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來自德意誌的艦隊

ument.write(

法國首先想用外交方式達到其目的。9月15日,法國政府向中國提出一個解決越南問題的方案,即以劃出一個狹小的中立區的辦法使中國撤出駐越軍隊,承認法國對整個越南的殖民統治,並向法國開放雲南的蠻耗為商埠,為法國打開雲南門戶。

方案為清政府拒絕,談判毫無結果。這時,鑒於中越兩國的特殊關係和法國侵越給大清造成的嚴重威脅,清朝統治集團內部以左宗棠、曾紀澤、張之洞為代表的主戰派,力促朝廷采取抗法方針。

但掌握清政府外交、軍事實權的李鴻章卻因為海軍實力不足而一意主和。清朝最高決策機構舉棋不定,在軍事上,一麵派軍隊出關援助越南,一麵又再三訓令清軍不得主動向法軍出擊。

在外交上,一麵抗議法國侵略越南,一麵又企圖通過談判或第三國的調停達成妥協。這種自相矛盾的舉措,大大便利了法國的侵略部署。法國東京海域分艦隊司令孤拔受命為北越法軍統帥。十二月初,決定向紅河三角洲大輕軍隊防地發動攻擊。

中法戰爭是從1883年12月的山西之戰開始的。法國的軍事行動第一個目標確定為山西。山西的防軍主要是黑旗軍,同時也有七個營正規的桂軍和滇軍。法軍於14日發起攻擊,中國駐軍被迫實行了軍事抵抗。法軍依靠優勢的裝備,16日占領山西。

1884年2月,米樂繼孤拔為法軍統帥,兵力增至一萬六千人,圖謀侵犯北寧,籌劃給中國軍隊更大的打擊,從而迫使清統治者完全屈服。時清政府在北寧一帶駐軍約四十營,但由於將帥昏庸、怯懦,互不協調,軍紀廢弛,兵無鬥誌。

3月12日,法軍來攻,北寧失守;19日,太原失陷;4月12日,法軍進駐興化。法國利用軍事勝利的形勢,對越南和中國都展開了進一步的政治脅迫。6月,法國政府與越南訂立最後的保護條約。

隨著中法局勢的吃緊,大清朝開始寄希望於已經建造完工的兩艘鋼麵鐵甲。

1883年早些時候,大清朝定遠、鎮遠兩艦先後下水試航。

定遠在波羅的海進行的試航開始比較順利。但在7月19日,1門305毫米主炮在射擊時發生了爆炸事故。早已為失去這兩艘鐵甲艦定貨而眼紅的英國造船界抓住這個機會在報紙上大肆攻擊德國火炮和軍艦的建造質量。

7月24日的《泰晤士報》報寫道,“在爆炸發生後艦上大量的采光天窗和舷窗玻璃被震碎,飛橋上一條粗大的鐵欄杆也脫落下來,一座煙囪被劈開,甲板上遍布從煤艙飛散出來的煤塊。”

文章最後語帶譏諷:“靠著這樣的大炮,如何麵對法國人或其他敵人,倒是很值得中國人去思考。”被激怒的德國新聞界也在報紙上回擊說,類似事故在英國軍艦上也並不少見。由此引發兩國輿論間一場不大不小的口水戰。

兩艦的滯留和英德的口水戰引起了清廷的警覺,朝廷內外風言兩艦質量大有可疑,李鳳苞在訂購鐵甲艦的交易中損公肥私,侵吞數十萬兩。

清廷派許景澄接替李鳳苞為出使法、德、意、荷、奧五國欽差大臣。他剛到歐洲,便接到國內電旨,要求其詳細勘驗鐵甲艦工料,如不堅固,據實參奏。

若兩艦回國後與所驗不符,惟他是問。許景澄立即前往基爾港,在協同管駕劉步蟾等的陪同和指點下,勘驗工作進行順利,“兩艦甲厚炮巨,定製頗為妥善”,一切都符合合同。

原計劃,定遠於1884年啟程赴華。就在這時,法國對華戰爭開始,法國人揚言要在公海截奪兩艦,李鴻章不敢讓其回國。德國當局也以保持中立為由,於密令將兩艦滯留在基爾港。

就在中法間的爭鬥已經被完全激化起來的時候,沉寂了一年多時間的羅凱終於不甘沉寂。

自南台海和倭國之戰已經過去了一年多的時間,1884年,也是羅凱穿越到台海島的第三年。

如今的南台海已經大變模樣。數以千計的工廠拔地而起,數以萬計的礦工下到地底深處,數以百萬計就業崗位養活了數以千萬計的人。

雖然真正發生大變化的僅僅是沿海的發達城區,但即使是這樣也足以令羅凱滿意了。

路是腳踏出來的,曆史是人寫出來的。人的每一步行動都在書寫自己的曆史。

曆史的耐人尋味之處就是它的微妙與複雜。1884年,蝴蝶的翅膀煽動起來,曆史終於開始大幅度的偏離它原本的軌道……

在羅凱的大力推動下,1884年1月,一支由九艘戰艦和若幹補給艦組成的德國艦隊自基爾港出發,大西洋——地中海——蘇伊士運河——印度洋——西太平洋——台海島,這支艦隊剛一啟航就幾乎吸引了世界所有大國的目光。

