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三章 理性的生命觀

否定人的自性自有卻迷戀於大而化之枯燥條文式的說教已經受到人們普遍厭棄。為了建立有關生命意義的程序化模式,吳為在繼續思索。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所感覺到的生存、生命意義,其特性是實在的、有形的、片斷的,具有明確的時空邊界,是可以度量的,因此也是暫時的。我們對於生命意義的認識、理解、實現通常也是以這些暫時的東西為載體。如果說超越,也隻是在較低級水平上實現之後自覺地向較高級水平的努力。這種對生命意義的認識、理解,局限於暫時性的理解,因此存有程度上的差別,呈現為水平級次的差別。時間會改變一切。感覺會隨時間推移而改變。吳為從自己的切身經驗中體會到,現實中的高峰體驗,也是暫時的、易逝的、有限的,因而伴隨而來的全部感覺都會消失。如果我們為這樣一種樸素、直白的生命觀所左右,就會陷入一種周期性的獲得與失落的循環之中,隻有關於生命的純精神性的理解,超越一切暫時性理解的意識,才會接近或達到對生命意義的永恒性、固定性的理解,獲得純精神性的生命意識。

生命的終極意義在於過程,在於不斷變化之中,是一串連續狀態,而把生命的意義寄托於任何某個具體階段、具體形式都是不可靠的,都會被時間的流逝輕而易舉地摧毀。這就是生命的規律,生命的必然性。我們麵對這種規律、這種必然,不應該受製於此,成為生命的奴仆,而是從容麵對這種規律性、必然性,樹立與生命全過程相適應的生存意識、生存理念。努力提升生命全程的意義。

生存意識是一個麵向現實的具有動態性、開放性的係統。時下流行的健康意識實則是珍惜存在、珍惜生命的反映,存在就是意義,呼籲人們自珍自愛。是生存意識在普遍意義上得到肯定,是對生存、生命的自我保護意識。是社會意識向個體、個性層次的回歸、回返。這種變化是否會導致出內向、封閉、低落、保守、狹隘、消極的個人主義或極端的利己主義?開放的市場經濟會有效克服、避免生命的自我保護意識滑向低級、原始的個人主義。叔本華的生存空虛說認為,人的生存無價值,生存的本質是以不斷運動作為其形式,人生是受需求和迷幻所支使的活動,人生未達目的產生的煩惱是造成人生空虛的原因。僅僅把人的生存看作是由若幹連續的點或片段所組成固然有其合理性,但若由此得出人生空虛的悲觀主義結論則是反社會、反曆史的,甚至是荒謬的。生存空虛說並不是去指引人們珍惜組成人生的每一個點,從而不斷豐富、拓展人生的意義。生存意識問題的提出實質是提醒人們關注人的生存問題。尤其是民間大眾的生存問題。這裏可以選擇多種多樣的方式,諸如使人無知、滅欲而獲得解脫;教育、自救;消除產生貧困、痛苦的製度性、社會性根源;實行普遍的社會救助等等。現代文明的進步排除了第一種選擇。由生命的自我保護意識可能衍生出若幹種路向:回返於內向的死寂狀態;尋求超凡脫俗的精神超越,以擺脫人生的喜樂哀愁;在現實中尋求財富的占有以提供生存發展的條件。我們考察的路向是現實的發展可能。市場機製會強製引發生存意識成為開放的不斷進行深度拓展的精神係統,從而使生命的意義得到不斷豐富、拓展、升華。

吳為提出的生存意識框架是:根據人的心靈活動、人的生存感受所具有的對己、對人、對事、對情境的一對一的特點和所謂個性化、散在化的意境,懷有一種有關如何解釋生存意識、賦予生存活動以智慧性的理念,麵對曆史和現實給我們提供的不斷演化的全景式人的生存景觀,從生存意識解析這一特定的視角,提供一幅人的生存景觀圖景。現實生存模式的多樣性和多變性,不可能建立起統一的解釋模式,包羅萬象的令人信服的解釋模式是不存在的。宗教是以人神之間的矛盾作為其主線結構。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以內聖與天道為主線,吳為提出的思想結構也采取二元對峙的形式,以人與其生存狀態的緊張為主線。展開其框架結構,以生存意識的拓展為主要內容,通過心靈進化、個性健全和奮爭拚搏的途徑,以求達到人與其生存狀態的和諧統一。

吳為從孔子回答學生問題的兩句話中感受到了一種人的生存觀念、一種人生的意境:“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意思是對於任何事物,懂得它的人不如喜好它的人,喜好它的人不如以駕馭它為快樂的人。由此,他推展出人生意義的基本思路:

