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二章 巔峰對決

5月11日下午14點,共和國陸軍第二集團軍第七機械化步兵師進駐薩拉托夫,12日上午10點,第五裝甲師與第六機步師完成進駐,下午17點第五空中突擊旅暫時進駐與薩拉托夫隔河相望的恩格斯城東郊和南郊兩座航空兵基地……

14日,共和國陸軍第二集團軍軍部完成從烏拉爾到薩拉托夫轉移後,於當天下午13點整,中蘇兩軍聯合作戰討論會議正式開始,共和國陸軍第二集團軍參會軍事代表有暫代軍長羅富強、參謀長姚濱、第五裝甲師師長秦川、第六機步師師長管芎林、第七機步師師長趙東辰、第八機步師師長左平、第五空中突擊旅旅長尤達健、炮兵旅旅長彭雪楓、防空導彈旅旅長楊思雲、工程旅旅長趙飛全、後勤保障旅旅長肖誌鵬、特種作戰營營長胡淩、通訊營營長鄧成武、醫務營營長邱凱等。(

蘇聯西南方麵軍出席代表以其總司令崔可夫元帥為首,其最新編製而成的所有軍師旅級以上軍事幹部全部列席會議,烏壓壓的人群中,軍級幹部並不多,四師建製的步兵軍有四支,外加下轄兩個坦克師、一個機步師外加一個炮兵旅的裝甲軍一支,這四個步兵軍和一個裝甲軍也就是蘇聯西南方麵軍的老底兒所在了。

但由於人員編製不同,蘇聯方麵小至營連大至軍師都有什麽政治教導員、思想政委之類的幹部,一個軍除了軍長之外。搞正式思想工作的也能同級,所以會議室裏,蘇聯西南方麵軍真可謂是“人多勢眾、將星雲集”,動不動就是中將、大將或者元帥。而反觀第二集團軍這邊,除了少將就是上校,一個中將都沒有,而且人數也沒有蘇聯方麵多。

奇怪的地方還很多,環形布置的會場中央長條會議桌一側專門留給了人數不多的中方將校們,桌子的另一邊則是蘇聯方麵的軍級以上幹部,和第二軍暫代軍長羅富強正對麵的便是蘇聯西南方麵軍總司令崔可夫元帥,坐在崔可夫周圍的也基本是元帥軍銜。桌角邊才能看到幾個大將,因而隔著一張會議桌,兩方的軍銜差距可謂是“鴻溝巨大”,少將和元帥對話、上校和大將對話。這中蘇兩軍之前的第一次聯合作戰會議真可謂是別開生麵。

圍繞中央會議桌,四周還扇形布置了一些桌椅,都是蘇聯西南方麵軍師旅級別軍事主官的坐席位置,中將少將也不少,但他們顯然不夠坐到正中央去的資格。所以雖然眼瞅著中方最大的也是少將,自個兒還中將上將啥的,卻也隻能悻悻然的坐在周圍估計也隻有旁聽的份兒,不過即便是這樣。不少蘇軍將領們臉上也浮現出了久違的喜色,看得出所有人都對中國陸軍的到來充滿了希冀。

由於納粹德國在莫斯科放了一枚大炮仗。炸得以斯大林為核心的蘇聯軍政體係幾乎轟然崩塌,以至於如今的蘇聯西南方麵軍、戰略預備軍和遠東軍等都嚴重匱乏相關統領人才。像基本是雞肋的蘇聯遠東軍總司令和蘇聯西南方麵軍參謀長都是一個人,也就是今天主持此次中蘇兩軍聯合作戰會議的亞曆山大?米哈伊洛維奇?華西列夫斯基大將。

大將在蘇軍的軍銜製中地位也比較崇高的,一級集團軍軍長往往才能夠得上大將軍銜,而作為西南方麵軍的作戰參謀長,而且還得兼任雞肋的遠東軍總司令,華西列夫斯基其實已經可以授予一個元帥軍銜了,但誰讓希特勒在莫斯科扔了一顆原子彈,把整個蘇維埃的核心都給一鍋端掉,如今以軍代政暫時擔任總書記的朱可夫顯然有授予軍銜的能力,但沒有這個權利,連戰爭國防委員會都在核爆炸中沒了影兒,朱可夫的總書記位置沒有得到承認,授銜的事情隻能擱置再議。

