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廚鄭禮信,想必你認識,咱們不打不相識,尤裏科夫先生,你們在哈爾濱這片土地上建設鐵路,按照兩國協議,前期也做了不少好事,不知道你聽說過山野小雄在府中吃飯的事嗎?”小九子此刻完全變了一副模樣,挺直胸膛,義正言辭地說著,一副悍不畏懼的模樣。

在其他人看來,他全然一派官員的模樣。

豈不知,劉大錘從旁邊看出了他少有的一麵:陰險、狡猾。

於是,劉大錘低頭遮掩嘴巴,低聲笑著說:“小東家啊,老毛子得上當。”

山野叔侄在R國人中名氣很大,結交的人多,有官有商的,整天勾連在一起,出了這種事,早就在鐵路局傳開了。

隻不過,很多人說他們在道台府想以強欺弱沒得逞,反而挨了一頓教訓。

好在當時都沒撕破了臉。

“友誼、合作,共同實現目標是最重要的,我理解貴國人員的心思,請問,你們是不是還想……”尤裏科夫絞盡腦汁地想著,生硬地說著。

這家夥算是本國人中的粗人,說起外交上的話來有些費勁。

小九子聽不下去了,趕緊插話阻止說:“你說的沒錯,我們自然要繼續合作下去,否則,就不會給你準備上等的……”

“上等菜肴來嘍,一份主人,一份賓客的。”二牛端著另外一份送了上來。

同樣的餐具,同樣的蓋子。

他一邊走心裏一邊嘀咕:“鄭禮信啊,你幹嘛非得逼我幹這事,我從來沒這麽幹過。”

他放下餐盤時,手抖了抖,差點把盤子弄灑了。

眼看著同樣的餐具,同樣的美食,尤裏科夫戒備的心裏開始打起了算盤,不由地看向了第一次上的餐盤來,順手一指,意識就是它了,小九子一招手,二牛很專業地掀開了蓋子。

隨後,他站在旁邊恭敬地招了招手,說了聲:“請。”

這是一道地道的焦炒肉片,外焦裏嫩,色澤光鮮,蓋子一打開就散發著淡淡的香氣。

在尤裏科夫看來,很顯然,這是長期軟弱的道台府幡然醒悟了。

他可不管別的,抓起來就吃,大口朵頤,連話都懶得說。

幾口下去,一副意猶未盡的感覺。

旁邊的餐盤打開了,就聽人群裏的鄭明達用俄語翻譯說:“尤裏科夫,為了體現我們的誠意,今天特地給你準備的俄式美食,看清楚了……”

這話才說了一半,很多人就聽出了有警告的意味。

隻可惜,尤裏科夫這家夥腦子不靈光,這會正滿腦子勝利的喜悅呢。

餐盤裏,圍著精致的一圈“蝦球”,製作精美,大小均勻,金黃璀璨,一看就知道隻有道台府官廚能做出這種上等的菜肴,完全可以入選宮廷大菜了。

他拿起來放在眼前看了看,劉大錘緊張地腳後跟都翹起了,小聲著急地說:“他奶奶的,該死的毛子,你要不吃,我塞你屁 眼裏。”

話雖這麽說,他隻覺得心髒砰砰地跳動,真就擔心這家夥發現了什麽。

在他看來,這種東西就小九子能做出來,簡直就跟商店裏的玉器一樣地精致。

終於,蝦球進了尤裏科夫的嘴裏。

所有的人目光死死地盯在他嘴巴上。

這家夥毛茸茸的手,雪白的牙齒,和金黃的蝦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尤裏科夫嗅著香香的味道,一下子咬了下去。

眾目睽睽下,氣氛有些詭異,都瞪大了眼睛,沒人說話,掉針可聞,都在等著他的反應呢。

他先是吃了一驚,估計是一下子沒反應過來,瞪大了眼睛,過了幾秒鍾後,就聽他“哇”地一聲叫了起來,一副疼得要命的模樣,連同手裏吃剩的蝦球丟在了桌子上。

此前對這家夥還有所忌憚呢,這會大家都忍不住哄堂大笑起來。

尤裏科夫剛剛咬到了滾燙的熱油般的**,加上一點思想準備都沒有,燙的舌頭疼的要命,這會已經滿嘴腫了起來。

覺得時機已到,小九子在旁邊聲音威嚴地冷嗬一聲:“尤裏科夫,在道尹大人跟前,豈敢放肆,

他是朝廷大員,駐守一方,百姓擁戴,軍民擁護……”

剛剛,沈文庸大人還有些底氣不足,叫他這麽一說,士氣也上來了,環視了一眼左右,眼見一眾官員、捕快圍在身邊,自然也知道騎虎難下,就大膽地訓斥起來:

“汝等小廝,竟敢欺辱我大清王朝下屬官衙,南有吉林巡撫,北有黑龍江將軍府,將士萬千,軍民數十萬,本道尹向來以大局為重,多次忍讓,實屬給霍爾瓦等人反悔機會……”

他說的慷慨激昂,眾人心裏也激起同仇敵愾的情緒。

隻可惜,曆任道尹很少有像他這樣硬氣的,都聽著,沒什麽反應。

倒是劉大錘記得夠嗆,眼看著小九子默許了他的想法,猛的一跺腳,霸氣地叫囂說:“大人,不行都殺了算了,全他奶奶地哢嚓了,一個都不留。”

尤裏科夫完全沒想到今天遭遇了這麽一群猛人,嘴裏全燙爛了,小九子竟然公然教訓了他,沈文庸也是公開翻臉了。沈文庸攤牌了:稅銀一分都不能少,乖乖地送來。如果不這麽做,自己就算辭官不做,也得對抗到底。

當他說出破釜沉舟這話時,眾人熱情還是沒上來,倒是小九子率先應和道:“我等跟著道尹大人破釜沉舟,決不罷休。”

“破釜沉舟,決不罷休!”

