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城戰線過長,與李益州原本的屬地亦無連接之處,是處於一個勢孤的境地。且若曹魏再次大舉南下,此三城首當要衝,而李益州的將士善於陸地作戰,卻不善於的水軍,故占此三城對於李益州來講不堪大用,有何益哉?不若遵循盟約歸還我主,我主必能在江上克製曹魏,如此江東幸甚,李、孫聯盟幸甚啊。”

步騭一副語重心長的樣子,看起來處處都在替李奇考慮。

李奇道:“盟約之事,適才我已解釋過了,子山公不必再拿盟約說事。至於疆域問題,隻待我打通了廬江,便可連成一片,子山公也勿須替我擔憂。一旦拿下廬江郡,我便歸還於湖,如何?”

步騭很清楚自己在這裏跟李奇舌辯沒什麽好處,便道:“此事待騭回稟吳侯之後,定給李益州一個滿意的答複。”

李奇舉樽笑道:“如此,則有勞子山公了。”

次日一早,步騭便打道回府,並叮囑徐盛、朱桓二人道:“曹軍雖退,李奇尚在,汝二人務必堅守營寨,不得有誤。”

徐盛、朱桓二人自知在春穀一事上理虧,隻得唯唯諾諾的遵照步騭的吩咐。

步騭回到宣城,將李奇的話原原本本的告之孫權。

孫權大怒,道:“倘若三城在李奇之手,孤不得安矣。”

諸葛瑾諫道:“吳侯息怒,李奇既有攻打廬江郡之意,不妨等他渡江之後,再派兵襲取三城,使其首尾不能相顧。”

張昭出列,反對諸葛瑾的提議,而是向孫權諫道:“江東連年征戰,幾乎失去了一半的疆土,而李奇正當強勢之時,實不易再起爭端。不如遷治所於吳郡,休養生息,以待局勢變換,再圖之不遲。”

顧雍:“張公所言及是,望吳侯三思。”

張溫:“臣附議。”

朱據:“臣附議。”

孫權:“……”

除了已經被李奇滅掉的陸家,顧、張、朱三大家族的代表都站在了同一條陣線上。

表麵上看,江東的土著們是不想打仗了。而其深層次的原因,大概是不想保孫家了。

如果真要與李奇兵戎相見,孫權很清楚諸葛瑾的提議才是最恰當的,真要像張昭說的那樣,等到李奇拿下廬江之後,首先就失去了與曹魏夾攻李奇的機會。其次,李奇在江東的州郡連成一片,相互支援,到那個時候想要收回三城,又談何容易。

就在孫權鬱鬱而不得誌的時候,張昭又道:“聞朱休穆在春穀遭遇敗績,吳祺罪不可赦。望吳侯以軍法從事,以安軍心。”

孫權:“……”

三大家族想拋棄自己不說,還想通過吳祺一案來削弱自己的實力。

此時的孫權,開始無比懷念周瑜、魯肅在的時候了。

江東已不複孫家之江東矣。

孫權道:“前者,暨豔整頓吏治,已有彈劾吳祺的措施。今將吳祺交由選曹發落吧。”

把吳祺交給暨豔,大不了就是免職,尚能保住一條性命。

朱據抬頭,正想說什麽,卻見張昭給自己使了個眼色,遂把想說的話又憋了回去。

退出大廳之後,朱據問張昭道:“吳祺臨陣逃脫,陷我軍於不利,論罪當按軍法處置。吳侯將其交由暨豔,頂多就是罷免吳祺的官職,這對前線的將士們來說,太不公平了,張公緣何阻止?”

張昭道:“凡事欲速則不達。我等不同意攻打李奇已是觸犯了吳侯的意誌,吳祺被罷免之後亦無能為也。此時順著吳侯的意思即可,萬勿事事緊逼,以免引起反噬。”

朱據是繼朱桓之後,另一位朱家的代表,在利益上與張、顧兩家相同。既然張昭這麽說了,朱據隻好聽從。

對於今日議事,孫權深感憂慮。

看張昭等人的態度,孫權甚至擔心江東三大家族把自己綁了,當作投名狀降給李奇,以求家族的穩定延續。

這並非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目前能夠完全站在自己角度出謀劃策的,唯有諸葛瑾了。

是故,孫權私召諸葛瑾,提及江東前景。

諸葛瑾也看出江東三大家族今已離心離德,對孫權道:“唯今之計,隻有依附李奇,方可在江東站穩腳跟。”

孫權長歎一聲,雙眼微閉。

孫權不像曹操那麽幸運,還有諸曹夏侯等宗族可以依賴。

他這邊,自三叔孫靜及孫瑜去世之後,沒幾個能用的。

孫暠,早在孫策去世的時候就想著跟自己奪權;

孫賁,赤壁的時候就想著投曹了;

舅舅吳景這一支,吳景的墳頭草都好幾米了,現在除了一個吳奮,就是剛剛被彈劾的吳祺。

往日,孫權多是借助淮泗係的力量與江東係抗衡,但隨著周瑜、魯肅等人的去世,淮泗係勢微,完全壓製不住江東係。

所以,諸葛瑾勸導孫權聽從張昭之言,遷都吳郡。

一方麵吳奮身為吳郡都督,手上有一支足以保全孫權的軍隊;

另一方麵,回到吳郡回,著手送還孫夫人。

使內有吳奮可保全,外有李奇可策應,如此方能保住孫權在江東的地位。

孫權從其計,派人送書信給李奇,表明同意李奇占領春穀、蕪湖兩城,同意借於湖直至李奇拿下廬江。同時表示即日送還孫夫人,兩家永結盟好。

……

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

魏王曹操病逝。

比原本的曆史上早掛了兩年。

從科學的角度來講,曹操麵對李奇,比麵對劉備要多消耗不少腦細胞,故而死得更早。

消息傳至蕪湖,文武振奮,以為天下可定,亂世將盡。

李奇在夫人馬雲騄的陪同下,騎馬江畔,舉目北望。

然後將酒灑入江中,祭奠一代梟雄: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這首詩,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