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六章 三性發展的非均衡性原理

知性、德性、理性俱全是應追求的一種理想狀態,是一種完人的存在模式。在現實生活中,三性要素具體體現在每個人身上,各種要素發展程度不同、水平不一,各要素搭配比例、結合狀況各異,顯現出了個性五彩繽紛的生命景觀。這就是所謂三性發展的非均衡性原理。吳為圍繞生命現象一路思索而來,由三性擴展及生命所蘊藏無數元素,生命又融入無邊浩大的宇宙之中,激發人生無限美好想象,也構成人生短板弱項努力也難以逾越的內生障礙,命運蘊含無數糾結變數充滿變幻斑斕色彩,展示著奇特的命運景觀,有長壽亦有早夭也有英年早逝,人生理想職業生涯設計策略存在著無限組合,使他增添了對生命的敬畏,倍加小心翼翼地維護打理,又為他深入宗教領域的探索去尋求出路埋下伏筆。

在現實世界之中圍繞身外之物普遍存在的相爭相鬥現象,固然成為推動社會前進的動力,但是也伴隨著生存之中的不和諧之音,甚至發展為對生存狀態的破壞力。相爭相鬥的極致形式就是戰爭,而孫子提出不戰全勝的戰爭理念體現了至美追求的思想。

我們不能想象三性發展達到同一水平線上的存在樣板、人格類型,如果說存在這種樣板,也必定是經過了人為的藝術誇張,有意掩飾了某一方麵存在的不足。事實上是經過人的努力和發展以三性之一或兩性兼有者的為常見類型。基於三性非均衡存在,又及無數其他要素,才為人生揚長避短的策略思想、謀求完美的自我控製提供了內在依據。

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現在講知情權,可見知性的重要性。知性發展也就是科學的發展。它可以在科學已知的範圍內斷定事件演化的必然結果甚至達到嚴格確定其時間進程的程度。例如醫學權威斷定某一病人已到癌症晚期,親屬朋友容易接受這一事實並采取明智態度。但在社會領域中明知某些現象出現勢在必然,由於其帶有人為操作的成分而難以接受其結果。或有了結果而生不滿。至於某些或然性事件,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明知其有風險偏存僥幸之心而為之,結果定會鑄成大錯。

具備德性者以其人格魅力可以贏得好的口碑,好的人緣。理性強可使人的行為調適有度,克製情緒化。對三性的非均衡發展也應限製、抑製其極化發展的趨勢,孤立地求某一要素的發展不但無益反而有害

。我們不能象文革時那樣得出“知識越多越反動”的荒謬結論,培根恰好也說過“過度求知識的欲望會使人類墮落”的話,這大概不是偶然的巧合,但是可以斷定的是知性的發展也有其負麵作用。脫離實際應用而孤立追求科研成果。實則浪費了大量的社會資源。科技成果產業化就是突出強調知性發展要注重實踐價值。同時,也要求科學家需要有人文精神。

至於聰明反被聰明誤、機關算盡反害了自己,更是突出強調了知性與德性結合的重要性。單純的理性又顯得行為過於機械、呆板,降低了對複雜情形的適應能力。若僅有善而缺少另兩性扶持,則成“老好人”,對社會無成就、無大價值。所以,三性俱全為理想,隻求其一為不可,在現實中應求得“樂於十全十美,而又安於不十全十美”。由三性的非均衡發展原理。可以說明個性發展的局限性。僅靠個性的發展還不足以保證個性行為的合理化,必須有社會力量的約製,這種社會力量表現為法製和道德。行為能否合乎法律和道德的要求是決定生存質量的重要因素。缺德違法者陷入惶惶不可終日的心靈不安的境地,沒有生存質量可言。法律作為理性的外在表現形式,也規定了個性健全發展的合理途徑。

三性非均衡發展,為反觀人性提供了全新的視角,正是由於三性的非均衡存在,造成了人生難以逾越的短板效應,鑄就種種遺憾。

抽象而論,在人的成長過程中,應不斷革除精神積弊、促進優良因素的生長。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完人。但在現實中很難做到這一點。三性非均衡發展理論已說明了這一點。三性的非均衡發展反映到人的內心世界,自我會深刻地感受到內在的不一致性。產生精神上的內在矛盾。一個人在幼年、童年、少年時代受出身、環境、親身經曆等因素的影響,大多是在不自覺狀態中形成了帶有“劣根性”的氣質性因素。在成年後無論走上何種崗位、達到何種地位,都很難消除。人在其生存發展過程中,為了適應特定環境的要求,內在氣質性的東西發生了適應性的變異,“士別三日,自當刮目相看”。在現實生活中,互相矛盾的氣質性因素常常存在於同一人身上,如所謂共處一體的“虎氣與猴氣”、“骨氣與脆弱”、“正大與陰暗”、“正邪兩賦說”等等。

隻有極少數人在現實複雜的社會生存發展環境中,能夠保持純真的狀態,象一般的人格升華為人格魅力。人格魅力,是一個人無論遇到何種情形,不做損害他人、傷害他人之事,都會對他人保持施愛、施助的行為傾向,這將對他人產生親和力、吸引力、凝聚力、影響力。而大多數人能夠做到基本的東西不變,附屬性的因素發生變異,也是可以達到內在的自我認同和外在的社會認同。比如,人格這個基本因素就不應發生改變,人格改變了,就會牽動人的整體性改變,即言行自我認同的標準和社會認同發生實質性的改變。如果由於為了獲得外在的某種利益,或者迫於某種壓力,喪失人格,出賣人格,將會造成人格徹底的改變。盡管其行為表現可以保持常態,但在其精神世界之中,將會陷入不可自解的矛盾之中。性格氣質因素、技能因素都可以發生適應性改變。人格這個基質性因素的穩定性和一以貫之,就是在現實之中實現內在精神和諧的最為基本的機製,它可以確保一個人自我認同和社會認同的穩定性,從而實現內心的安寧。至於屬於性格氣質類因素存在缺陷產生的問題,隻要沒有給他人、給社會造成危害、傷害,大可不必采取嚴厲自責的方式,不要因此讓人生伴有不必要的精神自殘症狀。

手機閱讀:

發表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