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節 倭人的條件

計劃有多好,也要有可能完整的實施下去。

至少白名鶴不會讓倭人知道太多,也不可能對倭人說你們不要去種大米了。

白名鶴在念雪樓裏待了一天,又在行首院待了一天,最後一天則是去看廣海新衛的新船下水,這是在白名鶴來到廣東之後,頭一條新造的船。

“這一條船因為是新技術試製,所以造的是貨物。”新任廣海新衛指揮使劉名軒在一旁介紹著:“船長十七丈,實際載重為二千三百料。這可是除去了船上必要的四十七名船員,以及必備一個月食物與水之後的載重。”

三料半就是一噸的載重。

這個就是載重七百四十噸大船呀,每一條船可以運送一萬四千石的糧食。

“要試試那些尖底船嗎?”白名鶴問了一句。

“軟帆尖底,似乎都是更好對抗風浪的設計,隻是如何利用還需要再考量一下。已經安排製造十條七百料的試試,如果不好用就放在呂宋那裏,如果好用就再造更大的。眼下咱們的船就很合用。”

劉名軒也不急於新的船隻技術。因為眼下大明的運力明顯的不足。

“劉將軍,往來倭島的交易船。誰來負責最好?有沒有合適的人選。”

“福建水師都司同知藍海。他是一個很簡單的人,誰對他好他就會十倍回報。你讓福建水師有了巨大的收益,他領你這份情。最重要一點是,他是一個狠人。有必要的時候,他對殺人這事情不會有什麽不安。”

劉名軒倒是給白名鶴出了一個巨大的難題。

“這個,我怕我請不動。要不讓於大人去請,倭島這邊我運回來的無論是什麽都是值錢的好東西。我手邊沒有足夠的文吏了。”

劉名軒笑了:“你應該對南京擺一次威風了。南京那裏學子很多。光是舉人在周邊幾個省,你找上三五千人都不問題。隻看你有沒有這個手段了,要說到學子,咱們廣東怕是整個大明舉子最少的幾個省之一了。甚至都比不上整天打仗的山西,以及貧苦的甘肅。也就是能和廣西、雲貴之地比一比。”

人才少呀。白名鶴感慨著。

可相反的,於謙卻大發感慨。人才真多呀。

兵部尚書於謙,四朝元老胡濙這兩位響當當的大人物在申熊的帶領人,正在聽課。準確的說,是在偷聽。

院內足有上百人正在整齊的背誦著一首不算是詩的詩。

先去分母再括號,移項變號要記牢。同類各項去合並,係數化“1”還沒好。求得未知須檢驗,回代值等才算了。

“這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口訣歌,作會計的必須要學會這樣。白名鶴不需要隻會記流水賬的人,他的賬本拿到戶部去。怕是沒點經驗的新人都未必看得懂。我也是被逼著學了兩個月才算是勉強合格,否則新年後我就會失去負責峴港這條線的領軍權。”

於謙用樹枝在地上畫了畫,一元一次方程在大明這個時代已經有所研究,在漢代九章算術之中也有了一定的解釋,數學在進步,白名鶴用後世的這種口訣形式,會讓人更容易學懂,讓算學不再是高等人才的專利。

“要不要去看看船工坊那邊上課。那個幾何學是每個工匠的必修課。有些大匠懂那些道理,可係統的成為一種學問卻是頭一次。”申熊又給於謙與胡濙說著。

胡濙問了一句:“還有什麽學問?”

“還有一種叫力學的。這個有些難。白大人還在編教材,幾位大匠也出了大力,怕是要等過了年才能夠拿出來。最近聽說那些藍眼睛客人也有懂這個的,也願意出一份力,時間上少不了,隻會更多的學問!”

“研究學問總是一件好事!”胡濙也不會說那種天下間除了儒家什麽也不要學之類的話。

又有信使分了幾隊出來報告。

來到於謙這邊的還是錦衣衛一位有職司的百戶:“兩位大人。事情動了。倭人那邊結束了,活下來的不足兩成,那武田信榮是個頂級高手,他一把刀就砍死了近百人。那倭人使節的腦袋是他親手砍下來的。”

“高手!”於謙反問了一句。

“是高手,而且是很厲害的高手。以軍中的幾位校尉所說。至少能在花無期手上走上三四十招不落敗,絕對的頂級高手。”那位錦衣衛百戶很認真的回答著:“還有,這個人組織進攻也有一套,他這邊隻有不足一千人,再加上我們三千盾刀衛,就算那邊沒有武器也罷,可這打法卻是有章法,矛、弓、刀的配合也非常有水準,完全是一麵倒的屠殺。”

嘶……於謙倒吸了一口涼氣:“白名鶴不會是與虎謀皮吧,這麽強的人物成長起來之後,以後會不會難以對付?”

