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誤導

如今亞洲大陸西亞的阿拉伯世界,由於塞爾柱帝國桑賈爾的戰敗已經進入了分裂的邊緣,而巴格達被攻破哈裏發受到威脅也使其號召力下降,各個領主們都在借機擴大地盤,紛爭不斷,一時無暇在西進,趙檉還知道十字軍馬上又會發起東征,他們將忙於抵禦外敵,知道新一代的‘救世英雄’出現,才會結束混亂的局麵。

中亞和東亞地區如今分別由四國統治:西夏、西遼、金國和大宋。趙檉登基後,他依靠強有力的軍事力量東征西討,用經濟手段拉攏打擊對手從而改變了整個局勢。現在西夏已經臣服,被牢牢的綁在大宋的戰車之上;強橫一時的金國在宋的打擊下,領土大幅萎縮,占據著遼東和遼西地區,控製著漠北的少部地區,但影響力已經嚴重被削弱,隻能稱為地區性的強國了。

西遼在發展初期正是大宋遭到金國入侵的時期,也正是金國將注意力放在了中原,無暇西顧才使西遼迅速發展、壯大,得以穩住了陣腳,得到了發展之地。而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大宋全力對金用兵、發展生產以恢複元氣,而兩國又相隔萬裏,雙方雖然互有敵意,但還能相安無事,沒有發生衝突,甚至還有商貿上的往來。

但隨著趙檉完成對內部的整合、經濟的複蘇及宋金和議的簽署,他將目光轉向漠北,欲把這片土地納入大宋的版圖,從而進一步壓縮金的勢力範圍,完成對其的戰略包圍。而這樣一來,宋就將進入西遼的傳統控製地區,衝突也將不可避免。可趙檉在為完成對金的戰爭之前,並不想與西遼發生實質性的衝突,更不想被拖入中、西亞地區紛亂的局麵,損耗軍力和財力。

因此趙檉在製定對西遼的政策時,要求保持一定的克製,能不打最好,不可避免時盡量減少衝突的規模,留下了緩和的餘地。而耶律大石在爭奪高昌的戰鬥中失利,也敏銳的發現自己和宋朝實力的差距,果斷的與宋結束衝突,與之結成抗金聯盟。可現在耶律大石一死,事情便出現了不確定性,弄不好就會使這種並不牢固的聯盟崩裂。

如今金國趁著耶律大石新死,孤兒寡母的便遣人逼降,而使者因為不敬又被蕭塔不煙給砍了,豈不是老天送來的機會。趙檉馬上召集群臣通報了此事,稱古有‘兵不罰喪’之禮,女真人喪心病狂竟然要趁機出兵,吞並西遼。我大宋乃是禮儀之邦,豈能坐視這種有違仁義之事的發生。

趙檉此言一出,朝野無不表示出極大的憤慨,他緊急召見了各國駐大宋的使節,聲稱如果金國敢對西遼用兵,大宋絕不會任其亂為,定會派兵援助,討伐女真。大宋發表聲明之後,向金國派出使者遞交了國書,痛斥其趁火打劫的卑劣行為,警告其不要對西遼動武,否則大宋將替天行道。

為了表明大宋說話是算數的,不是鬧著玩兒的,趙檉下令調集大同鎮撫司兩萬兵力增援大定府,河中、河東兩路州軍則向漠北開動,做出一副大打的姿態。與此同時,關閉與金相鄰的所有榷場,禁止金國商人進入境內交易,嚴禁大宋向金輸出糧食、鹽、茶、絹等生活物資。

眼見大宋擺出這麽一副姿態,諸國驚詫的同時也不得不佩服其勇氣,為了一個不相幹的國家,隻為主持正義而不惜動用武力,承受經濟上的巨大損失,覺得跟著這樣的老大不錯,於是乎在國際上出現了對金的一片討伐聲,紛紛像大宋學習終止與金國的貿易,對其實施經濟製裁。

其實趙檉十分明白招降西遼不過是喝多了酒的完顏亶異想天開罷了,即便自己不吭聲,女真人也無法完成對西遼的遠征,結果隻能是咽下這口惡氣,再多喝幾杯酒隻怕就將此事忘得一幹二淨。自己插上一腳,不過是看熱鬧的不嫌事兒大,讓他們兩國之間的關係再無回旋的餘地,同時利用這件事將金國塑造成一個邪惡的國家,誤導國際輿論,鞏固和西遼的關係,離析其它國家和金國的關係……

趙檉這一招確實夠損的,不但讓金國政治上陷於孤立,經濟製裁也讓其脆弱的財政陷入困頓。看著還在大殿上狂飲的完顏亶,將抱病前來議事的兀術氣得七竅生煙,自己為了保住祖宗基業殫心竭力,操碎了心,累的自己百病纏身。可肇事者卻沒事兒人一般的喝的爛醉如泥,想教訓他一番,恐怕也聽不到。

