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結束
盤龍硯台開始緩緩的上升,隨即變成了磨盤大小,表麵開始湧現出一圈圈彩虹般的光暈!異常的美觀,猶如夢幻中一般。
“果然是聖器級別的文寶!”在場的所有人都震驚了。根據其光暈的程度,可以判斷出這件文寶的級別。很顯然,這個盤龍硯台是聖器級別。
“這件文寶大家都已經見識到它的真偽了,現在可以自由出價了。起拍價十萬中品元石,每次加價不少於一萬中品元石。”拍賣師淡淡的說道。
起拍價就是十萬!李長生心中有些驚異,看來這件文寶的價值大大超過了自己的預估。
“我出二十萬!”很快就有人開始出價了。
“二十五萬中品元石!”
價格在不斷的攀升著。
出價的人非常多,並非隻有書生修煉者出價參與競爭。在這裏聚集了很多這些天才家族裏麵的管事人員,他們都非常的具有商業頭腦。如果能夠拍到這件聖器級別的文寶,無論是轉手還是留在自己家族中都是不錯的選擇。
就在競價的過程中,陸陸續續還有一些不知身份的人走進了拍賣會。這件聖器級別的文寶,已經吸引到了他們。他們當中很可能還有八大公子中的人物,因為八大公子中有五個是學院的書生。他們也需要文寶,尤其是高級別的。
至於有沒有學院院長之類的強者前來參與,就不得而知了。畢竟對於聖人來說,他們身上至少都有幾件聖器級別的文寶在手。不過和劍客強者一樣,書生強者同樣也有收藏文寶的癖好。收藏筆墨紙硯要全套,而且還喜歡收藏書生服。
“五十萬中品元石!”又是一個天價冒出來。出價的人顯然是剛進來的。
“七十萬中品元石!”出價的人都帶著麵具,沒人知道他到底是誰。八大公子中非樂公子,天公子是皇室中人,學院的院長更是不顯山露水的大富豪,幾十萬中品元石對他們來說,還是出得起的。
“一百萬中品元石!”出價的是一位中年人。
一百萬!?聽到這個報價不少人麵目抽搐了一下。一個中等家族一年的收入最多二十萬。一個大家族的年收入大約在五十萬左右。而這件文寶居然現在就喊價到了一百萬!果然,在大漢帝國不缺少有錢人。
當然聖器級別的文寶也物有所值,畢竟文寶不是身外之物,它是書生強者的必需品。有了它就能瞬間提升自己的實力。
“一百五十萬!”競價還在繼續著。雖然這個價格已經很高了,高到令一些大家族都望而生畏。要是在普通時期,這個時候就要拿身份壓人了。然而,在書劍論道大會召開期間,沒人會拿自己的身份去壓別人。
書劍論道大會。是武帝親自下旨召開的,舉國關注的大會。在這個期間,龐大的勢力更要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越是有身份的人,越不會拿自己身後的勢力去壓別人,因為這關係到他背後勢力的聲譽問題。
就比如說天公子,他是皇室中人而且還是太子,平時行事霸道,但這個時候他不會用自己的身份去碾壓別人。這關係到皇室的麵子問題,而且還要注意到舉國的影響。他是大漢第一公子,是一個天才。並非那種腦殘的二世祖。
囂張跋扈的往往都是一些小醜,真正有實力的人玩的都是高雅。
所以,在這裏一切都隻能靠錢來解決問題。
“兩百萬!”
競價到了這個時候,已經接近了尾聲。這些超級顧客,都隱約的知道彼此的身份,此時放手,算是給對方一個麵子。雖然聖器級別的文寶非常難得,但智者都知道該放手時就放手。而且這個價格,已經是聖器文寶的最高價了。再爭下去,也沒有什麽意義了。
“兩百萬一次!……兩百萬兩次……”最後的競爭十分的和諧。最終一個不知名的老者拍到了李長生的盤龍硯台。
“今天的拍賣會到此結束,十日之後,我們星辰閣將會再舉行一次盛大的拍賣。屆時將有更好的寶物奉獻給大家,歡迎大家光臨。”最後。拍賣師說道。
十日之後,就是排名前十的強者挑戰八大公子席位的日子,到時候他們拿出的寶物,想必又會比今天高出一個檔次。
……
星辰閣的貴賓室裏。
“這張晶石卡片給你,憑著這張卡片你可以在大漢帝國任何一個錢莊兌換你需要的元石。”一位接待李長生的老者遞給他一張卡片說道。
“另外這把寶劍是你拍到的物品,現在你可以拿走。至於費用我們已經從你的晶石卡裏麵扣除。裏麵的餘額你可以去皓月城的錢莊裏麵查看。”
說完,一名侍女走了進來,把裝著相思劍的盒子遞給了李長生。
“好。”李長生接過了晶石卡和寶劍盒子。
離開了星辰閣的李長生走在大街上,仔細的探查了一下周圍,發現居然有兩個黑影真正後麵跟著自己。看來是有人想搶自己的寶物了。李長生現在身上拿著一把價值二十多萬元石的相思劍,同時還有幾十萬元石的晶石卡。財寶動人心,必定有些人會鋌而走險。
雖然現在的皓月之城強者如雲,還有赤血鐵騎的鎮守,但接近兩百萬元石的財寶,足以吸引很多的家族。如果把他身上的財富搶劫到手,那麽他們整個家族都會上一個大台階。
發現有人跟蹤,李長生嘴角露出一絲冷笑。不但沒有回皓月劍宗,反而緩緩的朝城外走去。對付這些宵小,就必須讓他們付出一些代價,否則不足以震懾其他人。
“你們,可以出來了。”走到了皓月城外大約十餘裏之外,李長生冷漠的對著一處暗影說道。
“你也太狂傲了,明知道我們在跟蹤你。居然還敢到城外來,看來你對自己的實力很自信!”此時,一個聲音冷漠的響起,接著兩道人影急速閃出,站在了李長生的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