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過年(三)
因為在本村沒有親戚,宋潔隻跟趙娟去了幾家關係較好的鄰裏,一出門就能看到人們走街串巷好不熱鬧。
拜完年,趙娟就把女兒送到家中補覺,她自己則串門去了。
宋潔一覺睡到大天亮,睡得真是舒服極了。睜開眼便聞到了一陣餃子的清香,止不住的往鼻孔裏鑽。耳邊還傳來了陣陣的鞭炮齊鳴。
這時宋潔十分自覺的穿上衣服爬了起來,還惹得趙娟一陣調笑,說她是小饞貓鼻子尖。糗的宋潔耳朵尖都紅了。
新的一年新的開始,就由這頓餃子拉開了帷幕。
餃子是中國的傳統美食,已有千餘年的曆史,餃子原名“嬌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
東漢末年,張仲景辭官從長沙回到家鄉,見很多窮苦百姓饑餓受寒,就連耳朵都凍爛了,他心裏非常難受,決心用自己的醫術來救治他們。
因此他發明了一種藥,名叫“祛寒嬌耳湯”,其做法是用羊肉和一些祛寒藥材在鍋裏煮熬,煮好後再把這些東西撈出來切碎,用麵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下鍋煮熟後分給乞藥的病人。沒人兩隻嬌耳,一碗湯。人們吃下祛寒湯後渾身發熱,血液通暢,兩耳變暖。吃了一段時間,病人的爛耳朵就好了。此湯還被曆代醫者奉為經典。
張仲景舍藥一直持續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們慶祝新年,也慶祝爛耳康複,就仿嬌耳的樣子做過年的食物,並在初一早上吃。人們稱這種食物為“餃耳”、“餃子”或扁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紀念張仲景開棚舍藥和治愈病人的日子。
現在人們不用餃子來治爛耳朵了,但大年初一包餃子的習俗還是流傳至今,並在其中包一些其他的東西來顯示吉祥的寓意。
初一早晨的餃子也是有講究的,宋潔家裏麵包著硬幣,年糕,紅棗,花生,糖和豆腐皮六種,每樣各六個。分別寓意著求財,高升,甜蜜,福氣等等。
宋潔早在趙娟包餃子時就知道了這個習俗,因此吃飯的時候特別積極。她人太小,最多能吃十個餃子就撐了。為了吃到包硬幣的那些餃子,她就仗著自己年紀小,拿筷子挨個紮餃子,感覺硬硬的就夾到自個碗裏去。
女兒能多吃是好事,趙娟並不阻止,反而興致勃勃的加入紮餃子大軍,和女兒比起賽來,看誰能先吃到錢。
第一口吃下,宋潔就被硌了一下,吐出來一看是一枚紅棗。她趕緊美滋滋的向趙娟炫耀,下巴抬得高高的。
誰知趙娟不搭理她,低頭拚命的猛吃。宋潔一看,這也太奸詐了,欺負咱嘴小怎麽滴?不能認輸,夾起一個餃子就往嘴裏填,咽下去才感覺到原來是甜的啊,正待跟媽媽匯報。
卻見趙娟嘴角一頓,吐出一枚硬幣來,宋潔嘴巴撅起,這也太打擊人了吧。又低頭把臉埋在了碗裏開始猛吃。
在她都快要絕望的時候,忽然小牙一蹦,吐出一看,是枚硬幣!此時,她才咧著她缺了一顆門牙的嘴“嗬嗬”笑了起來。
趙娟也不逗她了,說道:“這下如願了吧,看來你明年一定能花錢。這個餃子別吃了,硬幣上有細菌,吃別的吧。”
宋潔哪還能吃下去,西瓜肚都出來了,再吃就爆了。不過總算完成了任務。
大年初一誰全年最悠閑地一天,也不用趕親戚,正是串門的好時候。
半上午的時候,趙娟領著宋潔來到了李嬸家,李嬸的院子裏散落了一地的鞭炮紙,堪堪掃成一堆,堆在牆角。
坐在李嬸家暖和的炕上,趙娟和一些老娘們開始東家長西家短的談天說地。
宋潔對這些不感興趣,就去逗小燕兒玩。兩人擺弄著小燕兒的新玩具,吃著糖果,還得陪著小孩子玩過家家。她並不覺得不耐煩,反而玩的興致勃勃。
她不知道書中那些重生人士是怎麽想的,瞧不起小孩子,迫不及待的跳級,成長。反正她是要重溫一回童年,不留任何遺憾,自在過生活。
小燕兒跟她說了許多悄悄話,還問宋潔最好的朋友是誰,宋潔自然回答是她啦,這問題小燕兒都問她好幾遍了,真是不厭其煩。不管多大,女孩子們總有無數的小秘密要跟閨蜜分享,也總希望自己在對方眼中是最重要的。
有一回,宋潔回答遲疑了一會兒,惹得小燕兒好幾天沒搭理她,她哪還敢踩雷,自然回答的順溜無比。
一會功夫,宋潔就從孩子她爸變到孩子她媽再變成小孩子,輪了一圈兒。過家家也不是誰都能幹的活啊。
陪著好朋友玩著遊戲,耳邊聽著親人們高談闊論,宋潔隻覺得歲月靜好,恨不得時間永遠不要過去,隻是停留在這一刻。
奈何時間總是不會為任何一人停下腳步的,正月裏人們都忙著走親戚,轉眼就來到了正月十五。
這些天宋潔明顯感覺自己變胖了。以前生活不好,她的小臉都有些蠟黃。過年這幾天吃的很好,她迅速補充了營養,臉蛋都鼓了起來,皮膚也白裏透紅了,就像年畫上的福娃娃,怎麽看怎麽可愛,人見人誇的。惹得小屁孩一頓臭美。
她的父母長得都不賴,趙娟就不說了,就是她那便宜爹長得也不錯,要不趙娟怎麽嫁給他了呢,宋潔將來自然也不會差了。
到了十五這一天卻是全村最熱鬧的一天,光聽小燕兒提起就不下十幾遍,耳朵都要起繭子了。
這天村裏來了巡回演出的秧歌隊,這幫人一路載歌載舞,從別的村一直跳到了小張村。
老早的時候小燕兒就牽著宋潔兩個伸長了脖子等著看演出,一聽到嗩呐聲響起,兩人就趕忙跑到了秧歌隊伍前。
宋潔頭一回見到這麽熱鬧的場麵,以前電視上看的自然不算。
隊伍拉得很長,裏麵有很多都是上了年紀的老爺爺老奶奶。他們穿的紅衣綠褲,臉上抹著胭脂,額頭點著紅印,肩上扛著綢子,腳下躲閃橫挪,邁著四字步,隨著嗩呐聲翩翩起舞。顯得特別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