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是人貨兩訖的買賣,要留情義在人間。早期我創辦佛教學院,雖然物資艱辛,還是不願收取分文的學雜費用。現在世界各地分布十六所佛學院,我也隻看到千人學子修行的法樂,並不在意佛光山借貸度日的困難。1996年嘉義南華管理學院開學,我仍然力排眾議,堅持不收學雜費的初衷。

我並非標新立異,隻因我從小到大,沒有交過學雜費,都是別人成就我的,因此激勵我有一顆感恩的心,想回饋社會大眾。我隻是懷抱一份理想,希望青年學子在讀書求學時,和學校的關係不是買賣交易的,能體會到人間的恩惠情義,不僅求得人生最高學位,還能夠感恩反哺後人。

不收學雜費,使得校方麵臨數十億的支出,雖然肩上倍感沉重,但是為了不流失掉優秀的清寒子弟,我願意效法佛陀的“割肉喂鷹,舍身飼虎”的精神,心甘情願,在所不惜。

禪門中有位臨濟禪師,有一天拿起鋤頭往林園去,弟子問他做什麽?他答,種樹去!弟子哈哈大笑說,待這樹長成,老師您已朽骨一堆,享用不到大樹的涼蔭啊!禪師答,今日種樹,一為留予後人乘涼,二為山門增添景致。

我堅持不收學雜費,隻為留下一段人間不是銀貨兩訖的買賣,還有含藏在人性裏綿延不絕的情義故事。不收學雜費,留存情義在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