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高仙芝
武威城下,五萬秦軍連營十裏,公孫策率橫野軍進駐苻堅為他建造好的右大營,匆匆洗漱後,公孫策率親騎趕赴戰場。
武威城頭飄揚著大唐旗幟還有主將旗旗幟,但是主將幡旗竟然比大唐旗號還要高!主將旗上八個大字:安西大都護高仙芝。
公孫策拿著望遠鏡觀察城牆,見城樓上一名金甲將軍端坐,兩側軍士擂鼓。猜想那人就是高仙芝,卻不能肯定。
武威城下,一萬唐軍擺開陣勢正與相同數量的秦軍搏殺。雙方生前都是勇猛彪悍的精銳,戰場上殺的可謂難舍難分,死戰不退。
苻堅高坐帥台,麵目沉毅,望著形勢時刻都在變化的戰局,對於公孫策的到來隻是點點頭,繼續對帥台一旁的親衛傳達作戰指令。
帥台旁邊還有一個木製高台,一個旗將揮舞著各色旗幟,將苻堅的命令傳達的給戰場上的秦軍軍官。
“唉!”苻堅看到秦軍一名校尉的旗幟被唐軍砍倒,知道那名校尉已經戰死。即使不死,這名校尉部下估計也被打殘廢了,失去了戰術效果。
苻堅隨即將麵前沙盤上的一杆代表該校尉的旗子拔除,公孫策還是第一次看到這種古代將軍指揮軍隊的作戰方式,他也靜心學習。
“君上!武威城上打出收兵旗號,詢問我軍是否還需再戰?”秦軍一名將軍在帥台下高聲詢問。
“告訴高仙芝,說孤已經領教了他安西軍的兵威。明日再戰一場,今日收兵!”
“遵令!”台下將軍徑自跑到旗將那裏,讓他將苻堅的意思傳達給高仙芝。旗將換了旗幟,對著武威城上的安西軍旗將打出旗語。
公孫策再看城樓,城樓上那位金甲武將起身大笑,對著自己方向搖了搖手,苻堅見了苦笑一聲:“孤與安西軍這是第二次在這武威城下交戰了,昨日折兵三千,今日早有準備,估計也要折損兩千多。”
隨即交戰中的兩軍各自退開,帶著自家傷兵返回營地。原地留下了一地的枯灰,在慘白的日光下,飄揚著。
“武都君,這安西軍倒地怎麽回事?反叛唐朝的意圖很明顯,又不歸順我大秦。難道那高仙芝想要行螳臂當車之事?”公孫策很不了解高仙芝,但看到高仙芝的將旗比唐旗要高要大,自然也看出高仙芝反唐意圖。
“很簡單,高仙芝此人也想投我大秦。現在和孤交戰,隻是想賣一個好價錢罷了!”苻堅生前怎麽說也是一統北方的牛人,高仙芝的那點心思,他自然看的通透。
“那這兩日交戰是怎麽一回事?”公孫策對此很不理解,攻城就攻城,守城就守城。兩軍還想玩籃球一樣,各自甩出一萬人在城下的空地對砍,這叫什麽回事?
