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村主任 書包網

寫在後麵的話

鄉間是美麗的,農村是我魂牽夢繞的地方。

因為,那裏有我的童年,那裏又有我的酸楚、惆悵、迷茫和向往。特別是在那裏,我聽到了並永遠地記下了大人們說的話,包括古老的傳說。所以,我愛農村,更愛那裏的人們。

後來,我上學了,畢業了,工作了,又神差鬼使般地與農村結上了緣,幹起了基層政權建設和民間組織登記管理的事情,而且一幹就是好多年,直到如今。在這個過程中,我目睹了農村的變化和發展,看到了農村的民主化進程,更熟悉了一個又一個農村的人,尤其是村幹部。從他們的身上,我感受到了什麽叫憨厚、直爽、勇敢、敏銳和可愛,更體察到了他們的艱辛、苦痛和熱愛生活、有感於生活的勇氣和毅力。因之,我站在了他們的中間,寫下了《上任》、《咆哮的甘幹河》、《居住在螞蟥溝的人》、《競選》、《村民小組長的產生》、《企盼》、《記憶中的耿峪河》、《選舉大會》、《在鐵疙瘩村的日子裏》等多篇農村題材的作品。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我參與了《村民委員會組織法》頒布以來的六次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和1988年以來的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更讓我體會到了加強農村民主基層政權建設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為,曆史在前進,社會在發展,人民群眾的覺悟在提高,他們都希望能有一個寬鬆的生活空間,能在一個和諧的社會裏生存並發展,尤其是農民,當代的農民。記得本世紀初的一天,有十幾個村民上訪了,他們在我的辦公室裏大聲大噪,起初的我,無法接受,發火了,但又很快冷靜了下來,接著,他們派了代表,一一將問題進行了反映,說是他們村的村務公開走樣子,牽扯到實質性問題就回避,特別是財務支出問題。又說到村幹部有貪汙跡象,村上近百萬元的賣地款不見了,對此,群眾有看法,要求縣上給以清查,當時,我看到了他們的急切心情和對村幹部的滿腹怨氣和猜疑,便問道:“這個事鄉政府知道嗎?”“管不了。”沒等我說完,一個代表搶先作了答複。“省台記者都采訪了。”另一個代表緊接著說道。等我問清了事情的起因後,納悶了,不理解了,於是,便對來訪者說道:“你們先回吧!你們反映的事已經記下了,到時給你們個回話。”

第二天,又接到了縣人大批轉過來的上訪材料,當時,我一看,還是那個村的,署名與那十幾個村民完全一樣,這時,我才知道,上訪者已去過好幾個單位了,包括省上、市上、縣信訪辦。

針對這個事情,我們召開了會議,但意見有分歧。一個同誌說:“經濟上的事,不屬於我們的工作範疇,我們還是不管為好。”另一個同誌說:“我們隻抓村務公開,財務清查的事讓他們找別的部門去吧!”還有一個同誌說:“我們是抓村務公開,但村務公開的主要內容是財務公開嘛!財務支出不清楚,談公開有什麽意義,又怎麽能說服得了村民呢!我認為,我們應該管,應該抓,要做好指導和協調工作,要給上訪者一個說法。”

