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調動巡洋艦

巡洋艦是一種火力強、用途多的主用於遠洋活動的一種大型水麵艦艇,它雖然是伴隨戰列艦而來,但她卻因擁有較強的攻擊力和防護、較高的航速、較大的續航力和較強的適航性,是一種能在遠洋地區進行長時間作戰的艦艇。

對於擁有戰列艦的列強們而言,巡洋艦不過是為之護航的主要艦艇,不過也以巡洋艦為核心組成強大的海上作戰編隊,用於保衛海上交通線的暢通,對付敵方的水麵艦艇和岸上目標。人民軍海軍的巡洋艦是海軍艦艇中最大的、最強的作戰艦艇,除了擔負例行戰備執勤巡邏之外,還作為主戰艦艇而存在。

歐洲大戰期間,巡洋艦發展速度加快,質量明顯提高。出現了滿載排水量在3000至4000噸級的巡洋艦,動力裝置以蒸汽輪機為主,以燃油代替燃煤,航速由25節增至30節,續航力增大,艦炮多為127~152毫米口徑,個別達190毫米,已具備壓製敵驅逐艦,引導和支援己方海上兵力進行作戰的能力。

1922年11月5日,美英法意日五國達成的十年有效期的《五國海軍條約》,對主力艦的進行了嚴格的限製。協議生效後,各海軍大國自然將海軍艦艇的建設重點轉移到了標準排水量1萬噸以下、火炮口徑203毫米以下的巡洋艦上來。由此,巡洋艦開始向重型化和輕型化方向發展。

條約簽訂至今已經有近六年的時間各國雖然簽訂了限製海軍軍備的條約,該條約並未阻礙各國追求更為先進的艦艇,隻是讓條約有效期內各國的海軍艦艇建造速度慢了,新艦艇中都有各國不小的創意。

重巡洋艦主炮口徑203毫米以下,輕巡洋艦主炮口徑152毫米以下,為了既不違反條約規定,又能迅速擴充實力,各簽約國都搞了許多小動作。英國建造的條約型巡洋艦安全按190毫米炮設計,均可先裝152毫米炮以使之成為輕巡洋艦,以待條約失效後迅速改裝大口徑炮。日本建造的輕巡洋艦也是這樣,5座雙聯裝203毫米炮設計,但裝5座三聯裝155毫米主炮便可免受條約限製,隻要戰事一起,就可迅速換裝了203毫米炮。

不過在華盛頓條約的十年有效期內,被人稱之為“海軍假日”,也就是說這段時間內世界上是沒有海軍戰事的,當然由於限製軍備條約的存在,各國的海軍艦艇更新都很慢,以至於給世人一種錯覺,認為世界就此已經遠離戰爭,殊不知這僅僅是一個短暫的假期罷了。不過就在這短短的六年時間內,各列強的巡洋艦裝備已經體現了兩級化,重型和輕型。

雖然華盛頓會議上各國達成了對航空母艦的限製,但大炮巨艦思想的傳統地位在短時間內是無法撼動,巡洋艦成了戰列艦一樣,成了被寄予厚望的海上堡壘,尤其是重型巡洋艦。

重型巡洋艦,有8至9門主炮,口徑在203毫米以上,分裝在3至4座炮塔中,射程20海裏左右,主要用以消滅敵巡洋艦和攻擊岸上目標。並且裝有10門以上的副炮,口徑在130毫米以下,多為高平兩用。同時,還有數十門自動炮,用於抗擊小型艦艇和飛機的來襲。裝有3至4架水上飛機,用以校正艦炮射擊和進行偵察。垂直裝甲厚從76毫米到200毫米不等,水平裝甲厚在50毫米至127毫米之間。這種巡洋艦排水量在兩萬噸以上,航速三十節以上,續航力1萬海裏以上,是用於和戰列艦或者航空母艦進行遠洋協同作戰的主戰利器。

輕巡洋艦排水量在一萬噸左右,航速稍快於重巡洋艦,裝甲防護也次於重巡,不過續航力還是在一萬海裏左右,具備和大型艦艇在遠洋協同作戰的能力。主炮口徑在152毫米以下,裝有6至12門主炮,用於攻擊敵方輕型艦艇和陸上目標。有的裝有127到133毫米口徑的艦炮,用於對空防禦和攻擊敵方小艇。八門以上的副炮口徑在88至127毫米不等,配有幾十門小口徑炮、魚雷、水雷、深水炸彈等,攜2或3架水上飛機用於偵察。輕巡洋艦的裝甲厚約51~127毫米。