軍魂再多,也有折損完的時候。在公孫策看來,拿著軍魂的性命玩遊戲,實在是手筆大的有些神經。
“孤和高仙芝有約定,與他戰三場。若孤勝一場,他當即就降。若三場皆是他安西軍勝,孤就向鹹陽舉薦他,必須要有一縣封君之位!否則孤的武都君,就要傳給他高仙芝。”苻堅語氣有些不甘心,明天他還有一次機會。如果敗了,他向大秦舉薦高仙芝,大秦若沒有封高仙芝為伯爵縣君,他可就沒地方哭去了。
“封君是大事,一來一去最少十日!可能今年下雪,這時還確定不下來,所以這事拖不得!明日之戰,由孤的橫野軍來戰一場!武都君以為如何?”公孫策恨不得今天就打破武威城,後天就揮兵西出玉門關。
“那明日,就拜托涇陽君了!”苻堅知道公孫策帳下猛將如雲,萬人級別的堂堂正正之戰,一群猛將完全可以直突敵陣主將之所在,斬將奪旗不在話下。
其後苻堅又詢問了一下自己的次子苻暉,公孫策告別苻堅之後就回到自己所在的右大營,今天算是漲了見識,不過讓他奇怪的是,他沒有看到王猛。
為了確保橫野軍能以最佳狀態上戰場,這一夜休息的很早。
公孫策大帳裏,他說出了明日正午與安西軍陣戰的事情,商討明日的戰術,同時在向楚萌萌了解高仙芝這個人。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楚萌萌想了想說道:“高仙芝是唐朝中期眾多名將中的佼佼者,他父親高舍雞本是大唐攻滅高句麗時當作奴隸移民到內地,繼而被遷往安西都護府去戍邊的高句麗王室遺族。”
“西域當時因為吐蕃在背後挑撥,戰事極多。在大唐那個開放的時代裏,高舍雞屢立戰功,以一個奴隸之身,因戰功升官升到四鎮十將,諸衛將軍。高仙芝因為其父立有大功,被大唐封為遊擊將軍。與父親同為大唐將軍,成為一時美談。”
後來二十多歲的高仙芝以遊擊將軍的身份從軍,他的虛職將軍才正式轉為實職。先後被劃歸安西都護府任職,轉戰天山南北。後來被安西大都護賞識,才真正從底層將軍之中脫穎而出。
楚萌萌說到高仙芝,就不能不說封常清。
高仙芝任都知兵馬使時,每次出軍時,身邊的隨從就有三十多人,而且衣服鮮明。安西大都護門下的封常清見高仙芝很有才能,姿容威儀俱是無雙。也想成為高仙芝的隨從,便慷慨激昂向高仙芝投書一封,毛遂自薦。
但封常清的形象卻非常差,不但身材細瘦,而且還斜眼、腳短跛足。高仙芝見到封常清後,嫌他相貌醜陋,不願接受。
第一天失敗後,封常清沒有灰心,於第二天再次投書。高仙芝不勝其煩:“我已將你醜陋的話說的夠多了,為什麽你又來煩我?”
封常清聽後大怒,說道:“常清仰慕公之高義,願意跟在你身邊,牽馬執蹬也可以。上一次因為沒有推薦人,你又何必那樣的拒絕我?公若以才能取人,則士大夫則會仰望你;若以貌取人,恐失之子羽矣!”
盡管如此,高仙芝還是沒收留他。從此,封常清就早晚不離高府之門,等他出入,如此數十日。高仙芝迫不得已,隻好收留了他。
後來高仙芝又立大功,不知道怎麽寫奏功表章,等他問帳下諸將幕僚誰能寫一副好一點的奏功章。畢竟一副精彩的奏功章可以對軍功起不少的增幅,君不見曾國藩奏章裏一句‘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多出名?
結果討論半天沒人能接下任務,殊不知正在幹雜活的封常清已經將奏功章寫好,托人早早發出去了。結果高仙芝率軍返回,被上司一頓猛誇,搞的不明所以。
等他知道是封常清幹的之後,先是道歉,又給封常清換了一套光鮮衣服,介紹給帳下眾將。眾將聞後皆驚,便求高仙芝請封常清入座,並互相談話,談得很投機,好像舊相識似的。從此,封常清聞名一方。此後,經高仙芝不斷提拔,先後授鎮將、果毅、折衝。
後來高仙芝在西域成為安西都護府的實際老大,犯了不少的錯誤,特別是殺了往來於神州與歐洲的胡人商隊後,被唐玄宗念在往日功勞很大,就沒有追究,想將高仙芝弄到朝廷,收他軍權。