後來,經過縣領導小組的同意,辦公室的多方協調,才使這個村的上訪問題得到了解決。當然,縣紀檢、檢察部門是下派了工作組的,他們是深入村民做了調查了解的,並且理清了財務,分清了是非,弄清了情況,給群眾了一個明白,還幹部了一個清白的。因為,事情並非是上訪者所完全說的那樣,這個村賣地款近百萬元屬實,但這個村曆史上遺留下的30萬元貸款也是屬實,還有建校、修路拖欠款,這樣,三打五除二,所剩資金是不多了,所以,出現上訪的事件是正常的。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我還更多地接觸到了這個村的村主任,並通過一定的渠道和方式了解到了他的為人、工作狀況以及他極端負責任的工作作風。因為,從前的這個村是一個老大難村,除了經濟底子薄弱,外欠一大堆債務外,每次換屆選舉都會鬧得沸沸揚揚,不得安寧。具體表現在想進班子的人,群眾選不上,有威信的人,顧慮重重不願意幹。就說這個村主任吧!還是大家硬推上去的,當然,他是有優勢的,除了年輕、有文化、人緣好外,還是村上的暴發戶,他經過商,搞過企業,有一套的經營管理知識和辦廠的經驗,他因了個別人的頂撞和一些棘手的事,曾打過退堂鼓,但在鄉領導和村支書的幫扶下,硬是挺了過來,而且帶領村委會一班人,辦了幾件大事,如建校、修路、擴街、打水泥街道、蓋村部,還建了一個獼猴桃幹片生產線,讓剩餘勞動力有了用武之地,群眾的果子不再發愁賣不出去,村民的收入一年比一年好。然而,他卻輕視了一項工作,那就是村務公開,村民想知道的事,公開欄上說得不清,不想知道的事卻是一項接一項,這樣,就出現了上訪的事情。當然,說實在一點,上訪的目的不排除想把現任班子推倒的意思,可是,現任班子成員,特別是村主任,兩袖清風,一塵不染,賬清到底,還倒貼了幾萬。因之,麵對這個事實,上訪者心服口服了,村主任在村民中的威信更高了。事後,我也在反思、考慮這個問題,忽然,我覺得村主任這個不大起眼但又不能不被重視的村官是多麽的重要啊!他們承受著的是責任,是壓力。忽然,我又覺得,一個村主任無論在多麽複雜的環境下,隻要潔身自好,心裏裝著老百姓,一定會立於不敗之地的。對於村民上訪的事態,隻要正確對待,妥善處理,是會有好的結果的。因為,村民是公民,村民是村委會的一分子,他們對村幹部是有監督作用的,這種監督,說穿了,是對村集體的愛護,對村主任的關心,對一切違法違紀行為的揭露和控訴。所以,一個端端正正的村幹部是不怕群眾上訪的,上訪事態的妥善處理是有利於安定民心、有利於社會穩定、有利於事業發展的。通過群眾來信來訪,我體會到了,信訪工作是了解民心的窗口,是同村民麵對麵交談的途徑,是宣傳黨對農村各項方針政策的極好機會,是農村民主意識的進一步體現。所以,做好群眾上訪工作至關重要。

前不久,縣史誌辦組織了一次活動,到過一個新農村建設示範村,在這裏,我親眼看到了村莊的變化,看到了村民們豐收後的喜悅,特別是那新修的整齊劃一的水泥街道,具有現代化格局的村辦公大樓,寬闊的文化廣場,其中,健身器材、籃球場地、閱報欄、公開欄、寬闊草坪格外顯眼。當然,接待我們的是這個村的村主任,還有村支書,他們見我們的到來,熱情有致,備受我們的欽佩。中午十時,開始座談。座談是在辦公樓的一樓會議室裏,氣氛是鬆散自然的,不像開會那樣的死板、嚴肅。顯然,村主任的介紹是主題,他講到了村子的發展經曆,講到了自己的創業過程。他的介紹使得前來采風的同誌們很受鼓舞,並為之感動。因為,村主任流淚了,動情了,他將自己,對,是第一次將自己受難場、喝“汙水”、噬“糠菜”的情景道了出來。他說:“……端正街道,牽扯拆遷,可是拆遷,談何容易。一次,麵對釘子戶,好說歹說就是不聽,背後還罵娘,漂涼情,怎麽辦?幹部們輪番著去,談條件,講政策,但是,還是不聽,最後,下了硬手,拆。事後,這家人攔截了我,並罵了我,那時,我一肚子的氣,但又很快咽了下去,一月後,我讓村幹部給這家蓋了新房。修街道的時候,下了雨,水沒了去路,流到了低窪的住戶家裏,怎麽辦?幹部們帶頭去,將那裏的積水一桶一桶地排了出去,但令人不理解的是,還有人在罵,罵我們修了街道。街道修成後,要建公廁,公廁給哪裏建,真是個頭痛的事,因為,這個事是人人都需要但又不受歡迎的,給哪裏建,哪裏的人都不高興,為此事,我得罪了好幾個人,終於在村內建了兩個。村辦公樓的建成,也是費了神的,僅調地皮一事就鬧得我寢食不安,因為,這是中心地帶,住在這個地方的人都不願搬走,所以,就做工作,而且是全方位地做工作,最後總算有了結果。基建的過程,有人來打雜,硬是節外生枝。說他的莊基地沒解決好。後來,村子麵貌變了,大家出行方便了,不再踏泥了,於是有了讚揚聲,特別是與村幹部作對的那些村民也覺悟了,高興了。如今,可以說,我們村的人是一心的,是往一處想的,我這個村主任也是被大家再次推選上來的。目前,為了增加村民的收入,還辦起了奶牛場、幹片廠,還發展了百畝海沃德獼猴桃園子,形勢是好著的!因此,我悟出了一個道理,那就是為大家辦事,出現一些不愉快的事是難免的,但最終是會被群眾理解的,被群眾認可的。”