人民軍海軍應實際需求而要求中重造船集團推出的海軍首款巡洋艦,是介於列強們的輕重型之間的巡洋艦。研究具備一定海戰能力,且防空性能不錯的巡洋艦是海軍的要求,1925年10月海軍航空兵向中航第一、第二集團發出的相關戰機研發要求之前,海軍後勤裝備司令部和海軍裝備技術辦公室早就一起向中重造船發出了造艦要求,中重造船集團很快拿出了三份設計方案,經過仔細挑選辯證之後,海軍選擇了更為合理的第二份設計方案。

方案得到確定後,海軍很快組織相關人員與中重造船一起細化研究第二份設計案,1926年3月結束所有理論與模型多重實驗後,非常滿意的海軍直接發了兩艘訂單給中重造船,而且還大大方方的預交了三成的費用,照海軍司令陳紹寬的話講,那就叫做“不差錢”,節省了多年的海軍有的是實力造兩艘軍艦出來“玩玩”。

1926年4月2日,欽州和北海兩家造船廠同時切割“南寧”“梧州”兩個以工業城市命名的巡洋艦的首塊鋼板,兩艘艦艇都在1927年5月17日下水,不過“南寧”號是在上午,“梧州”號是在下午。兩艘艦艇通過係泊實驗、航行實驗之後還陸續對艦艇的供電、通訊、動力等進行了詳細的測試,完成這些測試並都取得了很好的測試結果後,兩艘巡洋艦正式走向了成為軍艦的最後一步,那就是棲裝,將下水測試之時還是“金屬殼子”的巡洋艦變成真正的軍艦。

1927年9月1日,南寧號和梧州號開始漫漫無期的海試,尤其是該城市級巡洋艦,兩艘艦艇是自治區的首批大型軍艦,建造之時就和泰山計劃緊密聯係在一起,跟一個大型科研計劃糾纏不清,最直接的結果就是全身上下有近百分之三十是自治區的創新之舉,尤其是其作戰係統更是有大量的高科技裝備,充分體現了海軍是高技術集成兵種的概念。

以南寧號為例,該艦艇的作戰係統分屬的電子信息係統、艦載武器係統,都因為裝備了很多自治區的科技工業結晶,比如空調、雷達、電子計算機等高科技產品,讓該艦艇和列強們的巡洋艦有很大的不同。

通信係統中,該艦艇上裝備了很多不同功用的無線電設備。用於發送時頻標準信號和對潛通報的超長波、用於30至250海裏範圍內岸對艦聯係的長波低頻、用於通訊距離小於30海裏的戰術和救援通信的中波中頻、用於遠距離通訊和戰術通訊的短波高頻、用於戰術指揮(對空、對艦、對岸等)通信的超短波甚高頻等五種無線電設備。

導航係統是為了保證艦艇安全航行,能夠實時向艦上武器係統、指揮係統等提供準確的艦艇航向、航速、經緯度等重要信息,並包括艦艇所在位置水深、風速、風向、溫度和濕度等信息。包括平台羅經、陀螺羅經、無線電和天文導航設備,尤其是因該艦艇裝備了電子計算機而實現了組合導航係統的構建,通過航向航速位置等一係列傳感器收集信息,交給計算機實現集中管理和顯示,方便艦艇參謀們減少參數計算量,能更快製定航行計劃。當然這個功能還並不是很強,無論是硬軟件實力,都不能和後世的高速計算機相比較,但在這個時代已經算是超級高科技了。

雷達是因無線電測距事業而發展出來的,按照工作方式不同有連續波式和脈衝式兩種雷達。脈衝式雷達是指斷斷續續發射大功率脈衝信號,在脈衝的間隙時間裏接受目標反射回來的回波信號,經過測算後得出目標的較精確距離。

當然連續波雷達就是指連續發射無線電信號的,不過它的頻率或相位會按照一定規律改變,在每一瞬間所收到的頻率和相位都與發射時的不同,經過比較後得知目標距離。所以連續波雷達相比於前者更具一點優勢,那就是利用運動目標的多普勒效應,非調製連續波雷達能夠對相當距離範圍內的具有任何速度的目標進行測速。

