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禦前激辯,針尖對麥芒

盡管杜士儀如今已遭貶斥,可裴璀作為大媒,親自往觀德坊杜宅走過一趟提親,送去的定親禮物卻是絲毫不馬虎,原就是趙國夫人李氏在此前口頭訂約之後,提早為兒子置辦下的。而杜士儀早先就打算拿出兩萬貫來給杜十三娘置辦嫁妝,因而盡管這一次看上去有些倉促,但家奴部曲當日便悉數出動,從前那些早就定好的東西紛紛從南市各大商肆中送了過來,一時間把前頭院子裏的幾間屋子堆得滿滿當當。

而同在觀德坊的官宦人家也好,平民百姓也罷,很快都從杜氏家人口中打探得知杜士儀此次要趕在南下嶺南前,把嫡親妹妹嫁入清河崔氏,因而婚期可說是趕得無以複加。當得知清河崔氏竟對此並不在意,雖有人暗中譏嘲,但更多的人都是感慨於杜士儀愛護妹妹,崔家亦體恤杜氏兄妹之情。

於是,當天行過納彩和問名,次日竟立時就是納吉和納征之禮。當永豐裏崔家按照古禮,送來了大雁和幾乎塞滿了巷子的聘禮時,圍觀的人群竟是把附近幾條十字街都給堵得嚴嚴實實。

然而,在這種熱鬧喜慶之中,人群卻隻聽得後頭好一陣大聲喧嘩,緊跟著便是一陣扯破喉嚨的嚷嚷:“讓開,快讓開陛下宣召”

這時候竟然天子宣召?宣召的是誰?杜十九郎不是已經被貶了嗎?

盡管人群一下子為之炸了開來,但眾人還是紛紛往兩旁退避讓路,總算是堪堪騰出了一條足夠一人通行的路來,讓了那一身內侍服色的宦官和兩個隨從通過。這一行三人策馬小跑到了杜家門口,頭前那個宦官便縱身躍下馬背,大聲說道:“陛下宣召,快請杜郎君立時隨我等入宮”

家中平日都是杜十三娘主持家務,可現如今她都要出嫁了,杜士儀當然得親自出麵替妹妹操持,所幸秋娘和竹影如今都能獨當一麵,月影雖年紀小些,可也能幫上手,而赤畢等人在前頭招呼那些崔家送聘禮的人,他則是親自接待崔儉玄的長兄崔承訓丨兩人雖則早就相識,但並沒有太多的深交,可今後就是姻親了,崔承訓丨最關切的是杜士儀此次遭貶的事,一來二去還沒說出個所以然來,外間的動靜就被人報了上來。

盡管今日是崔家下聘的大日子,可崔承訓知!道,天子宣召比什麽都重要,更不要說興許還關乎杜士儀的前程命運。因而,他立刻站起身來,滿臉凝重地說道:“杜十九郎,此處的事情有我即可,你立時入宮去吧君前容不得半點失誤,你千萬小心”

“那就容我失禮了”

這會兒宮中來人,杜士儀心知肚明,不外乎就是因為自己一個遭貶之人的動靜實在太大。然而,他也是被這一次的突發事件逼得不得不豁出去賭一賭,否則便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因而,他向崔承訓丨拱了拱手後就立時出了正堂。他也不忙著先去見那宣見的宦官,而是緊趕著回房換上官服,這才來到了前院。

甫一照麵,他便立時認出,此時此刻前來宣召自己入宮麵聖的這個宦官,依稀竟有幾分麵熟。微微一沉吟,他便笑了起來。竟是當日探花筵時之人

“李靜忠,原來是你。”

見杜士儀還認得出自己,李靜忠目光閃爍,卻隻是微微頷首沒有說話,等到杜士儀身邊隨從牽來了馬,他待其上馬後,自己也躍上了馬背。直到進了洛陽宮,剛剛兩個隨從都垂手退下,他引著杜士儀一路往宣政殿方向行去,覷著四下人都離得遠,這才用極低的聲音說道:“杜郎君,陛下今天心緒很不好,還請你千萬小心些。惠妃讓奴婢捎話給杜郎君,多謝杜郎君能夠為楚國公說一句公道話。”

上次這李靜忠在探花筵上陪侍自己,就曾經坦陳是武惠妃的人,如今又提醒了這麽一句,更代武惠妃致謝,杜士儀頓時暗自苦笑。他如今在朝中還隻是微不足道的人物,原本根本不想卷入後妃之爭中。倘若不是藍田縣主之案他惡了王皇後,此次張嘉貞又明顯公報私仇,單單薑皎黨羽就陷進去多人不說,更是以杖刑上公卿,他還不至於膽大到封還製書的地步。如今武惠妃這空口白話的感激,對他來說並不能解燃眉之急

接下來這一關能否安然度過,便是生死榮辱兩重天

心中豁出去的他踏入宣政殿之際,已是把所有顧慮都排遣一空,換上了一張從容鎮定的麵孔。作為常朝以及朝會之後接見大臣的地方,自然是空曠寬闊,人少時更有一種冷寂寥落的滋味,此時此刻禦座上的天子沉著一張臉,左右內侍宦官無不是低垂著頭,仿佛連呼吸都摒止了一般,那氣氛何止凝肅在這種僵硬得仿佛連空氣流動都為之停止的環境中,他不禁感覺到了一股深深的壓力。

