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章 滅境三途下

此刻,既然眾人已是到了炎祭山脈,那麽也就是硬著頭皮闖了。

業力形成的火焰,就用神力去抗衡。

嗖嗖嗖。

一道道的身影,全數化作各色流光,暴掠而出。

林逸也是立刻飛掠而起,保持距離,尾隨著大部隊。

一路之上,那山脈間的炙熱高溫,幾乎是讓得他窒息,那火屬性因子,相當的狂暴,幾乎是直接透過他的皮層,進入體內。

不過,好在他是主修寒氣,抵禦高溫很有一套。

而且,那遠超七億的冰龍,讓得他的神力,也是遠超同等級別之人,這一路的飛掠倒也是有驚無險。否則,換了常人的話,還真可能半道摔了下去。

受業力煎熬,化為灰燼。

這地方,不愧是大雷音寺的試煉之地,果然不是一般人能來的。

參悟百世經綸,哪有那麽簡單?

這般持續的尾隨,直到深夜,視線的盡頭,終於是出現了三條巨大的分叉道,那前方的眾人,也是落下了地麵,林逸也是跟隨著降落而下。

林逸視線望向前方,發現三塊通天古碑。

“洞虛、空冥、大劫!”

三塊通天古碑之上,分別有著業力佛紋,顯示著三塊巨碑的名字。

分別是洞虛、空冥以及大劫。

眾人的視線逐一掃過,發現每塊古碑的下方,都是有著密密麻麻的符文。

那麽,這不需要林逸去解,自然有人去解。

炎靈,便是首當其衝的一位。

“洞虛之途,守關者五階真佛三觀彌羅,攜領六大羅漢,距百世經綸,六億六千萬公裏。空冥之途,守關者混世四猴,攜領十二大羅漢,距百世經綸七億七千萬公裏。大劫之途,守關者二十八伽藍,距百世經綸,八億八千萬公裏。”

炎靈的話,將這其中的信息,全數闡明。

所謂的滅境三途,便是有五階真佛三觀彌羅,以及麾下的六大羅漢。

看樣子,好像比較好闖的樣子,對方數量少,而且距離較近。

這第二關,是混世四猴,加上十二羅漢。

數量多了些,距離也較遠。

貌似不太討喜。

不過,這前兩條滅境之途,倒是排列出了十八羅漢。傳說中西天佛界的十八羅漢,以降龍、伏虎為尊,那戰鬥力簡直是超神!

十八羅漢一旦形成大陣,神鬼難破。

好在此次十八羅漢分開了,而且都是鏡像,外加闖關者天才雲集,倒也無所謂闖一闖。

倒是第三關,二十八迦藍。

這數量最多,而且距離最遠,八億八千萬公裏。

這種關卡,真的會有人選擇?

當下,林逸的心中默默的與鏡心、青羅二女盤算起來,他自然不急著做出選擇。

這種時候做出頭鳥,實在是一件很愚蠢的事。

然而,對於這佛界的滅境三途,眾天才們皆是一無所知。

畢竟,大雷音寺的試煉基地,外人怎麽可能進入過,又怎麽可能去了解呢?

好在別人不知道的,不代表鏡心和青羅不知,換句話說,別人不知道的,可不等同於道聖不知道。

據林逸對道聖的了解,此人知道的事情極多,而且都是忍不住要與鏡心和青羅嘮嘮嗑,拉拉家常的。

漫長歲月,幽幽輪回,道聖不跟她們聊,還能跟誰聊?

所以,基本上道聖懂的,鏡心和青羅都懂,這不說別的,從她們的口頭禪“主人曾經說過”,這便很好的表明了這一點。

道聖,幾乎等同是“話聖”或“嘮聖”。

“主人曾經說過,關於這滅境三途的事宜。”果然,鏡心開始講解了,“第一條洞虛之途,最好闖卻也最難,三觀彌羅為佛界正宗,掌控滅境真諦,在洞虛之中,他的力量便是洞虛之力。”

鏡心幾乎是原封不動,原話照搬,一字不漏的說出了道聖的話。

所謂洞虛,便是指無限廣大的意思。

三觀彌羅是佛界正宗,他在滅境三途之中,真正掌控著洞虛的力量。

所以,雖然這一關對手數量最少,距離最近,但是無疑也是最難闖的。

接著,青羅開始補充,自然,她也是原話照搬。

“主人還說了,第二條空冥道,混世四猴皆是一體,為亙古鬥戰石猴的四大分身,因一分為四,所以力量大打折扣,數量雖多但戰鬥力較為普通。”

她的話,顯然是讓林逸感同身受。

就像是一個四十歲的成年人,與四個十歲的小屁孩。

若是戰鬥起來的話,自然多數人選擇打四個小屁孩,這個道理,一點就透。

最後一條大劫,這個名字聽起來倒是較為的恐怖。

林逸心中忍不住問道:“那道聖前輩如何評價大劫之途?”

“主人曾經說過,若是闖試煉基地,其中的時間流速為一比十,十天等同百天,多了一億一千萬公裏,會非常的落後,被別人占了先機,至於二十八迦藍,根本不足以有多大的威脅。”

青羅回答。

“哦,明白了。”

這一下,林逸都搞明白了。

洞虛、空冥、大劫。

合稱“滅境三途”。

這其中第一條洞虛之途,最難闖,不過距離卻是最近。第二條居中,相比較其餘兩條而言,對手數量不多不少,實力不高不低,路程不近不遠。

這絕對是最佳選擇。

至於第三條,對手數量最多,而且路程最遠,這自然不太討喜。

一來,甭管對手實力如何,在時間流速那麽快的情況下,要考慮到天才戰的總時限,所以,騷擾前進的敵人,那是越少越好。

而且,多出的一億一千萬公裏,那也不是開玩笑的。

所謂爭分奪秒,就是這個意思。

林逸心中敲定了自己的選擇,空冥!

不過他仍是不動聲色,先且看一看,其餘的人是如何選擇的?

“第一條,距離較近一些,試一試吧。”

“我也是選擇第一條。”

“混世四猴,殊不知實力如何,攜領十二羅漢,我看著不太靠譜。”

“我看還是選擇最後一條大劫吧,名字聽起來越危險,或許反而越安全。”

“沒錯,我也是這麽覺得的,最後一條較為妥當,大概這個名頭嚇唬了不少人吧。”

眾天才們你一言我一語,皆是紛紛發表自己的觀點。甚至有人逆向思維,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還別說,他們的戰術思想倒是完全正確。隻是,這一比十的時間流速,卻並未銘文標記,說白了,就是個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