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黃鶴軒的請求

“黃大哥,有什麽唐突的,我們可是朋友,坐下說吧。”陳逸笑著擺了擺手,招呼著黃鶴軒坐了下來。

雖然在嶺州,與黃鶴軒接觸的時間,並不算很長,但是陳逸卻清楚的知道,這個人將全部的心神,都投入到了書畫之中,因此,才能夠在人至中年,其畫功水平,就就能與袁老比肩了。

黃鶴軒點了點頭,坐了下來,麵上帶著笑容,倒是沒有一點拘束感,他久居山野,過的是閑雲野鶴的生活,所以性格十分的灑脫。

“陳老弟,自從嶺州一別,幾年過去,世間發生了許多的變化,可是最大的變化,莫過於你,可謂是翻天覆地。”看著陳逸,他麵上充滿感慨的說道。

在嶺州遊曆了一段時間之後,他便回到了山上,繼續與師傅為伴,雖然一年也會下山幾次,但卻並沒有呆太長的時間。

每次聽到陳逸的消息,他都會充滿著感慨,幾年前,遇到這個年輕人時,從那不凡的點睛之筆中,他就猜到,此人未來前途不可限量。

隻是這個時間,提前的太多太多了,幾年前,陳逸還隻是一個擁有一定繪畫功力的人,可是幾年過去,現在的陳逸,已然成為了名揚世界的大藝術家,書畫大師,民族英雄般的人物。

“世間萬事,總是在變化的,隻是有的變化得快,有些變化慢而已,但是有一些人無論怎麽變化,心卻是不會變的。”陳逸笑著說道,同時向身旁的沈羽君望了一眼。

察覺到目光,沈羽君也是與陳逸對望了一眼,目光之中,充滿著情意,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一旦有了錢,心就會變,可是有一些人。卻依然能夠保持初心。

看到這一幕畫麵,黃鶴軒不由一笑,“幾年未見,你們二人的情意也是越來越深。之前由於在山上,未能參加你們的婚禮,現在送你們一幅喜鵲圖,補上這份禮物,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說著。他從自己所帶的一個大包中,取出了一幅畫作,遞給了陳逸。

“多謝黃大哥,你的畫作,我們可是非常喜歡。”陳逸和沈羽君同時謝過,並接過了這幅畫作,然後緩緩的打開,這幅圖上,有兩隻喜鵲站在樹枝之上,相互依偎著。可以看出濃濃的情意。

之後,收起畫作,陳逸開始進入了正題,“黃大哥,今日你來到天京,應該是有事情吧。”

黃鶴軒輕輕點了點頭,“我自小在孤兒院中,被師傅領養,他老人家就是因為厭惡了世間的勾心鬥角,還有書畫文化慢慢沒落。被一些人玷汙的現狀,才隱居山林之中,專心研習書畫,同時在孤兒院中將我領養。盡心教導我書畫之道,以求能夠讓我繼續傳承下去,並且發揚光大。”

陳逸和沈羽君認真聽著黃鶴軒所講述的故事,想必這次來天京的事情,應該就是與其師傅有關了。

黃鶴軒也是向二人表示了感謝,目光放在了陳逸的身上。繼續說道:“雖然隱居在山中,可是我師傅依然在不斷關注著山下書畫界的情況,可是這些年,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心也是變得浮躁,充滿著利益,那些有權勢之人,隨意寫了幾筆,便能稱之為書法家,並且加入所謂的書畫協會。”

“實在是讓人為之痛惜,華夏的傳統文化,在這些人的手裏,卻成了釣名沽譽的手段,讓我師傅充滿了痛恨,這也是他在山上隱居的原因,想要為讓我繼續傳承下去,將華夏最傳統的書畫文化傳承下去。”

“陳老弟,在這幾年中,隨著你在書法和繪畫上取得的成就越來越大,使得華夏沒落的書法文化,漸漸的複蘇,這些消息,使得我師傅興奮不已,並說華夏書畫有救了,他相信,在你的手裏,一定會讓書畫文化,傳播的越來越廣。”

