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工業建設(上)
毛毅可看後不服,讓人帶話說,蔣委員長沒能幹出成績是因為國家內憂外患、困難太大,中央政府雖然資源多,但負擔也大,不能據此認為蔣不如閻。
“那我就與先生打個賭吧,若我們能在一個月內製造出比中正式更好的步槍,先生從此就為人民工作如何?”,胡衛東寫道。
而毛毅可的回答是“若如此,鄙人縱為一小工亦無怨,但恐將軍言過其實爾。”
此後毛毅可一直很安分,胡衛東沒派人強行進去,他也沒有任何過激的舉動,隻是耐心地呆在裏麵,對胡衛東派人送去的食物和生活用品也來者不拒,全然不擔心胡衛東從中搗鬼。為此有人向胡衛東建議在食物中下點迷藥,但胡衛東卻搖頭拒絕道,“信用要想建立起來很難,破壞起來卻非常容易,我們不可因小失大。而且毛先生熟悉工廠情況,本身又是槍械專家,若能投身革命,對我黨我軍的軍工事業將會有很大的幫助。”
為了完成與毛毅可的賭約,胡衛東拋下軍務親自主持新槍的研發,劉鼎等兵工廠的技術骨幹也都廢寢忘食地投入到工作之中,而年輕的吳運鐸則更不會放過這一難得的學習機會,他就像一塊幹燥的海綿一樣貪婪地吸取著前輩們的知識與經驗,技藝與見識都有了驚人長足的進步。
胡衛東一開始是想要搞出最為經典的AK47來的,以鞏縣兵工廠的設備條件,應該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考慮到如今中國可憐的子彈生產能力,胡衛東最終還是選擇了曆史上建國初期由蘇聯SKS半自動步槍改進而成的56式半自動步槍。這種槍型曆史上從建國初期一直用到對越自衛反擊戰,其間甚至擠掉替代它的63式自動步槍而重新列裝正規解放軍,經典程度自是不必多說,胡衛東雖然對槍械遠不如對大炮和彈藥那樣熟悉,但這種經典槍型的結構他還是了如指掌的。加上手邊又有劉鼎這個曆史上傑出的軍工專家與不少優秀的技術工人幫忙,胡衛東隻花了三天時間就將第一把樣槍造了出來。胡衛東一開始還想給其安上戰術導軌,但卻很快發現要想加上這個設計,整槍的設計也必須有所調整,時間上隻怕來不及,而且現在還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國內科技工業又極其落後,連個瞄準鏡都貴得要死,戰術導軌的意義其實有限,反倒是若被鬼子學去會很麻煩,因此胡衛東果斷地拋棄了這一目前沒有太大意義的設計,直到數年之後生產出來的八一式突擊步槍上才開始應用......
但目前這種步槍所配備的7.62mm×39mm中間威力彈還未問世,胡衛東不得不帶領大家加班加點改造子彈生產線,總算是趕在約定日期之前半天試生產出了可以使用的槍彈,這下毛毅可終於無話可說了,乖乖地離開了彈藥庫聽候胡衛東的差遣,但他的臉上卻滿是喜悅和興奮,因為他歸國這麽多年了,現在才總算是看到了中國軍工崛起的希望,所以對那位十分器重自己的蔣委員長,他隻能說一聲“對不起”了......
雖然造出了樣品,但若想要大批量地生產,胡衛東卻發現並不像他原先以為的那樣簡單,雖然德國產特種鋼的質量比曆史上先後用於該槍的蘇聯50AE、50AZ特種鋼、30GrNi2MoVA合金鋼(槍機)與國產的替代品50BA槍鋼和30GrMnMoTiA合金鋼(槍機)隻好不差(注1),但問題是國內不能生產,全得依靠進口,價格高昂不說,而且很難買到並運進蘇區。為了避免庫存的德國特種鋼用完之後兵工廠無米下炊,胡衛東決定建一座特種鋼材廠,同時設法外購鉻錠,以滿足某些部件鍍鉻的需要,盡快實現56式半自動步槍的完全國產化。
此外,胡衛東還提出了建設“一條龍”軍工係統的設想,除了大力建設技術難度相對較低的采礦、采石、有色冶金(主要是銅、鉛、鋅三樣)、石灰、水泥、耐火材料、普通玻璃等基礎工業之外、還要設法解決炸藥、鋼材和電力的供應問題。
其中,製造炸藥所需的化學原料當中,硫酸是重中之重,而鞏縣兵工廠生產化學品的“新廠”裏雖然已經有一個發煙硫酸廠正在建設,但該廠卻是以硫磺為原料的,成本高昂不說,而且還得大量外購。胡衛東記得這一帶盛產黃鐵礦,以此替代硫磺作為製造硫酸的材料,完全可以自給自足,而且成本也會大幅度下降。但是使用黃鐵礦作為原料,就必須采用先進的沸騰焙燒技術才行,好在這種技術先進是先進,工藝難度卻並不大,曆史上50年代中國就能自主研發成功,以鞏縣兵工廠的條件,加上胡衛東這個“先知”的指導,立刻上馬都沒有問題。而沸騰焙燒爐除了可以利用黃鐵礦等便宜的含硫礦物作為生產硫酸的原料之外,對燃料的要求也低得驚人,就連一般情況下幾乎沒用的煤矸石也能在沸騰爐中充分燃燒,因而進一步大大降低了成本,這在後來的火力發電廠的建設中有了更加廣泛的應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建造沸騰焙燒爐的過程中,胡衛東對於後世流態化技術的理解進一步加深,並將其應用到更加廣闊的領域之中,使得操作連續,生產強化,過程簡化,為後來中國化學、石油、冶金、原子能等眾多工業部門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
注1:材料工藝因為保密較為容易,使得先進國家可以長時間保持優勢,那些後進國家(不包括崛起初期的德國、美國,因為它們的科技水平一開始就很高,差距隻是在經濟總量上。)除非獲得大麵積的技術轉讓,否則要想在材料方麵大幅度、全方位地縮短與先進國家之間的差距,幾乎是不可能的。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在很多領域已經趕上了世界先進水平,唯獨材料方麵仍遠遠落後於西方(中國發動機不行歸根到底也是材料問題),平均有半個世紀的差距,而德國又一直是材料科學的龍頭老大,即使是二戰之前的德國,在不少方麵也都比後來已經成為世界工廠的中國更強,何況56式半自動步槍其實隻是二戰時期的產品,材質方麵不如德國貨很正常,當然性價比就另當別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