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過來看看就知道了,兩株,兩株啊!”周清激動的聲音再一次傳了過來。
“要去看看嗎?”周曄衝江象魚說道,江象魚好奇心早就被勾起來了,點了點頭,跟著周曄一起往周清的位置走去。
茂密的灌木叢中,出現了一個大大的石灘,靠近左側的位置,還可以看到涓涓細流。
周清正蹲著滿是青苔的石灘上,聽到身後有動靜,站起來衝著周曄用力地揮舞著右手:“這邊,幺叔快過來。”
石灘上因為常年流水的緣故長滿了青苔,江象魚一走上去就險些滑倒,還是周曄眼疾手快一把拖住了她,怕她再次滑倒,直接抓著她的右手手腕,扶著她來到了周清旁邊。
隻見前方滿是青苔的石頭上,兩株茂密的石斛蘭就這樣出現在眾人麵前。
“這玩意兒號稱人間仙草,野生的很少,像這麽兩大株,那就更少了。”周清指著兩株石斛蘭,聲音都帶著一絲顫抖。
“石斛蘭很值錢,像這兩株這麽大的就更值錢了,如果能夠移植成功,賣個一兩千塊一株完全不是問題。
可惜這玩意兒,不是專業栽培的人,很少有移植成功的,如果隻是當成草藥賣,能夠接受它價格的人也不多,東西是個好東西,可惜有價無市。”
周曄伸手翻動著它鏽跡斑斑的枝葉,喜歡是真的喜歡,值錢也是真值錢,移栽問題並不大,最主要的是它是列入稀有植物保護名錄裏麵的,可觀賞而不可占為己有,特別是有江象魚同路的情況下。
“如果把它留在這裏,有沒有可能這周圍會長出更多的石斛蘭來?”江象魚看著潮濕的石壁,黑色的泥土,簡直就是石斛蘭生長的溫床,忍不住小聲問道。
“完全有可能,這東西雖然珍貴,但卻是群生性的,隻要根係不會受到損壞,它就會越長越多。”周曄小的時候經常上山采藥,但像這麽大株的石斛蘭,今天也是第一次見到。
“那咱們不要碰它,讓它留在這裏繼續生長,有時間可以過來看看,說不定將來這一片石灘全部都是石斛蘭。”
江象魚說完之後拿出手機,對著石斛蘭就是幾個特寫,雖然沒到開花的季節,可這長青草也是真的青翠。
“我……”周清從發現的那一刻開始,心裏麵就已經在盤算這兩株石斛蘭的價值,如果可以順利出手的話,至少開年之後,周悅的學費就不用再發愁了。
“和發現稀有魚類一樣,我一株獎勵你一千,但我有個條件,這兩株石斛蘭生得實在是偏遠了一些,你往後可以每三個月過來一次,多關注關注它的生長狀況,要是明年長出新株來,我再通知植物學家也不遲。”江象魚哪裏看不出他的窘迫,連忙開口說道。
“江老板……其實不用……”
“你要覺得我吃虧了,你以後就多幫我幹點活兒,我們百子溪什麽都不缺,就缺勞力。”江象魚連忙打斷他的話說道。
“我看行,就這樣決定吧!”周曄也笑著開口說道。
“那好,既然是稀有保護植物,以後我就把它當成稀有魚類來保護,謝謝江老板。”周清望著石斛蘭依依不舍地說道。
“那個……你剛剛摘的柿子味道不錯,能不能再去給我摘一點,我好拿回去給我外公他們嚐嚐。”化解對方尷尬最好的辦法,就是另有所求。
“好,我現在就去。”周清雖然很清楚,不應該要江象魚這兩千塊,可自己眼下非常地需要這一筆錢,隻得暫時把這人情欠下,聽她有所要求,恨不得把這一雙腿給跑斷。
“我,也不是非要不可。”江象魚看著消失在密林之中的周清,小聲地說道。
“我知道,他也知道,謝謝!”周曄忽然低聲說道。
“我也應該謝謝你們,如果沒有你們,我永遠都不明白,山可以是這樣的,水也可以是這樣的。
來這裏半個月時間都不到,但我真的學會了好多東西,這些東西是在研究院裏永遠都學不會的,我很高興,我從那方寸間走出來了。
這麽好的石斛蘭,隻怕是植物研究院裏也培養不出來吧!可就被我看到了,雖然不能占為己有,但至少我見識了……”
“如果……其實我會移栽,我小的時候,外婆曾在橘子樹上種植成功過石斛蘭……”周曄話說得很清楚,隻要江象魚想要,自己可以且有辦法幫忙移栽。
“不用,留在這裏挺好的,反正這個地方,來的人也不多,咱們走吧!”江象魚說完之後,順著石灘就往外麵走去。
