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覆滅
經過兩個多月的全城大搜刮,粘罕和宗望除了得到了大量的金銀錢帛外,還得到了宋國的皇帝寶璽、儀仗、天下州府圖、樂器、祭器,以及各種珍寶古器。該拿的東西都已拿到手,接下來便是處理各種類型的俘虜,趙佶和趙桓是必須要扣押的,趙氏家族的絕大多數皇後、嬪妃、公主、皇子也要都抓到了金營中。
就連汴京城內許多平民百姓家的少女以及大量的工匠、和尚、道士、相士、醫生、妓女都在被抓之列。也就是說,粘罕和宗望把汴京城內凡是具有一定長期固定職業的人員都變成了金國的俘虜,昔日繁華熱鬧的汴京城變成了一座死氣沉沉的空城。
然後粘罕和宗望決定準備結束這次非常成功的宋國之行,原因有兩個:一是自己的皇帝吳乞買已經發話,要求迅速將宋國的俘虜們進獻,他也要享受一下作為戰勝國的喜悅心情。再者這次出兵雖然攻克了汴京城,但幾乎整個河南地區還在宋軍的控製之中,河北還有大量的宋國勤王部隊正虎視眈眈的盯著他們,而西京軍此時又插了一腳。
下邊的工作就是如何將宋朝的太上皇和他那一大家子盡快弄到金營中來,又不會引起城中百姓的激烈反抗,他們想來想去,還是得交給大宋那幫恭順的奴才,由他們出麵比自己進城親自去‘請’穩妥的多,畢竟他們都是深知民情的人,知道如何應對!
城中士民不知城外已發生變故,仍在癡等趙桓車駕。夜晚時分。隨趙桓出城的兩名大臣翰林學士承旨吳玕、翰林學士莫儔二人奉粘罕之命,捧了女真人書信回城。這二位學士直接去尋奉旨監國的孫傅、徐秉哲、王時雍、範瓊等人。
城內這幾位托孤之臣得知消息之後。老幾位不愧是國之棟梁,處事不驚。臨危不亂,還裝模作樣的開了個會,官議一番後,決定按女真人所說執行。況且趙桓也有手書,令城內士民諸事並從女真人所會,不要妄為禍亂。這時候他們倒是真聽了官家的話。
現在最棘手的問題就是如何把太上皇、趙氏宗親所有男女老少盡數安全的送至女真軍前。要知到帝室之胄遠非尋常百姓人家可比,汴梁城中趙氏皇族子孫經過一百多年的繁衍,即便是三家嫡係子孫沒有一千也有八百了。帝姬們已經失蹤了,女真人已經很生氣了。如今無一遺漏安全交割女真人,很顯然是件艱巨的事情。而且吳玕、莫儔二人告知眾人,女真人說了,明天申時必須盡數出城,否則就會縱兵入城。
時間緊,任務重,即使這樣,幾位大臣集思廣益,積極獻言獻策。每個人心中都明白,隻有漂亮的完成女真人交待的任務,才會在新朝中進退自如。趙宋朝危在旦夕,這幾位大臣沒有一人願意做宋廷的殉葬品。什麽主憂臣辱。主辱臣死的臣節,對於他們來說沒有適用性。辦好“維持會”的事情就是最重要的。
第二天一早,幾位大臣就徑自入宮去見趙佶。他們先請趙佶率諸王妃詣城外女真軍前懇告。趙佶一聽。心生疑惑,出城懇告。為什麽還得帶上家小一起去呢?他正在心下嘀咕,範瓊在一邊凶相畢露。上前脅迫,招兵入宮。
在幾人先禮後兵軟硬兼施之下,趙佶隻得同意,他懂得光棍不吃眼前虧,看情形,不答應的話,隻怕就要血濺九重了。孫傅、徐秉哲等人知道事不宜遲,遲則生變,急忙分遣軍兵於城中四處去“請”親王、王妃、帝姬、附馬。在他們雷厲風行的之下,不到午時,在趙佶的率領下,太上皇後、諸王、王妃、公主、附馬都尉等所有龍子鳳孫悉數出城前往青城。
趙佶等一行人一路上哭天抹淚,涕淚橫流,城中百姓見狀也是淚飛如雨。有兩個小民大著膽子,想要邀攔趙佶的竹轎,沒有如願。見到老燕王騎馬在最後也要出城,這兩個百姓急忙上前扯了他的馬哭訴道:“大王家親戚都出城去了,滿城百姓如何是好?不如留大王一人,以存趙宋國祚。”
燕王也哭的傷心不已,“女真人要我出城,我不得不去。”
那兩個百姓大聲道:“我城中百姓願與我大王生死如何?”
燕王還沒有回答,早有範瓊手下搶上前來,把兩個百姓按於地下,手起刀落,身首異處。南薰門聚集的士民人山人海,人們雖然對開封府宋官吏的血腥行為感到齒冷,卻都明知的保持了沉默。積雪中還沒有凝固的腥紅的血痕觸目驚心,沒有人願意再步其後塵了。終於在距離金人所限時間還有兩個時辰,汴梁城中的宋臣幹淨利落的完成了這個光榮艱巨的任務…
趙佶沒想到被一幫昔日的手下賺了,從前父子相疑,自己也有做的不是的地方,再怎麽心中別扭,也隻好隱忍不發,畢竟是父與子。今天卻被幾個奴才脅迫威逼,一想到孫傅、徐秉哲、王時雍、範瓊幾個的醜惡嘴臉,不由得他氣憤不已,真是沒有了天理王法,要脅君父賣主求榮。
發了一通牢騷,趙佶便搶到兒廊下去看自己的兒子趙桓。父子相見,抱著大哭。也隻有淚水才能掩飾心底的痛苦、悲傷、委屈。就是到了這種時候,趙佶仍沒有忘記撇清自己,邊哭邊責怪兒子: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啊!
趙桓早就哭的哽咽不已,哪裏說的出話來,就是到了國破家亡的時候,父與子仍沒有認識到事情之所以有今天,都是他們錯誤積累所致,二人區別隻在於所犯錯誤的多寡而已。
時至今日,後悔藥也還沒有發明呢!父子二人再檢討也無法挽回如今的局麵,隨後宗翰和翰離不當眾宣布廢除趙氏父子的帝位,於是建國已一百七十年的大宋理論上就此結束了他的生命,一個時代歸於塵土…(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