“破釜沉舟……”

鏗鏘有力的聲音響徹餐廳,振聾發聵。

尤裏科夫嘴巴腫得嚇人,如同擴大了幾圈,在一群人憤怒震懾下,終於低下了頭。

等他回到鐵路局,便和姐夫霍爾瓦一頓訴苦。

這家夥估計也是嚇破膽了,從美食中計說起,說到了小九子,說到了扛著大炮的劉大錘,說到了沈文庸有底氣有準備的警告,描述的無比嚇人,還說府衙周圍隱藏了幾百不知道從哪裏調來的精兵。

霍爾瓦對這個道台府一直懷有敵意,長期蠢蠢欲動地試探,這次同樣思忖了良久,終於失望地歎了口氣,說很多事還得再等等。

他們在鐵路局裏繼續進行著暫時不會有結果的密謀,道台府裏卻異常熱鬧。

還是在這處寬敞的餐廳裏。

沈大人急急下了命令:除了當值官員兵卒,其他人進入餐廳飲宴慶祝。

道台府裏張燈結彩,沈夫人帶著一種仆人、丫鬟忙裏忙外,如同過年一般。

林春帶著眾多廚子忙乎的熱火朝天,這回他可不敢催著小九子做菜了。

人家鄭禮信現在正坐在沈文庸身邊,和沈大人等人輕聲交談,不時發出爽快的笑聲。

酒菜依舊豐盛無比,隻不過一道大菜占據了最耀眼的位置。

是那一道神奇的蝦球。

似乎,它現在籠罩著一層神秘的光環。

這會大家都明白了,小九子把蝦球裏放入了剛剛煉製好的熱豬油,尤裏科夫一口咬下去,簡直就是被燙死的感覺。

要不是他這麽大膽地捉弄了那個毛子隊長,十有八九,沈大人也不敢“破釜沉舟”。

那就不會現在外事上的大勝利。

小九子說這叫吉利蝦球,融合了E國菜的風格,香甜酸爽。

眾人品嚐了一番,加上某種特點的情愫,自然讚不絕口。

“禮信啊,這道菜今後是不是要傳入民間?本官想留在道台府,就專門用在招待外國人上,

畢竟現在各家使館領事館經常來參見本官,會談一些事務。”沈文庸對這道菜百看不厭,雅興正濃,趁機提出了想法。

小九子可不是這麽想的,一來這個菜有特殊的意義,二來一旦傳入民間,百姓市民都能品嚐道,二來對自家臻味居生意勢必有影響。

誰品嚐名菜佳肴,還不去最正宗的那家。

想到這裏,他大膽地回應:“大人,我覺得應該傳入民間,從哈爾濱傳到周邊去,傳到長春去,傳到奉天,再傳到關外,和大人的英明一起……”

這話竟然出自一個官廚之口,講政治,有眼光,觀點犀利,眾人無不投來讚歎的目光。

這可全都說到沈文庸心眼裏了,無疑也是在宣揚沈文庸不畏強敵,大膽維護朝廷利益的英明。

至於早先那個殺掉的死囚,鄭明達大人也開始揭露了:

按照小九子的建議,官府和秋後問斬的死囚孫三商量好了之後,提前砍了孫三的人頭,可以給孫三家人一些銀子。

這一招殺雞駭猴的辦法,在今天這種特定環境裏,真就起到了作用。

“今後,這道菜賜名振國吉利球,允許民間餐飲酒肆烹製,各家各戶每逢節日喜日都要製作、品嚐,回憶我道台府為國爭光為民謀福的功績。”沈文庸想著這事可能叫自己名垂千史,就莊重地宣布了。

他現在在當地一言九鼎,這個規定一經公布,必定在全社會引起轟動。

這件事的幾天後,鄭禮信正在臻味居忙乎呢,二牛就跑來找他了。

他這個拿著官銀的官廚,無論在府衙還是社會上,越來越有地位,自從“振國吉利球”事件之後,他火了,臻味居火了,連同老都一處也跟著沾光了。

當時研究出這道菜來,純屬是情急之下的舉動,沒想到竟然研製出了一道名震中外的愛國菜,道台府還下了法令。

飯館酒樓酒店和大戶人家紛紛趕來學習,他先是培養了自家兩處酒樓的廚子,隨後就做起了培訓總教頭。

不少官員、商賈、名人紛紛投貼學習拜訪,吃這個倒不是重要的,關鍵要聽聽小九子講講當時的場景,增加談資,省得和人談事聊天事,話題落伍了。

這件事在哈爾濱早已經轟動了,看樣一時半會熱度不會降低。

小個子二牛來報,膳食長林春走了,留下了一番狠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