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修生養息
隨著孫興華在河洲站穩腳步,在和馬仲英商議之後,南華開發投資的人員,開始出現在河洲,甚至在緬甸和德國人丹尼爾合辦的兵工廠,也開始考慮搬遷到河洲。
各種先進的設備,從國外運輸到河洲,一輛輛的卡車,奔馳在河洲的土地上麵,成為另一道風景。
國民軍對黑虎吸馮軍恨之入骨,但是對孫興華的部隊,卻沒有任何的辦法,隻能夠眼睜睜的看著一輛輛的卡車,出入河洲範圍之內。
1928年七月末,麥得勞分店、飲料廠正式在河洲成立。
到了八月的時候,考慮到甘肅特殊的地理位置,南洋開發投資公司,正式在甘肅河洲成立第一家罐頭廠。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河洲就有了很大的改變,這讓河洲的尕司令馬仲英十分的驚訝,對於孫興華黨軍部隊表現出來的紀律性,更是讓馬仲英十分的欽佩。
孫興華對於這些,根本就沒有覺得有什麽出色的地方。人與人的交往,無非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隻要不是大奸大惡之人,人的本性都保留這種美德,更何況此刻的中國,可是傳承五千年的文明史,自然是與眾不同的。
河洲西部,黨軍第一師師部。
一個月的時間,讓黨軍部隊已經適應了這裏的生活,黨軍部隊在濟南所受到的損失,也已經補充了回來,甚至還有一批慕名而來的青年學生。
在閑下來的日子裏麵,孫興華除了賺錢發展之外,就是注重黨軍軍官的素質。
在提高馬仲英部隊軍官素質的同時,孫興華也沒有忘記提高黨軍軍官的專業素養。在七月二十日的時候,孫興華在河洲成立了軍官教導團,以師參謀長兼任教導團團長,負責整訓孫興華部隊,馬仲英部隊的軍官。
“師座,兵工廠搬遷到河洲,恐怕還需要一些時日。最重要的一點,現在河洲沒有任何的工業基礎,恐怕即便把兵工廠搬遷過來,隻會增加兵工廠的開銷。”偵察科的科長孫衛華走到了孫興華的麵前,一臉沉重的說著。
兵工廠搬遷,以及相關的工廠成立,都是由孫衛華暫時負責的,因為無論是安德森還是孫建華,都在外麵忙碌,他們根本就沒有時間過來。
“嗯,你說的有道理,你和丹尼爾聯係一下,看看他們是否能夠派遣相關的技師過來,協助我們建立工業基礎。”孫興華放下手上的文件,看著孫衛華說。
現在孫興華是和丹尼爾綁在一起的,在河洲建立一套工業基礎,應該難不倒丹尼爾,隻要有了河洲的工業基礎,那麽孫興華就有把握,把甘肅從農業省,提升到工業省,當然這些隻是需要時間而已。
就在孫興華在河洲休生養息的時候,馮玉祥開始在青海,寧夏,甘肅三省調遣部隊,準備對河洲的馬仲英,發起攻擊。
這一次馮玉祥可是調集了吉鴻昌,孫連仲,佟麟閣等西北軍虎將,隻是為了對付一個十六歲的孩子,這樣的事情傳出去,恐怕馮玉祥的麵子,就要丟盡了。
馬仲英似乎也感到了大戰前的氣氛,積極的調兵遣將,沒有任何逃跑的意思,看樣子是想要在河洲,和馮玉祥的部隊進行會戰。
對於這次的會戰,孫興華倒是十分重視,黨軍部隊不但給黑虎吸馮軍修築了各種工事,甚至還提供了部分的武器彈藥。
北京,第二集團軍總司令部。
此刻的馮玉祥,可謂是兵強馬壯,隨著北伐的結束,各方勢力的野心也開始表露了出來,馮玉祥手握數十萬兵馬,怎麽可能沒有逐鹿天下的野心。
馮玉祥是聰明人,蔣校長提出的編遣內容,無疑是想要消弱各方勢力的資本,加強中央的統一性,不過在馮玉祥眼裏,蔣校長的那點兵馬,根本就壓製不住他的西北軍。
但是馮玉祥也清楚,想要逐鹿天下,必須有一個強大的後方,隻有強大的後方支援自己,自己才有可能登上最巔峰的位置。
雖然馮玉祥地盤之中,有不少的潛在危險存在,但是對於馮玉祥來說,最大的威脅,不過與是河洲的馬仲英,這個十六歲的男孩,已經觸碰到了馮玉祥的底線了。
“總司令,河洲有黨軍部隊,恐怕我們這次的作戰,是要有些困難的。”第二集團軍的中將秘書長黃少穀來到了馮玉祥的身旁,擔憂的說了一句。
黨軍部隊進入甘肅,馮玉祥本想讓黨軍部隊解決馬仲英,這樣自己就能夠坐收漁翁之利,但是馮玉祥沒有想到,馬仲英與孫興華竟然和平相處,根本就沒有產生任何的矛盾。
現在馮玉祥不得不出兵河洲,解決馬仲英,因為馬仲英的存在,已經影響到了他的通知,西北青馬,寧馬,因為馬仲英的事情,已經有些不安分了。
“現在管不了這麽多了,如果孫興華識相的話,我們就放他一條生路,如果孫興華不識相的話,我們連他一並圍剿。”馮玉祥冷冷的說著。
黃少穀猶豫的看著馮玉祥,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不過最終黃少穀還是沒有說什麽,隻是靜靜的站在馮玉祥的身後。
馮玉祥的脾氣,黃少穀是知道的。
1928年,八月末,炎熱的夏季即將結束,天氣也變得涼爽了起來。
就在這個時候,馮玉祥突然調集六個師,五萬餘人的兵馬,由甘肅省主席劉鬱忿指揮,全力圍剿在河洲的馬仲英部。
馮玉祥為了不和孫興華的黨軍部隊發生衝突,特意製定了嚴密了分界線,嚴令國民軍各部禁止過界,同時馮玉祥也要求孫興華的黨軍部隊,禁止過界,否則國民軍會立即對黨軍部隊發起攻擊。
這次馮玉祥可是拉開了架勢,除了吉鴻昌,孫連仲,佟麟閣三員虎將外,劉汝明,韓複渠等十三太保,全部參加了這次的圍剿作戰之中。
一時間,剛剛安靜下來的中國,再一次麵臨血雨腥風。