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還處在性格成型期,家長平常要注意培養受欺負孩子的自信心,提高她們的自尊水平和自我評價能力,使她認識到自己的價值和能力。
孩子的自製能力差,對於是非的分辨能力不強,在一起玩的時候,吵嘴打架的事兒時常發生,一些身體強壯、性格放縱的孩子常常會占了便宜,而那些身體瘦小、性格軟弱的孩子就受了欺負。一些家長對此並不當回事兒,他們認為,大孩子欺負小孩子,男生捉弄女生,都是兒童成長過程中的正常現象,自己小時候,不是也是這麽過來的,也並沒有什麽大問題嗎?
但是現在的女孩,並不像上一代那樣,是在一群兄弟姐妹之中,吵吵鬧鬧、磕磕絆絆成長起來的,她們在家裏是父母的寶貝,要什麽有什麽,換個環境——比如在學校,就成了受氣包,這種反差,常常使她們難以接受。長期受人欺負可能對女孩產生嚴重的心理影響:她們常常會變得抑鬱、沮喪,甚至認為自己毫無用處……
更有一種需要我們警惕的情況是,女孩受了欺負,卻出於羞恥感、對父母過激反應的擔心,或者不想給父母增添過多負擔的原因,她們往往就會保持緘默,不向父母訴說自己的遭遇。這對她們身心發育的創傷,往往更為嚴重。作為家長,我們有責任給女兒足夠的關愛,不放過她們身上的任何潛在征兆。
(1)傷痕與淤紫
孩子們通常容易被劃傷、擦傷或碰得淤紫,但如果你孩子身上的傷痕多於正常發生的數量,你可能就要探究一下原因了。你的孩子可能覺得承認自己受到欺負是一件十分難堪的事,但受到身體侵犯是不可容忍的,你需要弄清楚究竟是怎麽一回事。
(2)頭疼、肚子疼
經常抱怨頭疼或肚子疼也是孩子可能受到欺負的一種跡象,尤其是發生在孩子就要去上學之前。這兩種症狀都有可能是孩子為逃避上學而尋找的借口,但是,這種生理上的反應也可能完全是真實的。吃飯沒胃口也是受欺負的征兆之一。擔心受欺負的思想壓力往往會導致孩子出現真正的生理疾病。
(3)經常丟錢
孩子如果時常丟錢,也是受欺負的跡象之一。你一定看過不少電影,電影中時常有那些欺負人的家夥索要其他孩子午餐錢的鏡頭,而這在真實生活中是時常發生的。受欺負的孩子可能會因此變得非常易怒,而這種易怒的負麵情緒很容易撒在身邊的父母身上。如果你注意到你的孩子總是處於一種慍怒、沮喪、侵犯的情緒之中,那這也是一種受到欺負的跡象。
多數小女孩都曾有過被捉弄、欺負的經曆,但隻有極少數的是長期的受害者,而家長所能提供的最好的保護,就是培養孩子的自信心,鍛煉她們的獨立性。
當女孩出現反常情緒時,這代表她的生活可能出現了一些麻煩。這時候父母要用愛和同情來接納孩子,引導孩子傾吐心中的不快,讓孩子知道父母了解她此時的感覺。傾聽了孩子的心聲之後,再與孩子共同討論和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體育課對六年級學生婷婷來說,實在是一種折磨,因為有一個男孩常常搶她的運動器械,有一次,還把她的搭在高低杠上的上衣扔到地下。“最後,我們想出了一個辦法。”婷婷的母親說。當下次那個男孩又要來欺負她時,婷婷突然聲色俱厲地喊道:“把你肮髒的手拿開!”那個男孩被嚇得一怔,每個人也都轉身看著他。他再也不敢找婷婷的麻煩了。心理學專家認為,幫助孩子練習類似的果敢行動可以使她們增強信心。家長可以在家中與孩子一起輪流扮演欺負與被欺負者的角色,教會她們如何疾言厲色地嗬斥想欺負她們的人,而不是低著頭或怯生生地含糊其辭。成人的世界裏有一句話:“消滅敵人的最好辦法是把他變成朋友。”這句話在孩子的世界裏同樣適用。對那些靦腆、害羞或不善於交際的女孩,家長可以在孩子放學後將她的同學請到家中做客,幫助他們建立友誼,對於稍大一點的孩子,家長可以鼓勵她們多參加體育鍛煉或其他活動,以便結交朋友。
一般容易受欺負的孩子都是自信心不足的孩子。自信心不足就比較容易順從、沒有自己的主見,也就是平常人們口中所說的懦弱。孩子有此現象,家長們也不要急,更不要輕易去責罵孩子無用之類的話。孩子還處在性格成型期,平常注意培養受欺負孩子的自信心,提高她們的自尊水平和自我評價能力,使她認識到自己的價值和能力。那麽,怎麽樣才能做好這些呢?這就要求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要善於發現孩子的長處並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讓孩子體驗到成功的歡樂和自己的價值。另外,家長要跟老師隨時溝通,並請老師協助,老師的關心和重視,更能讓孩子受到鼓勵,讓孩子能在長期的熏陶培養中提高她們的自信心。
家長在孩子受欺負後不能急於下結論,應引導孩子如實地把事件經過講清楚,和孩子共同分析事件發生的原因,並與孩子共同商討解決問題的辦法。切忌因為孩子受欺負而約束孩子的交往,或者懷著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感情去責罵孩子無用。提高女孩的自信心和果斷處事的能力,才是讓她們抬頭挺胸做人的關鍵點。
父母們總是希望孩子受到欺負時能夠積極反抗和自衛,以免養成懦弱的個性。但是,大多數父母同時又理智地認識到,“打回去”的教育方式並不能解決根本的問題,對於力量上本來就處於弱勢的女孩更不適宜。更何況,成人社會中,暴力行為最終也要受到社會的譴責和法律的製裁。因此,教孩子正確的交往技巧,學會以智慧和能力取勝,才是孩子立足於未來社會,並在競爭中獲得成功的根本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