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魚苗進入池塘時間的增加,池裏每天都會產生很多的殘餌糞便,水質也會越來越差。
因此,我們一定要定期做好改底、調水工作,控製好水質,為魚苗提供穩定的生活環境,隻有環境好了,長蟲、發病、缺氧這一係列的問題就會跟著減少,魚苗也會長得更快。”
“我明白了,就是說咱們每天不隻要檢查進口和出口,還得時刻注意水質的變化,一旦發現水質不好,要立刻換水。”周國華做了一個小的總結,眉頭卻微微的皺了起來,小聲的對村長說道:“我以前一直以為,養魚,就是每天往魚塘裏麵扔飼料,不要讓魚餓著了就行,沒想到還有這麽多精細的活兒要幹。”
“如果養魚真像你說的那麽簡單,那誰不會養,咱們還用得著千裏迢迢請老師過來指教嗎?
好好聽老師說,多長點心,越是仔細越容易出好活兒。”村長輕輕的拍了拍周國華的肩膀,雖說這些事情聽起來繁雜,可專業的講解和教導也給大家增添了不少的信心。
“那魚兒什麽時候能夠吃正常的餌料?”周國安連忙開口問道。
鄭堅拿起前方架子上的一包餌料,仔細的看完了上麵的配方,才開口說道:“下塘一個月左右,就可以吃你們準備的這種破碎料了,但最好不要直接這樣投喂,咱們可以定期在餌料裏拌上維生素、保肝護膽的藥以及乳酸菌,以促進其消化吸收,增強體質和抗病力。
在喂養過程中,要一步一步根據魚苗的吃食情況增加投喂量,時刻關注它們的攝食量,了解它們的吃食情況,同時還得定期檢查水質,捕捉魚樣解剖內髒,鏡檢鰓,提前做好疾病的預防工作。
當然還有一點大家都知道的就是,必須得時刻關注天氣變化情況,預防缺氧浮頭。”
“活著的魚也要抓來解剖嗎?”村長之前聽說過有養雞大戶的雞生病了,專門送去防疫站做解剖了解病因,還是第一次聽說,要主動解剖活魚了解魚類情況的,活得好好的為什麽要去動它?
“因為有些病症,一旦發作之後再行搶救就來不及了,所以必須得提前預防,我那裏有魚類解剖圖譜,過兩天我會教你們如何做解剖檢查。
既然秦總把我送到了這裏來,我自然是一心希望能把這裏的養殖工作做好,想要保證產能,就必須得減少發病率,用最科學的方法進行養殖。”鄭堅知道村長是心疼,畢竟這魚塘裏麵的每一尾魚苗,都是這野梨村未來發展的希望。
“你是專家,你說怎麽做我們就怎麽做。”村長有些靦腆的說道。
“話也不能這麽說,咱們村裏麵大多數都是漁民,對於魚的話,你們也有屬於你們的經驗。
如果你們覺得我做的有些不合理的地方,也歡迎你們能夠及時指正,我雖然學的是這個專業,可和魚打交道的時間,再怎麽樣也跟你們比不了。
我們可以相互學習,一起進步,隻有大家的心都緊在一處,未來才會更好。”
鄭堅聲音溫和,有謙遜有禮,並不會因為自己是指導員的身份而覺得高人一等,更沒有因被派到這個窮鄉僻野來工作而心懷不滿。
和大家相處一天時間不到,所有人都看到了他和野梨村的村民一樣,都期盼著養魚場能夠越來越好。
“謝謝鄭老師,我們都是大老粗,也沒見過什麽世麵,雖說天天和魚打交道,但在養魚這一塊確實沒多少經驗。
往後你說什麽我們就幹什麽,你教什麽我們就學什麽。”村長是真的愛才,對有才能有本事的人都會虛心聽取。
“好,接下來我得給你們說一個比較嚴重的事情,也就是放苗之後常見問題……氣泡病。”鄭堅不會說場麵話,再次進入了養魚的主題之中。
“我知道氣泡病,指的是水中某種氣體過於飽和,而引起水產動物患的一種病症。越幼小的個體越敏感,特別是對剛下塘的魚苗危害最大,如果沒有及時發現以及搶救,還會引起魚苗大批死亡,甚至全部死光。”周曄在劉總給的那些資料裏,看到過這一方麵的問題,那是劉總在養魚初期因為經驗不足遇到的最大的一次虧損,所以這一塊的內容還是專門用紅筆做了記號的。
鄭堅一說到這個問題,周曄便立馬打起了精神,雖說劉總在資料裏麵也專門備注了應對的辦法,可有鄭堅這樣的資深專家在現場指導,周曄怕在場的村民們不能引起重視,所以才會著重講出裏麵的重大危害。
鄭堅點了點頭開口說道:“你說的對,氣泡病對於魚苗來說確實是一種非常嚴重的病症,想要預防它,我們就得弄清楚它的來曆。
據目前研究所知,引起氣泡病的總共有三個方麵,第一就是水中浮遊植物過多,在強烈陽光照射的中午,水溫高,藻類光合作用過於旺盛而引起水中溶氧過度飽和。”
“這一點還好,一來最近的溫度都不會很高,二來咱們竹林灣的這個環境和位置,隻有早上八九點鍾的陽光能夠照到魚塘,中午和下午天氣比較熱的情況下,因為位置的原因,太陽是照不過來的。”周曄抬頭看了一眼魚塘兩邊的竹林,以及周圍的群山,因著對這邊的了解,自然能夠清楚地記得日照魚塘的時間。
“那就好,咱們接著說第二點吧!魚塘中放了過多未經發酵的肥料,這些肥料在池底不斷分解,也會消耗掉大量氧氣,在缺氧的情況下,就會分解出很多細小的甲烷、硫化氫氣泡,如果魚苗誤將小氣泡當浮遊生物吞食,也會引起氣泡病。”
鄭堅看了一眼聽得聚精會神的眾人,再次開口說道:“所以咱們在投放肥料,或者餌料的時候,一定得控製好數量,這些都是可人為控製的,隻要平時多用點心,就不會發生差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