論指揮作戰實力、論軍事天賦、論統籌能力,其實朱可夫和華西裏夫斯基是不分上下的,都是斯大林在世之時所寄予厚望的統兵大將之才,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斯大林對華西裏夫斯基更為信任,尤其看重他的組織與調度能力,斯大林要逞凶自己組織莫斯科戰役之時,其實大部分的戰略和戰役計劃都是讓華西裏夫斯基來完成,包括參戰各部隊的指揮協調、物資和人員調配等也由他來完成,直到莫斯科被核攻擊之前,華西裏夫斯基也在積極的為斯大林調兵遣將奔勞不休,所幸的是原子彈爆炸的時候他正好趕到薩馬拉來找崔可夫“借兵”,結果自然是借兵不成,反倒撿了條命,也成了蘇聯高層人物中,為數不多的“幸運兒”。(

堅定的意誌、正派的作風、謙遜的品德,在蘇軍內部聲望頗高的華西裏夫斯基,得知莫斯科遭受大難之後又在崔可夫的勸慰下留在了薩馬拉,而為了避免莫斯科遭到致命核打擊一事在蘇軍內部造成太過於嚴重的負麵影響,依然還頂著斯大林任命的莫斯科戰役總參謀長一職的華西裏夫斯基緊跟著就前往了遠東,穩定了遠東軍的局勢之後親自擔任起了遠東軍的總司令,並在返回薩馬拉“求助”於崔可夫,希望崔可夫能夠借出一些兵力和物資給遠東軍,以加強遠東軍的實力,避免在危難之際,小日本突然發難在遠東登陸威脅蘇聯後方。

堪稱是老好人的華西裏夫斯基當時還並不知道自己已經成了蘇聯三大“軍閥”,還渾然不知危險的來到薩馬拉向崔可夫求助,這可讓崔可夫發自內心的感動了,內心深處的那麽一絲絲罪惡念頭也終於打消掉,當即就與朱可夫取得了聯係,堅定不移的站在了朱可夫旗幟下,由此才有蘇聯戰略預備軍和西南方麵軍在下諾夫哥羅德至薩拉托夫防線共同作戰的大好局麵,這才有朱可夫出麵“請”來中**隊參戰的大好時機。這才有華西裏夫斯基來擔任西南方麵軍參謀長主持中蘇兩軍聯合作戰會議的今天,因為崔可夫也很看重他的組織協調能力,和強大而又神秘的中國陸軍打交道,崔可夫顯然更加信任號稱蘇聯版“韓信”的華西裏夫斯基。

華西裏夫斯基也可謂是壓力山大。從臨危受命擔任西南方麵軍參謀長到現在,一個月的時間都不到,他才基本理清西南方麵軍的雜七雜八事情,中國陸軍來了,而且人家也不擺闊、不做作,架勢都大得嚇人,用個別軍官的話來講,人家的拉屎的茅廁都是車載移動式的。炒菜做飯也都是野戰炊事車,更別提什麽作戰裝備了,而且對麵的編製規模、裝備配置戰鬥能力、物資損耗等等,華西裏夫斯基都不清楚。以至於承擔接待任務的薩拉托夫守備司令部鬧出了供電供水不足的冷笑話出來。

所以,華西裏夫斯基在會議召開前的幾個小時裏,領著一幫參謀和幾個翻譯,和共和國陸軍第二集團軍方麵的聯絡官“談判”了好幾個小時,之所以是“談判”而不是交流。原因就在於對方始終藏著掖著不說實情。

