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符籙術

五胡『亂』華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麽,無非就是這天災人禍!所謂的天災,就是東漢以來這數百年來,北方越來越冷,原來生活在北方的胡人失去了生存空間,這才逐漸向南遷徙,和漢人爭奪生存空間。同時這大晉開國以來,特別是這惠帝繼位以來這數年間,天下瘟疫、旱災、冰雪災、地震、洪水等天災不斷,無數流民四處乞食,天下餓殍遍野。

而這人禍就是這些地方長官,根本不把這些胡人平定對待,苛捐雜稅,更有甚者,到處掠奪胡人販賣為奴。

林易前世雖是曆史學家,或者說對這段曆史本身了解的就不多,但是來到這世界後經過這麽長的時間,這樣淺顯的道理還是懂的。

如何能夠不通過不停地戰『亂』,而順應這時代的發展,推動各民族間的融合,推動淮河疑難地區的開發,這現在已經成了困擾林易最主要的問題。

在夏代紀年早期階段甚至更早的時期,地處成都平原的古蜀國已形成了高度發達的青銅文明,成為了華夏文明的重要源頭和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據記載,古蜀國共有蠶叢、柏灌、魚鳧、杜宇和開明五個朝代,先後定都於瞿上(今成都市溫江區,亦有今廣漢市之說)、郫邑(今郫縣)、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廣都(今雙流縣)。春秋末期(約公元前4世紀),第五世開明王把都城遷至成都,取周王遷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之典故,因名成都,相沿至今,成都也因此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罕見的自建城起便未改名稱的城市。而“廣都、新都、成都”合稱為“古蜀三都”。

富庶的古蜀國是秦國統一天下過程中首先攻取的對象。秦惠文王為此做了多年的準備,通過“石牛記”、“美女計”等一係列計策,麻痹了第十二世開明王。並開辟了由秦入蜀的“石牛道”(即“金牛道”)。周慎靚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借巴、蜀互攻之機。派司馬錯率軍沿石牛道入蜀,數月之間便攻占蜀地。此後,秦王三立三廢蜀侯,終置蜀郡,郡治即設於原蜀都成都。周赧王四年(公元前311年),秦國蜀郡郡守張儀按首都鹹陽建製修築成都城牆;成都據此也成為中國有確切史料記載的最長時間城址不變的城市。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秦昭王任命李冰為蜀郡郡守。任內他主持修建了舉世聞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成都平原從此沃野千裏,“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謂之天府”。經過數十年經營,成都在秦末便取代關中平原獲“天府之國”之稱,而這一美譽一直延續至今。

漢代的成都,經濟已相當繁榮,織錦業尤其發達。成為朝廷重要的貢賦來源。於是朝廷在成都專門設置錦官管理,並在成都城西南修築“錦官城”。

魏黃初二年(蜀漢章武元年,公元221年),漢中王劉備在諸葛亮等人的輔佐下稱帝,宣稱繼承漢統。沿定國號為漢(史稱蜀漢,亦簡稱蜀),改蜀郡為成都府並定都於此。這一時期在諸葛亮的親力親為下,蜀漢成都城得到了很快的發展,在占有益州後,他就開始實行“安民息民”、“勸農管農”和“薄賦減負”的重農政策。成都的農業、鹽業和織錦業在這一時期得到很大發展,發展成蜀漢最大的城市,是蜀漢政權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

西晉時,益州分為益、梁二州,成都繼續為益州治所。而這刺史府就在這成都城的太城之中,林易和阿蘭自是不費吹灰之力就找到了這刺史府。?? 大帝修仙118

已是子夜時分,整個刺史府都是一片靜悄悄,府內雖是三步一崗,五步一哨,但是林易和阿蘭自然是輕而易舉地來到了這趙廞的寢室。

房內鼾聲此起彼伏,有機率地傳來,鼾聲中還夾雜著淺淺地呼吸聲,想來這應該就是那趙廞的愛妾。林易打通這雙耳精竅後,這聽覺早已提高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況且此時又是夜深人靜之時,這房中的一切聲音自然是絲毫逃脫不掉其耳朵。

“想不到這狗官還是篤信五鬥米道!”林易心中暗罵道,但見這趙廞臥房四周到處都貼滿了各式各樣的符籙,黃『色』紙帛上的筆畫屈曲、似字非字、似圖非圖的符號、圖形。此時佛道尚未在蜀中百姓中傳播,因此五鬥米道在百姓之中完全占據主導地位,況且這五鬥米道最早就是從下層百姓之中流傳,一般百姓都信奉此道。但是直至後世東晉一朝,道家才在上層貴族之中流轉,想不到這趙廞堂堂益州刺史也十分篤信這五鬥米道。