“不會,他再強,一排火統也讓他知道,誰說了算!”錦衣衛百戶信心十足。

這也是大明這次在幫著倭人出手之時,沒有使用火器的原因。

在聽到倭人強悍,不止是於謙,幾乎每一個有資格聽到這消息的人都會考慮,白名鶴選擇了這麽猛的一個人物。而且從眼下的表現來看,絕對是梟雄式的一個人物,將來會不會成為大明的一個麻煩。

是不是與虎謀皮,不僅大明這邊的人在思考。就是倭人也一樣。

擦著長刀,武田信榮已經不止一次的感慨:“果真是寶刀,怕是與我國十大名刀也不相上下了,很想像,竟然這樣的刀會有量產。我們手上十四把寶刀,砍殺了這麽久沒有一把卷刃,大明果真可怕。”

“更可怕是,我們的農夫一但開始種桑樹,那麽巨大的利益會讓許多人不再願意種糧食。除非我們強製要求有些土地必須種糧食,否則我們的糧食會越來越少。”說話的是一位三好家的家老,年齡不小,很有計謀的一個人。

織田濃搖了搖頭:“三大族壓的我們很厲害。我們想上位就必須有決斷。”

“那麽,我們先換來足夠我們使用一年的糧食,大明人會換嗎?作一次試探如何?”三好家的家老又一次說道。

武田信榮將手中的刀放回刀鞘之中:“我想要三百萬石米,你們的意見呢?”

三百萬石,對於這十四家來說,已經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數字了。三好家的代表聽到這個數字後說道:“細川家內鬥不止。我們三好家又麵臨出雲京極氏的壓力,三百萬石的數字聽起來不少,但我們三好家想要六十萬石米,不是大明石,而是倭石。”

大明一石就是五十七公斤,一噸就是十八石左右。

有人詳細的計算過倭島的一石,在唐代時一石應該是十七八公斤的樣子,而到了明代就是倭國既然進入戰國時期的時候,倭一石應該是一百至一百二十五公斤之間。可以理解為一倭石等於二明石。

三好家說到六十萬石米,那就是大明的一百二十萬石米。

在這個時代,倭島全島的大米產量差不多是在相當於四千萬石的樣子。再加上其他的食物,對於一千六百萬人口來說,平均到一個人就是每年三石糧食,可以說許多倭人都生活在貧困線之下。

倭人在曆史上,那怕是貴族在食物上都非常的節儉。

象華夏那華麗的擺上一大桌的情況,幾乎沒有出現過。許多的普通的百姓就是糙米再加一些醃菜。貴族好些,會有一條醃魚。或者再加一些鹹菜。大明的美食,至少在這個時代的倭島,是根本無法想像到了。

“六十萬石,可以養活十三萬足輕。你有這麽多兵馬嗎?不提這些,你們三好家有足夠的可以交換物資嗎?”武田信榮追問了一句。

“有,我們三好家拿出幾萬兩黃金不是問題。而且我們還有年輕漂亮的至少可以送到大明一千人,這些按大明的中等婢女的價位,至少也要二十兩銀子,就算再少些也有十兩銀子,這個價格。武田君應該與大明的貴人交談一下!”

三好家說到奴隸,都有些動心。

大明法律上是嚴禁蓄奴的,可整個明代卻有著許多許多暗底下的奴隸交易。

一是簽定了十年,甚至更長契約的長工,佃戶,仆役等屬於半奴。他們會領到一份收入,但生命卻掌握在主人手中,雖然說隨便殺死這些人,主人會受罰,可隻是銀錢上的懲罰罷了,並不是殺人償命的。

還有一種就是婢,婢是非常特殊的一種。

很多就是從小買來,長大之後三條出路,一是給主人為妾,二是嫁給小廝,三是嫁人買回身權。這一類價格差價極大,最便宜的四五兩銀子,最貴的上百兩。當然象花魁這一類,就不能用銀子來計算了。

明代一個普通平民,過了辛苦一些,隻有自己能有足夠的糧食,一年有個一兩銀子就足夠生活了,而一個人一年吃飯,也隻是需要兩石米,再加上一些次等的雜糧。

“這位大明貴人有多少米?”又有一位問了。

織田濃代為回答:“在碼頭,我們看到了大約六十萬石米。糧食連綿不決,估計在這裏少說也有幾百萬石米。不過我們織田家,還想再買一些大明的麻布。這些東西可以換到一些金銀的。”

“我去求見白大人!”武田信榮站了起來。

他自然是不可能直接見到白名鶴的,他的名義是獻禮,自然是獻上倭人使節的腦袋。

白名鶴接到消息之後,表情上明顯就是一種厭惡:“人頭有什麽好看的,血淋淋怪嚇人的,要是給我幾百石黃金,怕是我會很喜歡。”(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