華西裏夫斯基幾乎都快發瘋了才算搞到了一些情況,對中國陸軍一個滿編製的重裝集團軍有了一些了解,當然不了解則罷,了解之後反倒唏噓不已了。這簡直就是天上掉下來一支裝甲集群,的確。全員全要素的第二集團軍以蘇軍的建製判定,已經算得上是一支裝甲集群了。而且令人稱奇的是,對方竟然還有一支大量裝備各型直升機的空中突擊旅,還自帶了炮兵旅、防空導彈旅等等,比起一個滿編建製的蘇聯裝甲集群,都顯得有些更為強大。

自己的部隊吃飯都成問題,能夠勉強保證作戰物資供應就不錯了,千裏迢迢趕來助陣的盟友卻是高度的機械化,而且還是什麽聞所未聞的數字化重裝集團軍,反正給華西裏夫斯基的感覺就好比自己還是刀耕火種的農民軍,對方卻是吃喝拉撒睡都能在馬背上的蒙古騎兵大軍,甚至差距還遠不止如此,所以對於這麽一個強大如斯的友軍到來,華西裏夫斯基是應該慶幸呢?還是應該羨慕呢?他沒法去思量這些,因為崔可夫衝他略略點了點頭,示意會議可以開始了。

與十號晚上崔可夫等一行人前往參觀的共和國陸軍第八機步師師部不同,根本沒有什麽先進設備的蘇軍方麵為了召開此次會議也動用了一些高級設備,以避免又是紙質地圖又是實物沙盤的亂糟糟,搬出了三台共和國進口的商用電腦和一套含投影儀、幕布的投影係統,一台電腦用來與投影係統聯動進行相應的圖片播放與展示,另外兩台則分別提供給雙方的會議記錄員文檔記錄所用,但中方的那台並未用上,對方的記錄員直接在會議桌上擺上了一台軍用級筆記本電腦接上220V電源就行了。

華西裏夫斯基按照基本的禮儀,雖然是蘇聯方麵的大將,但站定後也向周圍敬了一個軍禮,隨後才示意投影儀開機,一陣輕微的嗡鳴聲後,大功率照射燈射出了一道光線直打投影幕布上,眾人齊齊轉頭盯著幕布上投影顯示的畫麵,是一張蘇德戰爭態勢圖,以東歐平原為中心的這張態勢圖大部分都被代表納粹德國的黑色所侵襲,留給紅色蘇聯的,似乎隻有下諾夫哥羅德至薩拉托夫這點兒苟延殘喘之地。

都到了這個時候,其實華西裏夫斯基心裏還是沒底的,中國陸軍大老遠的趕到薩拉托夫助戰,來得最早的第八機步師也都才休整適應不到四天時間,可戰爭的形勢又十分的迫切,中國陸軍這把好鋼到底該不該用在刀刃上,急匆匆的就讓別人替自己擋住德軍進攻顯得太草率且沒有禮貌,地方都還沒熟悉就讓別人替自己開打,更有謀害他人之嫌,而如果讓蘇軍自己繼續硬抗一段時間,讓中國陸軍的參戰部隊休息休息熟悉熟悉再說,華西裏夫斯基心裏更過意不去,這時候的蘇軍不管是朱可夫的還是崔可夫的部隊,都基本到了咬牙堅持的最艱難時刻。再硬抗,牙崩掉不要緊,全軍崩盤才罪過。

意味深長的看了看據說是中方最高級別人物的第二軍暫代軍長羅富強少將,華西裏夫斯基正視了一下這個比自己還要年輕許多的中國將軍。共和國建國都才不到二十年,軍隊的年輕化是正常的,可在蘇聯就不同,建國完但軍銜製特殊,元帥、將軍多得很,所以共和國的將軍更值價是理所應當的,華西裏夫斯基很重視羅富強的態度,後者也沒有避開眼神交匯。同樣也是微微點頭,算是回應了會議可以開始。

華西裏夫斯基拿起了準備好的指揮杆,來到了投影幕布前,指著地圖上很顯眼的一個圖標——薩拉托夫。說道:“首先,非常歡迎來自中國的陸軍第二集團軍軍長羅富強少將一行列席此次聯合作戰會議!”