聽了村主任的介紹,我真真正正認識到了新農村建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時感受到了新農村建設的艱巨性和複雜性,在這個過程中,黨對農村的領導是不能忽視的,村主任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特別是在農村,一個好的領頭人,除了有勇氣外,還要有耐心和執著的事業心,有帶領群眾致富奔小康的能力和信心。其次,是在增加群眾收入上下工夫,在改善村民的生活環境上下工夫,這樣,才能有一個大的發展,才能展現出一個合乎民心的格局來。

記得在第四次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中,靠近秦嶺山的一個村子顯得十分注目,一年的時間,選了三次,均沒有滿意的結果,隻選出一個副主任和一個委員。這個結局,按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規定,是不能組成新的一屆班子的,怎麽辦?重新選,村民難以組織,不選吧!不夠人數,隻好讓其參與上屆村委會班子開展工作。然而,上屆的村委會成員死活說不幹,這可難為了指導組的同誌們。麵對這個現狀,鄉上召開了會議,同意和認可了村上的選舉結果,給那位副主任和那位委員頒發了當選證書,並指派了工作。

一個星期後,那位副主任來了,是在我的辦公室,手裏還拿著辭職報告書。當時,我納悶了,便問道:“剛剛任的職,怎麽說不幹就不幹了?”那位副主任回答說:“弄不成嘛,八字沒見一撇呢!事把人都能圍了,你看,要口糧地的,討債的,領著老婆娃要求劃撥莊基地的,你說,我哪裏能抽出時間來幹工作。”說到這裏,我搭了話:“解決矛盾,處理事務就是工作嘛!”“他們來的,哪一件事是好解決的。村上的債務二十幾萬,我給人剁指頭呀!莊基地的問題是多年來懸而未決的事,一時半會兒能處理好嗎?再說,學校的教室也塌了,學生上課都搬到戲樓上了。近一個時期來,自來水也出了問題,群眾吃水都到河裏去擔,哎!這個差事實在難啊!”那位副主任說話間拍了一下大腿麵,顯現出了他內心的不安和窘迫。這個時候,與我同室的同誌發言了,他說:“萬事開頭難嘛!甭急,村上的事就是那個樣子,如果啥都好的話,要我們幹啥!選你幹啥!所以說,當幹部就是為了解決問題,為民排憂解難嘛!”“同誌,我不知道咋稱呼你,你不了解情況,像我這樣的人,五十好幾了,啥事沒經過,唯獨這個村幹部感到難當呀!就說這上任的一個星期,漂涼情的人有之,看我水漲河塌的也有人在,你說我幹這個不是自找煩惱嗎!”“主任,話不能這樣說,當幹部,是光榮的,是一種責任,你能被選中,說明大多數群眾是站在你這一邊的,擁護你的。”聽到這裏,我坐不住了,隨口說道:“對了,你是大家選出來的,聽說票數還很高,這就說明了一個問題,你在村裏是有威信的,我想,你還是幹,你必須幹,這樣,才能不辜負村民對你的希望。”“大家選我的啥!就是看我把日子過上去了,看我掏錢修了一段出村路。”“對,你說得有道理,我們就是需要這樣的幹部,需要懂經濟,會管理的人。當然,你的日子過上去了,又給村上修了路,但這不是主要原因,主要的原因是大家看上了你這個人,看上了你這個能為大家辦事的熱心和熱情,所以,村民才投了你的票。”說到這裏,突然來了3個村民,其中一個,年齡與他相當,一進辦公室便拉著他說:“走,別在這裏瞎嘮叨了,大家夥在村上還等著你呢!”“就是的,聽說你寫了辭職報告,找縣換屆辦了,我們沒停就來了,趕快回,家裏還有好多事等著你的處理呢!”另一個來人接著說道。“不要管他,同誌,大家夥瞅到他身上了,他能不幹嗎!說實在一點,我們這一關他就過不了。”第三個來人對著我說。“是的,我們正在談他的工作呢!你看,這份辭職書,寫得多認真,你把他收回去吧!”那位村民從我手中接過了辭職書,硬是拉著他們的主任走了。

