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師的艦隊,在大海上將近航行了一個月的時間,終於抵達了倭國本土。

數月前,李讓便以大唐的名義向倭國發出了通牒,要求倭國整理出港口,供江南水師的將士休息。

倭國也真不愧是表麵卑躬屈膝骨子裏卻卑賤至極的小人之國,不僅早早的在江南水師的必經之路上建好了港口,更是早早搜羅國中女子送到港口之上,欲行借種之事。

李讓指揮著大軍在港口停下,示意將士們就地休息。

他則是沒有下船,而是留在了船上休息。

夜半時分,劉仁願匆匆來報:“侯爺,倭國國主在港外求見,可要接見他?”

“倭國天皇?”

李讓一愣,隨即搖頭道:“他都要死了,還見他幹什麽?”

劉仁願一臉懵逼,但也聽出了李讓言語之中的拒絕之意。

送走劉仁願之後,李讓便安安穩穩的留在船上睡了一覺。

翌日,他剛剛起床,正準備走到甲板上曬曬太陽,陳一和王二便匆匆上了船。

“侯爺,不好了,咱們有一名兄弟失蹤了。”

此言一出,李讓頓時“神色大變”

“怎麽回事?”

“昨夜,劉將軍派出幾名兄弟去往港口之外的城池裏采買物資,但今日早間回來的時候,就少了一人。”

聽著陳一有些焦急的語氣,李讓的臉色頓時沉了下來。

“傳令,召集諸將議事!”

隨著李讓一道命令傳下,軍中校尉以上的將領急忙趕來船上議事。

陳一將前因後果以最快的速度說了一遍之後,一群將領頓時色變。

“好個倭國,膽敢謀害我軍將士,簡直膽大包天!”

劉仁願一巴掌拍在桌子上,其他將領也是忍不住義憤填膺。

李讓環視一圈諸將,冷聲道:“倭國不敬,膽敢謀害我軍將士,劉仁願,即刻遣出使者回長安,告知陛下原委,再召集大軍,隨我上島搜救,哪怕將整個倭國掘地三尺,也要將失蹤的兄弟找出來,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得令!”

眾將殺氣騰騰的離去。

半個時辰之後,六萬大軍上島,倭國天皇的行在,還未來得及派出使節詢問原因,便被炸成了廢墟。

李讓親自領著大軍,一寸一寸的翻找倭國土地,從南到北,整整找了一個月時間,仍舊一無所獲。

最終,隻得下令坑殺所有倭國人,為那無故失蹤的兄弟陪葬。

倭國,滅!

時間來到七月,大唐二十萬大軍傾巢而出,直奔遼東而來。

九月底,二十萬大軍渡過遼澤,陳兵高句麗邊境。

高句麗緊急布防,派出國中名將淵蓋蘇文組織十萬大軍開赴長城迎戰。

但這一次,在麵對隋朝百萬大軍依舊巍然不動的長城,在唐軍的火藥下,隻堅持了三日不到便轟然倒塌。

高句麗湊出來的十萬精銳,也在唐軍的火藥下死傷大半,餘下大半則是成了唐軍的俘虜。

首戰告捷,李世民親自率軍衝鋒,帶著大軍連克蓋牟城,遼東城,卑沙城三座大城。

一瞬間,唐軍士氣大振,而高句麗則是如喪考妣。

終於,在唐軍再次攻下玄菟,橫山,白岩三座大城之時,高句麗總算又湊出了二十萬大軍,前往唐軍的下一個目標,安市城駐防。

這二十萬大軍,也確實有點用處。

駐守安市城,將安市城守得滴水不漏,大唐二十萬大軍,一時間被攔在安市城下不得動彈。

但有道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就在高句麗舉國歡慶終於攔住了大唐大軍腳步之時,南邊又傳來噩耗。

一支六萬人的大軍,不知何時穿越了新羅國境,正在對高句麗的盟友百濟發起猛攻。

在火藥的狂轟濫炸之時,百濟僅僅堅持了不到半個月,便被從地圖上抹了去。

這支大軍,在覆亡百濟之後,也未曾在百濟的國土上多停留。

而是調轉方向,直奔高句麗國都平壤城殺去。

高句麗國主高藏被這個消息嚇得肝膽俱裂,急忙連發數道國書向李世民求和,並詔令淵蓋蘇文放棄安市城,率領二十萬大軍回師勤王。

可惜,不管是統領二十萬大軍的淵蓋蘇文,還是原安市城城主楊萬春,對高藏的命令全都置若罔聞。

高藏無奈之下,隻得遣出宗室名將高延壽,帶著守衛平壤的最後十萬王室仆從軍領兵出戰。

可惜,高延壽是個膽小如鼠之輩,在駐蹕山葬送了高句麗最後十萬大軍之後,便向領兵攻來的李讓投降了。

李讓成功領兵進駐平壤城。

控製了高句麗國都之後,李讓以高藏的名義,發布了高句麗自願歸附大唐的公告文書,並勸誡駐守安市城的淵蓋蘇文和楊萬春莫要再做無謂的掙紮。

但兩人依舊還在負隅頑抗,最終惹得李世民大怒,提前暴露了本來準備用來攻打平壤城的火炮。

百門火炮齊射之下,安市城化作一片廢墟。

至此,高句麗,百濟,倭國,三國之土,盡皆化作大唐領地。

三國之土歸附,百川大學緊急派出了數千名即將畢業學子充任各地官員平穩地方,並在當地建起了蒙學,專司教授大唐文化。

想來用不了多少年,感受了大唐文化的熏陶之後,這些地方便再無人知曉三國之名。

三國除名的消息,也隨著大唐的大軍班師回朝傳遍了四海九州。

大唐周邊的鄰國大駭,急忙派出使節前往長安進貢,一時間,萬國來朝,異國人充斥長安大街小巷。

如此盛況,史書稱天朝之盛,亙古未有。

李世民選了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在太極宮接見了諸國使節。

諸國山呼萬歲,尊奉李世民為四海大家長,諸國則為藩屬,永不複叛。

李世民大喜之餘,令當世名將,更有詩仙之稱的昭應縣侯李讓作詩記錄此盛況。

李讓欣然應允,鬥酒百杯之後作詩。

詩曰:“絳幘雞人報曉籌,尚衣方進翠雲裘。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臨仙掌動,香煙欲傍袞龍浮。朝罷須裁五色詔,佩聲歸向鳳池頭。”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