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女兒介紹了郭喜安後,忠輔王妃又笑著轉向郭喜安介紹:“這是我家小女兒,年方十五,是個安靜的性子,平素就喜歡窩在自己的院子,今天倒是稀奇,能走在路上碰著她。”
見母親這般戲謔自己,郝怡安不依地喊了聲:“母親......”
忠輔王妃嗬嗬一笑,“好了,不說你,不說你,不過你也不能老這麽悶在院子,都是快要出嫁的大姑娘了,以後嫁去夫家還是這麽個怕生的性子,這可如何是好?”
聽母親提起嫁人的事,郝怡安小臉一紅,她的親事算是已經定下,是晉國公的獨子晉元,兩家已經商談得差不多,隻等選上一個吉利的好日子,國公府那邊過來下聘,把這樁婚事過個明路。
這門婚事是父王和母妃為自己千挑萬選的,那位晉小公爺無論是人品,還是樣貌才學,樣樣都很出眾,並不因為家世無憂就不學無術。
況且,在郝怡安小的時候,父王還沒有被指派去鎮守邊關,在他們一家都還住在京城的時候,她和晉小公爺就常玩在一處,說是青梅竹馬也不為過,她本人對這門婚事也是歡喜的。
見女兒害羞起來,忠輔王妃也不再逗她,“這外麵天氣冷,咱們還是去暖房再說。”
郭喜安笑著應了聲。
到了暖房,丫鬟掀開門簾,一進入屋內便是一股暖氣撲來。
王府的裝潢布置,自然更加大氣奢華,整個暖房裏,不止是正廳正中間放了個大大的暖爐,靠近東側小榻處,也放了兩個稍小一些的地腳爐。
進了房間,便有丫鬟上前為主人和貴客解下披風和外套。
忠輔王妃拉著郭喜安坐到小榻上,丫鬟搬來小凳,郝怡安則是乖巧地挨著母親,坐在下首的小凳上。
整個屋子本就被烘得暖洋洋的,眾人坐下後,丫鬟又把暖腳爐移到貴人們的腳邊,溫度更加暖和了,和外麵的寒冷形成鮮明的對比。
忠輔王妃笑著詢問:“喜安才來這邊,對京城這邊的天氣可還習慣?我聽說,這邊可是比你們老家那邊冷多了。”
郭喜安點頭,“這邊是比老家那邊冷得多,好在平日待在屋裏,都有取暖的炭火,倒沒有不習慣的地方。”
“那就好!”忠輔王妃笑道:“這邊冬季天冷,來年春暖花開的時候,風景也秀麗得很,一年四季還算分明,咱們城東門三裏的地方,有著一大片的杏樹林,二三月份時候杏花相繼開放,那景色,美麗得很,到時候我帶你去那邊觀賞觀賞,順帶可以到山上的護國寺祈福吃個素齋,這三裏杏花林,也算是咱們京城的一大名景了。”
郭喜安笑著謝過忠輔王妃。
丫鬟們上了茶水和糕點,郭喜安忙讓常月把帶來的點心也拿出來,“我知道王府王妃你們也不缺什麽,就自己下廚做了幾道小點心,都是京城不常見的,娘娘你吃個新鮮,看合不合胃口?”
忠輔王妃感興趣地看向常月提過來的食盒:“哦,是嗎?早就聽家博說喜安你手藝了得,今天總算是能享一享口福了,快拿上來給我看看,做了什麽好吃的?”
常月恭敬地將食盒呈上來,打開蓋子,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小盤粉粉嫩嫩的梅花糕,做成一朵朵的梅花形狀,每一塊小小的梅花糕下,用綠葉做著托底,好看又精致。
接下來便是白白胖胖宛若糯米團子加大版的雪媚娘,今天的雪媚娘還有些不一樣,郭喜安用糖霜在上麵勾勒出一個個不一樣的Q版表情,使得糕點更加憨態可掬和有趣。
忠輔王妃當時便驚喜道:“喲,這點心做得可真是巧致,這一個個的,都這麽好看有趣,叫人還怎麽忍心下嘴。”
連忠輔王妃都這麽說,作為小姑娘的郝怡安更是喜歡了,看得雙眼亮亮的,女孩子對可愛的東西,天然就沒有抵抗力。
郭喜安笑道:“做的是吃食,自然是吃到肚子裏才更加實惠,王妃娘娘要是喜歡,以後我多做些給你們送來就是。”
“那哪能讓你這麽勞累!”
“沒什麽勞累的,我在家裏閑著也是閑著,有人能喜歡我做的吃食,我高興都來不及呢。”
......
說笑間,常月拿出了最後一層糕點,那是一個六寸左右的奶油蛋糕,蛋糕上邊一圈還用奶油裱了花,中間是堆放的糖醃櫻桃點綴。
這奶油蛋糕一拿出來,蛋糕特有的甜香味便在空氣中彌漫開來。
郝怡安嗅了嗅秀氣的小鼻子,眼裏光亮更甚,炯炯有神地盯著擺放在桌子上的奶油蛋糕。
“室內暖和,這奶油蛋糕得最先吃,要不然一會兒奶油就得化了,影響口感。”郭喜安提醒。
這回不等忠輔王妃開口,郝怡安趕緊吩咐侍女:“快,去取盤子和刀勺來。”
難得見女兒這麽主動積極的樣子,忠輔王妃不禁一笑,對郭喜安道:“瞧瞧,平日裏悶不吭聲的,這見到好吃的,這小饞貓樣就藏不住了,還是喜安你有本事,以後可得常來,也幫我好好教教她小姑娘該有的活潑樣子。”
看著小郡主臉蛋紅紅的不好意思樣子,郭喜安一笑,“娘娘說笑了,郡主嫻靜溫雅,各有各的好處,我倒更喜歡這樣安靜乖巧的小姑娘呢,瞧著就想叫人疼。”
聽到她為自己說話,郝怡安抬頭看了郭喜安一眼,朝她露出靦腆一笑。
忠輔王妃卻是歎了口氣:“唉,就是太乖巧了,我總怕她將來到了夫家,擔不起掌家的擔子,作為當家主母,性子太綿軟了可不是好事。”
聽著母親的擔憂,郝怡安微微低下了頭,露出些鬱悶的神情。
郭喜安餘光瞧見小姑娘情緒低落的樣子,笑著對忠輔王妃勸道:“娘娘多慮了,小郡主是您和王爺的掌上明珠,就算將來嫁了出去,還有你們給她撐著腰呢,誰敢欺負了她去?”
“便是小郡主沒有掌家經驗,到時候娘娘盡可以多挑幾個得力的嬤嬤和管家婆子陪嫁過去,幫著打點上下,也一樣能把家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