九艘戰艦,卻是足以覆滅掉整支倭國海軍。

德意誌海軍主力艦腓特烈號和巴登號,兩艘薩克森改進型中央裝甲堡鐵甲艦。這種擁有";水泥廠";綽號排水量7400噸,長98米,寬18米鐵甲艦的強大毋庸置疑。

薩克森級擁有厚重的裝甲防護,它的裝甲帶外層是一層127mm-254mm的鐵甲,內襯一層200mm-288mm的柚木,十分堅固而又不乏韌性。它的防水隔艙外層裝甲203mm,內層裝甲152mm。甲板裝甲為50mm-70mm。炮塔裝甲同樣為雙層。外層為254mm鐵甲,內襯228mm柚木層。司令塔裝甲為140mm。

德國設計建造的薩克森級裝甲戰列艦,是當世最大、最新的鐵甲艦之一。

同樣是薩克森改進型中央裝甲堡式鐵甲艦,但卻更勝特烈號和巴登號一籌,被李鴻章命名為定遠,英文名稱TingYuen和被李鴻章命名為鎮遠,英文名稱ChenYuen的兩艘鋼麵鐵甲赫然也在這支艦隊之中。

兩艦長94.5米,寬18米,吃水6米,排水量7335噸,航速14.5節,是遠東各國中最威武雄壯的戰艦,其的設計及技術均為當世最先進的。

定遠級的裝甲布置類似英弗來息白的設計,厚達12英寸的裝甲成碉堡式,集中在船身中部,保護機械、主炮及彈藥庫,而非分散在水線之上。其噸位亦是遠東第一,號稱遠東第一艦。

兩艘總價值340萬兩白銀的戰艦在基爾港祭天儀式完畢之後,即在德方人員管駕,劉步蟾等中方人員協助下駛向東方。值得一提的是兩艦之上,共有一百多名到西方取經的大清水手和技術人員

訂購鐵甲艦船的駐德使館二等參讚徐建寅的一句話最能顯示兩艦之威武——現在大清擬造之船,議仿“英弗來息白”及“薩克森”之製,集兩者之長,去兩者之弊,如此經營,似可列於當今地球第一等之鐵甲艦。

然而最令人驚歎是,在這支由九艘戰艦組成的艦隊之中,四艘排水量超過七千噸的一等中央裝甲堡鐵甲艦並不是其中最為魁梧雄壯的鋼麵鐵甲。

兩艘更加巨大的近三分之一上層建築都被帆布覆蓋的鋼鐵巨艦吸引了全世界密探的目光。

在政界和金融界內贏得了很高的聲譽的英國泰晤士報在頭版頭條標注了醒目的加粗大字:天啦!德意誌瘋了嗎?兩艘Inflexible(不屈號)!?

感歎號顯示出了英國人對於兩艘鐵甲艦可比不屈號之巨大的驚訝之情,問號則是在反問這兩艘鐵甲艦是否達到或超越了現今大英帝國最強大的英弗來息白級鐵甲艦。

而法國政府甚至直接遣使者去詢問那位發動普法戰爭,使得法國的歐洲霸權衰落,在巴黎凡爾賽宮加冕為德意誌皇帝的威廉一世:難道戰爭又要來臨?!

在東亞,最活躍的無疑就是法蘭西的遠東艦隊。法國茹費理內閣沒有原因不把德意誌帝國這支不知名的艦隊和自己的遠東艦隊聯係到一起。

就在列強都在紛紛揣摩德意誌威廉一世皇帝和鐵血首相奧托·馮·俾斯麥的真實意圖的時候,德意誌的官方解釋終於姍姍來遲。

這支由兩艘薩克森改進型鐵甲艦和三艘鐵脅木殼艦護航的“小型”艦隊的任務是護送一批貨物前往東亞,而後這五艘戰艦將轉而駛向德屬加羅林群島和馬裏亞納群島以維護德意誌在西太平洋的利益。

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德國所作出的官方解釋對於運送的具體是什麽貨物和具體維護德意誌在西太平洋的什麽利益隻字未提。

不過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

從英國的倫敦港或法國的馬賽港到印度的孟買港作一次航行,經蘇伊士運河比繞好望角可分別縮短全航程的43%和56%。

自1882年起,英國在蘇伊士運河地區建立了海外最大的軍事基地,駐紮了將近10萬軍隊。這條允許歐洲與亞洲之間的南北雙向水運的蘇伊士運河,被英國徹底監控。

在通過蘇伊士運河之後,英國人善解人意的替德意誌公開出了一份關於這支艦隊更加詳細的資料。

當然,這個更加詳細,僅僅是對於德國給出的官方說法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