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0章 樂業倫理

吳為在職場上奉行的是樂業倫理。樂業倫理的精髓是幹事不傷人。

有位哲學老教授對他道,有些人就是該死,活著什麽意義也沒有。這同魯迅的主張不謀而合,魯迅提出的那個非常有名的看客效應,改變了魯迅自己的人生選擇,造就了他的硬漢性格。魯迅認為,文藝最能改變人的精神,不改變人的精神,那些麻木的人就是死了也並不是不幸。這是學者語言,而且這樣的學者語言也已經顯得不合時宜,太缺乏人文精神。經過了社會陣痛期的吳為,卻深明職場要義。哪個地方官員或者單位領導,敢於在裁員動員大會上敢於這樣講話,想象力再缺乏的人,也會想象到場麵上會引發什麽樣的局麵。你不想讓人家好好活著,人家也不會讓你好受。於是,吳為主動去營造人人善學習、人人有事做、人人求修養、人人能開心的職場局麵。對職場上的人際關係,他有自己獨特的理解。他說,戰爭年代,隻有保存自己才能消滅敵人,隻有消滅敵人才能更好地保存自己;在和平年代的職場環境中,隻有保護好自己才能保護好別人,隻有保護好別人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維護職場安全,純潔會使人堅強,貪欲強要格外防範,自私自利隻要不給機會。

他提出,職場上需要把握好五種人,鼓勵幹事的、保護無辜的、限製懶惰的、不保護落後的、打擊有罪的。

吳為讀印度心靈學大師克裏稀那穆提的作品,其中討論幹工作是否傷人的問題,使他聯想到工作中經常出現各種類型的傷人情形。工作能夠成就人但也容易傷人。傷人就會增加道德風險,輕則使人道德上不努力,重則造成道德上的破壞力和瓦解力。工作傷人有廣狹兩義。狹義指通常意義的因從事高風險工作,身體容易受到的各種損傷。簡稱工傷;廣義包括工作中受到的精神傷害,例如,由於工作壓力過大、合法權益受到侵犯、人際關係失和造成的相互傷害等等。也時常聽到一種議論,因為工作得罪人傷人不劃算、犯不上。睜隻眼閉隻眼能過得去就過去。不要因工作得罪人,出現了許多工作上的老好人。工作是否傷人。帶來一種新的權衡:工作要傷人;不傷人工作又很難進行下去,很難達到標準要求。至於違紀違法的人,那就不屬於傷人範圍的話題了,這樣的人屬於自誤自傷。純屬自己害了自己,另當別論。

工作哪有不傷人的,似乎已成思維定勢,甚至演化成窩裏鬥的惡習,保持一團和氣被認為是缺乏鬥爭性和開拓精神的懦夫表現。人們反而對工作傷人產生了超強的適應性,看慣了由此產生的破壞力、瓦解力。工作是否傷人,牽連了太深的結構、太沉重的負擔、太久遠的話題。文化是行為的坐標。框定了人們的思想和行為模式,決定著人們的現實表現。工作傷人已經成為傳染力極強的文化生態鏈條,成為滋生道德風險的源頭之一,惟有靠思想文化轉型才能切斷它的傳染力。工作要做到不傷人。需要理智的權衡、情感的交融、理念的共識、智慧的應對,才能有效扭轉你傷我、我傷你、人我相傷的惡性職場生態,形成和諧、樂業、文明、共進、高效的嶄新職場景觀。

工作如何才能做到不傷人,吳為歸納整理 20條經驗:

1、倡導工作不傷人的嶄新工作倫理,實現倫理文化轉型,確立工作成就人、成全人的觀念,工作不能成為傷人的理由,更不能成為自傷的理由。

2、多做一致性的溝通理解說服工作,有助於避免分歧,為了共同目標而努力。

3、自覺維護、創造和諧、友善的人際關係環境。

4、競爭心態,內外有別,涉及利益、榮譽少與單位內部人爭執,忍讓為先。

5、合理的人生理念,工作隻是生活的一部分,減少不必要的偏執和緊張。

6、妥善的人生設計,通過努力形成多重才智結構,多條腿的人生道路,有助於保持互補平衡。

7、隔牆有耳,人要賽過一堵牆,在人與人之間不傳話,禍從口出,不在人前人後搬弄是非,惡意刺激人的話不說,不做無謂的爭議,不枉費口舌。

8、麵對困難和挑戰正麵應對,倡導和推崇平台不在大小、地點不在偏正、崗位不再高低、條件不在好壞,關鍵要有自主自立自強的精神,有了這種精神,沒有條件可以創造條件、改變條件,沒有這種精神,即便有好的條件也會喪失條件敗落下去。