說到這裏,黃鶴軒麵上露出了笑容,“在得知你自創的書體完美,成為書法大師後,師傅高興的與我喝了一壺酒,並表示有機會的話,一定要見見你,並且親眼看看王羲之真跡,隻不過由於一些原因,未能成行。”

“而今年,本來打算去浩陽與你相見,可是我師傅突然得了重病,到現在還是臥床不起,我也是將師傅背到山下送入了醫院,隻不過醫生說我師傅的病,治不好了,再加上年紀大了,還是在家裏度過最後的時光吧。”

提及自己師傅的病情,黃鶴軒麵上露出了一抹痛苦,他與師傅相依為命幾十年,現在師傅將要離開自己,一時之間,他卻是無法承受,“在將師傅送回山裏之後,我便提議,讓你來山裏一趟,見見他,可是我師傅卻是直接拒絕了,讓他不能讓一位書法大師屈尊來到山裏,應該是他主動去拜訪,就算是他遺憾離去,也不會這麽去做。

“隻不過我師傅的身體,已然經不起一路奔波,所以,兩天前,我悄悄的離開山裏,讓我的徒弟照顧他,並向著袁老打聽了你現在的下落,於是來到了這裏,陳老弟,我請求你去山裏見我師傅一麵,滿足他生前最後一個願望。”說著,黃鶴軒直接朝著陳逸跪了下來。

看到這一幕,陳逸飛速起身,直接托住了黃鶴軒的身體,“黃大哥,不必如此,沒想到在山野之中,還有這樣一位心係華夏傳統書畫文化的老人,想要為書畫留下純淨的傳承,讓人心生敬意。”

“能夠見到這樣一位老人,這是我的榮幸,其實你直接給我打一個電話就可以了,而不用親自來到天京,我得到消息,一定會盡快的趕去,黃大哥,你先坐下吧。”陳逸歎了口氣,如果他早知道消息,自然不會有半點耽擱。

看到自己無論怎麽動作,陳逸的手都是紋絲不動,黃鶴軒也隻得坐了下來,“陳老弟,就像我師傅說的一樣,你是一位書法大師,值得我這樣去做,哪怕如此。已然是師傅不願意的事情,如果我給你打個電話,恐怕到時候師傅絕對會怒氣攻心。”

陳逸搖頭歎息了一聲,老一輩藝術家的思想。十分的傳統,從其師傅隱居山中,不問世事,就可以看得出來,“黃大哥。既然如此,那事不宜遲,我現在去華文博物館取王羲之真跡,二個小時後,我們乘坐飛機,前往嶺州,明天一早,去山上見你師傅。”

“陳老弟,大恩大德,無以為報。”黃鶴軒麵上露出了一抹激動。點點點頭,最後站起身來,依然想要給陳逸跪下,表示感謝。

陳逸自然不能讓他如願,用手托住了他,“黃大哥,你我是朋友,更何況,去見一位這樣的老人,是我的榮幸。不必行此大禮,再堅持下去,隻是浪費時間而已。”

黃鶴軒也沒有再堅持下去,起身向著陳逸拱手一拜。之前在來到天京時,他覺得陳逸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變化,可是現在,他發覺,有些人的內心會隨著地位而變化,有些人。卻永遠不會。

“羽君,幫我和黃大哥訂兩張機票,我現在去取王羲之真跡,黃大哥,你先在這裏稍等一會。”陳逸向著沈羽君說道。

“逸哥,我也想去看看這位老藝術家。”沈羽君開口說道,通過黃鶴軒的講述,就知道其師傅是一個令人尊敬的藝術家。

黃鶴軒連忙說道:“沈姑娘,感謝你的一片好意,隻是山野之中,道路崎嶇,更會有一些危險……”

