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九項大獎背後的意義
今年的金像獎晚會本身,因為25年,氣氛也比往常凝重,有趣的環節不算太多,盡管有曾誌偉、毛舜筠、杜汶澤三位主持人,其風格也是以穩重為主、打趣為輔,不禁令汪正飛懷念之前黃子華主持那一屆的搞怪和幽默。
真正讓汪正飛感到十分有趣的還是一些十分“香港味道”的細節,比如說曾誌偉和毛舜均調侃譚詠麟要帶一家四口來參加晚會,應對了譚最近的“二奶”風波;譚詠麟上台說大會需要三個25歲的年輕人來當大使,汪正飛立刻聯想到他稱自己永遠25歲;還有吳彥祖開莫文蔚和馮德倫的玩笑,莫文蔚說“如果導演有比帥這一項的話,那馮德倫肯定能拿獎!”
還有近年很少出來亮相的鄭裕玲上台頒獎也帶來小小驚喜,資深港片FANS跟我說最想看到的還是她能再出來演戲。
還有吳君如和劉嘉玲搭檔給梁家輝頒獎,狠狠惡搞梁家輝,當然是因為有交情才能開得起玩笑,你讓一個內地演員上去就隻能“恭喜你獲獎”了。
說起來,汪正飛也是看著香港電影長大的一代,對於這些上台領獎的很多明星都非常的熟悉,當然了,他對他們熟悉,他們對於汪正飛並不是很熟悉也就是了,香港電影深深影響了他們這一代人,雖然現在香港電影沒落,但是一點也不影響汪正飛向香港電影致敬。
盡管台上台下的人都在這一時刻不忘為香港電影勵誌和打氣,但事實是,金像獎不是什麽有讀力姓質的激進小獎,它就是流行的風向標,在它25歲的青春曰子,麵臨到底是拿一本老爸的支票開“雙語公司”和究竟是否應繼續跟狐朋狗友“同聲同氣”的兩難選擇。雖然今年仍舊是以“維港”的姿態將大幕拉下。
第二天各大媒體都紛紛報道了這次的金像獎。
“汪正飛殺出重圍,金像獎封帝!”
“金像獎新科影帝誕生,汪正飛昨晚加冕!”
“汪正飛加冕金像影帝,風光無限!”
“《秦時明月》大出風頭,十四項入圍,九項獲獎!”
“昨晚金像獎《秦時明月》斬獲九項大獎,風頭無倆!”
這一次《秦時明月》夾著凶凶的氣勢而來,基本上是全軍覆沒也好,還是大獲全勝也好,還是其他的情況也好,其實都在所有人的意料之中,都屬於情理之內,因為金像獎是擺明了車馬要力挺香港本土電影了,雖然《秦時明月》獲得了參加金像獎的電影的資格,但是不代表它被認可為香港電影,事實上所有人都是將《秦時明月》劃歸為內地的電影裏,這部電影裏裏外外看著都是一副內地的味道,而香港人又不是韓國人,又自大又自卑,凡是好的就要弄到自己的名下,仿佛全世界隻有他們能出好的東西一樣。
但是本身《秦時明月》的票房又太過強大,而且還是強大的誇張了,幾乎可以被稱作神跡了,就好像好萊塢的那部沉船三級片創造的奇跡一樣,幾乎沒有人能能破,而《秦時明月》在亞洲的票房也是這樣,尤其是再華語圈中幾乎就是一個無人可破的超級奇跡。
金像獎上原本《秦時明月》氣場強大,一上來就是十四個提名,但是最終隻斬獲了九個獎項,而算得上重量級的獎項就是隻有最佳男演員和最佳影片這兩個獎項了,其他的幾乎就是清一色的技術類的獎項,等於就是直接告訴你,你《秦時明月》沒什麽了不起的,無非是靠著強大的技術罷了,這裏麵散發的是香港電影人深深的驕傲,八九十年代,香港電影強大的時候,幾乎生生把好萊塢伸向亞洲的爪牙給打斷了,現在不過是香港電影沒落了,這才被好萊塢電影撿了便宜,之所以說是撿了便宜是因為,東亞各國的電影業被香港電影壓的抬不起頭來,幾乎難以形成有一定規模的電影產業鏈,現在香港電影沒落了,力不從心了,這些地盤看不住了,而好萊塢這個時候趁虛而入,幾乎沒費什麽勁就把剛剛要發展的東亞各國的電影業再次打了個遍體鱗傷,在他們眼中,美國好萊塢能這麽氣勢洶洶,不過是撿了便宜而已,否則的話,好萊塢算什麽,起碼在東亞這一畝三分地上海輪不到好萊塢來撒野。
而《秦時明月》不過是模仿著好萊塢大片做出來的中國式的大片罷了,根本就沒被他們真的看得起過,隻是覺得汪正飛的《秦時明月的》的特技做的不錯,也僅僅是特技不錯罷了,從動作設計以及最佳劇本旁落就可見一斑了。
汪正飛盤算了一下,哪裏還不明白金像獎方麵的想法,這也普遍反映了香港電影人的看法,不由得微微有些歎氣,作為自小就看著香港電影長大的他來說,對於香港電影的沒落還是非常可惜的。
誠然《秦時明月》確實還有很多的缺點,但是他的成功確實無可置疑的,而金像獎方麵卻幾乎無視了這方麵的強大,就好像中國古代一樣,將技術方麵視為奇技銀巧。
這是長時間積累下來的,香港電影的粗糙幾乎是眾所周知的,就好像現在剛剛興起的網絡文學一樣,多數就是一個快餐式的模式,無論是拍攝場景還是服裝,還是特技都是異常的粗糙,對於這方麵他們就很少有注意的,以前觀眾可以忍受,但是隨著時間一步一步朝前走,觀眾怎麽能幾十年如一曰的忍受著這種粗糙的東西,尤其是在還有好萊塢這樣的勢力虎視眈眈的情況下。
總說香港電影沒落,但是實際上一手打造了香港電影輝煌的台前的演員,幕後的工作人員都才剛剛是壯年時期,為什麽人還在,但是香港影壇卻迅速沒落呢!
不肯麵對現實的話,注定了沒有複興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