實力有限的自治區的電子工業水平和二十世紀下半葉的還相差甚遠,所以是沒有什麽相控陣雷達、超視距雷達、敵我識別等技術難度太大的雷達設備的,南寧號上隻裝備有兩種雷達。第一個是用於對有一定距離的空中威脅探測,但並不要求太高精度和分辨度的警戒雷達。該雷達布置於艦艇尾部,天線置於後桅上,不能提供雷達視頻但能較好的提供目標的點跡、航跡。

第二個是用於連續而又準確測定目標坐標位置信息,主要是針對低空和海上目標,但因精度和辨析度要求高而作用距離較短的火控雷達,該雷達同樣是不能提供雷達視頻的,畢竟自治區的電子工業水平還很有限,但該雷達的天線安置於前桅,並且周圍無遮擋、首尾刻線與艦艇首尾線重合、位於艦艇較高位置等這些方麵是和後世的軍艦雷達係統布置差不多的。

南寧號還裝備有艦殼被動式聲納,其換能基陣裝於艦球鼻艏之中,球鼻艏透聲窗材料選用的是不鏽鋼,應用更有前途的複合玻璃鋼、鈦合金和拖拽式聲納一樣都等還處於實驗階段,自治區成熟的冶金行業能夠提供大小和型線相匹配,以確定快速性和耐波性的不鏽鋼球鼻艏。當然隨著技術和材料的進步,未來的聲納會逐步具備更好的探測、跟蹤、定位甚至識別、信號實時傳輸等性能,同作戰係統無縫銜接,將數據獲取、信息處理、分析決策、武器攻擊等連同一起將是發展未來,不過現在南寧號裝備了性能很不錯的被動式聲納,已經算是世界一流。

總之,南寧號和梧州號作為海軍的首批大型水麵艦艇,其裝備的電子係統都還非常的原始,電子對抗、水聲對抗甚至光電對抗之類的距離海軍甚至整個人民軍而言還有很大的距離,不過能擁有電子設備具有一定對海、對空、對潛的探測能力,對於實力孱弱的海軍而言已經非常足夠,艦艇數量上雖然不能和列強們抗衡,但擁有更好的單艦性能、先敵掌握戰場信息優勢、因有較為齊全的通信指揮係統而具有良好的整體作戰能力等等,都讓看起來實力弱小的人民軍海軍,已經在悄然之間縮小了和列強們的作戰實力差距。

“我看得見你,你卻不知道我來了,在目視距離之外我已可以向你開火,但你卻還不知道我在哪兒;我知道你在空中翱翔對我有威脅,但你卻還不知道我已經掌握你的行蹤,防空火炮已經等候您的蒞臨;自認為神不知鬼不覺的躲在海洋裏,準備趁機發起致命一擊,但卻不知道我早已知道你的存在。”

南寧號艦長尚東海是這樣評價道自己‘新老婆’的一些優點,具備信息優勢的南寧號,其雷達是最敏銳的眼睛、聲納是最好的耳朵,將兩者和武器係統結合一起,吧嗒吧嗒的掐算一陣,才發現海軍其實和列強們沒啥差距,更莫說害怕。

南寧號和梧州號,同屬於人民軍海軍城市級巡洋艦。長155米、寬18米、吃水5米,標準排水量9000噸,滿載排水量12000餘噸,最大輸出功率85000馬力,海試測試中最大速度達到過33節,18節為其經濟巡航速度,最大航程10000海裏。武器配置是三座雙聯裝203毫米主炮,6座雙聯裝120毫米副炮,8座四聯裝40毫米高射炮,以及12門25毫米機關炮。

總體上看,該艦屬於火力比不上列強們的重型巡洋艦,但明顯比他們的輕型巡洋艦強得多,所以權當是一種中間型巡洋艦。該艦艇最大的武器雖然隻有三座雙聯裝203毫米火炮,但考慮到它們能夠獲得炮瞄雷達的目標觀測、電子計算機的信息解算輔助,能夠先敵發現、精準開火,即便是將南寧號和列強們的重型巡洋艦直接對抗也不會處於絕對下風,畢竟該級艦艇上的203毫米大口徑火炮包括其發射的各種彈藥、艦艇的裝甲防護等,都是自治區工業實力的結晶,是用一張張鈔票、一滴滴工人們的汗水、一天天科研學者們的努力而鑄就的利器。

