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州與汀州交界的板溪。
山多奇峻,有水匯集成河,曰為板溪,流淌而下,蜿蜒曲流,流經漳州龍岩兩地。
水流不小,過往兩地民眾自行引水澆灌土地,種植莊稼。
今年閩省大旱,各地河流斷流,水井見底,赤地千裏!
板溪卻依舊流淌,水量不減半分!
這是救命的河流,漳州人將河流截了,隻流向漳州,滿足汲水和種地的需要。
汀州人大怒,你們要活命,我們就該死了?
於是各村各鎮緊急動員,敲鑼呐喊,嘯聚了幾千人!
他們黑壓壓一片烏雲似地湧向板溪邊,漳州人也緊張了,同樣地動員起來,各村各鎮百姓們手持鋤頭、鏟子、鋼叉、哨棒等“兵器”,浩浩****地衝向板溪!
準備械鬥!
莊稼人也瘋狂,此乃中國特色!
中國古代戰爭的規模往往十分驚人,根據文獻記載,雙方兵力加起來幾十上百萬的並不是什麽太稀罕的事兒,連營數百裏、投鞭斷流、流血漂杵、千裏無雞鳴等也不盡是文學的誇張。
即使是民間自發的械鬥也堪稱驚天地泣鬼神,過往漳州人和汀州人爭水,慘烈打鬥,最慘烈的一次瞬間即有500餘人命喪當場,傷者無算,打得愁雲慘霧,一仗下來死傷數十上百人的算是稀鬆尋常。
眼看著兩邊對峙的人越來越多,幾成漫山遍野之勢,一仗打下去不一些老人思及過往慘烈,無不臉上變色。
兩地不乏社會賢達,開明士紳,站出來勸說大家罷鬥,有話好好說!
可是兩邊人那些帶頭者脾氣暴躁,衝著他們道:“沒水種不了莊稼,沒收成不得活,我們要是不爭,沒水無糧,你們賑濟我們麽?”
開玩笑,這麽多人要賑濟,地主家也無餘糧也。
頓時那些人啞口無言,隻好罷嘴。
地方上的差役、保甲徒勞無功地勸說著,而地方上的大官們則一個不見。
他們哪敢惹這些紅了眼的農民頭,萬一讓他們知道他們把賑災糧克扣了怎麽辦?
激起民變,豈不是惹火上身,就讓他們小民們打生打死,等他們打累了,我們官府再去收拾殘局。
……
兩邊鼓躁呐喊,吵吵嚷嚷,爭論不休,什麽頂你**,丟**,幹**之類的國罵不絕於口,夾雜著閩話土語,鬧成了一鍋粥。
就在熾烈升溫,準備迭擦槍走火,進而大打出手之際,一陣號角吹起來,接著一隊威風的火槍兵護送著數人出現在中間地方。
兩邊民眾驚奇地望著那隊人,卻見那隊人占據高地,兩個人站出來亮相,皆衣著華美,人模人樣,但是那種鄉土氣息無法掩飾。
果然,一個人開口,滿嘴的漳州鄉音:“鄉親們,你們應該有不少人是認識我的,我是東溪村姚二哥……”
東邊漳州人中有一把粗野的聲音響起來道:“認識,你是二狗!”
姚二(二狗是他的小名)臉上抽筋一下,沒計較無禮的說法,他大聲道:“沒錯,我是二狗,前年我去了東南府,也就是台灣屯墾,那裏的人,分給我一頭牛、一百畝土地,還有糧食、農具、籽種!
一年隻收二成收成,二成收成!”他豎起兩根手指頭以示強調。
“我種了一年地,結果豐食足食,再買了一條小帆船,平時種田,閑暇出海捕魚,再打打工,”他大方展示自己的衣服道:“這是買的綢緞子,大家再看我的氣色。”陽光下,他捏捏自己的下巴道:“有白米飯吃、有肉吃、有魚吃!”
“現在,東南府招募民眾過海去台灣屯墾,有多少人就收多少人,每丁先發安家費一兩銀子,去到台灣,每丁授田五十畝,給每戶耕牛一頭,再每戶免費蓋房之外,其餘農具、籽種都由東南府負責,還有口糧!”
他口水四濺地道:“合同一簽三十年,地就是你的三十年!”
“口糧!”姚二宣布道:“去到東南府,就不愁口糧,隻要你勤勞,就有過上好日子的時候……”
他說得口水四濺,人們專注地看著他聽著他,許多人動心了。
與其在此打生打死,甚至打不出一個結果(械鬥連年不斷),白白送死,不如到東南府拚搏!
至於東南府的情況,近年來消息漸多,大家都知道東南府的許多事情,不是說笑的,而是真實。
但還是有人懷疑地問道:“隻收租二成,就什麽都不用了?”
“咳,徭役一個月!”姚二老實地道。
“我就說嘛!”不過,人們點點頭,徭役一個月不算什麽。
“還有什麽?”那人是真正感興趣的,繼續追問。
“義務兵役!”姚二承認道。
“什麽?”
“就是所有適齡男丁,都要去當兵!”姚二解釋道:“當兵之後,地還是你的,租卻不用交了,每月二兩以上的銀子,絕不克扣!”
“知道!”那人出人意料地回答道。
“那你去不去台灣呢?”姚二好奇地問道。
“去,為什麽不去?”那人說道:“去了,可能以後才死,不去,今年可能就死了!”
“況且,我們村裏有人在東南艦隊當兵,他說在東南府當兵好,當兵後悔一陣子,不當兵後悔一輩子!”
“哦!”姚二心忖你小子不是個“托”吧!
在他大力招募漳州民眾時,還有一個來自東南府的汀州人也在汀州那邊招募民眾
鏡頭推移,放大到八閩大地各處,同樣的事情在各州縣發生。
自熊文燦到達,蜇伏了一段時間的東南府勢力,再度強檔出擊,大規模地招募民眾過海耕田!
天下大旱,台灣不旱?
也旱!但是台灣的水利工程起了作用,雖然大旱,但田地依舊有水。
關鍵是閩省人滿為患,人均水資源少,而台灣開發不足,顯得水多人少!
有水可以澆灌土地,此外,台灣種地,堅持三三製,三分之一田地種稻米,三分之一田地種甘蔗,三分之一田地種雜糧和蔬菜瓜果。
前年和去年農業大豐收,有人要求改為二二一製,即壓縮雜糧種植麵積,多種甘蔗和稻米,但是顏常武不為所動。
種雜糧,主要是地瓜,佐以白米,就是發給新移民的口糧!
地瓜易種且高產,否則,哪有這麽多的稻米給新移民吃,不算算經濟賬哪行,地主家也無餘糧哪。
現有,鬥米恩升米仇,移民新到,不要一開始以他們這麽好,不餓死人就行!
有了地瓜熟飯,加上海裏捕魚,新移民對付過了一年,種地一年後就好了!
……
熊文燦終究良心末泯,他開了綠燈,各地官府收了東南府的銀子,早就按捺不住了,盡數放行。
一批批民眾到達海港,坐上了東南府的海船,往台灣而去。
去到那裏,安頓得不錯,消息反饋回鄉,去的人更多。
於是,人口流動,壓力銳減,很諷刺的,福建在天災之前表現不錯,餓死的人相當少,沒有民變,是諸行省中表現出色的一個……想不餓死的可以去東南府,幹嘛要造反呢。
閩省大旱,卻是東南府的天時,到達台灣的民眾,足足有上十二萬人,是曆次中最多人口的一次。
讓東南府的人口氣球般地鼓脹起來,接近三十萬人之眾了!
新移民主要落足台南,還有一部分人口,去了台北!
東南府占領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