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怒海爭鋒 第一百六十七章 目標,琉球群島!
“這艘沉沒的船隻的確是我大英帝國商船,不過看這情況應該是被日本人雇傭去運送兵員武械,按照戰時國際法的規定對方的確有權利俘獲或擊沉這樣裝有戰時違禁品的船隻。”
副官傑克從身上掏出一本名曰“海船識別手冊”的小冊子翻了翻,不緊不慢的道。
“這是什麽話,按照巴黎海戰宣言直接擊沉中立國船隻並不合法,難道我皇家海軍看到大英帝國的船隻被擊沉到海底要坐視不理嗎?”
哈密敦中將顯然是一個要麵子的人,裝腔作勢的道。
“不,不,文字隻是一場遊戲一塊遮羞布,此時此刻是按照戰時國際法來處理還是按照巴黎海戰宣言亦或是國際法處理,完全是看這個說話。”
舉起拳頭放在哈密敦眼前揮了揮,傑克笑而不語。
“好吧,我承認現在按照戰時國際法來處理是最穩妥的方法。”
攤開手掌作無奈狀,哈密敦這要麵子的家夥也就是在自己副官麵前一說而已,真要開戰他心裏也明白後果會怎樣。
“貪心的jiān商,活該你們倒黴,誰要你們把船租給日本人。”
嘴裏碎碎念,哈密敦高聲下令。
“左舵6進3,改變航向去巨文島。”
隨著哈密敦一聲令下,英國艦隊的前進方向偏轉了一點角度,但是這點偏轉足以使得相遇的雙方如同兩道永不相交的平行線般愈行愈遠……
數天之後,甲申政變終於塵埃落定,袁世凱率領清朝駐朝軍隊鎮壓了這次政變,開化黨的三日天下結束。開化黨人或被處死,或亡命日本。
而後,袁世凱重金懸賞打探國王去向,終於得知高宗被開化黨人帶到了北關廟。次日,國王高宗在重兵護衛下移駕袁世凱所部軍營,召集原政府成員金弘集、金允植等,商議善後,並召見各國使節,告知政變平息。
其後幾天,漢城市民見到日本人即打,33名日本人在這次政變中被殺死,李東仁等未參與政變的開化黨人也被朝鮮人打死。另有91名漢城市民為日軍所殺。竹添因使館連日遭到成千上萬憤怒的漢城民眾的圍攻,驚懼交加下,自殘使館,逃往仁川的日本領事館躲避。
再過幾天,朝鮮高宗回到昌德宮,並組成以沈舜澤為領議政,金炳始為右議政,金弘集為左議政的中間派新政府。
新的朝鮮政府為開脫罪行,一方麵將責任全部推給金玉均等人,一方麵大力清洗開化黨,開化黨人的家屬無論男女老幼俱被處刑,政權又落入了以閔妃集團為中心的事大黨手中。
朝鮮國王宣布金玉均等“五賊臣,借他國之兵,挾製君父,罪不容誅。”譴責“日公使之信聽其言,黨助叛臣,亦非常情,不可測也。”甲申政變最終以清軍獲勝,開化黨和日軍失敗告終。
不過,日本人並沒有善罷甘休,借著“被害者”的身份,勒索朝鮮,於1885年1月同朝鮮簽訂了《漢城條約》,向朝鮮索取了謝罪、賠款、懲凶、增兵等條款。數月後日本派伊藤博文與清朝實權人物李鴻章訂立《中日天津條約》,規定中日兩國同時從朝鮮撤兵;日後朝鮮若有變亂或重大事件,兩國或一國派兵,彼此應先行知照,事定仍即撤回;兩國均不代朝鮮練兵。
這個條約並沒有被清廷所履行,袁世凱加強了對朝鮮的控製,時常出入王宮,儼然成為了朝鮮監國。俄國、法國、奧匈帝國等更多的國家也在清朝的斡旋下與朝鮮締約建交,朝鮮與外國的交流更為頻繁,基督教和天主教傳播被宣布為合法,清朝在朝鮮的宗藩關係得到強化。
日本通過這個條約同樣有所斬獲,他們從事實上在朝鮮確立了同清朝對等的地位,這也為日後日本謀奪朝鮮埋下了一步暗棋。
隨著甲申政變的結束,新年的鍾聲終於敲響,一件令袁世凱乃至清廷大為頭痛的事情又擺在了眼前。
一支大英帝國的艦隊強行占領了巨文島並開始修建炮台準備永久駐紮在該島上,旨在扼製沙俄南下的去路。
這就相當於在清朝的勢力範圍內打下了一個楔子令大清如鯁在喉,立刻引起了大清對於英國下一步計劃的無端猜測。同時俄國人也慌了,他們還沒向自己眼中的蛋糕下手就被英國人拔了頭籌。
終於,朝鮮政府在最先提出抗議,結果當然是毫無結果。於是朝鮮轉而求助起了自己的宗主國。同時俄國人也開始向李鴻章表示抗議,宣稱如果大清不做出必要的表態的話會出兵控製朝鮮的某些地區以作平衡。
朝鮮東北部,永興灣。
