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互惠

“這麽多?!”托尼領事有些驚訝的問道,他還以為如同已往的朝廷向國外派遣留學生一樣,一批也就是三四十人,連續三四批也就是頂天了,沒有想到這個年輕人的胃口居然這麽大,一下子就是六十多人,以後還會更多,至少第二批也要百人,隨後梯次增多……

譚延闓非常肯定的點點頭說道:“不錯!我打算將留美學生分成官派和個人基金資助兩種,隻要家父能夠一直坐在這個直隸總督的位子上,那官派留學生就算不能再增加數量也會維持在這個水平上;而我個人也會聯合其他商家一起建立一個基金會,專門資助中國學生前往美國留學……當然無論是公派還是受到資助,可以預見以後中國,至少是北中國地區前往美國留學是一種潮流……”

托尼相信譚延闓對留學生的分析,因為這個少年的老子便是北中國說一不二的主兒,準確的說是這個少年說一不二,對於譚延闓的身份他已經有相當程度的了解,若說譚延闓出資建立一個留美學生基金會,這個能力絕對有——如果說很少有人知道漢陽鋼鐵廠的幕後大老板是譚延闓的話,那抵羊紡織廠和盧漢鐵路公司的大老板對托尼並不是一個秘密,而且譚延闓和廣東商團之間的密切關係也是隨著三家船廠的開工而浮出水麵。

“閣下覺得該如何規劃赴美留學生呢?我又有什麽可以幫忙的呢?!”托尼換了一個姿勢淡淡的說道。

“領事先生應該清楚我國的教育製度與西方各國都不同,是一種延續了一千多年的科舉考試製度,這樣的考試選拔人才的製度下所培養出來的人才是無法直接赴美留學的,我需要貴國能夠協助我建立一所專門培養赴美留學的學校,這所學校中的成績優異者將會直接得到資助前往美國留學……另外我希望能夠得到貴國更多的幫助,比如在天津等地建立一些學校和醫院等偏向公益性的產業,並且在某種程度上做一些改變在華美國公民在我國民眾心中形象的一些事情……”譚延闓開出了自己的價碼。

托尼微微笑道:“難道閣下的財力還不足以幹這些事情麽?!”

譚延闓搖搖頭不以為然的說道:“如果托尼先生消息靈通的話,可能會聽到我會欠廣東商團八百萬兩銀子的債務……當然這些並不重要,八百萬兩對我而言並不算什麽!我之所以建議領事先生,完全是處於對貴國的利益而考慮……”

“我國的利益?!”托尼領事有些嘲諷的笑了笑說道:“閣下恐怕是言不由衷吧?!”

“領事先生,不要質疑我的誠意,也不要質疑我的判斷,在按照我所說的話去做,對你本人和對你背後的祖國而言將會有著莫大的好處!”譚延闓眼中閃出了迷離的神采。

托尼領事笑著說道:“非常遺憾,譚先生,我從中看不到什麽對我國利益有幫助的地方……”

“正如我先前說過的一樣,留學生是一道加強兩國相互了解的橋梁,領事先生,在做這件事的時候我麽應該都有著長遠的政治眼光才可以,我們做的事情都是在十年、二十年甚至是更長時間後才可以看到的長期收入——當一批批從美國留學歸來的中國留學生,他們在十年二十年後都會步入關鍵的職位,就像詹天佑先生一樣,這個留美留學生群體在未來將會給美國和中國都帶來什麽?親愛的領事先生,請相信我的判斷,這絕對不是幾萬兩白銀所能夠購買到的!也會使得美國在麵臨其他中國問題的時候得到意想不到的幫助!所以我認為所謂代表商業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我們應當將眼光放得更加長遠一些……”譚延闓笑著說道。

托尼領事聽後低下頭沉思了一會說道:“我不得不承認閣下的政治洞察力非常的優秀,正如你所了解的,有些事情是我無法來做出決定的,美國是一個民主的國家,如果閣下的要求超出了我的權限,我會忠實的將閣下的要求轉達回國……當然,下麵我想聽聽閣下所提出來的具體要求……”

譚延闓笑了笑說道:“無論如何我必須感謝托尼先生對我的理解,首先要在天津建立一所專供培養留美留學生的學校,這隻是一個開端,我個人希望美國能夠派出足夠的教師來協助我完成這件事,而且以此為依托將這所學校依據美國的標準建成一所大學,而後在天津建立相應的中學和小學等一套完整的西方教育體係……這是一項龐大的行動,時間也非常漫長,完成這一切需要貴國政府的幫助,當然我也可以尋求英國、法國或是德國的幫助,但我個人認為選擇貴國對我而言才是真正正確的選擇……”

