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七章 人與道(下)

經過一番對生存意識的探索,吳為發現精神程序設計缺少健康要素。他把健康要素引入程序設計之中,歸納了健康生存意識的八項要素。健康生存意識既非是單一性意識要素,又不是多樣意識要素的簡單堆積,而是由多樣性意識要素按照一定規則結合為一個有機的意識係統。

一是意識的價值指向性。它不是一般地指能動性的意識活動,意識的能動性乃是意識的天性。意識的價值指向性是經過人為性的自覺選擇而加以定向控製的意識活動,它決定後續意識活動的路向、路徑。它決定人的生存狀態的整體樣式。

二是能夠確立合適的價值組合目標。無論是通過外界輸入、注入方式,還是內部產生,都應有明確的價值組合目標,以便實現完美的自我控製。

三是意識的自知性。它是指為行動者自覺意識的狀態,對自身處境具有清晰的判斷,對自身努力的後果具有明確的預期,明白自身的局限。

四是意識的兼容性與平衡性的統一。對於由外界因素的變化影響而出現的內心世界的矛盾、衝突,能夠產生兼容性,從而通過內心世界的進一步調適、消解形成內在的平衡。這種平衡隨著外界因素或內心因素的變化會被打破而出現失衡,又可以通過內心調整保持動態的平衡。

五是意識的自足性與進取性的統一。自足性是人對於自身存在與處境達到平衡狀態、自身努力與結果之間的一種肯定性評價,以此可以使內心安寧,使人心安。進取則是意識到存在某些方麵的不足,需要進一步努力,以求進一步改善自身的生存處境。

六是意識的開放性。開放性的意識係統對於克服自身的封閉性、保守性,不斷接受、吸納外界新鮮信息。識別和抓住戰略性發展機會,保持機體的新陳代謝功能,十分重要。

七是身心兼備但更加重視心理健康的健康理念。

八是健康的生存意識應體現時代特征。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健康生存意識的內涵也不同,體現出不同的時代特征。當代人的健康生存意識應當表現出強烈的外向性心理調適特征。不應當是消極盲目的心態,而是表現出理性的、積極的、有效改變自身處境的心理特征。

養成健康的人格品質變得異常重要了。健康人格品質養成的五大原理:

一是親和性原理。意識的品質性因素也存在認同性、親近性、親和性。某些基本精神特性的形成,之所以帶有遺傳性,說明頻繁接觸是最見效的影響方式。象勤奮、懶惰這類品質往往是在人的嬰幼兒時代就能夠表現出來的心理傾向,這種自然傾向經過後天自覺強化而成為突出的品質。二是行動強化原理。行動是最好的強化劑。某些品質性的因素,僅僅認識到其重要性是不夠的。怯懦和勇敢,新戰士初上戰場麵對槍林彈雨,在跳出戰壕發起衝鋒前要經過多少次猶豫徘徊。最後往往是在瞬間的一躍之中完成了心理的轉變和飛躍。三是定向強化原理。意識能動性的自然表現狀態呈現為離散性、遊移性、飄忽不定性。對意識過程不加有意控製,或者注意力長期集中產生心理疲勞,意識就會呈現出其自然性特征。通常所說的意誌、信念不牢固、不堅定,正是意識流於自然而缺乏人為加固、升華的表現。所謂記憶是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神經元之間建立起固定的聯係,而養成某種品質性因素,要比記住某種東西困難得多。知識可以通過學習途徑獲得,意誌品質則需要在實踐中千錘百煉才能養成,而且在形成某種意誌品質的過程中,還要重視定向強化的作用,努力排除、遏製相反意念的滋生。四是誘導暗示原理。不是單純的重複。而是不厭其煩地不斷變換角度進行說服,久而久之,使處於遊移不定狀態的意念通過近似於極其嚴整的邏輯推理。堵塞了種種可能的溢出之路,終於使預期意念處於固定、鎖定狀態。五是意識無空白原理。人的意識天性即使不加任何有意的引導、幹預,它也會自然處於聯想、想象狀態,自然生發、萌生出種種的奇思妙想,它會自然地受到和接受外界的種種影響。關於意識形態領域的陣地無產階級若不去占領,資產階級必然會去占領的論斷,就反映了意識的這一固有的特點。有些科學家正是成功地利用了意識的這一特點,取得了突破性的科學成就。當集中思考某一問題不得其解時,采取放縱思路的辦法。任其自由自在地聯想,時常會使科學的慣性思維潛在地發揮作用。浮現出意想不到的思路,一舉突破難點。

單個人麵對人類偉大的創造物。普遍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生存壓力,需要確立健康的生存壓力觀即適度生存壓力觀。健康的生存壓力觀是通過人生價值的外部展現、實現的途徑、方式,使人的需求得到滿足,從而化解、消解生存壓力。在一定意義上說,生存壓力是人生某種目標沒有實現時所產生的心理緊張感。從這一角度考察,生存壓力的形成與消解具有周期性循環出現的特征。需要是人的積極性的心理基礎和源泉,人們形成某種需要並受到誘因刺激進入現實狀態時,會產生緊張、衝動、焦躁等心理壓力性症狀,由此促使人們積極尋求能夠滿足需要的對象或目標,當需要與目標聯係起來,人通過各種行為活動達到目標,需要變成了目標,滿足了需要,原來緊張、衝動、焦躁的壓力性心理症狀會得到有效緩解和消除,相應產生輕鬆、愉快的感覺;這時,人可能會產生或激起進一步的需要,尋求新的滿足目標,開始新一層次的循環。

他又歸納總結出減輕心理壓力的9種方法。

1提升重要性。改進、提升對所從事活動意義的看法、態度,賦予其重要性或者崇高性,或者感覺事情具有極端重要性,把所做之事的意義提升到極致,產生積極心態,相對而言,承受的壓力會相應減輕。所賦予的意義不同,心理感覺份量也不同。

2分解壓力。對當前所做多種事情,按照其重要程度和處理的難易程度,采用級次化處理技術,分出先後順序、輕重緩急,急則治標、緩則治本,對壓力實行分解。

3時間上的推移。某些事情當即處理若壓力過大,則采取放一放、等一等的方式,時過境遷,壓力隨之降低。

4戰勝畏懼、勇於迎接挑戰。經驗證明,對有些事情越怕越緊張、越緊張心理壓力越大,正麵迎接挑戰,反而有可能會使壓力頓失。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說明正麵衝突激發出抗爭的勇氣是消解壓力的最好辦法。

5消除壓力源。也就是消除產生壓力的根源,一勞永逸地消解某種形式的壓力。

6調低期望值,避免承受過度壓力。不宜追求十全十美,樂於十全十美,但安於不十全十美。

7排除法。做到“三不想”,即不想無用之事、不想不高興之事、不想無能之事。

8行動減壓。采取某種積極的行動,分散注意力,通過心理活動的轉移替代,減輕壓力。

9重視修養。加強對健康人生價值觀的修煉,增強社會責任感,提高對有社會價值意義事情的心理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