後來,這位副主任幹得很不錯,那個村的麵貌從根本上得到了改觀。來年,他被推選上了正主任。

第六次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工作中,一個村選了村主任,但因多方原因,鄉上沒有及時認可,表現在開會不通知,工作不安排,結果,導致了上訪事態的發生。對待這件事情,我們去過鄉上,到過村裏,了解了情況,找到了問題的症結。原來,這個村的選舉是搞了,隻因候選人的確定,觸動了一個組的情緒,致使這個組的全體選民在正式選舉時未能參加,所以,選舉結果出來了,立即有人去了鄉政府,反映了這個情況,特別是與之競爭的那部分人,更是在這個問題上大做文章,因之,有了這樣的結局。怎麽辦?按照選舉規程辦事,哪個環節出的問題,就在哪裏解決。於是,鄉換屆工作指導組立即作了指示,責成村選舉委員會進行了另行選舉。事後,上訪事件再也沒有發生過。

2001年,春節假後的第一天,忽然接到了縣委組織部的通知,指派我到縣西的一個村子去,調查處理關於村委會換屆選舉的上訪問題,據說是省委領導批了字的,要求在近期給一個答複,同時,防止這個村在春節期間有可能發生不安定的事態。於是,我與組織部及政研室的同誌去了那個村,接觸到了這個村的黨支部書記及一些群眾,當然,這是在鎮指導組的安排和協助下開展的。在這裏,我們首先走訪支部的全體成員和原村委會的幾個成員,又召開村民代表會議,了解情況,澄清問題。起初,一些幹部和群眾叫不到場,聽說是上邊來人了,故意在回避,有的還在阻撓,散布一些不利於工作的話。怎麽辦?我們沒有灰心,而是不厭其煩地登門上訪,甚至三番五次地通知有關人員到村部、到鄉政府、到群眾的院落,交心底,談看法,找症結,想辦法。原來,事態是明確的,大家的說法是一致的,選舉過程中的一個環節出了問題,一個組多出了三張選票,一個組少了三張選票,但全村的總票數是相當的,發出去了多少,收回了多少。就因這一點,鄉政府指導幹部在當天選舉的晚上被圍在了村部長達幾個小時,險些打起了群架。最後,村選委會隻好宣布選舉工作暫停,結果暫不公布。然而,在第二天的早上,村民們卻從廣播裏聽到了誰誰誰當選的公告,這樣,一場群體上訪的事件就發生了。針對這個現狀,一個幹部說,重新選一下不就對了。然而,事情並不是那麽簡單的,你想選,一部分人是不讓選的,再者,組織一次選舉活動,實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除了消耗人力外,還需要一定的財力。話說回來,即就是重新選了,能否選成,還是兩可之間的事。還有幹部說,隻在那兩個組選一下,重新計個票不就對了,但又遭到了一些村民的反對,原因很簡單,怕引出了沒必要的麻煩。最後,大家商議了一個意見,做工作,做得票多者的工作,做得票少者的工作,讓他們從大局著想,從村上的利益出發,拋開個人的得失,維持選舉結果,即票多者當選,票少者落選。然而,一切都是徒勞的,幾上幾下,沒有任何結果,眼看著時間一天一天地過去了,大家的心裏非常著急。忽然,我接到了一封信,說是有解決的辦法了。於是,我心裏暗暗高興。原來,這封信是村裏的一個老幹部寫來的,他道出了問題的真正出處,他對當前的形勢作了全麵的分析並權衡了利弊,提出了平衡人事的思路。於是,我與同誌們找了這位幹部,又一同就村委會組織法的相關內容作了探討,並付諸實施,終於,有了好的結果,村主任上任,村主任候選人的差額,當了助理。

2003年的一天,我正在辦公室裏處理一件事情,忽然,有位村主任來了,他的第一句話是,劉主任在嗎?我說:“在,我就是的。”看來,他是不認識我的。之後,他接著說:“我谘詢一個問題。”我說:“請坐下,有啥慢慢談。”這位主任坐了下來,並說:“我們村原來有一筆外債,是信用社的,二十五萬,隻是因了多方原因,一直未能還上。你看,我剛剛上任,法院就來人了,並下了通知,說是有錢還錢,沒錢拘人。這件事,家裏人知道了,怕有個閃失,硬是讓我辭職,丟下村主任這個事。當時,我有了顧慮,有了負擔,但又不知咋辦!為這個,我去了鄉政府,鄉領導說:‘你是村上的法人代表,法院肯定是尋你的。’後來,我在憂慮中,看到了大紅封麵的《當選證》,想到了民政局,於是就來了。”說到這裏我插話道:這樣的事是有的,但你不要擔心,更不要害怕,人家法院是在履行職責,執行公務,你作為一村之長,應積極地配合,不能撒手不管,更不能退縮,不能因為這個事不幹了。鄉村不良債務的存在,是會逐步給以化解的。當然,針對這個事情,政府是出台過相關政策的,提出了一些解決的思路,就看你們怎麽樣執行了。“法院不管你那一套。”那位年輕的主任急忙說道:“法院管不管是另外一回事,關鍵的問題是看你自己是如何應對的,話說白了,法院還是為了能要上錢,假如你拿出了還款的計劃,你有所承諾,法院能拘你嗎?當然,你是村民選的,你是代表全村人的利益的,你對法院的承諾是建立在村民這個基礎之上的,你怕啥!回去吧!”那位年輕的村主任,聽了我的話後,似乎明白了什麽!他站了起來,上前握了我的手,而且是精神抖擻地說了句“那我幹”的話,走了。