“建立現代教育體製……嗯,恕我直言,閣下的想法非常好,但以我在華生活多年的經曆來看,建學校並不是一件難事,關鍵困難的是該如何吸引生源,據我所知貴國的官員選拔製度是和科舉考試製度緊密聯係在一起的……說得不客氣些,貴國的讀書人讀書是為了做官,而科舉考試正是因為能夠做官才可以吸引到如此多的人……而我們即便將學校建設好了,該如何招收生源?據我所知貴國是不可能接收沒有科舉製度背景的人來做官的,就算我們建起了大學,對中國一輩子鑽研科舉考試的文人有什麽吸引力?這樣辦出來的大學所培養出來的人才是不能夠擔任貴國的官員的……”

托尼領事對科舉製度倒是了解的非常清楚,一句話就指明了科舉和大學之間在中國的巨大差別——能不能當官才是兩者之間最大的不同。他曾經擔任過李鴻章兒子的私人英語教師,不過像李鴻章這樣可以輕鬆的請到領事當英語教師不說,在中國能夠請到一個英語教師在這個時代依然還是一件非常費力的事情,除非是報考相關的學堂,否則也隻有依托密切的友誼關係來達到這個目的。

譚延闓認真的聽後,擺擺手笑著說道:“在中國沒有什麽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一千多年前的中國一樣也沒有科舉考試製度,在有證可查的曆史當中,那沒有科舉製度的一千多年中國是如何選拔官員的呢?!……嗬嗬,托尼先生,有些事情諸如科舉製度選拔官員的問題,這是一個哲學範疇的問題,並非是不可改變的數學公理,時代在進步,總會有一些不合時宜的製度或是其他什麽東西被時代所拋棄,而科舉製度選拔官員就是其中之一,當然這需要一定的時間,我相信這個時間並不會太長,與其事到臨頭去做,不如先下手做些準備工作……”

托尼領事點點頭,他非常讚同譚延闓對科舉考試選拔帝國官員製度的不滿和判斷,這種不合時宜的舊有選拔官員體製大大落後於現今各國流行的選拔官員體製,他所接觸的有很多中國高官對這種選拔官員體製是持反對態度的,而李鴻章作為他最熟悉的朋友更是如此。

“我們遲早都要建立現代化的教育體製,當然已經持續了一千多年的科舉考試製度要說改也不是這麽容易的,就像高速行駛的火車停車一樣,不是你拉了刹車就可以停得下來的……西方各國的現行教育體製比我國的科舉製度的優越性就在於可以培養專門的人才,就算學出來做不了國家官員,也可以通過自己所學的知識來謀生,而能夠通過科舉製度成為帝國官員的,畢竟還是少數,像我就是這一群體中的幸運兒……”譚延闓說到這裏用夾著雪茄的手指了指自己的臉笑著說道。

托尼領事聽後也是會心一笑,隻有在中國生活的時間長的外國人才會明白這個神秘的國度中的讀書人要想通過現行體製的科舉考試成為帝國官員是多麽一件艱巨的事情,托尼領事作為李鴻章的朋友在開始的時候受李鴻章的委托來培養他的兩個兒子之時,就曾經向李鴻章詳細的了解過中國的科舉考試製度。

一直以來張之洞的崛起速度之快,以湖廣總督的聲勢在挑戰李鴻章的疆臣之首的地位,張之洞一直就是眼高於頂,他和李鴻章之間的競爭其中就是有一項——張之洞是慈禧太後欽點的探花郎。張之洞看不起李鴻章排擠異己結交小團體和朝廷對抗的做法,更看不起李鴻章的進士出身,而李鴻章也同樣看不起張之洞的名士派頭。李鴻章雖是進士出身,不過他在投靠曾國藩鎮壓太平天國時候的某些做法,有了“翰林變作綠林”的臭名聲,加之曾國藩在科場上的遺憾,使得他對科舉考試更無好感,對托尼領事詢問科舉考試的回答自然是負麵居多,滿腹牢騷也不為過。

托尼領事的笑容中自然還有其他的含義,他對於二百多年中才出現的第三個連中三元高中榜首的狀元郎居然也和李鴻章一樣對科舉考試深惡痛絕而感到驚訝,要知道對方的身份比現在各省握有實權的總督中“學曆”最高的張之洞還要顯赫的多,但就是這麽一個幸運兒居然對科舉製度是如此看法,若是說出去恐怕沒有人會相信。

“嗬嗬,閣下的意思我已經明白了,如果說是建立幾所西方教育體製的現代學校,或是每年數十個前往美國留學的留學生,這對我的權限的而言是不成問題的……不過閣下的設想可能是過於宏大了些,對於這個計劃顯然是超出了我作為一個領事的權限,對此我希望閣下能夠給予我充足的時間向國內匯報,當然我會以最快的速度給閣下予以答複……”托尼領事將身體向前靠了靠笑著說道。