一陣掌聲很快響起,中方將領刷的一下集體站起身來向四周敬禮,而鼓掌的蘇軍將領勁頭十足,掌聲激烈得都有些轟鳴。足足持續了兩分鍾許才告一段落,而重新發言的華西裏夫斯基也收起了笑臉,很正式的用指揮杆在幕布前虛畫了一條線,說道:“日前。德國陸軍北方、中央兩大集團軍群正對我下諾夫哥羅德至薩拉托夫防線發起進攻,受益於5月5日共和國空軍對德實施的縱深轟炸。近日德軍暫停了攻勢,采取龜縮防禦態勢。暫時停止了對我方防線的進攻。”

華西裏夫斯基的介紹是從德軍的進攻部署開始的,這一方麵當然也是共和國參會將領們最為關切的,蘇聯和德國之間交戰多時,雖然蘇聯方麵始終表現得不盡如人意,但就好比挨打,挨的次數多了,也自然熟悉對方套路了,在這一方麵蘇聯顯然不僅僅是挨打這麽簡單,他們對德軍的了解也隨著交戰次數的增多而顯得豐富。

根據蘇聯方麵的情報顯示,蘇聯西南方麵軍的進攻之敵也就是德國陸軍中央集團軍群,在費多爾?馮?博克元帥指揮下,其進攻部隊從最開始的第四、五、八三個集團軍增加到了**時期的五個軍,再到如今遭受了共和國空軍突然轟炸之後,進攻部隊全線龜縮防守,和蘇軍的防禦線基本保持了一條“對峙線”。

德國陸軍中央集團軍群兵力雄厚,除了有阿爾貝特?凱瑟琳元帥的第二航空隊,以及仆從國羅馬尼亞的三個步兵師和一個輕裝甲師,作為輔助兵力鼎力支持之外,主力部隊有十個滿編建製的步兵集團軍、五個摩托化集團軍、一個裝甲集群,當然不滿編的第42集團軍是集團軍群直屬部隊,類似於“警衛部隊”的性質,基本不可能會參與到進攻或防禦中來,暫且可以不加考慮。

而隨著華西裏夫斯基的深入介紹,德軍中央集團軍群的兵力部署也清晰了,本來這一場以徹底肅清蘇聯殘餘抵抗力量為主要作戰目的的戰役,在德軍看來也就是兩大集團軍群聯手完成的一件小事兒罷了,他們根本沒有把蘇聯剩餘的西南方麵軍和戰略預備軍放在眼裏,隨便抓到一個德軍士兵一問都知道,德軍從上到下都喊出了一個月徹底戰勝蘇聯、兩個月對峙中國的口號。

德國人把主要的戰爭心思都放在徹底幹掉蘇聯之後如何對待號稱世界第一綜合國力強國的共和國身上,是和他們的盟友日本東西夾擊呢,還是他們獨自力拚共和國,他們需要時間思量清楚,而蘇聯方麵也不不可能探知到更深入的情況,但可以見得的是,德軍的進攻本來是抱著很大決心和必勝信念的,如果不是中國人在關鍵時候給他們關鍵的後勤來了一頓疾風暴雨似的狂揍,那麽,所謂的蘇聯國運防線也就是最後的抵抗戰線,其實基本已經被洞穿了。

如此一來,其實就不難看出德國陸軍中央集團軍群當前的部署了,他們是從進攻狀態急忙轉為的暫時龜縮防禦之態,所以基本部署態勢還都是進攻的架勢,因而其部署沿襲了其一貫的聲勢浩大、波瀾壯闊的縱深作戰風格,也就是步兵集團軍實施中心進攻牽製蘇軍主力,其左右兩翼機械化部隊完成快速突擊形成穿插迂回,其戰略打算就是在步兵部隊和裝甲部隊的合力之下,完成又一次空前的大包圍作戰,就像他們在東歐戰場上所完成的那樣,基輔如此、斯大林格勒也基本如此,大多數的包圍作戰之所以最終演變成了城市攻防戰,也就是因為他們完成了大包圍,作為甕中之鱉的蘇軍不得不龜縮到城市負隅頑抗,所以德軍才不得不每每都要折騰城市戰,直到在莫斯科城裏失去了耐心,一顆原子彈搞定完事兒。

