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油荒
吾讀小說網提醒書友注意休息眼睛喲當第一縷陽光從地平線上飛射而來時,人們又開始了一天忙碌,然而一個消息卻像是一顆巨大的原子彈,強大的衝擊波瞬間席卷整個世界,昨天夜裏,全世界所有的產油地同時受到襲擊,那些恐怖分子非常的強憾,產油地的保安人員根本沒有還手的機會,不過他們的目標是石油,並沒有對那些工人下手,這是一點值的慶幸的,可是大量的石油被澆毀,就連那些裝上船準備運出去的油輪也沒有幸免,全世界一下子進入的石油荒,各國同時把石油做為自己的戰略儲備,禁止賣出一滴油,誰也不知道下步會發生什麽,石油,這個做為世界的血液,對於現代社會有著不可替代的做用,人們已經離不開它了,然而今天,人們卻發現一滴油都買不到時,場景可想而知。
大量的民眾走上街頭,要求政府準許石油集團賣油,大量的車輛一下子成了擺設,生活的秩序完全被打亂,仿佛今天就是世界未日一般。
各國一下子進入了戰備狀態,軍事部署越加的頻繁,一方麵要防止鄰國的進攻,一方麵又要想辦法以最快的速度獲得石油,石油已經成了所有國家眼中最重要的東西了。
不多時米國就宣布將進攻利比亞,馬上就有數十個國家響應,這些國家都是歐美國家,他們的借口就是,這次事件就是利比亞做的,為的就是想把握住世界上的能源出口,從而成為第二個世界霸主,為什麽說是第二霸主呢,那還用說嗎,第一個霸主就是米國了。
事情是這樣的,昨天各大產油地同時受到襲擊,隻有利比亞沒有受到襲擊,就連港口內的那些油輪都沒有受到襲擊,而且,那些不是利比亞國家的油輪就算是離得利比亞沒有多遠的海上行駛中也會受到襲擊,昨天從襲擊開始,利比亞就沒有一艘油輪出過海了,可以這樣說,利比亞在昨天的襲擊中沒有受到一點隕失,反而因為產油地的受襲,石油的價格受到的牽動,大幅上漲,狠賺了一筆,這不得不讓人懷疑他了。
米國的帶動下,數十個國家都是石油進口國,順著剛剛的天劫事件還沒有完全解散的部隊,一下子就集結了大量的軍隊,準備進攻利比亞。
其實這件事一看就是個借口,隻要是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的出來,利比亞根本沒有那個能力,能同時進行全世界範圍內的恐怖襲擊,因為這些產油地不少都是受到重兵把守的,不是那麽容易就被攻破的,而且利比亞看似是在這次事件中受到了很大的利益,可是一想到事後他們可能受到的反擊,他們也不會做出這種得罪全世界的傻事。
不過那些國家可不會這麽想,他們隻是需要一個借口而以,哪怕這個借口漏洞百出,也沒有什麽,米國進行這麽多次戰爭有幾個是以正當的理由出發的,以各種借口進攻那些弱小的國家,向來是米國人最喜歡做的事,而且這時候他們急需要找到一個轉移民眾視線的事情,隻要把利比亞打下來,他們就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把石油運回自己的國家,誰讓全世界就剩它的石油產地保存的最完好了,其它的石油國就算是打也來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把油井修好,這次襲擊把這些油井破壞的非常徹底,要想修好它們,怎麽也需要一個星期左右,可是這些國家等不了,一個星期後誰知道世界會變成什麽樣子,就以米國這個所謂的自由的國家來說,槍支可是在平民中大量存在的,也許過一段時間還沒有石油,那些瘋狂的自由慣的民眾就會拿都會機槍衝進軍事基地去搶那些國家的戰略儲備用油。
此時的利比亞人民還沒有從喜慶中反應過來,昨夜的事情他們也是知道一些的,大量的石油產地被襲,全世界的石油供給出現了斷層,油價立刻就漲了十幾倍,做為一個石油出產國,又在這次事件中沒有受到在的傷害的國家,他們當然有理由高興,可是隨後米國等國的戰爭宣言徹底將他們眾天堂給打進了地獄,那些滿載著石油的輪船還來不急出港就被各國聯軍給堵在了家門口。
此時利比亞已經進入了一級戰備狀態,大量的軍隊出動,全民下發槍支,隨時準備戰鬥。
的黎波裏國防部總部內,卡紮菲一臉平靜的坐在椅子上,身為這個國家最高的領導者他的辦公室並不顯的豪華(黑道之少年輕狂)。
卡紮菲是個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他的行動常常令人難以捉摸。這是因為他從小在沙漠裏長大,過慣無拘無束的遊牧生活,加之上學時喜歡看烏托邦和無政府主義的書籍,因而養成了**不羈的性格。比如,1988年,他親自開推土機推倒的黎波裏監獄的大牆,放出400名政治犯。卡紮菲瘋狂反美,但對釋放在黎巴嫩和菲律賓扣押的西方人質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當他憂傷時,他不是醉心於文學創作,就是一人到沙漠的帳篷裏靜思,聆聽真主的聲音。
卡紮菲善於演說,他講話從不用講稿,口若懸河,慷慨激昂,不時揮舞著雙手,顯示出勇氣和力量。他喜歡用戲劇性的行動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政策,因而常常引起人們的非議和諷刺,甚至說他是“言行無度、不合情理”的怪人。1988年,在阿爾及利亞舉行的阿盟首腦會議上,卡紮菲右手戴了一隻白手套,說這是為了與“美國走狗”握手時不至髒了自己的手。
2000年7月,卡紮菲率領由二百多輛汽車組成的龐大政府代表團,白天驅車趕路,夜宿臨時搭的帳篷,浩浩****地穿越撒哈拉大沙漠,前往多哥首都洛美,出席非統組織首腦會議。他的這一行動一是他要通過此舉宣傳他建立“非洲聯盟”的倡議;二是他要用事實向人們證明,他修建穿越撒哈拉大沙漠高速公路的主張是可行的。
世人對他的評價是毀譽參半。但不管是他的支持者和反對者,都不得不承認這樣一個事實:卡紮菲領導這個大約有六百萬人口的國家擺脫了貧困,成為非洲最富裕的國家。
就是這個時候他還是表現出一個國家的領導人所體現出的那種大氣,一點也沒有為各國派軍包圍利比亞而緊張,他知道,這個是一個局,一個以利比亞為誘餌的局,他此時要做不是緊張、害怕,而是想著怎麽擺脫這個局。
PS:今天下班晚,寫不了二章了%……
享受閱讀樂趣,盡在吾讀小說網是我們唯一的域名喲!html/3/3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