每年的七月上旬和元月上旬,是村務公開的日子,在這個時間裏,我都會與同誌們一起跑點子,登門戶,了解情況,督促進度。特別是在有組織的檢查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當然,自1998年推行工作以來,由於有各級領導的重視,有縣委、縣政府的正確安排,農村秩序是得到了好轉,表現在幹群之間的矛盾得到了有效的化解,黨對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得到了很好的貫徹和落實,人民群眾當家作主的格局已充分體現。如今,村務公開工作基本形成了製度,並且是一年一個台階,一年一個水準。比如,就硬件設施上說,除了修建磚混公布欄外,有的地方還製作了便攜式的活動彩印公開欄,麵積不小於10個平方,內容全麵細致,受到了群眾的好評。就公開的時限上說,由半年一公開發展到了季公開、月公開、事前、事中、事後公開。公開的內容也在不斷充實,不斷滿足群眾的願望。

曾記得,在這推行工作的十年間,縣領導小組統一部署,開過動員會、現場會、總結會、經驗交流會等,包括最初的政務公開工作。如今十年過去了,我也變得像是另一個人了,因為,我深信,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工作是適時的、是長期的,它在我國的基層政權建設工作中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意義是深遠的。

在這些年中,關於村務公開工作的信訪事件,常有發生,且具有棘手的特點。為了這個,我和同誌們是費了周折的,跑了路的,往往會因一件事,糾纏幾周,甚至幾月,另外,這個上訪沒處理好,又會有新的上訪事件發生,自然,是要接觸到村幹部的,特別是村主任。

2006年上半年,新農村建設工作啟動,全縣確定了10個示範村,30個重點村,我作為一個從事農村工作的一員來說,責無旁貸,進行了參與,當然,民政部門的首要職責是落實二十字方針中“管理民主”的內容,因之,從前到後一直是圍繞著村級組織的建設、村務公開、製度建設、民主管理、規範工作等內容展開,在這中間,免不了對村主任的培訓,對村幹部提供可供參考的各項製度匯編、遠景規劃資料等,免不了對這些村子的公開欄的設置、公開內容的確定、公開的方法進行指導。因之,我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接觸到一村之長的村主任。當然,他們中間有老的,有少的,有被時代的浪潮推上頂峰的,有被時代的潮流淹沒的。更使我印象深刻的是村幹部的產生過程和村主任上任後的捉襟見肘,村主任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工作中的艱難曆程,村主任在取得新農村建設成果後的喜悅和興奮,於是,我萌生了一個想法,寫一個長篇,把新農村建設的場景,把世紀之初我國農村的民主化進程,奮進中的村級班子,新時期農民的思想,改革大潮中的典型人物,市場經濟對農村的推進記錄下來,並以此謳歌社會、弘揚正氣、激勵精神、感召人們。

今天,長篇出來了,願望實現了,但不免會有一些遺憾,因為,在我寫這部作品的時間裏,我依然是在諸多的紛雜事務中,唯有晚上,多數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或坐沙發,或靠桌頭,或伏幾案,顯然,肯定是有不順暢的時候,不遂意的那一刻,但我堅持。悶了,喝口茶,困了,洗洗臉,直到一種美感的產生,進入一種超然的境界。