“黃大哥,比起你的師傅來,這點危險不算什麽。”沈羽君笑著說道,一臉的堅定。

黃鶴軒的目光,不禁望向了陳逸,希望陳逸勸說一下。

“羽君,那好,我們就一起去,你訂機票吧,我去拿王羲之真跡。”陳逸點了點頭,然後便離開了房間,走出了品藝畫廊,向著華文博物館而去。

品藝畫廊和華文博物館之間的距離,並不算很遠,十多分鍾後,陳逸便來到了華文博物館,進入了地下寶庫之中,將存放在寶庫最裏麵的王羲之真跡取了出來。

王羲之真跡每個月都會進行一次展覽,時間為三天,而這三天,所來到華文博物館的人,也是更加的多。

之後,陳逸開著車,接了沈羽君和黃鶴軒,前往機場,在機場,他們直接通過免檢通道,上了飛機。

經過了將近四個小時的飛行,到達了嶺州國際機場,此時已然是傍晚時分了,陳逸開著嶺州分公司送來的汽車,還著沈羽君和黃鶴軒,來到了袁老的家中。

畢竟這老人與嶺南畫派有些淵源,也應該讓袁老去見見他,這也是在征求了黃鶴軒的意見之後,做出的決定。

黃鶴軒覺得,自己師傅恐怕時日無多了,除了見到陳逸這一個遺憾之外,內心之中,恐怕還有著嶺南畫派這一個遺憾。

之前黃鶴軒來到袁老家中,打聽陳逸的下落時,並沒有說明所為何事,現在袁老得知這件事情之後,麵色微微一變,沒有任何猶豫,表示自己也要去。

而沈羽君也是說出了對自己師傅身體的擔心,畢竟袁老現在年紀也是有些大了,上山恐怕會很困難。

陳逸則是一笑,告訴沈羽君等人不用擔心這些,明天他會安排好一切,上山的時候,保證不費半點工夫。

聽到陳逸的話語,沈羽君似乎想到了什麽,麵上露出了一抹笑容。

之後,幾人與袁老吃了晚飯,品茶交流了一會,在聊到幾年前,他們這些人第一次見麵時,內心都是充滿了感慨。

第二天,陳逸開車帶著沈羽君等人,來到了嶺州軍區,昨天出發來到嶺州時,他就打電話通知了嶽天豪,讓其幫忙在嶺州安排一架飛機,他要在今天飛往山區一趟,必須要對嶺州附近山區非常附近的飛行員。

嶽天豪,正是在景德鎮,抓捕任國輝一夥人的警官,之後又幫助他為羽翼號遊輪招收了許多退伍士兵,並且在營救雲豹時,也是得到了其幫助。

此人的家族,在軍警兩界影響力非常的大,現在幾年過去,嶽天豪已然從秦西省公安廳,調到了公安部工作,任副部長。

在得到陳逸的電話之後,嶽天豪自然是十分樂意去幫忙,直接通過家族,在嶺州軍區,安排了一架軍用直升機,並且配備了對附近山區非常了解的兩名飛行員。

到達嶺州軍區之後,門口的士兵驗證了資料信息,將陳逸等人放了進去,而軍區的一位負責人,也是親自出來接待。

陳逸的名氣在整個世界都是赫赫有名的,在華夏,更是無人能及,雖然這個年輕人,沒有參與任何與政治有關的事情,但是他的影響力,卻是沒有一個人能夠忽視。

相互寒暄了一會,這位負責人便將陳逸等人帶到了直升機前,同時黃鶴軒也是向兩位飛行員說明了一下他師傅隱居的那座山,這兩位飛行員都表示知道這個地方,並且向黃鶴軒詢問了一下隱居的地方附近,有沒有平整的空地,以便於飛機降落。

黃鶴軒想了想,然後點了點頭,他對於自己和師傅隱居的這座山附近,十分的熟悉。

隨後,幾人坐上飛機,兩位飛行員坐在駕駛室,開著飛機向著藍天之上飛去。

在直升機中,看著外麵的風景,陳逸不由一笑,這軍用直升機說起來與他遊輪上的那架直升機駕駛方式是一樣的,如果交給他的話,他也能開起來,畢竟他可是擁有中級飛機駕駛術的,在王羲之副本世界,就曾開過。

看著距離自己和師傅隱居的山越來越近,黃鶴軒的內心,也是充滿著激動,雖然他隻離開了兩天,可是對自己師傅的身體狀況,十分的擔心,或許師傅會生氣,但是他不想師傅就這樣留著遺憾離去。

在黃鶴軒的指引下,飛機慢慢的來到了他們隱居地方的附近,為了避免飛機的聲音影響其師傅的身體,兩位飛行員在稍遠一些的地方,找了片空地,慢慢的降落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