“這件事就有勞領事先生從中奔走了……就我個人看來,這個計劃對於貴國是一個難得的機遇,我知道領事先生近年來正在大力拓展中美之間的貿易往來,當然由於眾所周知的曆史原因,在我國與其他國家的貿易份額中,英國是占據絕對優勢的……蘆漢鐵路機械采購事件隻是一個非常具有典型性的示例……我相信短時間內的掠奪性貿易是積累怨恨的根源必然不會長久,這種畸形的貿易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逐漸改變,在一個公正、公平的貿易平台上,誰能夠成為中國這個巨大市場的最大贏家?精神的力量遠比炮火更加有力也更加深入人心……美國在中國的現代化教育中所付出的一切,為中國培養了絕大多數的可用人才,這些人才將會在將來給予美國難以想象的回報……這種合作是互惠互利的合作,等他們成為有用之才的同時,中國和美國不僅僅是經濟上的相互靠攏,在政治上也將會是密不可分!”譚延闓為了打動托尼領事而下了點猛藥。

托尼領事聽後不禁動容,非常認真的說道:“閣下描繪出了一副中美關係未來的美好藍圖,令我不禁心馳神往……請閣下放心,我將會盡其所能為促成這個計劃的順利實施而盡力!”

“在哥倫布的大航海時代,如果乘坐當時的船舶從中國到美國將會花費數個月乃至更長的時間,中間還要冒著巨大的風險,而現在蒸汽鐵船的出現使得跨越太平洋的時間和安全上都遠遠的超過當時那個時代……我想要說的是,在科技進步的今天,中美兩國之間的太平洋並不會成為阻礙兩國交往的障礙,太平洋的安全對於中美兩國都是至關重要,兩國之間未來關係緊密與否有著息息相關的關係……所謂前人種樹後人乘涼,有些事情現在看來也許是毫無商業價值的,但是在未來將會體現出令人難以想象的巨大價值,領事先生,你認為呢?!”譚延闓站起身來向托尼伸出了手。

托尼領事笑著站起身來也伸出了手與譚延闓兩手相握說道:“閣下之遠見我甚為佩服,深以為然……”

“你自己就是考科舉出來的,現在又要建新式學校,這未免有些……”方榕卿依偎在譚延闓的身旁,看著宴會散後,各國領事或是天津的各大洋行的頭麵人物都坐著各自的馬車紛紛離去的時候,兩人站在彩雲公館的露台上看著。

“是不是有些不地道?!嗬嗬,這也沒有什麽,你沒有考過科舉,對這裏麵的艱辛很難理解,這不是一兩句話就可以說清楚的……讀了一輩子的科舉若是不中就等於數十年光陰虛耗,像沈靜、寇青他們都是半路迷途知返者,加上本身運氣不錯才會有今天,但更多的人都是皓首窮經一輩子一無所獲,甚至連可以糊口的本事都沒有,晚年無比淒涼……”譚延闓看著夜幕下的城市燈火有些出神的說道。

方榕卿在一旁乖巧的點點頭說道:“這些事情我也聽過不少,父親就曾經和我說過很多當年他考科舉的事情……”

譚延闓輕拍她的肩膀說道:“其實幾百年前還有西方人來到中國了解科舉製度後,稱讚這種選拔官員的體製是最好的辦法……什麽事情都沒有絕對,重要的還是看適不適宜,我雖然是連中三元,讀書人中像我這樣的也就不枉白活一世了,可是為政者不計虛名,考慮的因該更多更長遠……仿效西方建立現代教育體製於國有利,不可不為,就算是虛名也是可以不要的……”

“可這麽一來,廢科舉也是斷了天下讀書人出人頭地的路數,不要說你,就是當今皇上也不得不慎重……”

“什麽事情都沒有絕對,關鍵是看準時機!又不是我們來親自打頭陣,這件事比我們更積極的人有的是,看準時機從中推波助瀾就是了,沒有必要將天下讀書人的怨恨都攬到自己的腦袋上,我不會崇高到忘乎所以,有這樣想法的人是可敬但絕非從政之人……”譚延闓微微笑了笑。

康有為所引領的“公車上書”所造成的影響可能是因為中日甲午戰爭,中國並沒有像曆史上那樣敗得這麽慘所以影響力也小了很多,但是這件事依舊成為震撼全國的政治事件,而康有為因為領導公車上書運動也一下子名動天下。與孫中山所領導的暴力革命派在廣州發動了第一次起義一樣,以康有為為首的中國傳統知識分子改良派也開始登上了中國近代政治舞台,雖然聲勢上遠比革命派要浩大的多,但譚延闓卻知道他們不過是緣木求魚而已,用他們實現一些自己不方便出手的事情還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