態勢圖很清晰的呈現出德國中央集團軍群的部署態勢,其十個滿編建製的步兵集團軍在暫時的防禦對峙線上展開了足足六個軍,咋一看還以為是回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那會兒,要深挖戰壕搞長期對峙來著,實則不然,因為德軍在兩翼也就是北側的突破重點、和北方集團軍群的結合部位置布置了兩個個摩托化軍,南線與德國南方集團軍群交際的地方還虎視眈眈的侯著兩個摩托化軍,古德裏安的第二裝甲集群和另一個摩托化軍則在馮?博克充當王牌,關鍵時候顯然就會在蘇聯的薄弱環節實施強力突破,更為恐怖的是,馮?博克手裏還有四個步兵集團軍。

敵人基本算得上是貨真價實的百萬大軍,而且還不加北方和南方兩大軍群,而蘇聯西南方麵軍加上預備役和民兵等湊合在一起,也不到對方的半數,更為悲催的是,蘇聯西南方麵軍的四個步兵軍和一個裝甲軍其實很多都是臨時征召而來的兵員湊合而成,真正稱得上有戰鬥力,湊合湊合之後還不到八個師。

而反觀德軍的步兵集團軍,動不動就是三個步兵師外加一個警衛師的四師建製規模,稍微誇大一下,人家十個步兵軍可就是四十個步兵師了,又有一個裝甲集群助陣,還外帶五個摩托化集團軍,那湊合湊合的高素質作戰兵力,顯然遠遠不止蘇聯這邊的八個師之數,三倍乃至四倍都有餘。

敵人兵多將廣實力強大,之所以近期停滯進攻之勢皆是因為後勤補給問題所致,華西裏夫斯基不用一旁人參謀討論,根據自己的經驗就大膽的推論德軍的後勤恢複時間頂多一周,一周的時間,素質相當嚇人的德軍後勤部隊尤其是那些鐵道兵們,就能夠把梁讚的火車站重新複原而且估計經過共和國空軍這麽一轟炸,他們還省得強製拆遷掉周圍的一些建築,進而擴大了使用麵積了。

同樣麻煩的還在於德國中央集團軍群,他們的後勤補給本來一開始是要和北方集團軍群湊合著在梁讚熱鬧熱鬧,但經過這麽一個教訓後,他們顯然會加速完成基輔至利佩茨克戰略物資運輸鐵路大動脈的搶建工作,而且目前德軍後勤部隊已經在大量的頻繁的轉運物資,哪怕是運力不大的公路,德國人也忙得挺樂乎,他們似乎也知道共和國空軍來瀟灑了一圈兒,共和國陸軍顯然也會趕來湊熱鬧了,等待了太久的中德大戰即將打響,他們顯然不會覺得“人生寂寞如雪”了。

所以很現實的問題就擺在蘇聯人麵前,他們眼睜睜的看著德國人在後勤受挫之後重新整頓並大力恢複,攥緊拳頭的準備要發起更為猛烈的進攻,可惜他們沒有強大的空中實力,沒法去對德軍後勤實施致命打擊,連騷擾都沒那個能耐,隻能看著恨著,同時還擔憂著德軍如此龐大的兵力規模與先進裝備和高出自己一截的戰鬥力,隻要後勤補給重新暢通大難必然到來這是肯定的,可除了逆來順受,蘇聯人還能怎麽辦?祈求上帝在六月飛雪製造寒流阻塞交通遲滯德軍進攻嗎?顯然,他們還不如寄希望於中國人,看看這些“少爺兵”們能不能逆天的幹出一些大事出來,看看號稱“世界第一綜合國力強國”的中國與名曰“歐洲第一軍事霸主”的德國,到底誰更牛叉!(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