蜀中地區是道家最早傳播的地區之一,彭祖、張陵等道家始祖都在此學道成仙。五鬥米道是早期道教派別之一。創始人張陵(34~156),沛國豐(今江蘇豐縣)人。東漢順帝時(126~144)入蜀,居鶴鳴山(今成都市大邑縣境)學道,並造作道)以教百姓,倡言天人下降,授以正一盟威之道,以為人治病開始傳教,據稱‘百姓翕然奉事之以為師‘。他為了統率教民,設立二十四個傳教點,稱‘二十四治‘,以其中的陽平治(在今四川彭縣)、鹿堂治(在今四川綿竹)、鶴鳴治(在今成都市大邑)為傳教中心,因入道者需交納信米五鬥,故俗稱‘五鬥米道‘。又因創教之初,曾受巴蜀少數民族原始宗教的影響,巫術『色』彩濃厚,時人或稱‘米巫‘。

張魯政權覆亡後,巴蜀地區五鬥米道曾有過短暫(三國時期)的沉寂。但大晉開國以後,又漸趨活躍。時至今日,這益州之民十之八九還是多信奉五鬥米道。

符籙是符和籙的合稱。指記錄於諸符間的天神名諱秘文,一般也書寫於黃『色』紙、帛上。五鬥米道教徒聲稱,符籙是天神的文字,是傳達天神意旨的符信,用它可以召神劾鬼,降妖鎮魔,治病除災。

符籙術導源於巫覡,始見於東漢。早期道教承襲此術,五鬥米道和太平道,就是以造作符書和以符水為人治病來吸引信徒創建組織的。此後符籙術一直是天師道、正一道的主要修習方術。東晉中期出現的上清派雖主存思,亦兼符籙;靈寶派更以符籙術為主。唐末宋初,天師道和上清、靈寶派分別以龍虎山、茅山、閣皂山為活動中心,形成著名的‘三山符籙‘。南宋金元之際,更在‘三山符籙‘基礎上,分衍出神霄、清微等眾多符籙派。可以說,宋元以前,符籙道法是道教的主流。金元之際,全真道內丹興起,但擅長符籙之正一道仍在南方與之鼎足而立。直至明清,重符籙的正一道和主內丹的全真道一直分統著道教。符籙術之發展史實與道教的曆史相始終。

道教符籙使用十分廣泛。有用於為人治病者:或丹書符籙於紙,燒化後溶於水中,讓病人飲下;或將符籙緘封,令病人佩帶。有用於驅鬼鎮邪者:或佩帶身上,或貼於寢門上。

有用於救災止害者:或將符籙投河堤潰決處以止水患,或書符召將以解除旱災等。至於道士作齋醮法事,更離不開符籙,或書符於章表,上奏天神;或用符召將請神,令其殺鬼;或用符關照冥府,煉度亡魂。整個壇場內外,張貼、懸掛各式符籙。

符籙術的思想基礎是鬼神信仰,稱其有召神劾鬼、鎮魔降妖之功效者,自不可信,而用以治病偶爾稱有‘小驗‘者,也並非其驅逐了致病之‘鬼‘,可能別有原因。據推測,某些病本輕微的患者,因相信符籙,飲符水後,造成一種鬼已驅去、病已脫身的心理態勢。這類似於醫學上的心理療法,起作用的不是符籙本身,而是符籙所引發的積極心理狀態,促使人體調動防禦機製克服了疾病。另一種可能是氣功的作用。

如某些書符道士有很好的內煉工夫,書符時運氣於符上,以之治病,而產生一定療效。現代氣功已經證明能治某些疾病,這種以符載氣治病的方法,或許對某些病人有效。

當然這些都是現代人對符籙之術從科學的角度進行論證,但是這符籙術到底有沒有超出自然的力量,誰也說不清楚,不過在此時,這符籙在蜀中之地是十分常見,無論是平民百姓,還是達官貴人家中一般都懸掛一些符籙,以避邪驅凶。

“既然如此心中有鬼,何必做出這麽多惡事來!”林易罵道。!”林易心中又暗暗道。隻見一陣清風傳來,二道人影還未飄至,這房門已經自動打開。

“阿哥!這好像不對,這些符籙絕非普通凡物!”默不作聲地跟在林易身後的阿蘭急道,可是已經晚了,林易已經抬腳跨過了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