當然,我也考慮到了,寫長篇,寫一部農村題材的作品,是要有生活原型的,並要在高於生活原型的思路中下筆,而且是主導於實際,彰顯於精神。

這部作品出版之際,我不會忘記我的散文集《天那邊有顆明亮的星》發布時的那個座談會,不會忘記關心並給以幫助的所有仁人誌士們。因為,那個座談會開得熱烈而有氣氛,親切而有真情,會址是在縣文化館內的萬壽殿裏,主辦單位是縣文化館,到會者均為我縣文化界有影響的人。其中,文化館的楊軍海館長親自安排並主持,原縣政府副縣長、縣人大副主任王玉文、原紀委書記劉輔漢、縣民政局副局長陳美蓉、縣文聯副主席張興海、縣教育局副局長徐欽民、縣安全局局長齊創立、縣民政局紀檢組長李俊峰、縣九峰鄉黨委書記朱建平、縣《周至文藝》編輯何俊峰、李勇武、《周至報》編輯張攀峰、縣禮儀大家劉知民、縣史學研究家毛敏毅等作了重點發言。同時縣圖書館館長張鷹、縣文化館陳菊玲副館長分別宣讀了周明先生和王維儉先生所作的序以及發來的賀電,因之,我會永遠記住他們的,同時,也不會忘記省出版局的饒紅老師、太白文藝出版社的鄧主任和朱媛美主任,還不會忘記給予我關心和支持的民政局局長袁增榮、宗教局局長田誌峰、技術監督局局長徐林海、工商局局長及奮戰在一線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李海民、張富軍、劉全斌、樊西省、袁誌宏、李文斌、李瑞琪、何其斌、於巧利、徐林海、李讓、劉文魁、蔡亞雄、駱亞利、唐建岐、李輝、宋彩雲、付翠芳、矦軍、王有聯和民政局的老領導張榮信、李達、陶效軼等同誌的鼎力相助。感謝省市基政處的張宇聯處長和李西玲處長及市甘英傑、應至前處長的關心和引導。當然,這本集子的大部分內容是關於民生、民主建設的事,這裏已隱隱顯露了《村主任》一書的主題意境,也正如王維儉先生評說的:“在這本散文集子中,我看到村民選村官的爭執,看到城鎮的社區文化活動,看到一個貧困村莊老村官上任後的捉襟見肘,雖然隻是一個個片斷,但卻以獨有的真實性和敏銳性,成為不可多得的曆史鏡頭,記載了世紀之初中國農村的經濟狀況和民主化建設的曆程。”所以,《天那邊有顆明亮的星》是我寫作《村主任》的引子,是我寫作《村主任》的基礎。

後來,經過一次次的修改和充實,我雙手將稿本遞交給了出版社的負責同誌。一月後,我收到了出版社關於《村主任》一稿的審稿意見,其內容是:“《村主任》是一部反映新時期農村基層政權建設的長篇小說,字數近30萬,通過秦嶺北部一個普通農村的變遷,謳歌農村新時期的變化,同時也寓含著作者對農村建設深深的思考及深層關照。值得一提的是,本稿件的作者是一名基層民政工作者,視角獨特,所思所想所聞所見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為讀者展現了一幅幅現今農村生活畫卷,是現代北方農村又一部創業史,弘揚主旋律,謳歌真善美,是近年來難得的現實主義作品。作品文字平實,摹景狀物貼切,與本書稿內容相得益彰,是一部較為成熟的書稿,建議出版。”當時,我激動不已,而且是一句句反複地咀嚼著其中的味道。終於,我明白了,所選的題材是可取的,現今農村的一幕幕場景,再一次在我腦際裏閃現了出來,張實踐,何佳旺、李萬成、萬保存、韓健、常奮、李三柱、張牢娃、靳粉蘭、李巧巧,他們向我走來了,而且是爭先恐後地粉墨登場,同時,高牆、習描、張詡、許一可、靳朝輝、馬來等也來了,他們排著隊,盡可能地發表看法,盡可能地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忽然,他們中的人提意見了,說我把他的那一段話沒組織好,還說他們的生活經曆沒有說到位,又說,某一個場景生活味道不夠濃,於是,我伏案掩卷,陷入了沉思,而且,是不斷地琢磨,力爭得到一個更好的結果。

如今,《村主任》出版了,我長達五年的心緒也平靜了。所以,在修改完最後一個字後,我約了友人,於深秋的一日,登上了家南麵的興隆山,而且是站在了興隆山的頂峰,盡享那深秋時節的風兒吹,盡觀那滿山遍野的葉子紅和那群山倒映、綠水環繞的金盆水庫全景。那個時候,我真的輕鬆極了。因為,我終於完成了一件讓我遐思,讓我動情,讓我苦悶,讓我超越的事情。

2007年9月20日於樓觀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