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住於輕軟無垢,善意柔和,自然外現顯赫光明。《賢愚經》記載著有關洗浴供養的因緣故事。
有一位天人下到佛陀的住處,祈請佛及僧眾,接受他洗浴的供養,佛陀默然許可。天人籌設上好飲食並備辦洗具、溫室,調適水的冷暖,以及洗滌的澡豆,一切皆悉備有。於是,佛陀及諸比丘,納受其供。天人並親呈甘美醇厚飲食,上妙之味,世所稀有。佛陀及諸比丘,食竟澡畢,各還本處。當時,阿難在眾中起立,合掌向佛陀問說:“此天人往昔作何功德,形體殊妙,顯赫如大寶山王?”
佛陀回答:“此天人過去毗婆屍佛時,為貧家子,做諸苦役,以養身口,聞佛說洗浴供養佛僧之德,心生欣然情意,更加勤行作務。他將勞役所得,悉數采辦穀米及洗具,誠心供養佛及眾僧,由此福行,壽終之後,生首陀會天,具足光相。七佛以來,乃至千佛出世,皆如是浴佛及僧。這位天人,於未來世兩阿僧祇劫之中,當得作佛,號曰淨身。”
為什麽洗浴佛僧,有此殊勝功德?因為澡浴可以除七病: 一者四大安隱;二者除風;三者除濕痹;四者除寒冰;五者除熱氣;六者除垢穢;七者身體輕便,眼目清明。
由於供養洗具,令僧侶身心輕安,所謂“僧住則法住”,正法當可四處的流布。因此洗浴佛僧,為其除滅七病,應獲七福: 一者四大無病,所生常安;二者所生清淨,麵首端正;三者身體常香,衣服淨潔;四者肌體濡澤,威光德大;五者饒多人從,拂拭塵垢;六者口齒香好,所說肅用;七者所生之處,自然衣服。
佛經中許多故事,都是佛陀以生活的平常事,向弟子們宣說法不在玄妙高超處,而是回歸身邊的穿衣吃飯,飲啄日用間。供養佛及僧眾的天人,從調適水的冷暖,親承浣洗用具,心住於輕軟無垢,善意柔和,自然外現顯赫光明。此光明是至誠之光,是慈柔之光,是淳淨之光,是除垢之光,是歡喜之光,是信心之光,是福德之光。
洗浴,多麽親切的日常之事,佛陀卻不輕視睥睨,為我們道出無上莊嚴的洗浴妙法。法遍一切處,不是經典的玄談,禪門中的穿衣吃飯蘊含著打破虛空的契機,那麽洗浴澡漱自然含納如來金色晃昱的百千化身。
開悟不是阿羅漢的專利,涅槃也不是身後事。當我們以善法之水,除去身穢心垢,內在熱惱頓歇,身心寂靜和適。不寒不熱時,今夕橫塘自碧,田田幽香,飛入素月小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