見之不如知之、知之不如釋之、

釋之不如信之、信之不如好之、

好之不如樂之、樂之必欲求之。

這裏所說的見之、知之、釋之、信之、好之、樂之、求之,是對人生要旨、人生真諦、人生意境的簡要概括。百聞不如一見。說明親眼所見、眼見為實的重要,但真實未必是真理。從他人之處得之不如由自己解釋得到的珍貴。“吃人嚼過的饃沒味道”,從科學領域中追求和崇尚原創性研究的風氣中可見一斑。知道的東西未必相信。不能相信也就很難指導行動。相信什麽要比知道什麽重要得多。相信的東西要達到愛好的程度,愛好不如達到感到歡樂的程度給人帶來更佳的體驗。在這裏,“求”具有兩重性:一方麵,令人感到歡樂的東西,必然驅使人們去追求它,使它具有了目的性;另一方麵帶來的問題是達到或者進入了樂境,是否還有求。如果象三國演義中的阿鬥那樣“樂不思蜀”,失去了進取心,或者象在我國現實生活中富裕階層之中出現的小富即滿、富而不進現象,則不足取。唐僧取經,修成正果。還有事情去幹,那就是傳經送寶,普渡眾生。樂並不是極境。極樂世界隻存在於宗教領域。在現實之中,樂境的保持是有條件的。富不過三代。官不傳子孫,說的就是如果坐吃山空、不思進取,樂境也會消失。由“見之”到“樂之”,由外向內,再內顯於外,包含了一個內心與外界的相互作用過程,表示心靈活動變化及向外在行動轉化存在著強度遞增的過程。認同“求之”所具有的雙重性的意義,就在於理性地保持我們追求樂境的積極性。並要特別注意免於出現內向封閉的沉寂、死寂狀態,不斷啟動新一輪的由“見之”到“求之”的循環,力求達到常樂狀態。如果說生存意識研究提供的是一種生存智慧,這種智慧已有的智商、情商、財商、算商,屬於樂商,是如何營造精神樂園的一種智慧,是如何實現歡樂、保持歡樂的智慧,是建立於現實基礎上,通過改造現實,在現實中升華的樂境。

生命意義的存在具有如下特性:1過程與結果可分離性。人生所求的意義。有的存在於過程之中,隨著過程的結束而消失;有的則存在於結果之中,過程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2美與醜、好於壞、是與非、善與惡的存在。往往並不是采取外在的涇渭分明的二元對峙形式,意義存在形式的複雜性,造成了解析和判斷的困難,有些事情很難用好與壞的黑白分明的標準進行判斷,很難采取肯定或否定、支持與反對的態度對待。3意義解析的多視角性,內部人與外部人、行動者與評價者,對同一事可以得出相反的認識和態度,更加需要有關生存意識的解析。4生存感受,具有更加複雜的形成機理。感受的好與壞、深與淺、厚與薄、重與輕、強與弱、張與馳、善與惡、久與逝等。所賦予的態度,決定於感受者的內心持有何種標準、尺度。對事情所蘊涵意義、征候的識別能力,情感的體驗能力。以往積累的感受。5意義的不固定性,時過境遷,能不能做到與時俱進,決定於心性調整能力。6由於文化和生活感受積澱存在著必要性與瞬間強化、轉化的偶然性,使心與境和諧的實現帶有很大的不確定性。7意義存在的複雜性,產生了意義確定的邊界、界限問題。

為了深入揭示生存意識的實質、機製、功能,吳為采取如下研究方法:一是自我省察法。通過自我省察,可以自我體察和確認心靈的演化過程,這是最為可靠的研究方法。因為它可以不加掩飾地獲取第一手原始性、原初性的心靈活動資料,並且以此為參照標準,用以檢驗其他人物傳記資料的真偽。二是訪談法。通過與其他人的交談,可以了解其他人的有關心靈演化曆程的資料。三是文獻法,尤其是選擇人物傳記類的作品進行收集、整理、加工,用以大麵積地考察人的心靈活動的變化規律。通過廣泛收集並深入分析人物傳記資料,以求實證性探索覆蓋社會眾界、人生各個階段的心靈活動,在人生何時期、何情形之下,心靈最為活躍,心靈演化路向趨於良性或者惡性的可能性與現實條件。

在我國建立自我省察式的心性調適之學,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礎。從孔子強調內省之法,到革命隊伍中開展的自我批評,甚至是在“文革”時期推崇的“狠鬥私字一閃念”,盡管在內容上是不合理的,但從形式上看是繼承了內省的方法。什麽是中庸?是立於對複雜事物兼容基礎之上的心性調適之道。過去,我們重視社會發展規律的研究,忽視了對心態、心靈之學的研究。科學技術研究微型化趨勢的前沿地帶出現了前景極其誘人的納米技術,給我們帶來了深刻的啟示。通過納米量級的研究深刻揭示物質的奇異特性、精細的結構和潛能,采取合適的開發技術,可以推動深刻而又廣泛的產業革命。生存意識的解析也屬於微型化研究,通過對某一帶有普遍性的意識、心理現象開展深入研究,可以揭示人的心理特性、反應機製和潛能,為促進心理進化、進一步釋放人的潛能、增強社會活力、促進社會穩定、避免生存陷入盲目狀態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