結果西域胡商們一致認為大唐處置不公,胡商的背景就是西域諸胡的貴族,於是他們就暗中聯合大食國欲共攻安西四鎮。大食遂以此為借口,實施其擴張計劃。
高仙芝獲知此事後,心中不安,遂決定先發製人。四月,高仙芝親率蕃、漢兵3萬攻打大食。唐軍深入大食國境700餘裏,到怛羅斯城(今哈薩克斯坦共和國東南部江布爾城),與大食軍遭遇。
唐軍雖在兵力上居於劣勢,但因高仙芝指揮有方,所以雙方激戰五日,未見勝負。但在雙方相持的重要時刻,唐軍中的葛羅祿部眾突然叛變,與大食前後夾擊唐軍,高仙芝大敗,乘夜間逃跑。
由於道路阻隘,前麵還有其他助戰的胡人擋住去路,人馬壅塞道路,幸虧右威衛將軍李嗣業奮起大棒,為他殺開一條血路,才得以逃脫。這次戰役,士卒死亡略盡,高仙芝僅率數千人逃回。
從軍事角度上講,怛羅斯之戰在中國戰爭史上隻是一次普通的作戰,但它對當時的世界格局卻影響重大。
唐軍的失敗,使唐在中亞設置的府州淪喪殆盡。安西都護府屬下的精兵死傷慘重,所剩至幾,在以後的日子裏,對於入侵之敵,僅有招架之功,再無反擊之力。唐朝的號令也不再西出伊犁河。
不久,安史之亂爆發,唐再也無暇顧及中亞。不僅如此,唐朝還征發西域精兵入關勤王,北庭和安西又抽調了7000人,隻剩一些老弱病殘守衛西邊,以致不得不依附於新興的回紇國,勉強支撐殘局。
後來吐蕃與葛邏祿相聯合,首先攻陷了北庭都護府;不久,吐蕃又獨力攻陷了安西,唐朝徹底退出西域。
怛羅斯一戰對大食的影響也很大。大食取得了中亞諸國後,重征賦稅,經濟實力大為增長,為其繼續擴張打下了基礎。同時被俘的唐軍中有造紙工匠,造紙術也從此傳入西方。
後來安史之亂爆發,封常清被派往洛陽募兵,結果從軍者多是市井之徒。封常清雖然會用兵,但驅使這樣的部下怎麽能和精銳的叛軍作戰?於是封常清丟失洛陽,退往潼關堅守。
這時唐玄宗以高仙芝為主將,邊城令為監軍,率軍趕到潼關。
邊城令在安西軍中與高仙芝一起工作過,職位依舊是監軍參謀一類。向高仙芝提了幾次建議,高仙芝沒有采納,於是懷恨於心,向唐玄宗告了黑狀。唐玄宗這時候的神經很受刺激,當即讓邊城令斬殺高仙芝和封常清。
邊令誠得到指示,乘高仙芝出潼關巡視軍營時,先把封常清叫來,向他宣示了敕書,將其斬首,暴屍於蘆葦之上。
高仙芝回到官署後,邊令誠帶著100名陌刀手,對高仙芝說:“皇帝給你也有聖旨。”
高仙芝聽後立刻下廳,邊令誠遂宣示敕書。高仙芝說:“我退軍不與叛軍戰,罪也,死不辭;然以我為減截兵糧及賜物等,則誣我也。”
又對邊令誠說:“上是天,下是地,兵士皆在,足下豈不知乎!”這時被招募的新兵皆排列在外,對高仙芝非常信認。
高仙芝大聲說:“我於京中召兒郎輩,雖得少許物,裝束亦未能足,方與君輩破賊,然後取高官重賞。不謂賊勢憑陵,引軍至此,亦欲固守潼關故也。我若實有此,君輩即言實;我若實無之,君輩當言枉。”
士兵皆呼:“枉。”聲音震天。但邊令誠不聽。
高仙芝又看了看死去的封常清,歎息道:“封二,你跟隨我從微末至高官厚祿,我封你做帳下判官開始,到你全權代替我為節度使,可謂一路肝膽相照。今日又與子同死於此,這就是命!”言畢被殺。
高仙芝與封常清是當時名將,他們的被冤殺引起了軍心的動搖,也使唐廷喪失了兩員具有作戰經驗的大將,對平定安史之亂造成了嚴重的不利影響。
最後楚萌萌說道:“所以高仙芝率領安西軍反唐是很正常的,不過明日之戰,要小心安西軍李嗣業一部,那大唐重甲陌刀可以說是冷兵器時代的寡婦製造者!”
陌刀兵公孫策卻不擔心,因為高仙芝打算投入大秦,就不敢把大秦陣營裏的將軍得罪太狠。同樣的,明天隻要自己能打贏就成,沒必要趕盡殺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