周曄見狀,連忙伸手去扶她,兩人出了山林,回到了周永章燒火的地方。
“什麽東西,怎麽去那麽久?”周永章往火堆裏扔了一塊幹柴,好奇地問道。
“野柿子。”周曄隨口說道。
“野柿子有什麽好稀罕的,我家樹上還留有大柿子呢!全是熟透了的,那味道可甜了,等回去之後我摘點給江老板嚐嚐。”周永章笑著說道。
“教授他們喝酒嗎?”周清捧著一大捧野柿子走了回來,開口問道。
“喝,隻是喝得少。”江象魚笑著應道,周曄已經找了一個空的塑料袋,讓周清把野柿子裝了進去。
“我家裏有一棵青果樹,今年果子結得很好,可以摘點給你拿回去,泡在酒裏,偶爾喝點對身體挺好的。”周清得了別人的照顧,就恨不得把自己有的東西全部都給貢獻出來。
“青果又是什麽東西?好吃嗎?”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江象魚充滿了好奇。
“又苦又澀,可難吃了,你要喜歡果子,咱們村裏李婆婆家的橘子,味道那才是真的好,小的時候我還去偷過幾次呢……”
“吃飯了!”周曄打斷他的話,招呼著他們洗手,自己則找了一根長棍,把埋在火裏的竹筒全部都給挑了出來,又摘了一些寬大的樹葉,把竹筒身上的灰燼擦拭幹淨。
蒸鍋打開,濃濃的米飯清香撲鼻而來,頓時讓人食欲大增。
江象魚洗完手回來,周曄便小聲問道:“我做了兩種口味,一種燒的,一種蒸的,你準備先試試哪一種?”
“燒得比較香,幺叔還在肉裏加了臘腸和臘肉,就是這竹筒太小,要是用慈竹的話就更好了。”周永章立馬過來傳授經驗。
“那就先來一筒燒的。”江象魚看著周曄拿著柴刀,在竹筒上麵開了兩條縫,順著那兩條縫將那一片竹壁給扳了下來。
肉和飯的香味頓時彌漫在了周圍的空氣之中,紅色和白色交替,還帶著淡淡竹子的清香,讓原本就有些餓了的江象魚這一刻更餓了。
雙手接過竹筒,周曄又遞了一雙筷子給她:“吃吧!”
“好,謝謝!”當飯進入口腔之後,竹壁的香味再加上臘肉的香味交織在一起,不軟不硬,粒粒飽滿有味,再加上野外山水的趣味加持,這絕對江象魚吃得最好吃的一次野炊。
沒有大魚大肉,沒有燒烤和各種調料,就隻有一個飯,從火裏取出來的飯,然而這種意趣,就算是去農家樂也體會不了的。
周曄的技術非常的好,飯和肉之間的比例讓你隻覺得香而不會覺得膩,不知不覺間,江象魚已經吃完了兩個燒的竹筒,正在品嚐蒸的。
明明都是竹筒飯,燒的和蒸的味道又完全不一樣,燒的會更顯得香一些,隻是竹筒上麵的灰燼看起來稍微有點髒,但並不影響食用,蒸得很幹淨,味道也很好,但總覺得少了一點說不上來的感覺。
“這竹筒雖小,但每一筒應該不低於二兩飯,你一個人幹了五筒,整整得一斤米呀!”周清看著周永章腳下的竹筒,忍不住開口打趣。
“啊!那我不是吃了六兩米,我飯量有那麽好嗎?”江象魚忍不住陷入了懷疑,自己以前在學校飯堂吃飯,一向都是二兩就能解決一頓。
“把這裏的衛生整理一下,灶台撤了,提半桶水把灰燼澆濕,咱們繼續往前。”周曄見大家都吃飽了,把剩下的竹筒用幾片大的玉芋包起來扔在背簍裏,開始和周清他們一起打掃戰場。
等到收拾幹淨後,這才領著隊伍繼續向前,一路上根本就沒有休息,迅速地對接下來的幾個深沱進行了測量。
接下來的時間裏,在第五轉的深沱和第八轉的深沱發現了兩種稀有魚類的蹤跡,江象魚並沒有讓他們進行捕撈,畢竟研究所裏明年的研究對象已經確定好了,而這九轉岩溪確實人跡罕至,就算真有人來,沒有探測儀這一類的捕撈工具協助,也不一定能夠在深沱裏麵抓到它們。
整理好九轉深沱的數據,等起程回家的時候,居然已經下午五點過了。
昏暗的天色下,密林之中,出現了幾個行色匆匆的趕路人。
江象魚是真的已經累得話都快說不出來了,一路上全靠周曄拖著走,甚至有好幾次,周曄都已經蹲下來準備背她了,但江象魚看著一直任勞任怨的周清,又鼓著一口氣繼續。
天公不作美,在離船還有五六公裏的路上,居然淅淅瀝瀝地下起了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