兀術無奈,也隻能為了國家打起精神替侄子擦屁股,收拾他留下的爛攤子。可這事情影響太大了,而且是持續的,不是一紙聲明就能完全解決的,作為始作俑者的趙二也不是那麽好打發的,不知道又會提出什麽條件呢!但兀術知道此事要盡快解決,捏著鼻子也得認,否則持續下去,剛剛好轉的經濟又將麵臨崩潰。

經過磋商後,兀術首先向大宋派出使者,稱勸降西遼之事隻是誤會,金國派出使者本意隻是為了對耶律大石之死表示下哀悼,完全是使者粘割韓奴自作主張,擅自行事才導致了一係列不愉快的事情發生,他們絕不會做出侵犯西遼之事。將責任完全推到了死人身上,隻承認是自己用人不當,失察而已。

沒想到這又被趙檉抓住了把柄,怒斥其根本就沒有誠意,而解釋也是牽強,任誰也不會相信一個使者會有這麽大膽,敢擅自更改聖意,這完全是他們欲蓋彌彰,混淆視聽,鑒於其過去所為對金國保證不會侵遼難以相信,應該對其言行認真檢討,給各國民眾一個滿意的答複,保證永遠不會侵略西遼。

可就在雙方唇槍舌劍相互爭論之時,關閉的榷場卻又重新有限製的開放,做起了買賣。趙檉明白自古至今彼此交戰的各國常常不會斷絕經濟聯係,戰爭期間各國與敵人進行貿易,主要因為各方都認為這種交往都會給自己帶來好處,不會使自己的經濟繁榮受到威脅。

現在大宋海外貿易的繁榮,使造船業得到了極大的發展,需要大量的木材,遼東廣博的森林可以提供質優價廉的木材,這已經成為兩國貿易的重點。而這次事件大家都心知肚明是不可能打起來的,何況金國開出的條件實在是誘人,因此明麵上吵得熱火朝天,私底下兩國的生意依然做得紅紅火火,絲毫不妨礙大宋從中賺的盆溢缽滿,可謂是名利雙收。

…………

趙檉這邊充老大當上了裁決者,遠在木剌夷國的特遣隊這會兒也成了傳奇,他們不但鏟除了其盤踞在沙漠中的盜匪和大馬士革的聯絡點,還在一日間幹掉了伊斯瑪伊派繼承者在內的六大堡主全身而退,足以震驚阿拉伯世界。令人遺憾的是這些遊俠如驚鴻一般轉眼又消失的無影無蹤,如今不但木剌夷國在四處尋找他們的蹤跡,那些飽受木剌夷國欺辱的人也在尋找他們,結果卻是無人知曉他們身藏何處,更無緣相見!

而強橫一時的木剌夷國經過一番廝殺後,謝赫烏米德的實力還是勝他們一籌,終於平息了內亂,但是他們也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數百名精英獻身者在內亂中被殺死,五十多名高級傳教士在相互刺殺中殞命,可以說付出了極大的代價。冷靜下來的人們這時才意識到自己可能中了別人的圈套,正是他們精心策劃的襲擊導致了內亂的發生。

經過細致的調查和分析,結果更讓木剌夷國的大佬們震驚,這些刺客居然是來自外部,而周圍各個國家和領主敢於挑戰他們權威的早已都死在菲達伊的匕首之下。那是誰策劃了這場針對他們的陰謀呢?根據刺客使用的武器,他們得出結論刺客很可能就是那個擅於使用火器的東方帝國。

至於為啥遭此厄運,木剌夷國的大佬們是心知肚明,這是東方帝國對他們刺殺其皇帝的報複,是在以血還血。但蹊蹺的是從刺殺發生至今已經過去一個月了,那些刺客即未再次行動,也未說出自己行動的目的。而這種沒有訴求的刺殺更為可怕,說明這隻是行動的開始,卻非結束。

作為刺客之國的統治者烏米德第一次感到了恐懼,從對方行動準備和手法上他明白這是一群極為專業的刺客,而且極為狡猾,他們此前的行動就是想通過一係列外圍行動來擾亂視線,誤導自己的判斷,然後通過挑動內亂來削弱自己的實力,這是過去許多國家動用大軍都無法做到的,而自己連對手的模樣都還沒有看到。

想想對方隻派出了這麽一支小隊就將自己折騰的如此狼狽,弄得元氣大傷,而他們的終極目標不用問就是自己。想到此烏米德不寒而栗,他有些後悔當初自己被以往的成功所誤導,莽撞的派出刺客前往東方行刺……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