交給楊晞指揮,以這三千人馬,兩騎換乘的方式在第一時間趕往潼關。
李隆基已經命令這支人馬快速準備之中,一挨準備好了,馬上就出發。他也正式下詔,委尚輦奉禦楊晞為潼關兵馬使,全權接管潼關軍務,並免去哥舒翰兵馬元帥之職,以白身效力於軍中。
哥舒翰及他麾下將領的罪責,待潼關戰事結束後再議!
也就在與李隆基及幾位朝中重臣的商量中,楊晞知道了潼關兵敗的具體的經過。
六月四日,朝廷在緊急朝會後下詔令哥舒翰出關作戰。哥舒翰在連續抗表幾次,陳明理由沒得朝廷應允後,隻得率大軍東出潼關。七日,在河南靈寶縣西原,遇上敵將崔乾柏的軍隊。
叛軍早有準備,占據險要位置對付唐軍。為破僵局,哥舒翰準備以兵力優勢,強攻叛軍。
八日清晨,也就是今天早上天剛擦亮,哥舒翰令部將王思禮等將率精兵五萬居前,龐忠等率十萬人馬隨後跟進,另置三萬人登上黃河北岸高地了望,鳴鼓助威。
潼關至陝郡間有一隘道,長七十裏,南麵靠山,北臨黃河,最窄處僅能容一車通過,安祿山手下大將崔乾佑以不到一萬的老弱殘兵作誘餌,親領精兵五萬人,在隘道兩側設伏。
急於擊敗叛軍的唐軍在沒仔細觀察敵情的狀況下,進到隘道裏麵,前軍深入隘道後,敵伏兵四起無數的木頭、石塊從天而降,唐軍死傷無數,一片混亂,根本組織不起有效的抵抗。
哥舒翰見勢不妙,馬上令氈車為前驅,準備借氈車的掩護衝過伏擊圈,繞到叛軍後方。但此計被崔乾佑識破,他馬上令十多輛裝滿幹草的車擋住唐軍的去路,並縱火焚燒。
此時恰起東風,煙霧盡往唐軍陣中飄來,官軍混亂不堪,甚至發生自相殘殺之事。叛軍精騎一部從南山方向出現在唐軍背後,突然襲擊。官軍更加驚駭,亂了首尾,迅速潰敗。黃河北岸的三萬官軍見大勢不好,也不戰而逃,哥舒翰不能製。
這是監軍宦官在戰事進行遭到兵敗後,第一時間發回來的戰報,並且還有持續的戰況傳來,但都是慘敗的消息,至於哥舒翰到了何處,有多少軍士幸免於難,潼關的防守如何,現在並不清楚。
也不知道是因為聽了楊晞一番陳述,對楊國忠這個幼子態度有了改觀,還是因為身份及使命感使然,在商量了一會急援潼關的細節,並決定將由何人統領後續的救援人馬時候,左龍武大將軍陳玄禮主動請命了:“陛下,國之危難,末將不敢苟存於宮中,潼關危急,臣願率後續人馬救援潼關!”
開元二十六年十一月,析左、右羽林軍置龍武軍,設左、右龍武大將軍各一人,當年起兵助李隆基奪得皇位,誅殺韋皇後、安樂公主的陳玄禮任左龍武大將軍,可以說是李隆基最親信的人物之一。
見已經年近六旬、任禁軍將領的陳玄禮主動請命,李隆基有點意外,但知道現在不是論其他事的時候,他也隻略作考慮就答應了,“好,朕準了陳愛卿所請,立即令你召集長安城內外的兵馬,最少五萬,以最快速度救援潼關,不得有誤!”
“是,陛下!臣遵旨!”陳玄禮領命後,立即作禮而去,準備去了!
李隆基走到也準備離去的楊晞麵前,伸手拍拍楊晞的肩膀,認真地看了一會,隨即長長地歎了口氣,“楊四郎,朕希望你能如你所說那樣,擊退叛軍,守住潼關,不要讓朕和你的父親失望!”
楊晞傲然挺立,以一副立正的姿態回答道:“一定不會讓陛下和父親失望的!”
“好!你到了潼關之後,要是形勢安好,可以守住潼關,馬上傳來平安火;要是局勢不利……朕也隻能另做打算了!你們去吧!”李隆基說著,揮揮手示意楊國忠領著楊晞去做準備了!
楊晞也沒再猶豫,催著還想再說幾句的楊國忠快步走出了殿外。
已經有人來傳,李福德、劉光庭所領的三千人馬已經在宮外集結完畢,所需馬匹也準備好了,可以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