1928年1月17日,兩艘巡洋艦同時正式加入海軍作戰艦艇序列,和新進的兩艘驅逐艦一起編入海軍作戰艦隊,由此該作戰艦隊便有了兩艘巡洋艦、六艘驅逐艦。用海軍司令陳紹寬的話來說,那就是作戰艦隊終於可以在和海航部隊的對抗訓練中有點叫板的資本了。

兩艘防空能力不錯的巡洋艦加入,雖說對於海航而言還是小菜一碟,不過這道菜如今要咽下肚子可就有些難度了,對於技戰術和協同配合不到位的菜鳥飛行員們而言,作戰艦隊的實力提升無疑對他們而言有直接的裨益,不被“擊落”幾次,他們是不會成長起來的。對於老鳥們而言,作戰艦隊也比較難於對付了,畢竟兩艘巡洋艦可都是裝備了對空雷達的大型水麵艦艇,戰機還距離艦隊好幾十海裏時,別人就知道自己要來了,有足夠的時間進入防空狀態,一次比一次快,而且防空編隊一次比一次合理,即便是久經戰陣的老鳥們也得打起幾分精神,否則自己的戰機被判擊落,這可在大批海航新人們麵前就掉價丟臉了。

於是乎,處於海南島拱衛之內的北部灣,西沙群島、東沙群島、中沙群島等等南海海域,根據潛艇部隊提供的這些海域外國艦艇、商船往來規律,在較大的空隙區域和較長的無外人時間裏,作戰艦隊很多時候都在和海航部隊一較高低,或者讓近海防禦艦隊訓練反潛,甚至是分三艘驅逐艦到近海艦隊裏,兩支艦隊直接對抗。

總之,經常性的演習訓練和不斷的反思總結,官兵們的取得了很大進步,兩支艦隊的作戰實力大大增強,但消耗的重油、航空汽油、演習彈藥、打廢的炮管等等開銷可是讓陳紹寬一陣陣肉疼的,海軍積攢多年的經費正一天一天減少。不過隻要海軍作戰實力在不斷增長,海軍在不斷發展長大,再高的花銷也值得,陳紹寬可記得張宇說過沒錢就找他要,所以他是給海航和艦隊放開了限製的,正處於黃金成長期的海軍不能因錢的小事兒而耽誤。但好事兒終究會有個頭的,海軍的好日子終於到了要暫告一段落了。

“立刻製定前往廣州港的航線,另外動員輪休官兵們對二級機密以上外露設備全部偽裝!”

收到海軍司令部發來的最新指示電報後,剛剛準備好和潛艇部隊博弈一把的作戰艦隊被指示盡快駛入廣州港駐泊。一直以來海軍的主要錨泊地是北海港、三亞港和湛江港,有時會去防城港休整,但從未進入過北上過,更莫說從英國人的眼皮經過香港駛入廣州港,即便廣東已經並入自治區,但由於香港澳門的問題還未解決,萬山群島附近海軍尚未涉足,突然之間發來這樣一個命令,顯然這是一次有政治意義的特殊行動,即便是僅是一次常規的軍艦入港停泊。

命令發布後,作戰艦隊中要留下繼續訓練和執行戰備的必要艦艇,將進入廣州港駐泊的有南寧號巡洋艦、梧州號巡洋艦。海口號、三亞號兩艘驅逐艦,這兩艘驅逐艦包括作戰艦隊另外兩艘驅逐艦,都因艦艇承載能力有限和海軍戰略需求,建造它們的時候雷達什麽的電子技術還不夠成熟,所以它們就沒有裝備需要保密的設備,等南寧號巡洋艦的必要偽裝完成之後,三艘軍艦便直奔廣州而去,不光是它們,海軍還有東西要露露臉,而這一切都將是為了香港問題。

“既然文的說不通,那咱們就來武的。真理之存在於艦炮射程之內,如今還得加上一句——正義隻在作戰飛機航程之內,這才有理!”

收到海軍艦艇已經出發、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的野戰機場搶建工程已經完工的消息後,張宇也做好了到廣州去會一會金文泰的準備,在他看來英國是無論如何也要歸還香港,這不僅關係到澳門能否回歸的問題,還有人民軍和人民自治政府職責使命所在、四萬萬中華民族的主權利益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