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象魚一路驅車回了研究院,停好車就直接衝進李琦負責的研究小組辦公室,剛到辦公室門口,就遇上了正準備過來上班的李琦。

李琦有些詫異地看著江象魚,開口問道:“你是誰?跑到我辦公室門口做啥?”

江象魚看著他一臉驚訝的模樣,忽然想起他有臉盲症,大概是把自己當成了亂闖的陌生人了,連忙開口說道:“李學長,我是江象魚,零七年的時候,我還給你做了一個月的助理呢!”

李琦是研究院裏最年輕的中級研究員,江象魚剛進研究院的時候被派去給他做了一個多月的助理,這人倒是很好說話,就是不太會分辨人,遇上他的時候一定得提前做自我介紹。

李琦遲疑了一下,恍然大悟地拍了拍腦袋:“我記起來了,你就是那個眼鏡鏡框比臉還大的女孩,你今天怎麽不戴眼鏡,害得我都不認識你了。”

“我剛從外麵回來,”江象魚有些無奈,李琦倒也不是完全不認人,大多時候都能根據個人的特點或者穿衣打扮進行辨認,顯然對自己的辨認方法就是那一副眼鏡。

“哦對,前些日子我聽說,你被調到四川去了,你這麽早回來,都還沒到過年放假的時候呢!”

哥,雖說咱們不在一個組,你這消息來源也實在是太閉塞了些吧!江象魚不想過多去解釋其中的原因,直接道明自己過來找他的目的。

李琦帶著幾分激動地問道:“你想在金沙江弄個養魚場?”

“對,最好是能夠像流雲村那樣的規模,直接解決沿岸漁民的生活問題,當然那是後話,我現在隻想要去流雲村好好學習取經,不知道李學長可不可以……”

“我現在就打電話給劉總,今天下午時間不夠,看看他明天有沒有空。”李琦說完之後就撥響了劉大山的電話,幾乎這邊一響,那邊就接通了。

“李哥,有何指教?”

“明天有空嗎?”李琦直接開口問道。

“有空有空,李哥有事,老劉我隨時都有空,你直接說我來安排。”對於這個技術指導,哪怕劉大山現在已經功成名就,賺了一個盆滿缽滿,依然尊敬得不得了。

“明天我要帶個學妹去你那邊參觀,希望你能夠找一個負責養殖技術方麵的人來做向導。”

“不用找別人,明天我直接接待,不管你們要參觀什麽,我都把大門給打得開開的。”劉大山大聲說道。

“那好,明天九點見!”李琦聽到對方應了好之後便掛斷了電話對江象魚說道:“明天早上六點半,咱們家屬院南門見,從這邊過去大概要兩個多小時的車程。”

“好的,謝謝李學長!”江象魚連忙開口道謝。

這邊才剛道完謝,李琦就下起了逐客令“我要上班了!”

江象魚連忙點了點頭,開口說了句明天見,李琦已經走進了辦公室還順手關上了門。

江象魚從實驗區大樓走出來之後,看了一下時間發現還早,想要去原來的項目小組看看,想到之前譚秋華的表白,怕再見尷尬,隻得先回家屬樓。

去了陳老家,找到了要幫他們帶回去的東西,回到家裏,發現周曄還沒回來,又想著明天要去流雲村,去了流雲村之後,還要去拜訪章魚仔的章嘯玉然後一起回宜賓。

這樣一算下來,基本上沒有在武漢停留的時間了,想著幾位老人平時比較喜歡吃的那些東西,江象魚又開車出去進行了一通采買,還順道買了一些武漢特產,又弄了幾套黃岡密卷,剛回家屬院,衛伯娘的電話就打過來了。

江象魚停好車直接去了衛院長家,還沒進門就聽到衛院長跟周曄聊的火熱的聲音。

“衛伯伯下班啦!”

“下了下了!我跟你說,這周曄簡直就是個人才,領悟能力比那些研究生還要厲害,如果不是你們要回去養魚,我都想把他留在院裏,送他繼續讀書深造。”

衛院長滿是遺憾的說道,這一天相處下來,眼前這個明明學曆不夠的年輕人,卻能很快理解研究室裏麵很多項目的研究方向,甚至因為常年和江河打交道,偶爾提出來的意見和看法比數據推理出來的更加合理。

這人天生就是搞水生物研究的料,可惜生在了那個貧困又落後的小漁村裏。

江象魚一直都知道周曄很聰明,可能夠得到衛院長的認可顯然天賦非同尋常。

“我說的是真的,這小夥缺的是係統性的學習,這個東西對我們院裏來說不難,就是學曆,以他的悟性應該也不困難,唯一的缺點就是年齡大了一點,從頭來過可能會很辛苦。

不過無所謂,咱們做科研的,大多數都是四五十歲才有成果,前期都是在積累經驗。”衛院長覺得這些都不是問題,隻要是眼前這人願意,立馬就給他安排一流的老師來帶。

“周曄,我覺得衛伯伯說得很對,以前周永章也說過,你的夢想就是做一名科學家,現在這個機會就擺在你的麵前,隻要你願意努力就一定能夠完成,你真的可以考慮留下來。”

養魚能致富,但學習卻能改變人生,就連江象魚都覺得這是一個天大的機會。

周曄從沙發上站了起來,走到衛院長麵前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就在大家以為他已經同意的時候,卻聽他開口說道:“我很想成為一名科學家,我也很想擁有那些求之不得的學曆,但現在,我覺得回去養魚比我留在這裏學習進修要更重要一些。”

“……”

意料之外的答案,讓江象魚和衛院長都愣住了。

“江象魚把野梨村的養魚項目當成科研項目來做,甚至不惜賣掉了自己的房子,其目的就是希望長江兩岸的漁民都能找到新的生存之道。

而我最初的想法,就是想讓村裏變得更富有一些,可見識到了陳老莊老他們這些學習淵博的前輩們的看法後,我才發現我的目光太過短淺。

如果養魚場能夠辦好,不但能夠帶領我們村裏麵的村民變得富有起來,更能讓長江兩岸的漁民們跟著複製,等到大家都有了生存之道,就不會一直盯著江河不放,才會給江河恢複往昔盛況留下足夠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