“杜士儀,你很好。”李隆基終於開口打破了沉寂,可第一句話便是語帶雙關,緊跟著又哂然冷笑道,“你從門下省左拾遺出為衡州司戶參軍,結果官民送行,又是緊趕著嫁妹,看著你這大張旗鼓的架勢,恐怕別人還以為你不是貶斥,而是榮升一般”

“臣不敢欺瞞陛下,臣和崔十一郎是同門師兄弟,交情莫逆,因而去歲他喪服期滿後,臣就已經為幼妹十三娘和清河崔氏口頭定下了婚姻之約,崔十一郎河南府明經科解送之後,便行完婚。前幾日他得了解送出場回來後,得知臣即將前往衡州上任,崔家知道十三娘隻有臣這唯一一個至親兄長,所以方才打算立時完婚。臣本不想委屈了妹妹,可卻拗不過他們,因而所能做的不過傾其所有置辦嫁妝而已。畢竟如今一別,不知多久方才能夠相見。”

李隆基已經讓人去打探過,所奏都是崔家聘禮如何豐厚,杜家置辦嫁妝如何豪氣,再有就是給杜士儀送程儀的裏頭有多少達官顯貴豪門世家,可此時杜士儀的回答也著實中肯。而短短一兩日,上書為杜士儀求情的官員就已經有十數人,他的怒火曆經幾日,也已經漸漸平複了許多,當初沒想過的那些關節,眼下卻已經另有考量。

“至於陛下說臣大張旗鼓,猶如榮升,臣不敢苟同,雖貶猶門庭若市,其如公心民意也。臣封還製書,乃是身為諫官的職責。陛下不以臣微末,自萬年尉半歲有餘便超遷左拾遺,臣銘感五內律者,綱也,此次楚國公之案付中書門下究其狀,然未得人證物證諸多實據,便奏其罪斷其刑,民間非議本就不少。更何況縱得其罪,其刑亦當依律而行。楚國公昔日煊赫,今朝得罪,明正典刑方才昭顯陛下之明。中書門下不以常刑斷罪,而責以非刑,臣身為諫官,自應不當則諫”

李隆基尚未說話,原本靜悄悄的大殿中,突然傳來了一個中氣十足的聲音:“好一個不當則諫然則杜士儀,你捫心自問,就真的並無分毫私心?昔日你能得京兆府解頭,楚國公薑家便曾經在縣試府試一再打過招呼,薑皎之子薑度更屢次出入你之門庭,安知你不是以私誼廢公事?”

這是……張嘉貞的聲音?真真沒想到,今日李隆基這天子竟不止召見自己,還有一個中書令張嘉貞在,而且堂堂宰相藏著聽壁角,君臣二人著實還真是想得出來

窺見李隆基並沒有多少表情變化,杜士儀便大膽地往聲音來處看去。卻隻見張嘉貞從大殿上一根廊柱後大步走了過來,隨即看也不看他一眼,徑直越過後深深向天子施禮道:“陛下,杜士儀不但妄議國事,而且分明因私廢公”

能夠和宰相當麵打擂台,杜士儀何止提起了七分精神。他也顧不上自己和張嘉貞之前的品級資曆無不差著十萬八千裏,當即朗聲說道:“昔日夫子曾讚祁黃羊,‘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祁黃羊可謂公矣,。舉賢如此,斷事同樣如此,不分親仇,隻論對錯臣聞古語雲刑不上大夫,何也?因士大夫近於君,所以養廉恥。故士可殺不可辱,何況楚國公昔乃近臣?張相國為宰相之尊,領旨斷事之際卻不思律法,不近人情,隻求殺一儆百,眾所戰栗,莫非這便不是因私廢公?”

張嘉貞為宰相之後素來說一不二,哪怕資曆年紀全都比他更長的源乾曜尚且不放在眼中,哪裏瞧得起杜士儀這初出茅廬的乳臭小兒?然而,此刻對方麵對他這指斥,不慌不忙,反倒把同樣的因私廢公四個字砸了回來,他登時氣得幾乎吐血。

可就在這時候,外間卻還偏偏傳來了一個通報聲:“陛下,開府儀同三司宋憬,門下省侍中源乾曜求見。”

李隆基見杜士儀竟然敢和張嘉貞公然質辯,還把張嘉貞說得麵紅耳赤,他不禁挑了挑眉,此刻聽到宋憬和源乾曜都來了,他方才淡淡地吩咐道:“讓他們進來”

一聽到宋憬和源乾曜竟是來了,杜士儀登時心頭大振,麵上卻露出了訝異的表情。他封還製書之前沒見過宋憬,封還製書之後也沒有見過宋憬,再加上這位赫赫有名的鐵麵宰相素來無人敢疑其私至於源乾曜,他可一貫沒怎麽指望這個老好人果然,當他用眼角餘光瞥見宋憬和源乾曜入殿後從自己身側走過,繼而來到和張嘉貞平齊的地方站定之後,雙雙行禮拜見。

當次之際,麵色肅然的宋憬當先開口說道:“陛下,臣聽聞就在昨日,楚國公薑皎已經決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