永興灣是東朝鮮灣最深處的海灣。南起衣刺利,北到虎島半島南端。灣口寬15公裏,灣長約18公裏。灣口有麗島、新島等二十餘岩礁,bō平浪靜。其中最有名的非天然良港元山港莫屬。
鎮海號前無畏式戰列艦。
“袁兄能夠來我這裏,真是讓我感到蓬蓽生輝啊。”
“哪裏哪裏,早聞羅兄擁有一艘遍地球第一艦,今天能夠一睹為快真是令我深感榮幸啊。”
頂著一顆大腦袋,相貌堂堂身體粗壯但精悍逼人的袁世凱和羅凱拱了拱手互相客套一番,展開了兩人間的第一次會晤。
“羅兄,高麗天寒地凍的乃蠻夷之地,不知您來這裏是要……”
二十五歲的袁世凱雖然頗有城府但畢竟過於年輕,是以在見到鎮海號猶如鋼鐵長城般的龐大艦體之後根本無法保持古井無bō的狀態,一上來就顯得有點沉不住氣。
“說來也巧,數十天前我艦在巡海之時偶然遇到了一支形跡可疑的英國艦隊,唯恐其對我大清不利,所以就跟了上來。對了,袁兄,不知你對那幾批軍火是否滿意。”
羅凱沒有在此行目的上多做糾纏,而是轉開話題談到了另外一件事情上。
“哦,難道那幾批武器是羅兄送來的。”袁世凱動容道。
在石浦海戰之前,袁世凱根本就不知道在大海之上除了列強外還有另外一股可以左右局勢的力量存在,不過現在他已經明白這股新興勢力有多麽的強大。
“不錯,那幾批武器就是我賣給你們的。現在我還有一批價值超過前三次總和的軍火要賣,咱們來做比交易如何。”羅凱微笑著問道。
“願聞其詳。”
1885年一月,兩位後來的大人物在碇泊軍艦上開始了他們之間的第一次合作。
而這次會晤的結果僅僅在數天之後就顯現出來,先是袁世凱的副手李際良三天後突然在軍營裏暴病身亡,然後是羅凱僅僅huā費了三千兩白銀就獲得了天然深港元山港為期十年的使用權,跟確切的說是經營權。
至於袁世凱,他手下的軍隊在數天後幾乎全部完成了近代化武器裝備,同時雙方聯合向英國艦隊施壓的日期也定了下來。
一八八五年一月底,一支掛有藍底麒麟踏水旗包括有兩艘補給艦和兩艘巡洋艦的艦隊抵達了元山港,他們的到來使得幾個對朝鮮半島虎視眈眈的國家對於朝鮮周圍海域的海權完全沒有了異議。
趁熱打鐵,李鴻章隨即派遣了剛從德國購買的定遠和鎮遠等艦遊弋於巨文島附近海域,擺出了一種軍事抗議英國的姿態。終於,在取得俄羅斯不會占有朝鮮不凍港的保證後,英國艦隊從巨文島撤離。
一八八五年二月,一封電報通過陸路的有線網絡傳遞到了羅凱手中。
握緊電報,羅凱躊躇滿誌。這是一封清廷全權委派羅凱洽談琉球問題的任命書。
1872年日本公然單方麵宣布琉球王國屬於日本的內藩,琉球群島是日本的領土,破壞了自1372年起中國為琉球王國的宗主國地位,正式侵占琉球。並拖延與中國談判琉球問題。
1875年,日軍武力占領琉球群島,禁止琉球進貢中國和受大清冊封,廢除中國年號,改為日本明治年號。雖然大清軟弱無能,但在琉球主權問題上始終堅持其為中國所有,沒有讓步。
1875年7月24日——日本強迫琉球國王停止向清朝中央政府朝貢。
1879年4月4日——日本強迫最後一位琉球國王尚泰流放到東京。把琉球改為衝繩縣。並開始實行殘暴的同化、奴化和殖民政策。
1879年——中日就琉球問題開始談判,中方提出把琉球群島分成三部分:挨近日本方向的庵美大島作為日本領土;而琉球本島及其附近島嶼作為一個獨立的琉球王國存在;而在南部的先島群島則作為中國的領土。日本方麵建議把琉球劃分成2部分:琉球本島及其北方島嶼作為是日本的領土,而南部的先島群島則作為中國的領土。
1880年9月迫於日本的壓力,按日本的二分法草簽分界條約,包括宮古、石橫、八重山群島在內的先島群島屬於中國。但清庭拒不簽此約,這就意味著中國不僅擁有南琉球的主權,而且仍然擁有琉球北部的主權。此後,日本幹脆裝聾作啞,即不再提歸還先島群島,也不再提條約簽署一事,繼續竊居著中國領土
琉球問題一直拖延至甲午戰爭北洋艦隊全軍覆滅才告一段落,馬關條約使得清廷無力再管琉球方麵的問題。
不過羅凱卻沒有那個耐心等到甲午之後再謀取琉球群島。大清的總督一般都是兼管數省,所以把琉球群島並入自己的管轄範圍內本就是一件無可厚非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