9、多做雪中送炭,少做不做錦上添花。

10、處理問題,對事不對人,人事分開。

11、樹立合理的收入觀念,不與人攀比收入。

12、工作上要發揚有所擔當的精神。

13、加強自我調節以免自傷、杜絕傷人害人意念、不做損人不利己的蠢事、多溝通理解以免誤傷他人。

14、有所成就時要注意保持低調。

15、與原則發生衝突時,維護原則在先,原則是為維護整體利益、全局利益、大多數人利益而製定的,損害了原則便損害了大多數人利益,是最大的傷人;對損害原則的少數人、個別人,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16、最大限度避免當麵吵架、爭執。

17、學會忍耐和等待,把握好人生進退。

18、不要有猜忌心,總在那裏疑神疑鬼,時時處處感覺別人在琢磨自己,怎樣整自己,實際是在內心樹敵,把別人當成自己的假想敵,把自己放在與眾人為敵的地位,自己緊張,也容易使周圍人陷入緊張氛圍。

19、擔任副職,注意擺正位置,說話不越位、做事不搶功、多做少說甚至不說。

20、擔任正職有三大好處:一是增加做事機會;二是拓寬視野;三是做事有助於調動資源把事情做透做到極致;需要有“三入”工夫,即入眼、入耳、入心:什麽事情都要看得下去眼、耳朵能裝進不同聲音、什麽人都能容得下去;注意過好“五關”:業績關、利益觀、權力關、問題關、情麵關。

工作不要過多地把自己放進去,否則容易遇到挫折、打擊、失敗,沮喪、悲觀、絕望。

工作就像馬拉鬆,有開局、中局、變局、終局,需要信心,更要有耐力。

吳為發現,對人的教育引導最為費時費心費力,主要是切中心結的命中概率太低。吳為自問,人類有了幾千上萬年曆史,人的心性發生了多大改變,他在內心深處更加渴望心性文明的進步。他也設計一些規則,要難為那些不學習的人,現在難為是為了將來不難為,難為是為了作為,要樹立正確的難為關。他從積極心理學中吸取營養,研究並推動積極的主觀體驗,建立積極關係以增進幸福,探討複雜多因素高強度作用下的積極心態生成機製和自我控製機製。這樣就把他所主張的樂業與當代最前沿的積極心理學結合起來了。

吳為說,大事看造化,小事看努力。但是他的主張並不是把人導向悲觀消極的方麵。佛教認為,業是人的一切身心活動,又由因緣和合組成。吳為說,人生各種遭際命運統統含有教化轉化人生的機緣機巧,賦予命運觀以積極的意義。

非常了解他的黎傑,說他是自己的良師益友。看不透他的人,卻說他狡猾陰險,吳為知道這種人的心機,想抓住自己的不是卻總是抓一手大魚皮,抓不實抓不牢。

一天上午,吳為和當地銀行工會主任陪著省裏總工會的許主席去江心島遊玩,一群人站在江邊等候渡船之際,三人站在一邊閑聊。許主席突然伸手去吳為懷中虛抓了一把,吳為疑惑地看了看他。

許主席笑道,一個大蝦蠓鑽到你懷裏了。

吳為聽了,笑問道,假如是女的你抓不抓?

許主席笑道,那隻好虛比劃一下作為提醒,然後告訴她。

許主席又笑著提出個問題,假如女的不幸掉到江裏了,你救不救?

吳為道,救人要緊,隻好打破男女授受不親的大防了。

許主席依然笑道,我看你明知道那麽回事,故意那麽說,想招人笑,你知道人怎麽想的,想聽到什麽能高興,才故意那麽說。你是大智若愚啊。

旁邊站著的銀行陪客道,主席說的太對了,老吳這個人真是大智若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