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材料為王(上)
此外,材料的不同,對設計的要求也有差異,當蘇霍伊就此對設計方案進行了微調之後,這款被西方稱為“雨燕”的戰鬥機以其超乎想象的速度、機動性、航程和超強的機身防護成為了這個時空二戰期間最優秀的活塞式單發戰鬥機,沒有之一。
之所以基礎薄弱的中國航空能夠一鳴驚人,除了引進的大量外國先進設備和優秀人才之外,材料科技方麵的巨大優勢更是居功至偉。環氧樹脂強化泡桐木在曆史上因為出現得太晚,當時飛機所用的合金已經由鋁合金為主過渡到了鈦合金,而且門類繁多、性能優異,加之噴氣式飛機速度太快而阻力極大,因而對機身強度的要求遠比活塞式飛機高得多,尤其超音速飛行產生的表麵高溫更是一個無解的難題(環氧樹脂雖然在各種合成樹脂當中抗燃性算是相當不錯,但溫度太高的話還是會軟化、甚至起火燃燒的。),同時當時還有碳纖維等許多強力的非金屬材料備選,加之強化泡桐木的人工成本又高,因此價值就很有限了。但在二戰尚未全麵爆發的眼下,這種材料的性能卻絕對是鶴立雞群,就連曆史上造就了零式戰鬥機神話的所謂“五十嵐金屬”——鉻鎳錳超硬鋁合金也遠遠比不上,在強度相近的情況下,強化泡桐木基礎比重不到0。15、整體比重也不到0。4的極度輕盈很明顯具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以現在邊區的工業基礎。生產強化泡桐木的成本反而要比鉻鎳錳超硬鋁合金低一些。。。。。。
邊區所產渦輪增壓器性能的強大也與應用了超時代的耐高溫材料有著直接關係,而這些合金還隻是以胡衛東提供的後世坦克炮管鋼材料改出來湊活著用的,因此可以想見,當胡衛東記憶中的那些彈藥、炮管與裝甲材料用於它們最適合的崗位時,效果會有多麽驚人。這裏單舉一個例子,致遠號在之前的戰鬥中受到了重創,兩座後主炮塔的正麵裝甲幾乎全被打爛,因此胡衛東很自然地就順便給其換上了新的。新的炮塔裝甲較前簡直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須知哪怕是後世穿深能力測試所用的普通均質鋼(後世坦克炮穿深動輒七八百甚至更多毫米厚度的就是這玩意),包括硬度在內的各項強度也都是二戰時期同類合金鋼的2-3倍(換句話說,後世的坦克炮打二戰時期的裝甲鋼。穿深超過2米都是有可能的。。。。。。),如果再應用上複合裝甲等超時代技術,效果就更是強得難以想象。
話雖如此,由於複合裝甲維修不便(打壞了都是直接整塊換新的,坦克體積小,這麽做無所謂,軍艦的話,花費太高了。),因此在軍艦上很難應用。而且因為需要量太大,一個軍艦主炮塔裝甲的重量就相當於幾十輛乃至幾百輛坦克裝甲的總重。所以太貴的特殊材料也用不了,加之胡衛東不想令致遠號的航速與續航能力受到太大影響,因此隻將炮塔正麵裝甲的厚度增加到了80mm(頂部側麵背部的裝甲厚度增加到30mm),抵禦穿甲彈的能力相當於致遠號原先所用裝甲240mm厚度(注1)的效果,原本最大的弱點反而一下子變成了優勢,而軍艦其他部位的裝甲也被相繼更換,其整體防禦能力頓時超過了當時世界上的任何一型重巡洋艦。。。。。。
而由於艦首改為了目前世界上還很少用於軍艦的球鼻艏,致遠級的最大航速不減反增,達到了36節。隻是巡航速度有所下降(注2)。另外不得不提的是,胡衛東將將艦上搭載的三架水上飛機撤掉了,這樣既騰出了載重和空間,又避免了火藥彈射器(注3)及其下麵的備用火藥庫在戰鬥中被敵擊中而禍及全艦。
至於水上偵察機校正炮擊的作用,隨著正規艦載雷達的安裝而變得不再必要。在晴好(以這個年代的科技水平,惡劣天氣下敵人的偵查距離同樣受限,所以不必過分擔心。)天氣下。艦載雷達對海可以探測到四十公裏開外的敵艦,用於引導艦炮足夠用了,要知道海戰中除非敵艦處於停泊狀態,否則至少也要在25公裏之內才有命中敵艦的可能;而對空探測距離更是達到了150公裏開外。足以及時發現來襲的敵機了。
雖說偵查範圍肯定還是水上飛機更大一些,但是飛機偵查目前基本還是靠目測(二戰時期的機載雷達探測距離隻有幾公裏,空戰與夜間有點用,白天對海搜索還不如直接目測。。。。。。),因此往往發現敵人的時候自己也被發現了,偏偏水上飛機速度又慢,被敵機纏上就別想擺脫了,反倒容易暴露己方軍艦的存在。。。。。。
注1:二戰幾個主要海軍強國艦用裝甲鋼的性能相比,英國的最好,德國稍次(但結構鋼最好,因此抗沉性極強。),美國的與兩國有一定差距,而日本除了大和武藏這兩艘集中全國之力搞出來的精品和美**艦裝甲性能相近之外,其餘軍艦所用的裝甲放到英德那就是次品,因此本書中設定為現代均質裝甲鋼的強度是日本裝甲的3倍、美國的2。5倍、英德的2倍。。。。。。
注2:球鼻艏可以減小興波阻力,在功率不變的前提下提高艦船航速1-2節,但其中原理頗為複雜,特定的形態隻在其對應的某一不大的航速區間內效果明顯,差得大的話甚至反而增大阻力,胡衛東選擇加強最大航速,那麽相距較遠的巡航速度自然就要受到影響。至於球鼻艏的設計,邊區現在有整整六七個世界級的流體力學專家,有他們幫忙自然毫無難度。。。。。。
注3:二戰期間飛機彈射器基本都是火藥彈射器,優點是結構簡單,但同時也是軍艦的一大安全隱患,加之彈射的力量偏小,不足以助飛包括後來的噴氣式飛機在內的各種重型飛機,因此戰後被蒸汽彈射器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